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医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医生- 第6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治哦了声,可他又想不起能让谁给史爱国当儿子,毕竟这年头让人改姓,可是背祖离宗的大事,不见得人人都肯的。他道:“你去问问吧,如果李义府愿意给史爱国当儿子,就让他当,如果不愿意,就换别人。反正你都说他不务正业了,这种人废了也不可惜,速去办来。”

    武媚娘忽然道:“舅舅还要去找史爱国,这才是关键,至于李义府,不如就让臣妾开导他一番吧。毕竟史爱国为人不错,以前也照顾过媚娘,现在能给他找个好儿子,也算报答他了,结个善缘,留个念想儿吧”

    她知道史爱国以后要完蛋了,用完之后,必会象破布似的扔掉,不可能在再宫里当大总管了,她也不避讳,直接说出留个念想儿的话。商议这事儿时,她就在后殿里听着,眼前的君臣两人都知道,她还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有啥说啥呗

    王平安还没回答,李治便不耐烦地摆手道:“那好,就这么办吧,正好前面就要休息了,无病和媚娘分头行事,把这事情早点办完,好让史爱国赶紧去营州。不是朕说你,无病你这个人啊,就是办事太拖拉,不够干脆利落”

    我办事太拖拉?这话别人能说,你竟然也好意思说,我再拖拉,还能拖拉过你去?王平安肚中腹诽,可嘴上只能说道:“是,臣知道错了,一会儿休息时,便和史爱国说这事儿,必会办好,请皇上放心”

    李治把车窗关上,打了个哈欠,道:“光坐车还真有点累,等会休息之后,我骑马,媚娘一个人坐车吧”

    武媚娘啐道:“皇上光顾着自己,你坐车累,难道我就不累了,我还抱着孩子呢”

    别人哪敢和李治这么说话,可武媚娘偏偏就敢,而且整个天下,现在就只有她一个敢这么说话,李治偏还就吃她这一套。

    李治赶紧搂住了她,道:“瞧你说的,你坐车累,我自然是心疼的。可却是你非要抱着孩子来的啊,我还让你不要抱呢。你抱着孩子,就只能坐车了,要不然孩子受了风,我看你会更累的,说不定又怪我了”

    武媚娘拿拳头轻轻捶打李治两下,轻嗔薄怒地道:“怪你,怪你,都怪你”

    李治呵呵地笑了起来,很有点憨厚丈夫的模样。

    又走了几里地,来到一处开阔之地,大队人马停下来休息。长孙无忌等人一起过来,拉住王平安,道:“怎么样,你现在就要去找史爱国说事儿了?”

    王平安咧着嘴道:“可不是嘛,现在就要去。不过此事事关重大,我怕办不好,要不然哪位大人劳累一下,替我去和史爱国说说?”

    大臣们一起把头转开,纷纷道:“嗯,此处风景不错”

    长孙无忌还算够意思,没立即说风景的事,他道:“史爱国一直躲在车上,他是个宦官,身上的气味难闻,老夫年纪大了,可经不起熏,还是无病你去吧”说着,他也转过身,和大臣们看风景去了。

    王平安无可奈何,只好去找史爱国。没办法,谁让他年纪最小呢,年纪小就应该多办事嘛,这样才能多有机会锻炼一下,大臣们这是为了他好,把机会留给他

    史爱国的车离得皇帝挺远的,照理说身为新任的大总管,应该离得皇帝越近越好,但他却偏偏离得很远,不知是为了什么。

    史爱国这时已经下了车,坐在一只胡凳上,低着头,看样子是在想着心事。王平安走到跟前,道:“史老叔,你还好吧?”说着拱了拱手。

    史爱国抬头看了他一眼,他可不象哥哥史爱国那般托大,他不受王平安的礼,慢慢站起身来,还了王平安一礼,道:“不太好,全身不得劲。王相爷你来得正好,劳烦你给咱家看看,是不是该吃药了。”

    王平安忙道:“史老叔,怎么说话竟生疏起来,你叫我无病就成了。”他坐在小宦官给搬来的胡凳上,伸手给史爱国号脉。

    片刻之后,王平安松开手,道:“还好,没有大毛病,史老叔身上不适,是伤心过度所致,小侄给你开剂药,服了就好。”他让小宦官拿过纸笔,给史爱国开了个方子。

    史爱国把方子揣入怀中,道:“你是来给皇上报事的吧,有关宫里的法事,米小苗办事可还得力?”

    “还凑合吧,照着史老叔差得太远。”王平安随口奉承一句,便直奔话题,道:“史老叔,朝廷议事那天,你也在场,现在史叔父不在了,去营州的事,就得你去办了,皇上让我来和你说一声。”

    史爱国也是个老油子了,他虽没搞明白,王平安为什么会突然翻脸,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以王平安现在的地位,和他平常为人处世的作派,肯定不是他要翻脸,而是自己的大哥先翻的脸。自己大哥已经没了,如果再问王平安什么,于事无补,说不定还会引起王平安的恶感。不如干脆自己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以示大哥和他交恶之事,与自己无关。

    史爱国道:“既然是皇上的旨意,咱家自然遵从。不过,此事有劳无病亲自来说,想必还有些别的吧?你就一起说出来吧”

    王平安干笑两声,人家还真明白事儿,听了上文就知道还有下文。他道:“是这样的,皇上念你劳苦功高,想帮你收个儿子……”他把事情说了出来。

    史爱国一听,立时就明白了,这是怕自己去了营州不好好办事啊,所以先给点儿甜头,要说从营州回来……毫无疑问,宫里不会再有自己的位置了。他心中又是苦涩,又是气愤,自己效忠皇帝这么多年,却落得这么个下场,真是岂有此理。

    可他转念又一想,自己大哥害死了萧淑妃,这可是大事,而自己又参予了“善后事宜”,以后要是留在宫里,说不定得被揭发出来,那些小宦官想要上位,什么卑鄙手段使不出来,自己再留在宫里,是有危险的,如果能出宫,好好过完下半辈子,也算是得到善终了。

    一把事情想开,史爱国装出一副又惊又喜的样子,道:“如果真能这样,那可是太好了。我史家终于能有后了,香烟可以持续。只是不知咱家要收个什么样的儿子,有人愿意改姓吗?”

    他知道一定有人愿意的,但这个人却不能由自己来选,想必早就被定下了。

    王平安皱了皱眉头,既然由武媚娘亲自出手,那李义府不可能不答应的。他道:“皇上亲自挑中了一个门下省的小吏,虽然官位小了些,但为人诚实可靠,名叫李义府。其实,史老叔认识他的,就是拜了史叔父做干爹的那个人,在宫里办案的那个。”

    史爱国长长地哦了声,心想:“原来是他啊,我就知道不会是什么好人,果然是个王八蛋”他笑道:“那可好了,那人咱家看着顺眼,如果能成了我史家后代,确是好事一桩啊。估计他已经有了儿子吧,如此一来,咱家直接就当上爷爷了”

    王平安笑道:“直接就祖孙三代了,过不了多久,便可四世同堂,实是人生一大美事。”

    史爱国慢慢站起身,道:“咱家这就要去谢恩,无病一起去?”

    王平安也赶紧站起身来,道:“小侄自然要相陪的。”

    两人一起去见李治,远远的,便看到李治休息的地方,正跪着一人,看背影可不就是李义府么,李义府正在指天划地地,听不清在说些什么

    待到了近前,李治见史爱国来了,笑道:“爱国,朕替你收了个好儿子,他叫李义府,愿意改宗姓史,他可是个实诚人啊,爱国你有福了”

    武媚娘在旁笑道:“史义府,还不快快拜见父亲”刚才就是由她说服李义府的。

    其实,也没费啥力气,只一说,李义府便答应了,只犹豫了一下,都没第二下。他还说自己早就仰慕史爱国,钦佩史爱国的为人,很愿意拜他为父,从此端茶递水,养老送终

    李义府听了武媚娘的话,立即转身,给史爱国跪下,行大礼,高声叫道:“父亲在上,请受孩儿史义府一拜”几个头,重重地磕到了地上,幸亏是在草地上,如果是在石头地上,非得砰砰有声,甚至磕出血来,都有可能。

    看小说请到( )

第八百六十八章 王皇后又发泼

    第八百六十八章王皇后又发泼

    李义府改名做了史义府,又这么一磕头,把史爱国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上前一步,扶住李义府,哽咽着道:“好孩子,快快进来。”将李义府硬是给架了起来。

    史爱国虽然明知李义府给自己当儿子,是为了得到好处,什么孝敬之心全无,可他身为一个宦官,忽然间有了自己的儿子,还是和自己一个姓的,能继承史家香火的儿子,仍然免不了激动。宦官的心态和常人不同,对于家人的渴望远远超过普通人。

    李义府虽然脸皮奇厚,身子被史爱国扶着,肚里却暗骂不止,可见史爱国激动,他忍耐不住,也只能跟着激动一把,流下了几滴孝子之泪,嘴里不住地叫着父亲大人,似乎能成为史爱国的儿子,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一样。

    见他们父慈子孝,李治笑了笑,道:“史义府,你以后要好生孝敬父亲,做一个诚孝之人,朕知你人品,以后定当重用。”

    王平安算是这件“大事”的引线人,他这时赶紧凑热闹,道:“史大总管,你有所不知。皇上有意想要给史义府一个爵位,只不过他官小职低,尚无功绩可言,如果直接加封,恐朝野不服。如此一来,你这个做父亲的就要多多立功了,让你的儿子可以借助封荫,给史家留个爵位,这样史家祠堂里面,也有几分光采啊”

    史爱国一听这话,心想:“好啊,我说的么,为什么收个儿子这般容易,原来是许了爵位了,而且还打得好如意算盘,竟然是要走‘荫子’这条路,让我卖命,他享受啊”

    史爱国脸上现出又惊又喜的神色,道:“老奴万分感谢皇上的恩典,皇上事事想着老奴,这可让老奴说什么才好啊”他跪倒在地,眼泪直流,也不擦拭,连连地给皇帝磕头,从表面上看,还真是对皇帝感激得无法形容,有肝脑涂地地趋势。

    李义府心想:“你个老宦官,不得好死的家伙。要不是你能给爷爷我留个爵位,我才不会认你当爹呢。好吧,我嘴上叫你爹,心里叫你孙子,这样一来,也不算吃亏。”

    李治微笑点头,道:“好,很好,你们确实是有父子缘啊,此事当为一段佳话,也可以让宫里其他的执事看看,只要对朕效忠,朕就绝不吝啬封赏。爱国,你好好为朕办事,给宫里人做个楷模,立个榜样”

    史爱国又是连连磕头,道:“老奴敢不从命。”而李义府也跟着磕头,对李治道:“臣定当跟随在父亲之后,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武媚娘拍手道:“好,这可是件大好事。对了,这件事情,咱们素节也有些功劳,你们也谢谢他吧,等他长大了,可要好好辅佐他啊”

    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吃奶小娃,能有什么功劳,怎么可能对宦官认儿子帮上忙,武媚娘如此说法,明显是在讨人情,想给自己的“儿子”拉拢大宦官和朝臣,而且做得未免太过猴急,也太过明显了。

    可史爱国和李义府听了,却立即同时露出感激涕零的表情,又对武媚娘和她怀中的李素节磕起头来,连声称谢

    李治看了看武媚娘,又看了看她怀里的李素节,忍不住摇头,心想:“媚娘这也太宠孩子了,这才多大点儿啊,就要给他拉拢大臣了,何必呢,再过十年再干这个,也不算晚啊”

    王平安同样看了眼武媚娘,心想:“就算你想母以子贵,可这李素节终不是你亲生的儿子,你这般宠爱,怕是要遭人嫉妒啊,远的不说,那边可就有个王皇后呢”

    想到这里,他转过头,向远处看去,在队伍的后面,就停着王皇后的马车,而王皇后便坐在车旁,手里拉着李忠,并没有过来。

    王皇后坐在胡凳上,旁边站着李忠,他们娘俩都眼望着李治这边。李忠人虽小,可也早就会说话了,就算称不上聪明伶俐,但皇家的规矩却是懂的。

    李忠奶声奶气地道:“母后,他们在做什么?父皇为什么不招我们过去呢?”

    王皇后心中真是又气又恨,可却又无可奈何,此时陪伴在皇帝身边的,应该是自己才对,可偏偏不是自己,而是那个自己亲自弄进宫来的小尼姑。这个小尼姑受宠的程度,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期,竟然比萧淑妃还要得宠,自己失算,大大的失算了,竟然亲手立了个强敌

    王皇后气道:“不招咱们过去更好,免得听着那些恶心的奉承话,平白污了咱们的耳朵。”

    李忠扭过头,看着王皇后,道:“那个女人是谁,她抱着的孩子,是素节弟弟吗?史爱国和那个官儿,为什么要冲她磕头,是在给她磕,还是给素节弟弟磕?”

    小孩子心思单纯,勾心斗角的事情想不出,可磕头这样的事,他却能看得出来,而且由于宫人们常常对他说素节弟弟如何如何,从小就给他灌输,弟弟才是他真正的敌人这一概念,所以他对别人给李素节磕头,是很在意的。小小心里竟然想着,为什么给素节弟弟磕头,而不给自己磕头?

    王皇后见儿子在意这个,心中很是安慰,这孩子脑袋好使,不会因为是弟弟,就只是一味的关心。对于太子来讲,最大的敌人不是在朝中,也不在大唐之外,而就在这宫闱之中,任何一个受宠的皇子,都是他的大敌

    抱了抱李忠,王皇后说道:“那个女人算是个什么东西,一个不要脸的尼姑而已,不配让别人给她磕头,他们是在给素节磕头呢。忠儿你记住,你才是太子,大唐以后的皇帝,别人都应该给你磕头,而不应该给素节磕,凡是给素节磕头的人,都不是好人,都是畜生,那个史爱国和他哥哥史忠臣一样,都是畜生,是想要害你的人”

    李忠吓得一哆嗦,王皇后说得恶狠狠的,他听着似懂非懂,但却也明白,只要跟素节好的,就是跟自己不好的,这点很明确,肯定不会弄错。

    李忠又看向武媚娘那里,小拳头攥紧,挥了挥,大声道:“都是畜生”

    他这声喊得大了些,武媚娘离得虽远,却也隐约地听到了,转过头去看向王皇后,见李忠在挥舞小拳头,她脸色顿时一沉,心想:“他在叫什么?叫我畜生?还是在叫谁呢?”

    李治也听见了,不过他正在和史爱国说话,没怎么听清楚,转头看向王皇后那里,王皇后正抱着李忠,还用手捂着李忠的嘴,显见刚才李忠喊出什么不中听的话了。他皱了皱眉头,心想:“皇子争宠,看来我儿子的这一代又开始了。孩子们这才多大点儿啊,就开始这样了,唉”

    他心中叹气,可做为皇帝盼着能子孙昌盛,可昌盛的后果就是争宠争来争去,自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儿子们又要如此。以前做儿子时,感觉不够深,可现在他也做了父皇,这时便能体会到当初自己父皇的为难之处了。

    李治长长地叹了口气,这种事情无法避免,他心里难受,本来挺愉快的心情,瞬间就变得低落了。

    李治站起身,道:“好了,爱国你和义府两个去说说话吧,父子相认,总是要说些体己话的。无病,你陪着朕四下走走,观赏一下风景,在长安城里待的时间久了,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得多走走看看才好啊”

    王平安道:“是,臣陪着皇上走走。不如让臣做首小诗如何?”他跟在李治的身后,往远处的一片林子里走,远远的,能看到林子里有水光闪动,估计要么有条小河,要么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