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庄- 第3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莱州,天策四卫之赤血已经全部在这里了,除了赤血还有两千各卫的精锐。

    尉迟恭正在登船,算一算时间他们已经要出发了,这样才可以在四月二号赶到指定的地点。

    李道宗捧着一碗酒:“唐军威武!”(未完待续。。)

    ps:  关于飞艇名字的问题。首先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有几个名字当真是不错的。

    比如以死去将军屈突通号为名的(个人想法,这个不适合旗舰)

    另一个鲲鹏的名字,很是非常大气上档次的。(同样感觉,依然不适合旗舰)

    所以,旗舰的名字真正让人纠结了,旗舰应该是大唐帝国的一种象征,一种气势。应该是一种低调的张扬。

    再想想,再想想。

第636号 大唐帝国【激动人心的一节】

    始皇历八百四十九年,贞观二年,三月三十,午时。

    礼部尚书王及善亲自来到了迎宾苑。

    “崔大太兄!不知道高句丽如何回答,明天就是四月初一了。”王及善开门见山,直接说明了来意。

    高句丽使节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深陷的眼窝让他看着非常的憔悴。

    重重的又叹了一口气后,他将一封信拿了出来放在桌上:“我真的不希望有这么一天,不过既然到现在都没有新的消息过来,这已经是注定的事实了。我崔氏愿降唐,献上国内城,这是我崔氏族老们联名的降书。”

    “既然如此,就不要再住在这里了。清河崔氏已经作好了安排,院落、仆役都已经配好,此战之后清河崔氏将举行认祖归宗大典,到时候你们半岛北崔、南崔都会参加。几年之后,半岛四大家族才是真正的半岛主人。”

    “敢问这四大家?”

    “第一家,新罗金氏。第二家,百济扶余氏。第三家,半岛崔氏。第四家,半岛卢氏!”提到卢氏的时候,王及善补充了一句:“卢氏最早是姜太公第十一世孙在半岛建立,他们在庆尚北道。亦我大唐卢家是同宗。”

    高句丽使节懂了,默默的点了点头:“我今日就搬去清河崔氏安排的住处,只是使节团有许多是我的门生以及可信任之人。”

    “不急,崔家自然会有安排。要搬不可能拉了行李就走,自然要隆重一些。要安排谁,既然也是我大唐子民了,你尽管提!老夫先行一步。”

    王及善是为了那降书,有了这个崔家想反悔都晚了。

    到时候高句丽高氏也容不下他们了。

    当天下午,清河崔氏到迎宾苑的车队排到了五条街外,而且长安城所有的报社都被要求有些新闻推迟一天。

    李元兴则在这个下午已经赶到了耀州。

    武曌命人将一个降落伞交以陆毛锋手上,并且吩咐道:“已经训练过了,一但飞艇出了问题第一时间把这个套在殿下身上,然后你们也要立即套好。绑紧。这是要命的事情。有了这个才可万无一失!”

    李元兴没有说话,听凭武曌摆布,又让陆毛锋与四名亲卫在自己身上试了一次。

    武曌拿着秒表满意的点了点头:“四秒之内,很好。你们也要三人一组相互帮着。三人全部穿上的时间越短你们就越安全。飞艇就算出问题。也会有半柱香时间让你的逃离。所以也不用过于紧张。”

    “有什么可紧张的,没有什么可以把我的空中堡垒打下来!”

    武曌却不听这话:“错,强对流天气就非常危险。超伏的雷电,还有就是爱惊的鸟群。这三个就是在空中最危险的,我已经让他们训练了应急处理,只是没有试飞过,让我不太放心。”

    “威慑大于实战,所以别担心!”李元兴反倒在安稳着武曌。武曌坐在李元兴的腿上,用非常小的声音说道:“你一定要小心,万一有什么危险,你就用时间机器逃回现代去,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你呀!”李元兴笑着点了点头。

    武曌还想说什么,李元兴制止了她,然后对陆毛锋说道:“飞马去秦王庄秘库,取三十支望远镜回来,然后让礼部邀请一些使节,就告诉他们高句丽失约本王邀请他们观战,特别是百济使节,还有新罗的,一定能少。”

    李元兴想了想,又说道:“派人叫上一条辉,告诉他本王出兵需要一名书吏!”

    “是!”陆毛锋立即就去安排了。

    “走,去看看孙老道那里弄的怎么样了,这都已经三天了。”

    孙老道很忙,却非常的兴奋。因为这他头一次对不是犯人的人真正的动刀子,给高公公装尿管那个没有技术含量,可在伍斌手臂上切开肉,埋下一些奇怪的东西,而且还需要在特定的位置上,这个当真是有挑战性的。

    伍斌是真正的硬汉。

    听说上了麻药会影响到日后的反应,硬是什么药也没有上,硬是看着孙老道一刀又一刀的把自己那断肢上的皮肉切开,然后又给缝上,血淋淋的竟然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李元兴进来的时候,伍斌正在试着套上假肢的主体。

    “伍斌,让你受苦了。”

    “末将不苦,这些东西看着就让末将兴奋!”伍斌脸上多了一丝笑意。

    再看那桌上,一共有十八个配件。

    小到三梭军刺,大到链子锤,精细的还有一只散弹枪,以及一只冲锋枪,粗野的却是一只一尺半的长刀,最普通的就是一只看似人手的假手,只是却不可能跟真的手一样使用,仅仅就是张与合两个动作。

    再简单一些,就是一只钳子,代替手可以抓物。

    “伤口没有长好之前,不许用那些东西,特别是那雷爆神击,绝对不能用!”孙老道冲着伍斌喊着。

    雷爆神击就是装在假臂上的散弹枪,每射击一次需要单独装一次子弹。

    这些武器都试验过,那喷子的威力高过李元兴那把,钱币那么厚的钢板硬是给打出无数的痕迹来。换成人早就死过一百次了。

    那冲锋枪更快,只要按下,六秒时间弹夹内四十五发子弹全部射光。

    用的是埋在神经下的感应芯片,然后传到手臂的控制器上。这个伍斌还需要再熟悉,否则很容易误伤到自己,或者是其他人。

    耀州的工匠还专门为伍斌打造了一件新的战服,用于把这些东西装在身上。

    李元兴又称赞了伍斌几句,然后对一直守在伍斌身旁的近卫忠仁说道:“你的师傅这条手臂是为大唐作战丢失的。他有功,所以有赏。这些日子那些部件由你保管,一个月之后才可以使用,眼下只能装上假手!”

    “遵命!”近卫忠仁大声的吼着。

    他更服伍斌了,能让人用刀切开手臂都不皱一下眉头的,这才是真正的刀者。

    “这次作战,你就和一刀跟在本王身旁吧。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出战!”李元兴说罢转身离开。

    终于,四月初一到。

    长安城平静吗?

    长安城中依然静如水,百姓们清晨起来,开铺、洒水、扫街、卖早餐的依然如故。

    可整个长安的百姓都似乎有意无意的看着那长安街道上的那些还关着门的报亭。八个月前,你高句丽人逼得我大唐秦王裸身行于长安街市之中。

    而今天就是四月初一,高句丽当如何,大唐当如何。

    没有人讨论,也没有人去询问,更多的都是在默默的注视着那已经超时了约半个时辰,却还没有开门的各个报亭。

    报纸已经成为了长安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百姓们相信,他们要的答案会在报纸上出现,大唐的秦王不可辱,大唐帝国不可辱!

    许多个士兵突然出现在街道上!

    不,他们不是士兵,虽然穿着大唐的军服,但这军服却不象是制式的,因为材料不,样式也有些区别,更重要的是,穿军服的人是残军。

    他们是报吏!

    “战!”几乎在同一时间,整个长安城中所有的报亭门口,长安八百报吏用力全身的力气,只喊出了这么一个字。

    几乎与此同时,朱雀门城楼上,城门守将拿着一份圣旨,高喊一声:“战!”

    长安南郊,秦王庄那已经一年没有响过了刺耳的警报声拉响,划破清晨的宁静。

    大唐十二卫营,战鼓擂动。长安城卫,长安禁卫,皇宫禁卫身穿铠甲上岗,兵部正门前坚起十九面封号战旗,一百九十七面将军战旗。

    长安城中所有武将家门前都有一把战戟,或者横刀插在门前。

    大唐自立国以来,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对外全面战争就在公元六三零年,是对东突厥的全面战争。

    李元兴这条时间轴线上第一次对外战争是应战,而不是攻打。

    第二次对外战争严格意义上算是偷袭。

    而这一次,也是真正的第一次全面宣战,大唐帝国向高句丽全面宣战。

    整个长安城的气氛就在报吏那一声战之后变了,战争开始了。百姓们感受不到战争,可他们却知道战争的可怕,许多人老更是经历过战乱之苦。

    朱雀门城头之上,一位吏部侍郎借用扩音器大声的读着新的一份圣旨。

    “大唐皇帝陛下,大唐秦王殿下、大唐天策上将府、大唐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天英阁、吏部、兵部、礼部。着任命萧瑀为辽东道上都督、正二品总管辽东道一应事务。着牛进达为辽东道大将军,总管辽东道军务。着御史台姚思廉为正三品辽东道长史总管辽东道政务。即日到任!”

    萧瑀长安报一份策论让他丢了官,直接被贬为九品小吏。

    四月初一,大唐向高句丽宣战,萧瑀从九品提升二品,总管的就是辽东道。而辽东道此时在那里?还在高句丽人手中!

    正在百姓们窃窃私语之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长安城上空两条百丈长的巨大黑影挡住了初升的阳光。(未完待续。。)

第637节 起飞【三更求月票】

    百丈长的巨大身姿!

    整个长安城的百姓惊呆了,整个长安城中所有人震惊了,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

    在巨大的黑影出现在长安城上空的时候,早已经安排好的八百报吏,还有各报馆的请的人开始在各街道上念着早已经准备好的稿子。

    高句丽人无信无德……

    自然是先骂几百个字的高句丽了。

    骂完高句丽,接下来念道。

    天赐仙工之术,助我大唐建造神兵,代天降下神火。空中所飞之物为大唐空中堡垒,经天英阁、礼部商定。定级为毕方级,毕方者,兆之火鸟也,大唐当天降神火以示神威。一舟命名‘镇远’,为大唐翔天镇远飞舟。另一舟命名为‘威远’,为大唐翔天威远飞舟。

    大唐翔天镇远飞舟摆放大唐英魂,蒋国公屈突将军魂位,以示大唐忠良英魂长在,愿蒋公之英灵佑我威武大唐,军威四海!

    大唐翔天威远飞舟,大唐秦王殿下亲征,天策威武,秦王威武!

    两条飞艇缓缓的降低高度,这时百姓们才看清这巨大的飞艇的外形,可这个象什么,百姓们却是难以形容。

    原本飞艇的涂装是蓝色为主,加之天英阁许多官员却是知道此物是从空中火攻。所以定级为毕方级,这也是受到了武曌的影响,依武曌的说法还会造更大的,更强的,一个级别代表着一种大小的飞艇。

    后又在前面加上的红色的涂装,后半部加上了淡黄色。船上多了些红色的斑点。

    倒是与自古相传的灾火之鸟毕方有几份相似。

    两船降低高度,镇远号悬停在大慈恩寺上方,将镇魂塔中屈突通的灵牌吊到了船内,然后再调头往城北。威远号则真正落在城北泾阳旁的空地上,一边装补给物资,一边请各国使节上船。

    有资格上这船的自然也是有些身份的使节了。

    小邦,小族的,则上镇远号。

    光是看这巨大的飞舟就已经足够吓人了,还要乘坐,更是各邦使节不安。

    敢问世间有谁可以傲游天迹!

    大唐这两条飞舟似乎装的人不多呀。难道就靠这两条飞舟教训高句丽吗?

    大唐开战。百官送行。连太上皇李渊都来了,身穿着礼服的李渊想了想,又想了想。冲着李二吼了一声:“朕没办法留在皇宫等消息。”

    李二双手交叉,自然下垂着。听到李渊的话后说道:“儿臣也想上去。可国不可一日无君呀。父皇如果有兴趣。不如把五郎赶下来!”

    “笑话。没有五郎谁能指挥此战。朕要登舟!”

    李二原本就没有打算阻止,甚至暗中连李渊的铠甲都拿来了。李渊大笑着,命令两个近卫抬着自己的铠甲。只带着他身旁一直追随的那位老侍从,一共四人上了飞舟。

    上了飞舟之后,李渊这才知道,这里分为五个区域。

    一个是货仓,占了足足一半的空间。然后是军士们侍的地方,这里有一百名军士。然后是客仓,只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座位。接下来是指挥仓与连在一起的驾驶仓。最后就是飞行仓了,那里禁止任何人靠近,就是李渊都不行。

    进入指挥仓,却看到了皱着眉头的李元兴正托着下巴,看着远处发呆。

    “五郎!”李渊就站在李元兴身旁。

    李元兴呆呆的回头,一看是李渊赶紧起身,施礼之后退到一旁:“儿臣不知父皇前来,这个,失礼什么的……”

    “五郎何故皱眉?”李渊问了一句,然后伸手把李元兴按在椅子上:“这里五郎你坐,给朕随便一个坐的地方就好,五郎才是此次出征的大帅!”

    李元兴先是等给李渊的折椅打开,李渊坐下之后这才坐,然后说道:“这个还需要改进,儿臣原本计划可以拉四十五吨的货物,可现在却不同,精钢的骨架太重。蒸汽机也不轻,加上需要足够的煤与水,所以载重只有十九吨了,真的很少!”

    李元兴说的十九吨,就是唐氏十九吨,相当于现代重量的十三吨多些。

    这个载重对于现代最原始的飞艇来说,已经不少了。可对于最先进的飞艇技术而言,太少,实在是太少了。少到让李元兴有些接受不了。燃烧弹仅仅才装上五分之一,原本设计的二十架床弩最后只留了四架。

    李渊笑着摇了摇头:“五郎不必为此事不悦,朕相信,五郎定会造出更大更好的。”

    正说着,船体轻轻的摇晃了一下,有值事官大喊:“起飞,顺风!”

    李元兴站了起来,在窗口向着远处的李二挥了挥手,然后大声说道:“向镇远号发信号,跟随本舰,半速升高,五百丈高度,七成速度巡航!”

    没有电话,没有通讯器,传话全凭喊。

    从指挥仓到后面的飞行仓,就是人喊着传话的。

    飞艇上的使节们已经吓呆了,光是从小窗户看到外面离开地面,船体轻微的晃动就让他们紧张的不得了。至于喊了什么,他们却半点也不知道。

    只看到有人来回跪着忙碌着,客人们却是不知道这些人在作什么。

    因为是初次长距离飞行,测风速,测试风力对飞艇的影响,测试稳定的程度等等,船上的各工匠自然是忙个不停。

    站在客仓作守卫任务的除了秦王府近卫,就是一条辉带着的四个倭人了。

    一条辉胆子不小,他从害怕到兴奋,然后就是无尽的崇拜。

    大唐秦王殿下,上天的星君,人间的活着的神明。这不是传闻,这是事实!不过他更羡慕站在指挥仓内的近卫忠仁。近卫忠仁的身份明显高他一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