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庄-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硬盘上,光是各类表章就有上千份,李元兴只需要套几个词就可以解决问题。

    似乎光有表章不够,李元兴又查证了一些资料,打了几十页出来。

    打印机罢工了,新机器,电池还没有充过电,这会直接就给李元兴罢工了。看着屏幕上还有七八页没有打出来,李元兴有些无奈。

    重新将所有的东西都装入密码箱中,锁好。李元兴这才叫白二娃进来:“二娃,这个箱子谁敢动,就砍了谁的手。这是咱秦王府的宝贝,非常重要的宝贝!”

    白二娃重重一点头:“殿下,谁敢动,就砍了谁的脑袋,砍手太那个……”

    那个,还要那个。

    这都已经砍手了,在李元兴看来,已经是很可怕的。

    “好吧,就听你的,砍脑袋!”砍手与砍脑袋有区别吗?在李元兴看来没有区别了,白二娃绝对不会让人随便碰自己这个箱子,吩咐完密码箱,李元兴一指其中一个木箱:“叫两个人抬上,咱们去伤兵营看看!”

    白二娃有一点犹豫。

    “怎么了?”李元兴问道。

    白二娃这才回答:“李尚书吩咐了,要是您开门了,就给他说一声。这个,殿下您之前也是允许的,今个应该见天使了,虽然那家伙很讨厌,但小的知道那是天使,殿下您不能不见!”

    李元兴拍了拍白二娃的肩膀:“你说的挺好,不过,先去伤兵营!”

    既然李元兴决定了,白二娃也不敢说什么,立即安排亲卫守住院子,又找了两个强壮的将那口箱子抬上,跟着李元兴去了伤兵营。

    李元兴的院门前那警戒已经退了,不仅仅是李靖,就是韦挺都已经知道。

    “准备仪服,去宣旨!”韦挺当即就下令。

    韦挺自然是扑了一个空,李元兴并不在院内,而是去了伤兵营。

    站在院中的韦挺完全呆住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刚刚听说李元兴院落的警戒撤去。这天都没有亮,自己就急急的赶了过来。可你李元兴却在这个时候去伤兵营,要知道,在大唐,任何一个官员知道有圣旨下,一定会沐浴更衣,在家中守候。

    不过,这一次韦挺没有打算弹劾什么?只是有些意外。

    如果说李元兴去了其他地方,韦挺一定会弹劾,但李元兴却的是伤兵营。

    如果传闻是真的话,那么李元兴这就是刚刚从天庭回来,这一回来就去伤兵营。让人有无数的假想与猜测。

    韦挺叫过一个亲信的人:“去伤兵营看看,秦王殿下在伤兵营作什么。如果被人发现,就说是本官在等待着为秦王殿下宣旨。”那亲随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快速的出了院门向着伤兵营跑去。

    秦王的屋子门紧闭着,四个持刀护卫就在守在门外。

    旁边的屋子准备的茶点,请韦挺进去休息,韦挺拒绝了。他没有见过秦王李元兴,此时他却在反思秦王李元兴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能够住在这样简陋小院的亲王,就凭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他心中的好感。

    但这好感,并不能让自己无视秦王在朔方。还有代州城。屠杀的理由。

    李元兴还没有到伤兵营,回纥使者却在一名大唐将军的带领上迎上了李元兴,回纥使者这些天来一直没有和李元兴谈过和谈之事,只是一起用过一次晚餐。闲聊了几句。

    这会急急的赶来。很显然是有重要的事情。

    “殿下。我回纥小可汗派人传信。突利小可汗会在战时投降大唐,但却不明真假,因为他将殿下的使者送给了颉利!请殿下一定要留心!”

    李元兴愣住了。他知道李常不愿意离开突厥大营,必然是有自己的计划。

    可现在呢!

    李元兴心中突然感觉到一种揪着疼的感觉,突利小可汗降不降李元兴不在乎,可李常拼命换来的竟然是这个结果,李元兴心疼,心疼的要命。

    “这份大礼,本王先谢过了。”李元兴努力让自己保持着平静:“大战之后,本王定给你们回纥一个交待。顺便传话回去,不要急着动,当你的可汗看到胜利的时候,再作出选择不晚,大唐还不到需要外力才能够战胜颉利程度。也让那些摇摆不定部落,用自己的双眼看一看,大唐的战力!”

    回纥使者扶胸深深一礼,后退三步又是一礼:“殿下的光辉如太阳一般!”

    说罢,再次施礼,这才离开。

    回纥使者离开之后,李元兴一捂胸口,脚下迈出步子却又缩了回来。

    “殿下!”几个亲卫都很紧张,李元兴一摆手:“我没事!”李元兴什么都没有说,摆了摆手示意亲卫退下,深深的吸了几口气。李元兴清楚的知道,李常尽力了,他拼上了自己的性命。

    什么邦德,什么超级间谍,是自己给李常一个梦,却断送了李常的性命。

    “走吧!”李元兴指了指近在眼前的伤兵营,此时还由不得他伤感,大唐十多万军十的性命在这里,要伤感就放在战后吧。

    李元兴刚刚抬脚,就看到有人风风火火从后面追来。

    停下脚步,等来人到眼前。

    “殿下,有几百道士来到朔方城,他们有袁天师的手书。”那位军校报告着:“那手书某看了,还有长孙大人的附言以及印章。这些道士大半都是医术高明之辈,还有少数几个说是来为大唐军士的死者作法!”

    看到秦王李元兴停下,负责伤兵营的武官迎了出来,正好听到这说到作法。

    “作法,有殿下在,何用他人作法!”

    在大唐军士心中,秦王殿下就是来自天上的星君,有星君的保佑,和你们这些自称能够神通天上的道士,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那军校又说道:“还有一个老道,与其他道士似乎不是一起来的,单独请求殿下!”

    “好了,他们既然来了,也是有心。”李元兴这话也就是下结论了,自然不会有人再争论什么。

    李元兴入伤兵营,没有象往常一样去探视伤兵,而是传军医官长以及所有医官来见自己。负责的军校不明白原因,但秦王召见,这些人有任何事情都在放下赶来。

    当军医官赶到之时,那些道士们也入营了。

    其中两个仙风道骨的老道有资格进了营帐,其中一个叫丹尘子,医术出众。是这些道士的领头人,可他却落后另一个看似中年的道人半步。并且介绍,那位是妙应真人!(未完待续。。)

    ps:  本日四更,这是第三更。

    今天加更,什么也不求,只是感谢大伙喜欢本书,今天是周日,祝所有人快乐。

第一百二十七节 妙应真人【四更之四】

    “妙应真人!”李元兴嘴里重复了一句,猛的站了起来:“你可姓孙!”

    “贫道俗家,孙思邈!”妙应真人孙思邈向李元兴行了一个道家礼节。

    李元兴大笑:“好,好,好!”李元兴这几声好,让众人有些莫名奇妙,却听李元兴继续说道:“孙道长留下了,本王有一份重礼是特意给你带来的。你还别不相信,这份礼物可比万金,可救千万人!”

    孙思邈来干什么?

    说句最实在的,就是他云游至此,关于李元兴是天上星君下凡的事情他不太相信。可程咬金那死了又活的事情,却让他不得不信。

    这传闻太神奇,所以他打算来见李元兴,不为别的,就为了那把死人救活的术。

    道家讲术,可以理解为技术,也可以被俗家认定为法术。

    但孙老道相信,这东西是有可能学会的,所以他一定要亲自见到秦王李元兴。

    “两位道长,医官长。眼下先帮本王办一件大事,事关我大唐军士的性命。”李元兴的话,那怕是很随意的话,都是命令。因为李元兴是大唐秦王。

    “来,打开箱子!”

    箱中是无数个竹筒,每个竹筒上都贴着一个标签,按现在来说,就是大写的一,二,三,四这些字。(壹、贰、叁、肆)楷体,打印机打出来的。

    “先说这一,是外用的,军士们伤口会恶化。除死肉,清洗可治!”

    李元兴说着,示意给三人各递一筒。

    孙老道将那粉放在舌头上尝了一下,想知道这药的配方。

    李元兴拿出一张写着一号的纸卷给了孙老道:“药方在此,有详细的剂量。”李元兴的校方何止是详细,害怕现代与古代的药名有差,不仅仅有药效的解释,连药的图都打印出来了,可当真是极详细了。

    孙老道看了一眼之后,先是放竹筒放下。然后整理衣冠大礼:“秦王仁厚!”

    “一个药方罢了。四个都给你。”

    李元兴有一些兴奋,将四个纸卷都交给了孙老道,然后继续说道:“这个二,就是伤口处理好。日常服用的。可助伤口早日恢复。这三。一但军士受伤发热,就要用这个,管用。这四。可解突厥箭头上粘马粪的麻烦!”

    “此药方,贫道不敢受,当放在军中严管!”说罢,孙老道没有打开看,直接塞给了医官长,那医官长也明白,这样的东西流传出去是灭九族的重罪,拿着药方的手都在颤抖,最后象扔一块火炭一样,塞给了负责这伤兵营的将军。

    那将军想了想,解开铠甲将药方放在贴身处:“某,一会上报李尚书!”

    伤口恢复的快,伤口恶化的治疗,伤兵发热,箭头有马粪,这全是要命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伤兵因为这些而死去。

    那整整一木箱的竹筒装的全是药,来自天庭的仙药。

    就是道士们都不敢窥视那药方,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八品,九品医官长了。

    “速速分配药物,调制新药。大唐的军士救治一个算一个!”

    “得令!”负责伤兵营的军官立即行了一个军礼。

    李元兴又向丹尘子半礼:“道长有心了,有劳!”

    丹尘子念了一声道号,回了李元兴一礼,多余的话说起无趣,他们的行动才是关键。

    “道长,随本王来!”李元兴见到孙思邈时的那种兴奋已经过去了,冷静下来之后,李元兴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让孙老道给自己干活了。可惜叶秋霜不在,否则,她有无数种办法让孙老道把命卖给自己。

    李元兴的小院中,韦挺站在院中,手上捧着的是放圣旨的木盒。

    看到韦挺这个样子,李元兴服了,古代的文人最重的是就是风骨,一身傲气。

    “本王更衣,稍候!”李元兴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回头对白二娃说:“二娃,找一个身手好的准备上屋顶。然后来帮本王更衣!”

    李元兴没有侍女,这一点韦挺已经信服了。

    韦挺看的清楚,李元兴拿出一块黑色的板子,板子后面连着一根黑色的长绳。他听到李元兴交待着:“黑色这边,对着阳光。小心别摔着了!”

    那军士身手不错,几个翻身就上了屋顶。

    然后下面的军士架起人梯,将那块板子递了上去。

    李元兴回屋,关上了门,很快里面传来吱吱的声音,没有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韦御史,这份东西是本王自辩!”说罢,李元兴叫白二娃进屋,帮自己更衣。

    大约有二十多页,这纸张极好,好到让韦挺无法形容。上面的字极小,他并不知道,这还是李元兴放大了字,是三号字,要是放五号字的话,韦挺不知道会如何?

    李元兴没有再理会韦挺,而韦挺也没有再去看秦王给他的东西。

    现在圣旨没有宣,作任何事情都是对圣上不敬。

    李元兴更衣之后,韦挺读圣旨,因为李元兴是秦王,所以不需要跪礼之类的,只需要站着表情恭敬的去听,圣旨内容没什么,没有指责,也没有询问。只是告诉李元兴,有一些大臣对他的作法不理解,让李元兴解释一下自己作的事情。

    这份圣旨,韦挺事先是没有资格看的。

    念完圣旨,韦挺自己都呆住了。

    原本想到的皇帝陛下的会斥责,或者说直接开口询问,可这算什么,他这个天使倒是有些可笑了。

    韦挺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涌出无限的无力感来。

    “这就被打击的失望了,就本王知道。古时那些死谏的文臣还有抬着棺材上朝堂的。坚持自己的信念,你只要认为本王是错的,就那弹劾到底,不死不休。”李元兴笑着拍了拍韦挺的肩膀。

    韦挺惊呆了,他到底遇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先是圣旨上没有半点对秦王的指责,紧接着,秦王却在支持自己弹劾他,这算什么?

    “很吃惊?”李元兴笑了:“因为你还不了解本王,或者说。你还没有看到大唐的未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是由那个人说了算的,不是圣上,也不是本王。实话告诉你,本王更希望看到的。是百家争鸣。就算是你们儒家。也有不同的流派吧。也是有着不同的理念,所以说儒家不进步,一样会被时代所吞没!”

    韦挺完全的惊呆了。他听懂李元兴在说什么,可又听不懂李元兴想说什么。

    李元兴暗自乐了,这套说辞是事先准备好的,出自叶秋霜的稿件。以叶秋霜推断,来宣圣旨的无非就是一个文官,学习儒家思想的文官,或者就是一个宦官。

    对付文官,儒家文官,叶秋霜这些话就是大杀器。对付宦官直接无视。

    李元兴的话说到这里:“刚才那份,与其说是自辩不如说是梁师都有多该死。这一份,我的请罪表章。这一次,你们胜了,杀梁师都不道义,作为秦王我也不想杀,但作为大唐天策上将,他必须死!”

    韦挺已经木了,脑袋完全属于停滞的状态了。

    李元兴却没有给韦挺去思考的时间:“这请罪表章带回去吧,本王是有错。但大唐的天策上将没有错。所以本王自请罚,现在你先下去休息吧,本王今日有要事!”

    韦挺离开的时候,脑袋已经和浆糊没区别了。

    前面的还没有完全想明白,后面的那几句,秦王作错了,但天策上将却没有错。这话到底何意,秦王与天策上将本就是同一人,这又有何区别呢。

    韦挺只是一个御史,虽然此次是天使,可他仅仅只是一个六品小官罢了。

    他面前放着两份没有加任何封印的文书,一份是秦王殿下的自辩表,一份是请罪表章。按常理说,作为御史他已经胜了,因为秦王殿下低头了,认错了。可事实上,韦挺没有一点成就感,反倒是有一种深深的失落。

    更甚至是,他迷茫了,有些搞不清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更搞不清自己接下来是应该离开,还是应该就留在这里。

    这时,有位军士过来,说是李靖大将军请韦御史去城头,韦挺不解,可也不敢拒绝。

    另一边,李元兴与孙老道面对面的坐着,李元兴没有坐上首主位,也没有让老道坐在下首,就在会客厅摆了一张方桌,面对面的坐着。桌上放着的是茶海,李元兴正在摆弄着自己那连皮毛都算不上的茶艺。

    李元兴手上忙活着,嘴上还没有停:“大道三千,老孙你修的养生、救人之道。本王修的天地唯和之道。无论什么道,都是道,道中道。”

    扯呀,李元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根据后世电视剧中那些胡扯的词胡扯。

    孙老道亮了一声无量天尊,没敢接李元兴的话。

    李元兴天下星君下凡的传闻已经是传的神乎其神了,修道一说贵在修心济世。孙老道是真道人,不是那种骗钱的小杂毛。他在意的是人道,世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