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帝李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皇帝李治-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系列的头衔,确实也能让高表仁受宠若惊了。

    呵呵的就是一笑,唐俭上前拱手道:“非也非也,如今这大唐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高大人是陛下眼前的大红人,唐某就是架子再大,也不能唐突了高大人啊。”

    一听唐俭如此一说,性情耿直的高表仁脸就是一红,嘿嘿的笑了笑,头却摇的如拨浪鼓一般,“红人不敢当,这可不敢当,只不过以往年少轻狂做了一些无礼之事,可当不得陛下厚爱。”

    听的高表仁如此,唐俭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高表仁想起当初痛殴天皇,也是不由跟着笑了起来。

    这年轻时的荒唐事,却成为如今自豪的成本了,人生之事,却也离奇。

    唐俭笑意盎然的看着高表仁,嘴上却若有所指的凑趣道:“高大人这股赤子心怀可是陛下最欣赏的,可不能就此一去不复返啦。”

    愣了愣,高表仁会意的点了点头,给了唐俭一个善意的叫他放心的眼神。

    唐俭侧开身子,摆手做了个请,道:“高大人,入内吧,今儿个您可是主角。”

    高表仁听唐俭说的有趣,仰天哈哈大笑,朝唐俭再次拱手,大笑道:“既是这样,那高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哈哈大笑中,当先入内。

    唐俭微微一笑,也不在乎高表仁丝毫没有推辞,紧跟着入内。

    高表仁去找犬上御田锹的麻烦去了,而李治此时却是找辩机小和尚和玄奘老和尚,两个老和尚的趣了。

    ※※※※※※※※可爱的分界线※※※※※※※※

    长安城南凤栖畔,在山岚深浓的山顶上,气魄恢宏的庙宇盖得古色古香,庄严肃穆,大唐护国兴教寺就座落于此。

    远眺护国兴教寺,高踞于险峻突起的孤峰之上,与曲江隔江对峙,近看又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拾级而上,晨游山寺,李治看到那幽静的竹林和清澈的水潭。

    这座古老的寺庙掩映在几棵苍劲的银杏树下。

    李治自进入院落后,但见游人寥寥,院内一派幽静、肃穆气氛,古木参天,松柏森森,秀竹郁郁,哪怕已是初冬时节,仍有一股青翠之气弥漫在空气中。

    寺庙周围,有九座富有色彩的山峦,像正在开屏的孔雀那艳丽迷人的尾巴,环抱着护国兴教寺。

    长长的一道红墙,墙内翠竹绿树中隐现出闪闪发光的塔尖,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也是时隐时现。

    如此清幽的环境,却能使人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

    李治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和尚喜欢出家,为什么那么多公主王爷的也没事出个家,这那是出家啊,这算是渡假消暑啊,私人顶级别墅住着。

    就这园林布置的,套用一句装。逼的话,这叫天人合一啊。

    看着远处的禅门,就是自己这次行来的目的地了,那禅门中人,也是李治待会要见之人。

    面对这两人,李治却着实不知怎么处理,心一乱,这思维就不由的发散了出去。。。。。。

    ※※※※※※※※可爱的分界线※※※※※※※※

    第一更,求收藏和推荐,打赏可以有吗?V!~!

    ..

第二十四章 本性难移啊,你个淫僧

    漫无边际的想了一通,李治有点自嘲,自己越来越像个政客了,一边许诺人家玄奘、辩机一老一小两个和尚,一边又在考虑怎么灭了人家,实在谈不上地道。

    但没办法啊,虽然李氏皇族高攀人家李耳,扬道抑佛,但佛门依然很坚挺,那土地还有殿中的金晃晃的大铜佛,可是让李治颇为心动啊。

    虽然这几年自己一只在提高大唐白银利用率,未来建立银行,发行纸币,这就是储备银,但现阶段,通宝仍旧是紧俏的硬通货啊,哎呀,李治擦了擦嘴角,都流口水了都,自己这也算是助人成佛了,让这些和尚能够舍己为人,割铜割地割人喂“自己”啊。

    “吱呀”声,禅门开启的声音,将李治从YY中提溜了回来,抬头一看,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站在面前,后面跟你一个小白脸和尚,这是玄奘和辩机。

    看着眼前的玄奘,李治心中嘀咕,天耳通?要不然怎么就突然开了门,看见自己,还一副高人模样,淡淡然的,就差朝自己拈花阴笑了。

    不过,这老和尚,李治可从来没有小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老家伙没事屁颠屁颠的提溜到天竺,路上风风雨雨的,不仅毅力惊人,这一路上的见识和锻炼出来的应变之道,也是罡罡滴,至于拳头上功夫,三五个蟊贼更是不在话下。

    这一点那孙思邈也是如此,貌不惊人,但却有一身的上好功夫,这老家伙,可不是《西游记》中,一阵风吹来,都能东倒西歪的唐僧唐三藏。

    话说,李治也蛮同情这老家伙的,千里迢迢赶往天竺,到了那里,人家是大肆欢迎他了,这点和史书上记得倒是分毫不差,但这背后的原因就很让人纠结了。

    老和尚到了天竺之时,那是佛教已经不是天竺的主流了,那些印度阿三自认为对佛教经义已经融会贯通,于是产生高手寂寞之感,自以为是独孤求败了。

    为了让人生更有追求,转而去研习新起的的教派婆罗门,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信徒大量流失,而玄奘的时机却是刚刚好,那些天竺佛徒正在纠结,这个在玄奘身上看到了希望。

    看看,看看,人家东土大唐的高僧都前往我西天取经,这难道不是我佛门经义的伟大之处吗,深深的将人不惜万里的召唤而来。

    于是戒日王为他举行著名的曲女城大会,他们把玄奘放在最装扮最华丽的大象身上,游街示众,像一块移动宣传牌一般,当然不得不承认,在佛学经义上,玄奘几乎就是独孤求败。

    他翻译的佛经,在量和质上,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后,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历尽千辛万苦回来,那佛门经典却被一伙歹毒的贼人,抢了去,说也奇怪了,那些歹毒的贼人,让老和尚日日夜夜不停的化成大巫,不停诅咒的丧尽天良的贼人们,为什么不要金银,偏偏要一些对他们没用的佛家经典呢,这个老和尚到如今也没有想清楚。

    不用猜,这自然是李治的注意。

    李治是一名默默无闻的草根英雄啊,历史上玄奘不远万里去印度留学。

    回国后,李治家老头非常重视,安排了数千人参加玄奘大师的佛经翻译事业。也因为玄奘大师的弘扬,使印度后期佛教的哲学和大、小乘佛教的经典,在中国得到广泛地传播。

    这一传可不得了,后世的中国人之所以那么麻木不仁,不敢反抗,已经被帝王和文官士大夫们改变的畸形的儒家,是一把刀;这玄奘带回来的大乘佛教经典也是一把刀,两把刀,一起阉割了中国人。

    至今,佛教起源地印度,还在佛教的影响中呢,没听说过一句话嘛,法国的女人不能娶--太浪漫,印度的兵不能要--太软蛋。

    这佛教人家印度都抛起了,中国这儿还要再捡起来,至少李治是很不以为然的,但李治却又朕为玄奘感到可悲。

    不得不承认,玄奘是一个伟大的行者、信仰者、学者。

    在他身上,有一股执著求真的精神。

    去印度之前,就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研究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他们互相矛盾,用已有的佛经来检验,又发现译文多有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

    因此,才“誓游西方,以问所感”,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原典。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其中,取经用了十七年,译经用了十九年。

    取经途中,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担任宗教领袖,均被他坚辞。回国以后,唐太宗欣赏其才学,力劝他还俗,“共谋朝政”,也遭他婉谢。

    如今知道玄奘,还多亏了吴承恩,否则莫非宗教和对历史有喜好的人,谁知道他是哪根葱啊。

    不过,这一切,都被李治毁了,还是那句话,领导决定一切啊

    “阿弥头佛,不知陛下莅临,有失远迎,善哉善哉”

    老和尚双眼黯淡无神,眼角和身后的辩机一般,通红,看来刚才师徒俩抱着痛苦一场的,只不过在看到李治的时候,眼角怨气很重啊。

    李治心头也有点酸,上前拍了拍玄奘老和尚的肩膀,一副语重心长的感伤的道:“玄奘大师啊,你也不能怪朕啊,做皇帝无奈,做一个好皇帝,不仅无奈,还要无耻啊。

    朕真的不能让你那个大乘佛经在我中原大地传播啊,哪怕他再有哲理,再能引人向善也不行,他的憋处比好处要大多了,那些普通老百姓无法分分辩其中善恶该如何自处,不会调节自己,最后也只能“愚善”,朕只能一狼牙棒灭了。你别说话,我知道你不相信朕说的,朕也不想和你辩论,要说辩论,以前还是晋王之时已经和你辩论不下数百次了,那是我还威胁你万一把这事告诉我父皇,就火烧佛经呢。

    大师很聪明,不敢和朕赌,即使父皇知道了,也拿朕没辙,总不会杀了朕,那朕母后还不跟父皇拼了。那是朕和你约定,会在登基后,让你传经的,如今你弟子辩机完成了任务,我也来兑现诺言。

    这佛经现在倒是可以传传了,但朕有言在先,只能在倭人、高句丽人中传播,抑或是那些西方的满身毛的白猩猩,以及大食,都可以,但唯独大唐,还是免了吧,朕会派人盯着的。一经发现,到时可不要怪朕心狠,让朕再次行那灭佛之举。”

    老和尚听李治一席话,好似得了羊癫疯一般,浑身抖得厉害,双眼中更是泪光一片,眼袋越发的红肿了,“噗通”一声,跪在李治面前,额头重重的触地,也不说话,只是不起。

    后面的辩机也跟着跪倒在地。

    “顺便告诉你一句,那些佛经朕都已经找了天竺高僧翻译,译成汉文了,你就一边传教,一边修改修改吧,嗯。。。至于首批的教徒,就是那被驱赶而来的五十多万三韩之人吧,想必也够你们忙活一阵了。”

    李治是对玄奘真的很有歉意,想当初经书失了,李治可是亲眼看着这老和尚,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差点自杀殉佛的痛苦模样。

    至于那些天竺高僧是怎么来的,嗯,天下会驶到天竺的商船上几个坏小子绑架来的,真的不是李治暗地里嘱咐的。

    这一句话后,玄奘老和尚干脆抱着李治的大腿,大声哀嚎,李治摆了摆退,无奈道:“大师,您的鼻涕。”

    经李治提醒,玄奘老和尚尴尬的擦了擦,好像孩子一般,眼泪共鼻涕齐飞,后面的辩机看到师父如此,也是一阵欣慰。

    “好了好了,老和尚,赶紧闪一边去吧,朕要和你家小徒弟聊聊,你在这儿碍着朕事了。”李治说出的话很不客气,一点也没尊老爱幼,但老和尚却是眉开眼笑,笑的跟多菊花似得,一点也不在乎。

    “陛下,你和小徒聊,贫僧这就去前殿。”高兴之下,玄奘毫不犹豫的将辩机卖给李治,跌跌撞撞的冲向前殿,看那身子骨,李治有点怀疑,刚才那副死了爹的脆弱劲儿,是不是装的了。

    “陛下”辩机低头唤了一声。

    李治可有可无的嗯了一声,迈步向禅房内走去,辩机机灵的侧身退后。

    禅房内檀香寥寥,内中的三足小鼎散发出一股透人心脾的幽香,古色古香的摆设,恰如其分。

    找了一个蒲团,李治坐了下来,对着一旁站着的辩机道:“把门关上吧,朕有话对你说。”

    辩机点了点头,回身关上门。

    禅房内更加安静了,良久,竟是辩机大着胆子低低的问了一句:“陛。。。陛下,不知高阳公主,如今如何了?”

    李治眼角微微一冷,盯着辩机道:“若不是你立功回来,这一问,朕就要了你的头。”

    李治话说淡然,那话中的杀机却是不加掩饰,辩机呼吸也因此一滞,漠然的点了点头。

    “朕听说日本的和尚是可以娶妻生子的,依你的容貌,想必这数年来,也是过的颇为滋润吧。朕那十七姐如今已是房家二房媳妇,已育有一子二女,和房遗爱颇为恩爱,朕不希望听到你和她的任何风言风语,大家都是男人,虽然我那十七姐的公主身份,很令男人有征服欲,但哪怕是一丝风声传出,哼哼,朕会让你尝尝大唐十大酷刑的滋味,不把你摆成百八十个样式,朕和你姓辩。”

    李治的声音很有杀气,辩机内心的最后一丝期望也灰飞烟灭了。

    正如李治所说,在东瀛的这些年,他勾引了无数的贵妇千金们,那些温顺乖巧的伊人,才是辩机最爱的,刚才一时无语,自己也只是随便问问,一切都是魔障,性命才是至理啊,你不知道的时候还能勾搭一下,如今你都知道了我的小心思,我又如何感动妄念。

    为一女抛起所有,智者所不为也,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天下还有更多沉入红尘迷瘴中的女子,等待自己去救赎了。

    唉,高阳公主,再见了,永别了

    “阿弥陀佛,陛下且宽心,辩机还是原来那个辩机,却也不是原来的辩机了。”辩机抛出一个您放心,我绝不勾搭你姐姐,做您便宜姐夫的媚眼,让李治有种大海的感觉。

    给我打禅机呢,不过,还算识相,没有晕了脑袋。

    “朕要的东西准备好了吗?”这才是李治这趟来的真意。

    “准备好了,请看陛下。”说完,在李治吃惊的眼神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将僧也脱下,展开。

    李治瞳孔微微一缩,上前盯着袈裟下的僧衣上,密密麻麻的图案文字。

    有点自豪骄傲,辩机道:“陛下,这是东瀛倭国的地形,从哪里登陆最是安全,什么时节没有季风,他们的军队分布、多少、物资等等,辩机敢以性命担保,绝对比他们自己还要了解东瀛。”

    对照着脑海中不多的关于东瀛的信息,李治很是满意,欣慰的拍着辩机的肩膀道:“嗯,看来,你确实努力,这一战功成,你当立首功,不错,很不错,说说,有什么要求,朕会酌情满足你的。”

    辩机一听,舔了舔嘴唇,心头大喜过望,朝四周看了看,发现自家师傅真的不再,才带着一点扭捏道:“陛下真的会答应。”

    “虽然你是和尚,但也是一个爷们,大大方方的说出来吧。”李治一脸鼓励,他也想知道这个花和尚想要什么。

    “嗯,陛下,小僧在东瀛有数个相好的女子,到时候还请陛下的大军能够手下留情。”辩机一脸的渴望。

    果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是阴僧本性。

    李治颌首道:“朕答应你,说说有几位。”

    “大概**位吧。”辩机有点害羞。

    “多少?”李治大惊。

    “呃。。。其实是十五六位。”辩机脸有点白。

    “你再说一遍。”李治声音也大了起来。

    “是。。。是二十四位,这次是真的了,辩机可不敢期满陛下。”

    “真的?”李治神色有点阴沉。

    “噗通”跪倒在地,辩机哭道:“陛下,辩机错了,是六十四名,辩机像凑一个八卦之数,这回是真的了,辩机对佛祖发誓啊。”

    看着在地上惶恐的痛哭流涕的辩机,李治神色漠然,心中却也是内流满面啊,自己现在还是一处男啊,这小子居然已经有六十四名相好的了,难怪这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