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偶尔还会插嘴说上几句。
第二天一大早日常会议,御相伴众讨论政务的时间,八十个人为某个矛盾的议题争的面红耳赤,上杉谦信、真田幸隆、武田信繁三位别当对此见怪不怪,适当的时候咳嗽一声以示注意体面和礼仪,征夷大将军源义时,与他的嫡长子足利义泰坐在三别当后面的帷幕里不参与发言。
日常的御相伴众会议将军会这样列席参加,御连判众会议通常缺席,只有一个月一次的御连判众评定会才会列席参加,这是幕府的新制度,寻常议题将军只要带着眼睛来看、耳朵来听,只有半个月一次的御相伴众大评定会,两个月一次的御连判众大评定会上才会作出训示。
这样既可以保持将军的威仪不失,亦可让御相伴众、御连判众在将军不在或者明确表示不会发言的时候畅所欲言,源义时就是要借助这个体系倾听每个人的看法。他还有另一双耳目物见奉行望月吉长、服部正成为将军服务。可以轻易的辨别哪些人会议上夸夸其谈。暗地里却喜欢干一些蝇营狗苟的卑劣勾当。
对于贪婪逐利的跳梁小丑、心怀不轨的阴谋家,源义时的态度是既不制裁也不指责,而是拿着小本本记录在案,想动手的时候就是雷霆一击彻底粉碎,掌握情报引而不发以为震慑,如雄狮打盹乍看无害,其实到底是真睡还是假寐尚未可知。
帷幕外御相伴众激烈的辩论着,帷幕里父子俩的气氛非常轻松。讨论着一些胆大包天的御连判众也不敢轻易讨论的话题,御相伴众的激烈辩论对精擅政务的足利义泰不算个事,更不用说他的父亲源义时经过大风大浪的英雄人物,而这对父子正围绕着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讨论,那就是称臣与征朝。
足利义泰皱眉说道:“父亲大人的意思是,征朝乃欺世盗名之徒大言欺世吗?可是孩儿总觉得他们说的没有错啊!幕府麾下二十五万精锐士气高昂斗志顽强,若这么养着不消三十年就变成一群没上过阵的废物,而且武士们立功求赏的心情……”
源义时摇头道:“错了错了!幕府立御家人本意是维护武家的利益不失,维持天下稳定安定,这二十五万精锐早晚要跟随余去天国。他们的后代也早晚是一群不知兵的骄妄之士,这是天道至理非人力可扭转。不信你可以看看源平时代的名门后代,又有几家依然勇猛无畏?八幡太郎的子孙依然会堕落,你又焉能阻止二十五万精锐朽烂的一天?
余设置世兵考核制度就是尽量拖延朽烂的时间,让你的子孙后代有充足时间努力调整策略,不要被眼前的太平盛世假象所蒙骗,也不要被满仓铜钱的富饶迷惑,一旦发动征朝之役,这一切都将白白葬送在朝鲜的土地,二十万精锐命丧异邦导致幕府权威大失元气大伤,余辛苦积攒的威望全部丧尽,相信余的判断从没有错过。”
足利义泰思考一会儿似有明悟之意,但又纠结着不知该如何表达,源义时微微一笑道:“你可知余为何要一力放弃征朝,其一不愿意看到幕府元气大伤,又结仇大明帝国坏了海上贸易来之不易的良好开局。
其二不想让幕府重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悲剧,为征朝打的自己元气大伤权威大失,你的子孙后代再出个不贤不孝之徒做将军,说不定就是新的应仁之乱,而你的子孙就会被新动乱的黄雀给啄死。
其三日本与大明交恶是百弊而无一利,空耗国帑死伤精锐却只收获死仇一份,贸易中断反而让南蛮人和大明北方的胡人当上另一只黄雀,所以,这征朝之议乃狂悖之言,尔后再听到有人提及就把此人逐出去。”
“孩儿大概明白了!所以父亲派出策彦周良大师、南光坊天海大师前往大明帝国称臣纳贡的吧!”足利义泰沉吟片刻,说道:“那么武士们求恩赏的渴望战功和恩赏又该怎么办呢?如果只是驻守训练的话,时日一久会有人心生怨气的。”
源义时轻笑道:“那就去开发虾夷,几年前余就定下开发虾夷的决断,他们渴望恩赏就给他们恩赏,虾夷岛广阔的平野足有千里,只要自愿放弃御家人的身份,跟随各地自愿报名的地侍前往虾夷岛开发土地,所得土地皆归自己所有,如果不舍得放弃御家人的身份,就耐心的等待幕府出兵虾夷的行动,虾夷岛至少需要一百年的开发,这是余为你多争取的一百年安定太平之日。”
“那一百年以后呢?”足利义泰苦恼地说道:“一百年后土地分光了,纵使有边边角角也不会很多,幕府又要有难的了。”
源义时淡淡地说道:“**是宇外天魔释放的毒咒,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就中了这种毒咒,优秀的武士必须学会克制**的诱惑,借用**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你也看过许多剑豪用真剑对决,可知道为何林崎甚助要把太刀收在鞘中引而不发?”
“因为出奇制胜吗?好像不对!难道是……”足利义泰对居合术不甚了了。思考一会儿依然表示不解。
源义时抽出自己的佩刀髭切。亮出明亮的刀刃又缓缓的还刀入鞘。在足利义泰迷茫不解的注视下,说道:“两名剑豪以真剑对决,毕竟不是战场杀敌抽刀挥砍,双方交手只有一个刹那,而一把锋利的太刀明晃晃的亮出来便给人造成极大的威胁,武士在拔出太刀的那一刻提前暴露敌意而失去出手的先机,使人心生防备之心,进而琢磨拔刀武士的破绽趁机击杀之。
同样一把锋利的太刀收入刀鞘里。让人看不透隐藏多少后招,琢磨不出刀鞘里太刀会在何时爆发,只要对方轻忽大意或者自以为取得优势而暴露破绽,就是一刀制敌的决着之时,余束缚御家人就如同将太刀收入鞘中,虽然光芒不显平淡无奇,但是敢小看幕府这二十五万御家人的力量,就一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引而不发,谓之威慑力!”
“孩儿终于明白了!多谢父亲大人指点!”
源义时笑着说道:“三年前余派出策彦周良大师、南光坊天海大师去明国一行,拜见明国刚登基的皇帝。并进献银币一万枚,金币一千枚。请求勘合贸易五年一贡,再过两年就是勘贡之日,你就代表余去明国拜见大明皇帝陛下,带着余的亲笔国书,告诉大明皇帝陛下,我源义时一族愿世袭罔替代代忠于大明,为大明戍守东海剿灭倭寇,求一个准许正常贸易的资格,当然,谈不成也无所谓,只要表达这个含义,相信明国的宰辅一定会注意到幕府的意愿。”
足利义泰躬身道:“孩儿记住了。”
“年初,朝廷与幕府沟通定下天皇东狩的日期,五年后的三月,将是天皇东狩江户之期,东京御所可以开催修建了。”源义时盯着足利义泰稚嫩的面容,缓缓说道:“届时,余将会宣布辞去征夷大将军,把这个幕府完整的交给你。”
“父亲大人!您春秋鼎盛怎能……”足利义泰惊的手足无措,愣神半天不知该如何表达正确的态度,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这个决定实在太出乎意料了!”
源义时轻拍足利义泰的肩膀,安慰他不用紧张,笑着说道:“马上要当将军的人应该高兴些……”
“父亲大人这么突然的决定,孩儿怎么可能高兴的起来啊!您可是幕府的大将军,这整个天下都是您打下来的啊!”足利义泰沮丧地垂下脑袋,再抬起头的时候眼里满是崇敬、孺慕、不舍和恳求之意,年轻的他还不知道离开父亲的庇护能飞多远。
“雄鹰总有展翅翱翔的一天,余不可能永远坐朝庇护着你,幕府早晚是属于你的!”源义时的眼里闪过一丝丝回忆,当年的小小婴儿转眼间成长为十七八岁的少年,不禁感叹时光飞逝毫不留情。
他已经是三十五岁的中年人了,再过五年便是不惑之年,前半生征战二十年早已身心疲惫,如今天下太平人心思安,幕府经历草创的混乱和不适应,到这时也已渐入佳境,该扶上马送一程的都做好了,是时候停下脚步休息一下了。
想到这里越发坚定自己的想法,源义时对嫡子安慰道:“世兵考核、御家人、御连判众、御相伴众、两府体系、亲藩拱卫、钱粮俸禄体系、京都江户大番役、奉行驻军轮换等等这些构成幕府的每一个环节,而余退位将是这整个链条里的最后一环,这最后一环就由余来起一个头吧!”
父子俩正在悄声交谈之时,帷幕外的争吵忽然停止,一名侍从快步走到帷幕外撑地俯身道:“启禀公方殿下,一支庞大南蛮船队向江户港请求靠岸,据港口奉行所述,这支南蛮船队所持旗帜为白底红十字旗,自称是依照公方殿下的约定而来……”
“原来是她!”源义时的嘴角向上微微翘起,露出欣然的微笑:“她终于来了……”
天正八年(1580年),在幕府御家人三万精锐的护送下,天皇带着中宫源辉子、和仁皇子,以及朝中文武百官数百人,侍女、僮子、仆役数千人,香车步撵前呼后拥离开京都东狩江户,这是自传说中的日本武尊以来,天皇第一次离开京都东狩关东,其意义格外重大。
天皇和公卿们惊讶的发现印象里蛮荒的关东大地上,竟然崛起一座规模数倍于京都的超级巨城,心中的惊讶和震撼溢于言表,在幕府的热情款待下,天皇当即决定从今日起每五年东狩江户一次,坐落在江户西南的涉谷町的东京御所成为天皇的寝宫,由此江户改名为东京都。
源义时向朝廷请辞征夷大将军,随后被朝廷任命为従一位太政大臣,随后便带着家眷跟随天皇的车架返回京都隐居,其嫡子足利义泰继任征夷大将军、正二位右大臣、源氏长者,成为江户幕府的第二位征夷大将军。
在这一刻,江户时代的大幕被徐徐拉开,由此进入和平安宁的太平盛世。
(全书完)(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书友心漂浮、穿裤衩的狗打赏,这是本书完结前的最后一次致谢,感谢每一个支持过、鼓励过乌梅的书友,在这里乌梅要说一声谢谢!没有你们的支持,乌梅不会坚持到今天!
【完本感言】一些心里话
《武家栋梁》终于要完本了,简介里点到的景物一一道谢了,八幡宫、白旗、源氏誓言,还有最重要的武家栋梁,作为一本最终点题,基本诠释清楚主旨的小说来说,这个结局应该不算太难看吧!乌梅知道这个结尾太仓促了,或许再延伸二三十章会更好一些,但是乌梅的身体真的有点吃不住了。乌梅也不知道写到一统天下后,再写将军家的日常,宫斗,诸子争夺还有多少乐趑,这已经不是武家栋梁所能承载的故事,而是另一个乌梅没挨触过的题材,所以对于那些希望看到源义时家欢乐与哀愁命运的书友,只能说句袍歉了。起点日更上万的小现在过江之鲫。缩小范围到历史类别里也大有人在,但是ri ben战国题撅?大概只有乌梅一个人这么坚持着。乌梅以前只是个玩信野的业余爱好者,顶多会说几句大就算懂的动漫常用语,为写这本书却要,啃着非常难懂的ri ben古文书,各种资料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经常一份资料,一个人名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折腾,比如下野国的那几张图,那些偏门国人的名字,对读者而言可能就是一道谢过的事情,却是乌梅在穷搜半夜才找到的。这种纠结的心态,一直秉持合理党的写法写出来的故事会让乌梅的精神压力很大,长期的疲劳,造成神经衰弱,睡眠质量很差,视力下降严重,离远一些的景物都看不清了,每天还要顶着更新的压力,顶着书友的现在,甚至现在哑,乌梅的压力很大,最近觉得身体有点吃不消了,所看以乌梅想在身体吃不住断更之前尽快完本,再拖下去十章、二十章、五十章的延伸下去,还不知道会不会丧失写下去,甚至从事网络写作的信心。好了,现在到这里,说点别的吧!不知从何时有一种说法,每一本书都是作者的孩子,对于乌梅这个新手写一本两百多万字,这第一个**孩子”有着种种不如意,究其原因都是乌梅自己的犯了许多新手都会遇到的错误。当初选题材的时候,乌梅也曾经犹豫过,ri ben战国文是个很小众的题材,写出来能不能被读者接受完全没有底,当初还是周元祀的鼓励,让我有写下去的最初动力。写作的过程有多苦就不说了,还是说现在梅犯的错误吧!第一个错误,把一个小众题材的写的更小众,当初怀揣一个梦想,坚决不写织丰德体系里的故事,要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于是这第一个坑就一脚踩进去走不出来,现在想来还有一点点遗憾,或许当初不那么坚持会更好吧?第二个错误,小众题材的写法不vv,写的比周元祀的《土佐》更小众,前期解释的东西太多,让就算ri ben战国史的读者失去耐心,这直接影响到本书的成绩,导致上架日期推迟一大截,上架成绩惨不忍睹,这个教训乌梅会永远铭记着。第三个错误,有余成绩难免会灰心丧气,写的比较随意,导致本里可以精炼的故事更松散,经常有人就算剧情太慢,乌梅很早就意识到了,所以书里有过几次文风转变,只可惜为保住日更过万,不断更的“金身”细处雕琢已经做不到了,甚至连错字都没功夫改了,说起来真是…把辛酸…;目。偏门小众写法的扑街小说,日更过万还不能瞎写,这精神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一月份的时候因为受到成绩差,以及存稿见底的打击,乌梅在群里嚷嚷过现在稿要减速,准备降低到七八千字,再慢慢降低下去,然后把篇幅缩短写个一百七八十万字完本拉倒。这个时候是许多书友鼓励乌梅,让乌梅觉得本书还是有抢救一下的价值,于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每天为赶稿子半夜三点睡,一直到今天凌晨乌梅也是三点半才睡下。本书的成绩不到周元祀那本《土佐》的一半,凄凄惨惨的坚持到现在一个掌门,十几个舵主,完全是靠稿子的字数撑起来的。道谢有小紫暮、心漂淳、幕银、穿裤衩的狗、夏老妖、0心声0、fuqihong8匕、二人人山、股郜止成、对狱眠、书友了40了22、jazz、辰羽、drizztdued、anna|ena、onsta|ke、、auqustorio、书虫866号、sk07*6等许多书友的右重。本书还不是扑的深不见底,在这里乌梅要说一声,谢谢大家的包容,看着我用笨拙的丈笔写出一个心中的童话,谢谢!时间关系就不再一一复制名录了,每天刷新到你们的打宵的名字,乌姑娘会记在心里,在这里感谢每一个支持过乌梅,给予鼓励的书友。特别鸣谢群友忍者神龟,还有群友山鲸、中臣镰足、中院通、菊享睛季、星月日、红色小狼、久我通坚、剑圣原卜、平相国清盛入道,以及多年故友串丸、旅人、小、还有信奈殿的关心,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名单重复的就不写了的说,所以袍歉了秋月耀次郎殿,还有augustorion)千言万语言之不尽,只能鞠躬表示感谢!乌梅于2014年5月10日ps:乌道谢现在一个完本涡意投票_只有丌…该作品vip章节超过30%的用户才能获得投票权_且每个帐号也仅能获得1票,这个投票不用花起点币的,所以请订阅过的书友放心投(百庹看票。所以订阅的朋友在完本以后投一点满意票,满意票达到一定的数字,起点还会给乌梅一些奖励,乌梅再次拜谢!c
。。。
源义时谱系分领
应书友的要求把以前做的谱系贴出来。源义时(154*年8月8日_——1640年六月十六日)征夷大将军,一位太政大臣,准三宫宣下,淳和、奖学两院别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