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医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医生- 第4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恪一下车,商人们一起迎了出来,纷纷大拍马屁,看到李恪柱着拐杖,大家只好假装看不见,都不敢出声安慰!

    吴王遇了刺客,还被射伤了腿,这事虽人人都听到了风声,但毕竟是没有公开的事,他们不好多说,更不敢当着吴王的面谈,不是不想安慰,实在是怕马屁拍到马腿上,挨踢,那这马屁拍得就没意思了!

    可众人看着李恪这般狼狈的样子,却都是好笑,有没有搞错,堂堂王爷竟然柱着拐杖四处乱跑,普通百姓也就罢了,为了生活奔波,无可厚非,可身为王爷就不妥了,有失体面啊!有伤不养,还跑到刺史府来现眼,是怕别人不知他的府中有内奸吗,挑长随挑出了高句丽的奸细,他啥眼光啊他!

    李恪心中也是尴尬,可事分大小,面子虽然重要,可比起今天的大事来,就微不足道了,他看着众商人,微笑着道:“诸位,你们当中有的本王认识,有的却不认识,不知如何称呼啊?”

    商人们连忙上前自报姓名,介绍自己。刺史府里的差役们都看向李恪,心中都想:“这回吴王会不会再听一个姓名,就重复一遍?上次他这么做了,结果丢了个大人,不知这回长没长记性?”

    李恪自认为自己很有记性,他再不敢装平易近人了,商人们自报姓名之后,他一个都没重复,只是点头,而且也不站着听,柱着拐杖进堂,坐在桌案之后,慢慢地听!

    待商人们报完了姓名,李恪道:“不知太子殿下在吗?无病,你去请太子殿下出来吧,本王有事要向他禀告。”

    王平安道:“太子殿下去巡视各县的工程了,暂时不在城里。狄县令,太子殿下何时回来?”

    狄仁杰摇头道:“下官不知,估计可能得明天吧!”

    事实上,李治今天晌午时分就会回来,可不管是王平安还是狄仁杰却都说可能是明天,给李恪一种错觉,以为李治确实会明天才能回来,所以今天的事儿不着急,今天办完就成。

    李恪道:“即然太子殿下不在,那就只能由本王主持此次议事了,本王想出一个好章程,愿与诸位分享。无病,你把本王昨天对你说的计划,说给大家听听!”

    吃一堑,长一智,这回他可学奸了,凡事自己并不解说,让王平安去说,万一有啥纰漏,就往王平安身上推,这样就算有圈套,他也不会中,这就叫先自保,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克敌制胜!

    王平安很是配合,什么麻烦都不找,口齿伶俐地把昨天和李恪说的话,向着商人们说了一遍。商人当中,很多人尤其是长安的商人,是和王平安合作过的,得到过好处,非常了解王平安的本事,听他把计划一说完,人人大喜,纷纷称赞,都说此计大妙。

    对于官*商*勾*结这种事情,商人们是最喜欢做的,但初唐和以前的朝代一样,并不如何待见商人,士农工商,他们排在最后一位,就算是想玩官*商*勾*结,他们也只是肥羊,被宰的那种,有了利润当官定要抽走,可有了麻烦却是商人们自己承担。

    可王平安的计划一说,不但给了商人和官府合作的机会,而且绝不能算是官*商*勾*结,而是一起为百姓谋福,同时各人都能得到好处,这是天大的好事,是正正经经的生意!

    大堂里议论声一片,商人们心中欢喜,看来他们以后说话也能有点份量了,合作嘛,互惠互利的事,如果他们的利益收到了损害,那么官府的利益同样也会受到损害,他们破产做不下去生意,那地方官员也得被拉下马,谁也跑不了谁,算是绑到一根绳上了,大家都是蚂蚱!

    王平安待议论声稍歇,他笑道:“这个计划是吴王千岁想出来的,全是他的功劳,与本官没有半点关系……”

    话还没说完呢,李恪就叫出声来,叫得相当的急,而且声音很大。他叫道:“不,此计划之所以能够制定出来,王刺史也是有一份功劳的,如果没有他,本王是做不出如此妥帖的计划的!”

    李恪看了眼王平安,心想:“小样儿的,还想给我下套,这次我可不上你的当了,我只要头功,剩下的功劳嘛,分给你,本王不心疼!”

    王平安啊了声,道:“这个……下官惭愧……”

    “不用惭愧,本王实事求是,你有功劳,就是有功劳!”李恪冲他微笑点头。

    王平安又啊了声,道:“其实主要还是王爷的策划好,下官只是把细微末节说了说,功劳是有一点点,但也只是一点点。”

    李恪嗯了声,这回他倒是没有再说什么,算是默许了那一点点!

    王平安道:“这个计划虽好,但还不够完美,新要兴办的生意,大家的钱都投了进来,自是要成立个新的官署,这个官署的名字嘛……”他看向李恪。

    李恪心想:“很好,头啖汤上桌了,本王就不客气了!”他笑道:“官署的名字本王已经想好,就叫大唐投资署,诸位以为如何啊?”

    王平安立即道:“好,好名字!”他啪啪拍了两掌,然后两手向上一抬,做了个明示给商人们。

    立时,大堂之内掌声如雷,喝采声一片,人人都大声赞美,这个名字取得太好了,光耀古今,独一无二!

    王平安道:“现在只等太子殿下回来了,只要太子殿下首肯,这事就这么订下了!”

    李恪道:“不如我们先写奏章,等太子殿下回来后,联名上书?”

    王平安欢喜地道:“好啊……”

    咦,他怎么这么高兴,难道其中有诈?李恪紧接着就道:“倒也不急在一时,等太子殿下回来后,再写不迟!”

    王平安心想:“这话可是你说的,到时别后悔!”V

    采集( )

第六百九十三章 李恪,你竟然如此奢靡

    王平安道:“一定要等太子殿下回来再写奏章吗?不如我们先打好草稿,等太子殿下回来,往上誊抄也好啊,那样可以节省点时间!”

    李恪看了眼王平安,见他一脸的真诚,他又扫了一眼商人们,见他们却是无可无不可,看不出什么迫切来,他便明白了,肯定其中有诈!这王平安非要我提前写奏章,是不是想为李治撇清关系啊?就算我打好了草稿,等李治回来誊抄,到时李治只要说一句,都依你……那最后要是出了啥纰漏,不还得我兜着么!

    绝对不能上当!李恪摆手道:“不必,就算再急,也不急在一刻,起草一道奏章能费多少时间,等太子殿下回来,现写完全来得及,到时还是得以太子殿下的意思为准,咱们只是做些辅助事宜的,都依太子殿下,都依太子殿下!”

    说完李恪哈哈大笑,斜着眼睛看向王平安,心想:“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了,你平白送功劳给我,肯定是没安好心,我将计就计,只占便宜,不出本钱,看你还能起什么妖娥子!”

    王平安嗯了声,点头道:“都依太子殿下的意思啊?那也好,就都依太子殿下的意思!”他看向外面,又道:“已经快到晌午了,不如由本官做东,请诸位吃顿便饭,大家都能抽出时间来吗?”

    商人们笑道:“王公太客气了,您请饭,我们就算有天大的事,也得放下啊,哪能没时间呢!”

    王平安笑道:“我这里可没什么好吃的,都是些粗茶淡饭!”

    “我们就喜欢吃粗茶淡饭,尤其是王公家的粗茶淡饭,平常想吃还吃不着呢!”商人们齐声笑道。

    王平安看向李恪,道:“王爷,你要是方便的话,不如一起?”

    李恪嘿了声,心想:“你请人吃饭,竟然不先问我,却先去问这些商人,干什么,给我脸色看?啊,明白了,因为我不肯中你的圈套,所以你生气了!很好,你越生气,我越高兴,我气死你!”

    他平常没这么大脾气的,虽然心眼儿不大,但也没小到这种程度,可这段时间,饱受折腾,现在连拐杖都柱上了,处事方面便有所浮躁,竟象个不懂事的小孩儿似的,跟王平安制起气来!

    李恪道:“好啊,那你就把你的粗茶淡饭端上来吧,让本王也品尝品尝!”

    王平安叫道:“好咧,王爷和各位老少爷儿们赏脸,我岂有不尽心招待之理!来人啊,快去厨房准备,把粗茶淡饭都端上来!”

    刺史府里的仆人们齐声答应,开始忙乎起来。

    商人们哈哈大笑,都说王公最会开玩笑了,你可是天下闻名的大富豪,就算是粗饭淡饭,也照样奢华,好酒好肉那是肯定的了!李恪却撇了撇嘴,这个王平安极有可能真的端上来粗茶淡饭,用来寒碜我,报复我不中他的圈套,但我偏偏不生气,就算他端上糙米饭来,我也照样吃得津津有味,反正我坚决不中他的阴谋,让他干着急,就是没办法!

    李恪打好了主意,便和商人们说笑起来,谈些各地的趣闻,等着开饭。过了没多大一会儿,酒宴便即摆上!

    酒菜一端上来,商人便都笑起来,指着丰盛的酒菜,笑道:“王公,我们就说你开玩笑吧,这席面还叫粗茶淡饭,那不是粗茶淡饭得啥样?”

    李恪则摇了摇头,心想:“又猜错了,王平安竟然摆上了大鱼大肉,看菜式竟然和长安的一模一样,难不成他把厨师都从长安带来了?也不怕别人说他过于奢靡浪费!”

    王平安才不在乎别人咋说呢,有钱干嘛不花,留着给谁?待酒菜摆好,他站起身,亲自给李恪满了一杯酒,笑道:“王爷,这酒是下官代在场诸位敬您的,感谢您想出了个点子,让我们大家都发财,您一定得喝了,要是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们大家!”

    李恪心想:“我这腿上带伤呢,而且拉肚子的症状还没完全好,这酒……”

    商人们谁管他身体舒不舒服啊,凡是敬酒,就得起哄啊!大家一起站起身,端着酒杯,给李恪敬酒,那驾势真就是:你要是不喝,你就是瞧不起我们!

    若换在平常,李恪一瞪眼睛,瞧不起你们能怎么样,你们算哪棵葱啊?可今天不行,这事儿不还没办完呢嘛,等办完了再瞪眼睛不迟,现在先还不能瞪!

    李恪笑道:“好,既然大家这么热情,本王却之不恭,这就满饮此杯!”说完,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商人们大叫道:“王爷好酒量!”陪着李恪,也都喝了一杯。

    王平安又给他满了一杯,道:“王爷,好事成双,您还得再喝一杯,不能喝单数啊,那不吉利!”

    商人们又跟着起哄,都道:“好事成双,王爷您喝两杯,我们喝四杯陪您!”说罢,商人们竟然又连着干了三杯!

    没办法,要是不喝,那就不吉利了,李恪只好把第二杯也喝了!

    王平安又把酒给他满上了,道:“王爷,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俗话说得好,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都是有数的,这第三杯酒。您得喝,要不然……不又有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么,您要是不喝这杯酒,那岂不等于说咱们大伙白忙乎,赚来的钱连孙子都传不到么,所以这酒您得喝!”

    商人们都道:“对啊,可千万别富不过三代啊,得千代万代才成!”

    李恪心想:“有这个俗话么?这王平安怎么这么多的屁话呢!”没办法,盛情难却,不喝就等于咒别人的孙子败家,不喝也得喝啊,他只好把第三杯酒喝了!

    王平安又给他倒了杯酒,道:“好事成双,四杯乃是双中之双……单数不吉利啊!”

    商人们又叫了起来:“双中之双,王爷您得喝,要不然前三杯白喝了!”

    李恪心想:“不对劲儿,这酒怎么喝上就停不下来了呢,这就要灌我啊!”他只好把第四杯酒也喝了!

    喝完这杯酒,李恪总算留了个心眼儿,看向王平安,发现王平安又给他倒了一杯酒,但王平安自己面前的酒杯却从没动过!说白了,就是王平安灌了他四杯酒,而王平安却一滴都没喝!

    李恪身为王爷,就算是赴宴或者自己设宴,也从来没有过这么个敬酒法的,谁敢灌他啊,就算敬酒也不会说这些好事成双啥的,都是按着礼数,喝点就成!他从来没碰着过这么劝酒的,结果头一回碰上,难免中招!

    李恪指着王平安面前的酒杯,不快地道:“无病,你尽让本王喝了,你自己怎么不喝啊?”

    王平安啊了声,装着刚刚发现自己竟然没喝酒,他道:“下官光想着伺候王爷了,竟然把自己给忘了!”

    商人们哈哈大笑,看来这吴王没上过酒桌子啊,这才哪儿到哪儿,刚刚开始灌你,再过一会儿,你就准备往桌子底下钻吧你!

    王平安道:“换大碗来,我陪王爷喝酒,王爷随意,我用大碗!”说得那个豪气冲天啊,仿佛李恪多小气似的,连酒都不肯多喝几杯!

    这时,外面进来一人,满身大汗,看样子是跑来的,在门口张望一下,便转身走了。王平安看到了那人,是欧阳兄弟中的一个,保护李治和武媚娘的,估计李治他们回来了。

    仆人送上大碗,还送上了一只酒坛子,王平安道:“水酒水酒,天长地久,下官就来这坛子,王爷还是用壶!”

    商人们又笑了,水酒,王平安肯定喝的是水,而吴王喝的才是酒,这种灌人的技俩,吴王不会不知道吧?

    李恪心想:“王平安太狡猾,他既然想把我灌醉,那他自己就不能先醉,他的那个坛子里的酒,肯定淡得和水一样,没准就是水呢!”

    李恪道:“你这坛子里是什么酒,让本王来闻闻!”说着,他把王平安手里的酒坛子抢了过去,打开塞子,低头去闻!

    偏巧,这时候院外进来人了,不是别人,正是太子李治!

    李治刚刚派了人回来,探明刺史府里的情形,他先让人把武媚娘送回去,自己则大步进了院子。一进院子,李治就喝道:“你们在干什么,这里是堂堂庆州刺史府,怎么开上酒宴了,还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商人众多,正堂里摆不下那么多的桌子,所以院子里也坐了不少的人,给人一种感觉,就象这里在办婚宴似的,亲朋好友吃喝玩乐,不亦乐乎!

    商人们转过头看向李治,见是太子,连忙起身离座,跪倒一片。而李恪则愣住了,不是说李治明天才回来么,怎么现在就回来了?他手里捧着酒坛子,还没来得及放下呢!

    李治大步走来,看到手捧酒坛子的李恪,又大声道:“三哥,你怎么在这里?他们在这里酒肉奢靡,你不但不管,竟然还和他们一起胡闹。啊,别人用酒杯,你竟然捧起了酒坛子,你你,你怎么这样呢!”

    李恪张大了嘴巴,又惊又怒,自己又上当了?我怎么这样,我怎么样了我?这酒坛子不是我的,是王平安的!

    李治进了正堂,见李恪还在发愣,他又气道:“三哥,孤听说你遇刺受了伤,这才紧赶慢赶,从工地上赶回来,就是为了看望你,怕你的伤势严重!可孤这么辛苦,这么赶路,你却坐在这里喝酒,还捧着坛子喝,酒肉奢靡,全然不顾庆州百姓的生活艰辛!你象话么,你对得起朝廷吗,对得起父皇吗,你对得起孤吗,对得起全庆州的百姓吗?莫要说兄弟不念及手足之情,孤定要将此事报给父皇知晓!三哥,你太过份了!”

    李恪差点儿把下巴给气掉了!什么叫我过份啊,我哪有过份了?明明就是你去游山玩水,结果不能及时赶回来,不顾兄弟手足之情,不去看我,结果现在你倒有理了,还什么辛苦,你辛苦个屁了你!我,我我……我真想把这酒坛子砸到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