别人怎么看房遗爱和公主的事,房玄龄是很在乎的,但他毕竟身为
宰相、万事以国家为重,如果家事和国事相突冲时、他会第一时间.放
弃对家事的计较,而选择国事。
他是宰相,他有容忍别人嘲笑家事的心胸,更有快刀斩乱麻.
直奔主题的魄力!
见皇帝没有说话.房玄龄便回过头.冲王平安点了点头.道:
“这是你今天要做的第四首诗了,难为你了。这次便出个简单的题
目。你便再以雪山、楼兰为题目,表表我汉家儿郎远征西域的决心!”
他的题目一出,王平安心头便是一震.看来这场诗文会,真的是才
关突厥的.出这种题目.明显是一种变相的动员,同时向天下昭告,大
唐军队就要远征突厥了!
朝堂上有什么事.他不清楚.历史的大方向他能知道一些.但具体
的细节,他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出来的,但有一点他可以把握好.那就
是作诗,既然要做有关塞外征战的诗.那毫无疑问,当选边塞诗!
房玄龄的题目一出.李世民心中赞许.宰相就是宰相.万事以国家
为重,并不在意别人会怎么说他.很好,宰相理应为群臣的表率!
文武百官也都点头.他们都是知道真实情况的.房玄龄出这个题
目.并非是要难为王平安、而是要将话题引到国事上去,这是正确的
做法.无可厚非!
裙遂良对长孙无忌低声道:“无忌公、如此时换你上场,又有此
前的尴尬事.你可会和房兄做同样的事?”
长孙无忌嗯了声,缓缓地点了点,他肯定也会如此做的.转头
问褚遂良.道:“你呢,也会如此吧?”
褚遂良笑道:“我压根儿就不会上去!”顿了顿.又道:“如果
当真上去了、你们怎么做.我自然也会怎么做的!、
文武百官们一个想法.可底下的士子们.就是另外一个想法了!
房老宰相亲自出题.又是雪山和楼兰,从表面上看相同的题目
好做.但那是对别人而言。比如王平安做完第一首关于西域的诗了,这
时候场边的士子们,可以各自琢磨,各人思路不同.自然会在同一题
目下,做出不同的诗来.相差只是水平罢了。
对于同一个人来讲,相同的题目,只要给这个人足够的时间思考,
第二首诗.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比前一好,但关键就出在这个时
间上。现在的时间不够啊.前一首诗王平做得多好呢,不破楼兰终
不还.要想做出同样水平的诗来、本来就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何
况现在又是临时告知.你再做一首出来吧!
时间的关系、就算是王平安思维再敏捷.也是很难.甚至可以说是
不可能的.不可能再做出相同水平的诗来了,下一昔诗只要比不上前
昔诗,丢脸是不会的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的水平够高,但对他的钦佩
之情.却会不可避免的下降.不会再认为他的才学非带非常之高了!
世上万事,见好就收.可偏偏个天见到好了.人家就是不让他
收.谁能有啥办法呐!
园外。邱亭轩很是沮丧地道:“是我害了无病.这回他是彻底地
被难为住了。房老宰相手段太厉害了.他不出新题.而是重复旧题。
世上能一天做出四首诗的人,本就少见.而第四首要和第一首保存
同样的水准,谈何容易,谈何容易啊!”
马明媚也是很沮丧.本来想帮王平安的、却不想变成了害他,真
是好心办坏事儿。她看了眼水闸.心想:“水准,又是水.难不成王
平安的生辰八字有问题,命中犯水不成?既然犯水,要不要我去把水闸
关了.没有水了.那他就能好些了吧?”
王平娄也来脾气了,他性格再温和,这时也不想再忍了。房家这爷
俩一起上阵.不挑别人难为.专挑自己.这不是欺负人嘛!看
来我得亮亮才学了,震一震你们,让你们知道知道、我王平安肚子的墨
水.超过绿豆汤!
这回他也不转圈了.只是假装略一思索,便张嘴开始作诗。
场边的乐师赶紧又开始演奏丝竹.给他配音!丝竹演奏出一个缓
慢平和的乐曲.有利于作诗者的思考,算是小小地给王平安帮下忙!
就听王平共道:“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
未曾看。”
一听诗中哨“笛”宇,立即有乐师拿起笛子.放在嘴中吹动,曲调
悠扬,但仍为慢曲!
王平安又道:“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诗中有金鼓互鞍.又有战字.其他乐师们忙也拿起乐器,演奏起
来.将节奏加快.曲子变得雄壮起来!
可没等曲子把战场上的特景完全展现出来呢.就见王平安单手扬
起,向下一挥.大声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曲未终.诗先毕!
就在他念完“直为斩搂兰”时.曲子正好演奏到**、曲调激
昂,而其中几架小鼓,更是敲得犹如万马奔腾,将战场上勇士冲锋,兵戈杀伐,诠释得淋漓尽致!
激昂的乐曲.加上斩截强烈的诗句.园中众人,无不兴奋起来.
脑海中都浮现出一幅画面!
楼兰王贪婪,屡犯大汉天威.而碧敢的大汉使者.携带着皇帝的
话书,西去大漠.问责楼兰王.见楼兰王仍不肯拜服天朝、即亮剑,
斩下楼兰王的首级,带返长安!
这是何等的威风,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鼓声仍旧激昂.士子们热血沸腾,有的拍案而起.叫道:“明犯强;
汉者,虽远必诛.我辈亦当效法古人,击破胡虏于万里之外!”
有的更叫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好,从此余当佩剑.
终生不除!”
好.好,好
园中众人无不鼓掌.尽皆赞好!
李世民也以掌击案,大声道:“好,我汉家儿郎.当有此气魄.功
名旦在马上取,诸君当以此为勉励.共剑我大唐威世!、
皇带一发话,士子们更檄动了、无不高呼“功名旦在马上取.
杀胡虏,杀蛮夷!”
文武百官也是满脸的激动,这个王平娄不错啊,让他做什么诗,让
他完成什么效果,他就能做出什么诗来,就能达到什么效果……不会
是提前安排好的吧?壮不得一个劲她让他作诗,原来竞是如此!
有的大巨便看向房玄龄,心想:“老房,你不够惫思啊,既然是事
先安排好的,你怎么不和我们说啊?这王平安来作诗,又是事先安排
好的,就让他使劲做呗,何必你们爷俩一起抡脖子,上去击鼓,大热
天的。出了两身汗,很有趣嘛!”
园中冬个花棚,皆是群情激动,就连使者们的花棚,在一开始的寂
静之后,也开始鼓掌叫起好来!
一开始为啥使者们不出声呢,是因为生气啊,你们大唐人也太看不
起别人了吧,哪有这样的啊,这不是当着和尚骂秃子么!平常叫我们
胡虏,叫我们蛮夷,这也就算了,反正都是背后叫的,我们可以假装没
听见,但你们也不能当面叫啊!这不明摆着嘛,你们压根儿就没把我们
当人看!
有的使者挺会给自己找台阶下.假装不理解地问道:“王平安的
诗里.说的可是匈奴人?”
有的使者气道:“说的是楼兰人……咦.啊!对对对.说的就是匈奴人!”、
“啊,这么说匈奴人是胡虏.是蛮夷了!刚才把我吓一跳.以为
他们在骂咱,骂你们呢,我看你们挺老实的啊.也没得罪谁!”
先前那使者道。
别的使者一起气道:“你怎么说话呢?骂谁呢.他们骂的是匈
奴人.以前匈奴人住的地方,现在住的是突颗人,就算骂也是骂他们.
怎么跟咱们扯一块去了.跟咱们一点关系没有!、
啊.这回使者们都明白过味儿来了.人家骂的是突厥人.突厥人才
是蛮夷!咱们都不是.跟咱们啥关系没有呀!
既然啥关系都没有了.那就鼓掌喝采吧!好诗,得好,就应该
这么个杀胡虏法儿…“
房玄龄心头私了口气.远远的冲尚未退下的王平安,一挑大拇指
王平安.好样的,老夫很欣赏你!
他又看了眼也跟着嗷嗷叫的使者们,心想:‘。击杀胡虏,我大唐
子民拍手叫好,这走天经他义的事,可你们也能跟着叫好……好,你
们不是叫好吗,那下面的事就别客气了!?
转贴自( )
第二百四十二章 烈酒上场
房玄龄拍手道:“好.好王平安.做的好诗,将我汉家儿郎远征塞
外的气魄.道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他说的不是淋漓尽致,而是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说完这句话后.房玄龄站起身来,双臂展开.冲士子们大声道: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两句诗做得好.将我汉家儿郎英勇
无畏.纵横大漠的决心.表述得一请二楚.明明白白!”
听他又把话说了一遍.士子们都站起了身,舞动胳臂,纷纷叫道
“对、房老宰相说得太对了!,
房玄龄心想:“好,有反应就好.民心可用!“他转头向花棚
里看去,那里坐着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长孙无忌微微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冲李世民道:“皇上,士子们
如此关心国事,关心边疆.不如此次诗文会、便以征战为题目,让士子
们各自做诗.皇上以为如何?”
李世民笑道:“正何联意!诸君.你们就以征战塞外为题,各自做
诗出来录于纸上。将这次诗文会结束、将所有的诗都编辑成册,雕
版印刷、联将亲自为诗条作序、以此纪念今日之威会!”
士子们大喜,竟然还要出诗集,还是皇帝给亲自作序,这等好事.
打着灯笼也难找啊!他们来参加诗文会之前.可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种
好事出现.自然大喜惹狂!
一时之间,士子们光顾着兴奋了,却没想到,如果诗做得不好,被
印到诗集里.那恐怕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赵壁和卢秀之此时.却是又喜又悲,喜的是皇帝驾临,又要出诗
集.又要亲自作序,他俩举办的这场诗文会,必会名扬四方,而他俩的
名宇,也必将随着诗亲的出版、而被世人所知!悲的是,他俩为了应付
诗文会,事先都找了枪手作诗,都各自做了好几首诗.写情的、写景
的、写物的、写人的都有.可就是没有写征战的!
太平盛世,写什么征战啊,看看风景.然后谈谈情.说说爱.多
好啊,写打仗干什么?害得我们找代笔的穷酸,都来不及去找!
王平安回到了花棚之中.刚一坐下,赵壁和卢秀之两个人就凑了
过来。
赵壁道:“无病啊.帮帮忙,帮我写一首诗吧.哥哥求你啦!”
卢秀之也道:“帮我也写一首吧.写的好点,要能上得了台面那
种!”
没等王平安回答,狄仁杰却气道“你们说得轻轻,我大哥一个
上午,巳经连做四首诗出来了.哪可能再多做,你们想累死他吗?赶
紧自己做自己的去吧,莫要罗嗦!“
赵壁切地一声.道:“才做四首,那哪能就累着了呢!我赶庙会
的时候,看那些穷酸替人做诗,一天几十首不在话下啊!”
卢秀之也道:“可不是嘛.俺们也不要啥太好的诗,只要看着别
丢人.配得上我俩主持人的身份,也就够用啦。”
狄仁杰哼了声,道:“你们两个是主持人?我怎么没看到你俩上去
主持过什么?在场来的客人们.有不少还根本就不知道你俩是谁的吧!”
赵壁嘿道:“小狄兄弟.要不你替我写一首诗出来?哥哥我定有重
谢!
王平安忽然站起身.在花棚里冲李世民那里一拱手,大声道:“平
安有一事需禀明陛下!”
他猛地一站起来,可把两个大纨绔给吓着了.卢秀之差点没趴到地
上.小声道:“无病.好兄弟.我们知道错了,不用别人代笔.我们自
己做诗还不行吗.不要揭发我们!”
赵壁也蒙了,不会吧,无病向来最仗义了.就算不帮我们写诗.
也不会向皇上告状啊!
王平安没理会他俩,继续对李世民道:“塞外苦寒,我汉家儿郎
征苦寒之地、最需烈酒,平安恰得一秘法.酿出了上好的烈酒.今天
好带到会上.请陛下应允,将此烈酒献于诸君,以增诗兴!”
李世民知道这种烈酒.史忠臣喝多了.还差点要酒疯。他笑道:
“可是阿史那奇钵儿送给你的秘法?”
王平安忙道:“正是.是他送给平安的.轻过平安的改良.酿出了
天下罕见的烈酒。”
说着.他向侍立着的仆人挥了挥手、命他们拿出那几坛子烈酒
来.会上的人太多了,管够喝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每人分上一杯两
杯的.尝尝鲜也就罢了!
李世民冲王平安笑了笑.心想:“他是不是猜出什么了,竞然如此
配合.不偏不倚地.正好这时候献出烈酒来!、
他转头冲阿史那奇钵儿道:“奇钵儿王子.既然是你送给王平安
酿酒秘法的.那不如就由你来给诸君倒酒吧.可愿否?,
阿史那奇钵儿忙站起身,单手抚胸,道:“阿奴自然愿意!”走出
使者们的花棚,先去给皇帝的花棚敬酒.又给文武百官们敬酒。
李世民端起酒杯,作势饮干.点头道:“嘿,好酒.性烈如火.这才是男子大丈
夫.该喝的酒!”
他并没有真的喝酒,一来知道这酒性子烈得异乎寻常,二来他怕
酒中不干净.三来就是怕万一真喝多了.耍起酒疯来.那可要了命了!
李治端起酒杯,只闻了闻.便道:“这酒气也太过浓烈了些.很是
刺鼻啊!”他对酒这种东西.一向是很挑别的.太烈的酒.他是不喜
欢喝的。
李属见他不喝,端起酒杯、闻都不闻.一杯酒,再烈能烈到哪儿
去?他心想:“我口将酒喝了、然后学着父皇的样子,大赞此酒烈
性,必定会讨得父皇的欢心.同是也能将李治给比下去!”
一扬脖子,李恰将这杯酒给喝了!可酒一入口.辛辣之气,没等下
喉.就直按从鼻子里喷了出来!
这酒也太冲了吧!
李治见李恪喷酒喷得满衣襟都是.忍不住道:“三哥.你也太性
急了些.我都说这酒太烈了,你还着急喝!.
李世民回过头.皱着眉头,看了眼李恪.什么话也没说,但眼中
不悦的神色.却是清清楚楚的。
李恪弄巧反拙.可这时候他都顾不得后悔了,只能袖子捂住嘴,
将身子转过.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