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乖乖的交上那金和银哟喂——
爷爷就放你走哟喂——”
李蒙申突然雅兴大发,唱道。这让杨梦选哭笑不得,又不敢说他,只好任他唱下去。李蒙申一曲唱完,问杨梦选:“爷爷的意思你明白了吗?***,老子除了弄到了一些粮草,什么金啊银啊没有多少,亏死了。所以,你要你们的土司婆子拿银子来赎你!你看看我开价多少比较合适?你说吧,你大概值多少钱?”
杨梦选大怒,但忍在心里不发,沉默在那里。
“那我来算啦,一个白杆兵十两银子,就是四千多两,至于你长得胖一些,应该能杀不少肉吃,算六千两银子吧。你写信让那个土司婆子拿一万两银子,我就放掉你们,怎么样?这个价钱很公道哦,听说你们的土司婆子很有钱咧,连屋子都是用黄金铺就,***,怎么就那么有钱,从牙缝里借点给我……”
李蒙申正说得高兴,突然有江匪通传:“枝江林典史来攻,已经到了七星台了!”
李蒙申大惊,连忙令江匪准备撤退,江匪们乱哄哄的一顿忙乱,纷纷上船。林纯鸿到得好快,江匪刚把白杆兵押上船,便听见林纯鸿的人马齐声呐喊,远远的不停放箭。李蒙申无法,只好令江匪抛下白杆兵和粮草,带着杨梦选落荒而逃。林纯鸿令人追了一段,无法追上,便押着白杆兵和粮草逆流往枝江而去。至于杨梦选在李蒙申那里受到什么折磨,无人得知。
章节目录 第十一章 水上逞威'2'
杨梦选不知去向,余下的白杆兵由冉选率领。冉选获救后,马上行文给秦柱国,等待秦柱国的命令。至于林纯鸿则花团锦簇的向荆州府汇报解救白杆兵的惊险与困难,等待荆州府的赏赐。这个汇报让荆州府惊疑不定,前几年林纯鸿刚打败了张兆,张兆不知去向,难道现在张兆又回来了?
为了挽回护卫队的声誉,由护卫队押送着白杆兵进入夷陵千户所,还特意在夷陵城转了一圈,直惹得夷陵老百姓纷纷说:“白杆兵惹了护卫队,现在又被护卫队捉住了。”冉选听到此话,细细一琢磨,觉得所谓的江匪很可能就是和林纯鸿窜通一气。想到这点的不止是冉选,杨梦选也想到了,白景周也想到了。但三人都苦于没有证据,只好把这个想法压在心里。但冉选给秦柱国写了一封私信,将自己的分析和怀疑告知了秦良玉。
林纯鸿根本不担心这三人乃至秦良玉的怀疑,他们仅仅也就是怀疑而已,还能把自己怎么地?没过几天,冉选便接到了秦柱国的命令,令他继续率领白杆兵北上,不得延误。与命令同时到达的还有一封秦良玉给林纯鸿的信,信中首先对林纯鸿解救之恩表示感激,同时对杨梦选抢掠林纯鸿的货物表示歉意,还委托林纯鸿帮忙寻找杨梦选,还说杨梦选如何英勇善战,实乃朝廷之栋梁,若是一个月还找不到,她就来荆州亲自寻找。
林纯鸿看完这封信,对周望说道:“这个土司婆知道是我们的人阴了杨梦选。”说完将信交给周望。周望读完后,点点头,说道:“嗯,这个土司婆子果然厉害,要不何以会委托咱们这些人寻找杨梦选?还威胁我们咧!”
“岳父认为放不放杨梦选?”
“不放留着干嘛?养肥了杀肉吃啊?再说石柱土司兵多将广,在朝廷的根基相当深厚,我们惹不起的。既然秦良玉写信说不追究,还给了我们面子,放了吧。”
“那白景周怎么办?这个家伙惹我们也不是一次了。”
“能怎么办?还能像阴冉之焕一般?只好留着他了,量他也翻不起来什么风浪,一个混吃等死的废物而已。”
“白景周是废物,我看我们的护卫队也是废物,娘的,三十个人连十个白杆兵都打不过,丢人丢到姥姥家了!”林纯鸿一想起此事,就难受。
“这个能有什么办法?白杆兵这十几年来一直南征北战,哪是护卫队能比的?再说那次冲突也不能说明什么,你忘记了,我们的弓箭手没有上呢。”周望也知道白杆兵的战斗力在山地和陆地上独步大明,但要克制也容易。就如护卫队的远程打击能力就很强,众多的弓箭手会让白杆兵无所适从。也只有周望这个身经百战的战士才能客观的看待这次冲突。
林纯鸿心里好过了点,他拿起秦良玉的信,吹了口气,说道:“是应该让护卫队出去练练手了!”
……
杨梦选趁江匪看护疏漏,逃了出来,这是李蒙申故意的。他逃出之后,丝毫不敢在夷陵荆州停留,至武昌后方与秦良玉取得了联系,秦良玉令他继续北上至秦翼明麾下效力。他深恨林纯鸿,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复仇。不说杨梦选一路辛苦,且说李蒙申见杨梦选走了后,便返回百里洲,按照林纯鸿的命令开始操练那艘宝贵的蜈蚣船。由于是第一艘船,造船经验不足,足足花了林纯鸿十二万两银子。
为了掩人耳目,李蒙申从船工队精心选择了水手,便将船缓缓的行驶到洞庭湖里操练,务必要使桨手、帆手和舵手配合熟练。至于炮手现在还没有找到,林纯鸿指派了上百人每日在百里洲练习使用炮,但截至到现在,打得也不准,更不用说上了船之后,能有什么作为。上百人每日将无数的火药给打出去,连从澳门购买的火炮也坏了好几门,让郑天成心疼不已。但林纯鸿令郑天成继续再买一批炮回来,务必要使这帮炮手熟练精准。林纯鸿也想自己铸炮,不管能铸什么炮,先把架子搭起来,但一想到连造船的铁钉都无法满足,只好作罢。没有铁和铜,造什么炮啊?
林纯鸿亲自送走李蒙申后,便在滕余浩的陪同下绕着百里洲转了一圈。冬小麦的出苗率不错,为来年的丰收打下了基础。今年还在五个常平仓的基础上,又增建了两个,储存的粮食达到了七万石,林氏集团暂时摆脱了粮食危机。今年的小麦就没有出百里洲,还从其他地方收购了不少谷子和其他粮食,都堆放在常平仓。虽然是冬天,可田里劳作的人很多,甚至见到了不少老人和孩子,更别谈妇女了。在百里洲,林纯鸿严令禁止缠足,本来这里的缠足之风就不盛,再加上不缠足的妇人劳动能力明显超过其他妇女,所以这个禁令得到了严格的执行,也没有什么反对之力。
“百里洲现在太缺人力了,居然出现了退租土地的情况,就连鸭子口货栈的副总管顾秀林家都退租了,说家里没有劳力。”滕余浩一直揪心于明年的土地没有人耕种,大倒苦水。林纯鸿不由得觉得好笑,当初与包哲东讨价还价,只招二千多流民,没想到那帮工场主看中了流民,亲自前往安福寺招募,五千多流民大部分还是流落在了百里洲。
“乡兵也没有进展,劳力不足,到处都缺人,没有多少人想参加乡兵。江堤人手不足,进度也很慢,小戴子向我抱怨过好几次了,说我抢了他的人。”滕余浩苦笑道。
这个情况林纯鸿也知道,当初修江堤的流民工钱便宜,现在百里洲挣钱的机会多了,很多流民就不愿意继续修江堤,被工场主勾引走了不少。
“哎,慢慢来吧,总有人想过来的,待明年开春江堤修好了,也能多不少人工。”林纯鸿安慰道。
没想到滕余浩摇头说道:“那也不会缓解,典史大人,你想想,现在造船场那里那么多工人,还在扩大,另外还多了很多作坊,在那里做点小生意可比种田划算多了,我担心以后会没有人种田。江堤修好了,需要的农民可不是个小数目!”
林纯鸿也叹了口气,说道:“这个只好慢慢解决了,急不得的。”人手不够这个问题还真难解决,总不能把护卫队派出去掳掠人口吧?整个荆州府人口不少,闲余劳动力也不少,但要吸引到百里洲来还需要一个过程。
“钱庄的房子我已经让人建好了,就等典史运银子过来了。这定的一成五的利息是不是太低了点?别处都是四成五成的。”上次顾秀林找林纯鸿借钱,林纯鸿详细询问了顾家工场的情况,考虑到现在工场都缺资金,林纯鸿手里又有大量的现银,便想到了依托货栈开设钱庄,只不过林纯鸿把贷款利息定的较低,只有一成五,远远低于平常的高利贷利息。
“利息定高了,他们还不起我们就亏大了。”林纯鸿解释道。沉默了片刻,林纯鸿又对滕余浩说道:“工场主现在在货栈卖棉布,除了正常收购的价格外,我们不是还收了一成的税收吗?你想想,要是工场主都发展起来了,那个一成的税收可不是小数目,何必要盯着钱庄的利息?”
在滕余浩的眼中,那帮工场主也就是小打小闹,一年也贡献不了多少银子,眼睛里明显露出不服的神色。林纯鸿见状,故作神秘的说道:“再过两年,仅仅是棉布的税收就会让你大吃一惊。”
滕余浩不相信,林纯鸿也不继续解说,扶持乡村小手工业是他的既定政策,即便所有人反对,他也要推行下去。
章节目录 第十二章 乡村琐事'1'
倪新泽和程舒在董家湾呆了将近三个月了,一份汇报材料摆在了林纯鸿的案头,林纯鸿读得津津有味,一时忘记了睡觉,周凤催了好几次都舍不得放下汇报。且看内容:
……
董家湾村地处玛瑙河边,在这里,玛瑙河转了个弯,形成了一个水潭,因此称为董家湾村。董家湾有耕地大概有一千二百余亩,还有少量的山坡和竹林,灌溉便利,土地肥沃。每块地一年可以收获两季水稻,为了保持地力,还间杂着种植油菜,所以这里的一亩地单产较高,一年可产谷子大约五石左右。按照村里老人的说法,主要得益于宋代推广的占城稻。但这里的土地零碎,被人为的区划成很多小块,如东村的董子凯家有二十一亩水田,分别处在十二个不同的地方,真让人怀疑董子凯能不能记得住他家的田在何处。
在董家湾也没有特别大的地主,拥有土地最多的是董臣泰,也不过二百余亩。董臣泰也是董家湾的族长,负责处理村里的一些大小事务,威望极高。董家湾纯粹的佃户极少,按照董臣泰的说法,就是当初董家的祖先董文龙和董文毕迁移到这里的时候制订了学田和祭田制度。当董氏族人出现了困境的时候,由族中出钱购买他手中的土地,充当学田和祭田,供应族中的祭祀和私塾。如果这户人家度过了困难时期,想把土地赎回时,就按照卖价赎回。几百年来,这个制度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因此,这里的人家大体上安居乐业。但董家湾也出现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因此,董家湾的生活比较闲适,劳作之余,村民很喜欢在村头的大槐树下聊天。甚至还有些年轻人赌博,不过作为赌注的金额很小,主要是混时间。
董家湾有三百二十三户人家,丁口六百七十二人,总人口一千五百八十人。有趣的是,董家湾的男人基本都姓董,而他们的媳妇基本都姓滕。原因就是董家湾和滕家河相邻而居,董家的女人基本都嫁到了滕家河,而滕家河的女人基本都嫁到了董家湾。这两姓基本都沾亲带故,关系较为融洽,就连祠堂也紧挨着。
我和程舒到董家湾后,第一步就是筹建商铺。在建商铺时,虽然我们不缺钱,也不缺木材和石头,但人力不足。所以,我们直接在董家湾招募村民帮我们建设,除了供饭以外,还发工钱。很多村民就这样被我们吸引过来。我们就和村民们一起劳动一起聊天,让他们慢慢的接受我们。商铺建好后,我们在族长董臣泰的建议下,主要卖一些铁制农具、盐、糖、木材、石灰以及其他的一些生活日常用品,村民们都感到比以前方便多了,也喜欢集聚到商铺来聊天、斗纸牌。鉴于此,我和程舒又商量着增盖了两个房子,专门供村民们斗纸牌,还免费提供茶水。
族长董臣泰也经常到商铺来转转,见路不好走,便发动村民修了一条路,直达商铺门口。我们免费提供了石灰,所以,这条路即便在下雨的时候也不泥泞。除了卖东西以外,我们还收购一些东西。不过目前可供收购的东西不多,这里的村民基本都是自给自足,很少与外地有什么交流。目前,商铺运作还算正常,只不过还处在亏本经营的状态。除去建房子和发放工钱,前两月共亏损了三十二两银子。但我和程舒并不担心,毕竟我们才来了两个多月,慢慢的,我觉得商铺会盈利。
商铺建好后,我和程舒见村民们基本上接受了我们,便觉得组织弓兵的时机已经成熟。当程舒宣布典史大人的决定后,一下子涌来了五十多名村民。程舒按照周总管招募的要求,选择了十二名弓兵,这个月已经开始训练了。按照程舒的计划,训练的时间选择在每月的二、五、八日上午。训练的时候,惹得一帮闲人站着围观,导致受训的弓手有点拘束,放不开手脚。不过训练的时候被村民看在眼里,弓手训练还算认真,怕在乡亲父老面前丢脸。
对于确定十二名弓手的名单,程舒相当谨慎。他拿着五十多人的名单询问了族长,还找很多村民打听,直接将一些地痞和无赖划出,确保弓兵不会扰民。弓兵队组成后,还坚持每日夜里巡逻,一方面是防贼,另一方方面就是巡查一些可能出现的危险。村民们明显感到安全多了,族长董臣泰还亲自找到程舒,表达他们的谢意。
但十月二十五日,出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商铺屋顶的瓦片被三个地痞给砸破了,弓兵队当场将这三个地痞抓住。原来他们记恨当初没有列入弓兵队,便侍机报复。我和程舒相当重视这件事情,觉得这是树立弓兵队威望的机会。
因此,我和程舒确定了详细的处理方案。我们通过询问村民,选择了村里十五个村民讨厌的地痞,然后找了大量证据和证人,以确定他们的罪状。然后通过董臣泰召集村民对这十五名地痞进行公审。但这些地痞也没有什么大的罪行,只不过就是偷鸡摸狗、调戏良家妇女或者搞点小破坏。本来我和程舒准备将这十五人送到百里洲惩以三个月苦役,但询问了董臣泰后,董臣泰却坚持要将其中的三人沉入河中淹死,把其他的十二人送到百里洲服苦役一辈子。
我和程舒非常惊诧董臣泰的重惩措施,经过侧面了解,原来不仅是村民对这十五人厌恶异常,而且董臣泰也早就想把这十五人处理掉,但碍于都是族人,无法拿下脸面处置。现在有了典史大人在后面撑腰,董臣泰就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些祸害村民的地痞。我们不能不考虑村民和董臣泰的要求,但也觉得这么做的确有点罔顾司法。便和董臣泰商议将这十五人送到百里洲服两年的苦役,以后看他们的表现再决定。董臣泰同意了这个做法。
当程舒率弓兵队将十五人押送到百里洲后,可把小戴子高兴坏了,不停的询问还有没有。在这里,我想问问典史大人,以后这些事情该怎么处理,我们的处理合适否?
当抓走十五名地痞后,村民们可扬眉吐气了,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以前根本不敢惹他们这些人,怕他们报复,现在算好了,为村里除了一大害。顺带着,弓兵队得到了村民的彻底拥护,有的村民甚至还给程舒送来鸡蛋。弓兵们也扬眉吐气,现在村民们都以参加弓兵队为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