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哪里是夜游广场啊,简直是一种感悟,但既然是在广场想到的,我想还是应该对它有些感谢吧!
——寄以夜游广场的感慨
………【第七十四章 为网络喊冤】………
网络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你我生活的点缀。信息不断地发展,当聊天室的大门被众多少年快乐地打开,总会有人在前端预言:稚嫩的少年们,你们缺乏自制,必定会在在这虚拟的世界越陷越深!
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购物,查询信息。足不出户,便知千里之音,好处多多。但也有人会说:网上聊天,害人害己。
其实,对网络这么唾弃的人,大多是对其不了解而听之信之的。他们从报纸上或别人那里寻觅到一些信息“谁家的的女儿被网友骗了……”
“某某某……如何,如何?”对其自身而言,对网络根本就一无所知。
这让我想起一些事,前些日子在论坛上看到有个人把郭敬明骂得一无是处,说他写得东西如扶不起的阿斗,没有一点文化蕴涵,到最后说:“我没有看过他的作品,只是听朋友说的。”
对此我感到十分可笑,连别人的文章都没有看过的,哪有资格在这说三道四?对网络一无所知的人,哪有发言权?
要评价一个人的好坏,首先必须要了解这个人。要评价网络,先要融入其中。比如聊天,并不是简单的、无感情的、麻木的文字交流,而是人们表达心中起伏的情感、**,在自己开心、痛苦时,有人陪你分享、感受、品味。每个人都有低潮期和*期,那么在低潮期时,我们需要有人扮演圣诞老人,传递关怀的信息。处在*期的我们,就要自己去充当这一角色,让自身的快乐感染身边的人。
不可否认,网络存在可怕的一面,有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网络是虚拟的,但不全是虚伪!
于是人们会提出疑问:如果网络不是虚伪的,那为什么不出示自己的真实姓名,而用其所谓的代号?我觉得这不是问题的本质。那本质是什么呢?我认为网络只是充当了一个途道,没有网络,有劣根的人们会寻找另一种涂道。所以一个人堕落是因为他想,他要堕落,他有这样的劣根,而不是因为网络使他变得堕落。自己犯错,要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去找借口。难道说一个人杀人了,可以说“不是我的过错,只能怪刀太锋利了。”吗?!
在此,我要呼吁:网络的出现并不是过错,有错的是想利用网络做出违法行为的人……
信息时代飞速发展,我国在腾飞,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会更好地利用网络。
………【第七十五章 真正的贵重】………
贵重是人们想要寻找的一种东西,是很多人奋斗的最终目标。然而找到的却很少,正因为有些角度是不对的。
在伟大中找伟大,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而殊不知真正的伟大深缔,包含在极其的平凡之中。平凡和寻常孕育了伟大,这才是人应该为之追求的。
比如现在有些学生在学习中,总是追求“深”,在学习新知识时,总先要把比较难的题当作目标,苦思冥想,最后也想不出答案。殊不知真正的难题并不和简单题有多大差别,而是在基础知识上的扩展,只能在基础上去发挥自己的“空间”。不顾任何基本实用的知识而去好高鹜远当然是不会有结果的。而一些稳扎稳打的同学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正是平常中的伟大。在最普通的范围之内会找到最不平常最宝贵的真谛。
很多平常无奇的事情之中,会有让人始料不及的真正的奇迹。有一位体*世界冠军,在小时侯身体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练不了一些高难度严格的动作。总是刻苦专一的练习几套基本动作,全心全意地把基本动作练得准确熟练。两年之后,她的身体条件已经练得十分出众,再练习高难度动作,已经得心应手。十分自如,乃至最后取得了世界冠军。这不正是在基础中寻求的高难度吗?所以,无论什么事情,杰出的表现和动作来自于基础的熟练。
从平凡到伟大,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深,都应该是扎实稳定走过来的,应该是从平常中找到的。平常造就伟大,普通孕育辉煌。正如鲁迅所说的:“我是在平常中寻找伟大,而不是在伟大中寻找伟大。”
只有无名的追求,没有有名的成就。要想创造伟大,必须依靠平凡,抓住平凡。
………【第七十六章 我们这一代】………
新年到来,处处欢歌笑语,可我却高兴不起来。
有什么可以高兴的呢?
吃年夜饭?没意思。年夜饭也就是那么些菜,只不过多了几个小火锅,多了点鸡鸭鱼肉而已。再者,本人对山珍海味也没啥兴趣,吃,毕竟只是低级消费嘛;压岁钱?没意思。压岁钱年年有,零花钱天天有,哪个更诱人,一看便知。压岁钱要上交“利税”,零花钱还可以“报销”,哪个划得来,不看也知;可以不用学习?错。过年了照样要做作业,还多了项走亲访友的任务。面对那些远居“五湖四海”的却面都没见过几次辈分也搞不清楚的亲戚朋友,除了陪陪笑脸,说几句贺词,让他们夸奖一番,别无他“趣”。可以看精彩的节目?错。春晚一年比一年差劲,每年都听冯巩他们那些家伙互相策来策去有啥意思?还不如看越策越开心呢!
唉,真想找个人玩啊。可环顾四周,竟无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爸妈要忙,跟他们除了嘘寒问暖,没有别的可说。过着这无聊的日子,人都快发霉了。
要是有个兄弟姐妹的该多好。不过这不能怪我爸妈,因为法律规定我必须独个享受两个人的爱,外加附送的孤独。都说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吃穿早已不愁,教育跟上了,精神享受也体验了,应该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学习,成为一个干什么事的*人。我不懂怎么去*,但我知道我们这一代是特殊的。我们是孤家寡人的一代,是长大后得承担“2…4”家庭的一代。童年时,我们只有同学;长大后,我们只有同事。可这些毕竟都不是我们的亲人,真到了危难关头,谁能保证他们没有一点私心?
逃避责任也好,减轻压力也罢,反正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了网络,因为网络可以驱散内心的孤独,网络可以让你与万里之遥的人成为朋友。多交几个朋友,不仅是有了知音,也许还变成了对人生的大投资。
胡乱想了这么多,竟过去了近一个小时。都说想事想得太多的人心理容易出问题,我看不假。我们“孤孤单单”的活在世上,当然只能靠想想事情来消除寂寞,要不然怎么有那么多自杀的人呢。
听说我们这一代可以生两个,我长嘘一口气。看来,我的儿子不用再承受他老爸这一代人的痛苦了。
………【第七十七章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去聆听和*这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一串串的姓名在大漠的鸣沙中突兀,回荡,一个坚定的声音在传唱——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华章传傲骨,七步诗成八斗才。”想你曹子建是如何的才华横溢,文思泉涌,“建安之杰”更是对你无尽的赞美,在父亲的赏识和宠爱中,你几乎被立为太子,志得意满。可是,天意弄人,登上那皇帝宝座的却是曹丕。从此,你被疏远了,可让你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七步之内的一首诗决定了你的生死。好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早早就意识到了骨肉相残,是个悲剧。可是,你的哥哥曹丕,始终没有觉醒,于是,你的雄才大略被时人所抛弃了,你怎能不愤懑不痛苦呢?相当初,在父亲奠定天下三分的局面时,你的政治雄心便是西灭“违命之蜀”,东灭“不臣之吴”。你一生的追求便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可如今,曹丕的猜忌让你功业未成,徒留遗憾,但你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将感情诉诸笔端,你成就了无数“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篇章,向世人展示了你的风骨与文采,在你的华章中,我们看到了你的铮铮傲骨,也看到了你,作为人,所仰望的东西。的确,你告诉了我们,人应该仰望点什么,假如一个人没有仰望,没有追求,那么这个人便是一个不能称之为“人”的人。
魏晋出英雄。
我想到了你——嵇康。想你一生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自己田园隐士般的生活。“非汤武而薄孔周”是你的人生信条,“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你的人生主张。你知道在那刑场之上,你只要向司马昭求饶,那么所有的荣华富贵将回归于你的身边。当刽子手临刑前问你有什么话想说时,你只说了一句“拿琴来!”是呀,一句话,足够了,这胜过无数人一生的言语,《广陵散》的余音在耳边回响,嵇康,好一个魏晋的英雄!你用你的行动向世人诉说了你的追求,告诉了世人你的执著与刚毅,为你的人生勾画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告诉了我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飞快地从他们身上掠过,留下的是一具具早已腐朽的尸体,但是他们的精神,他们对于梦想不懈的追求同样也留在了人们的心间,是的,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永远记住了一句话——“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第七十八章 用音乐说说】………
当音乐翩然而至,你会人心灵翩翩起舞。在音乐那或宏大或精致的旋律中,你会毫不费力的嗅出美那亦幻亦真的清香。
我一直固执的肯定音乐才是对美最好的诠释。我不得不承认我的浅薄。我不懂梵高的《星空》,那繁复的色彩让我的眼睛发涩:我不懂《大卫》到底代表了多少历史,只觉得米开朗基罗能用刻刀作出如此精致的曲线,简直是个奇迹:我不懂乌兰诺娃,一直看芭蕾舞会使我觉得累,那些美丽的精灵也许表达了美,但她们只不过是美不自由的奴仆。由此,我甚至顽固得觉得也许是音乐创造了这个世界的美。
在音乐中,无需点拨,我们无师自通。耳朵懂得寻找它最渴望的声音。也许柴科夫斯基阴郁;也许贝多芬激狂:也许肖邦逃避。但我们仍可捕捉到《春》的明快,《田园》的闲适,《革命练习曲》的疯狂抵抗。在音乐中我们是自由的,不必遵从于某个权威的分析,不必挑剔技艺的不完善。从稚嫩的声音中可一听出希望,从苍老的声音中可一听出夕阳的安详,即使是五音不全、错音连篇都可以被认为是青春的无所畏惧,比如军训时呐喊般的歌唱。音乐给我们想要的,就像一千人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
披头士自由他的快乐,涅磐也自有他的痛楚,周杰伦有他的耳语*,帕瓦罗蒂也有他的HIGHC的激情*,古典音乐坚持它的优雅不争,朋克乐队也坚守他永不妥协的喧闹中的迷茫。音乐本没有孰优孰劣,音乐只为爱她的人展现她动人心魄的魅力。
既然音乐是自由的精灵,那么就请你自由的翱翔在她所编织的画卷之中。别为了附庸风雅而听古典音乐,这会使你和音乐精灵都觉得累。请别为了追求前卫而听朋克,尖锐的音响会刺激你敏锐而不知选择的听觉。
请你,就这么自由的选你所爱,爱你所选。
后记
我曾经一直自大的认为我听的音乐才是精华,而对别人大加指责。我的朋友都很宽容,他们知道我只是说了我所想,他们知道我不懂,他们不计较。而我计较,我为我的长不大而向他们道歉。他们说本来就是因为我说话不过大脑才喜欢我。但我想说的是,别为自己的说话不过大脑开脱,那会伤害爱你的人和你自己。你早晚会因为伤害了别人而后悔的,请记得。
………【第七十九章 那夜·那月】………
那晚的月,不是秦时月,不从关山来。
是柳永酒醒杨柳岸,摇一只桨橹,从二十四桥悠悠驶来。
清清又柔柔,潇潇又洒洒。
横贯中天。
那冷艳,那孤傲,那矜持,那凄婉,都化作淡淡的晕,随天远遁,只留朗朗,一半天上,一半人间。
那晚的月最是风情。
知人寂寥,遣晓风一行,邀我平湖相对。
常看蜗居窗前月。
木格的窗框在一方,满天霓裳缀着星光,甩一水袖云遮雾挡,不经意,那羞月怯怯临了你的窗前。
李白家居他乡,夜不成眠,见月从青莲来,诗兴大发,挥毫泼墨于墙头,只涂出四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那月已过飞檐,独教清白留于人间。
那是一轮瘦月,踽踽独行,自远方而来。弯弯的钩不成一片云,不挂一盏星。霜天无色,冷月无声。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寒蝉凄切,吟罢,已泪湿青裳。
那夜的月,来的好寂寞,走的好凄凉。
平湖观月,附首即是。
那月就静静的躺在湖面。
空里留霜,似江南丝竹,于无声处听音韵,清辉如横笛竖箫,自苍穹隐隐飘下,溅落湖心,拨弄琵琶三两声。
横断的风,*阿炳一弦,把一湖秋水一轮秋月唱的细腻委婉,*,流转。
离别的人,于这样的夜,这样的月,更是思潮奔涌。
此情此情依旧,不见人约黄昏后。
对月,仰俯之间,无从遣去寂寞,更添一处闲愁。
问婵娟,潮起潮落,月月知谁回?
婵娟不语,在月明人尽望。秋思缕缕,离恨深深。
人曰:得月者为高洁。
我叹:得月者为情伤。
………【第八十章 失传的大海,回归的朴树】………
望眼欲穿的四年等待之后,朴树终于归来,带来了个人的第二张创作专辑。专辑刚上市,就籍着麦田音乐加入华纳公司获得更好经济支持后的强大宣传攻势,获得了如潮好评,市场反应也颇为强烈,一周狂销30万张。虽然我希望曾经引起共鸣的朴树能让更多人接受,但当听到《ColorfulDays》象阿杜的情歌一样挂在不少人嘴上,不禁疑惑,朴树还是朴树吗?
当在唱片店门口海报上看到朴树如水的眼神时,我不再怀疑。就看这眼睛,朴树仍是朴树。
新专辑已没有了《那些花儿》中所感怀的似水流年。是啊,朴树已经30岁了,谁又能要求一个应该负起更多责任的而立之年的男人象一个不经事的男孩继续怀着青春期的忧郁以拒绝的姿态抵抗所有的成熟?
于是,《傻子才悲伤》中朴树展现了一中迥异于《那些花儿》的感伤和《活着》的矛盾,而更加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渴望着体验,接受着真实,既已来之,则安然处之。《生如夏花》更洋溢着一种原生、磅礴又深沉、内敛的成熟之美。正如泰戈尔《园丁集》中所述: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美哉斯言,生命如歌。
2004年2月16日,朴树做客新浪聊天。他坦言,自己心智晚熟,一直在追求心灵的自由。虽然不喜欢娱乐附加给自己太多音乐之外的东西,曾经也排斥过,但既然已经将做歌手当成了谋生手段,也希望在物质上做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