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妈就笑,“这些东西又不值什么钱你就别推辞了,这是你应得的,方信他们不给我们可不答应。”
好说歹说,黄晓英终于点头答应下来,但却不肯收这么多。
方信和沈箮倒也爽快,就给了她两千块,沈箮也对她讲道,“这羊肚菌我们最初预计卖个一千块钱一斤就相当不错,即便有外销途径,也不会超过两千块。以后这每斤多出的两百就算你的辛苦费啦,可不许嫌少,我们已经占了天大的便宜。等过上几天,下一批羊肚菌长出来,大家的收入都会更多。”
黄晓英就说要不是他们种出羊肚菌来,也没她什么事情,之前家里的蜂蜜竹荪啥的也是一样。
不管怎么着,这分配方案就算是定下来啦
沈箮心底也很清楚,黄晓英这边渠道一断的话,让他们自己去找外销的路子麻烦不说,还不不定能卖到这高价,互惠互利才是硬道理。这每斤羊肚菌给她两百块的分成,对沈箮他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对黄晓英来说可就不一样啦,这一来她每个月也算有了固定工资,可以安心她的散人,考她的“公务员”。
黄晓英很快又嘻嘻哈哈地说起方信他们什么买车,买什么车的事情。
有了这边黄晓英带来的稳定的外销渠道,方信也不愁没钱,每个月弄它四五十斤羊肚菌,就能赚个**万,想买辆车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对羊肚菌的种植,方信可是有着十足的信心,有逆天的作弊器在手,还有沈箮这农大高材生做挡箭牌,这也算是相当合理的收入。
沈箮的心情也很好,积极地和他们讨论起该买什么样的车来。几个人的要求倒是很一致,就是要多用途的,因为到时候要拉些蔬菜瓜果以及晒干的蘑菇之类的东西。可几个人都是纸上谈兵的类型,最后免不了要去上网查查看,或者问问别人的意见如何之类的。
这时候,连方爸方妈也看得清楚了,按着这挣钱速度,家里还欠缺的东西很快就能添置齐全,新房也可以好好装修一下。如果种植羊肚菌的势头好的话,还可以去江城买套房子,方信也可以光明正大地把沈箮娶回家。
方妈听了会感觉实在不懂他们的话题,就去准备明天的饭菜。
方信之前帮着人家拆过房子,是件蛮辛苦的活,消耗特别大,饭菜营养什么的也得跟上才行。
这时候家里根本不缺菜,方妈说将过年杀猪剩下的那些腊肉以及冻肉先吃完了再说,家里几头猪就可以多养上一段时间,这时候天气热,杀了猪的话,肉不能像冬天那样看熏腊肉香肠啥的,最后全部冻起来。
第二天是拆房子的日子,大家就都早起,沈箮和黄晓英就帮着方妈做饭,这天基本都是请的周围的邻居亲戚来拆房,自然要招呼他们吃饭。人数还不少,估计得开上三四桌才行。方妈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有了黄晓英和沈箮帮忙,情况就好多了。她们两人现在都能独当一面,让她们亲自动手做饭炒菜都没什么问题。
方信和方爸则去老房子那边,这可不是暴力拆迁,能用的东西得尽量保存下来,像房屋里的木材,诸如横梁啊木板什么的都大有用处,最不济,也可以用来当柴烧。
家里盖房子的青砖和瓦都是当初方信家自己打的窑子烧的,质量都是相当不错的,十几年房子依然坚固如昔就是最好的证明。
遗憾的是在设计的时候,方信就没打算着再盖多少瓦片。最顶楼的部分,方信打算一半建成阳光房,另外的则要放置接收卫星电视的锅盖,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几个大储水箱。现在家里没自来水,都是抽的井水,方信打算把井水抽到最顶楼的储水箱里放着,下面按上水管,就可以当自来水用,到时候不管是食用还是洗澡,或者是给食用菌浇水,都会方便很多。
楼顶的其余空间则可以用来晾晒衣服蘑菇什么的,也可以种植一些盆栽的花花草草。
这一来,传统的瓦片也就失去了市场。
方爸之前就买了很多红砖回来,房子主要还是用红砖加钢筋混凝土来盖,现在这的青砖根本没人生产,也不好一半用青砖一半用红砖,只能先弃在一旁。
但方爸并不打算将它们扔掉,像青砖瓦片之类的,能保存完好的就尽量保存完整,然后堆在一个地方,将来盖些偏房或者人家修房子,总有用得着的地方。
至于破碎的砖瓦,则被方云明提前预定了。水泥马路并不路过他家门前,他就自己修了一段路直通家门口,这些碎砖瓦正好用来铺路。
………【第128章 旧去新来】………
第128章旧去新来
没一会,请来帮忙的人就穿着旧衣服陆续到了,这时候家家户户的水稻都已经收回家并晒干了,进入农闲季节,方爸叫到他们的话,也都过来帮忙。(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看人到得差不多的时候,急性子的方云明就招呼着开工拆房子。
当然,不能直接将房子弄倒了事的,从几个地方分别搭上楼梯上房顶,先将瓦片接下来垒好再说。
这时候就形成一个接力的场景,瓦片屋顶揭下来后,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外一个人手里,再统一传到一个地方放好。
这活倒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很机械枯燥,需要的人也多,老人孩子妇女都能胜任,当然,能坚持多久就不一定了。
方信干的是上屋顶的活,在上面得小心一点,曾经就有人在给别人帮忙拆房的时候,从屋顶摔下去过。
方信倒是干脆直接,只要看到哪片瓦有些破碎的话,就直接扔掉,这一来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倒是方云明有些看不过去,对方信说,“能用的瓦就捡着吧,别看这瓦片,现在也要一毛多钱一片”
方信就说用不着这么多瓦片,坏了瓦片也没用之类的话,然后继续他噼里啪啦扔瓦片的行动。
新房设计的占地面积比较大,原来的屋子包括猪圈牛圈都得拆掉才行,方爸也提前拿去镇上审批,塞了些红包请吃了些饭这事情也就搞定下来。
到黄晓英来叫大家吃早饭的时候,方信他们已经揭掉两间多房屋的瓦片。
方信当即便收工,他是起源地地方,他这一停下来,后面也就没瓦片可以接了,于是大家就都去吃早饭。
正吃早饭的时候,方信的二姨,大舅妈和小舅妈赶了过来,方信舅舅家离这边有将近两小时的距离,这会能赶过来,还是天不亮就出发的。
方爸方妈连忙招呼她们坐下吃饭,大老远地跑过来帮忙,重在人情。
其间,方信小个子的大舅妈也说起方信大舅最近的情况,让她颇为担忧。
方妈忙问怎么回事,这些时日家里也忙,根本没时间过去他们那边。
方信外婆去世后,两家关系更是一度淡了很多,方信这家伙过年都不愿意过去拜年。小时候他倒是很喜欢去外婆家,那时候外婆身体好,能帮着做饭牵牛啥的,倒看不出舅舅舅妈有什么,但后面外婆身体渐渐不好,舅舅舅妈对她的态度就差了太多,为此方妈和方信二姨也没少和他们争过,可惜无事无补,当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方信大舅妈回答说,“他最近这段时间常常记不起事情,很多时候都不知道他自己在做什么,这几天更是半夜就爬起来,说是睡不着然后去外面转悠……”
方妈心底一咯噔,忙又问道,“吃饭什么的呢?”
“那倒还好……”
方妈想了想,还是如实说道,“那你有没有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
“这些日子不都在打谷子吗?还没来得及去医院。”
“我怕大哥跟大姐一样,大姐最初的时候也是这样,说她自己经常记不起事情,忘性大,经常连饭不做,都是我们端过去给她吃的。”方妈回想起当初方信大姨的情景,心底更是膈得很,她也算是有耐心的人了,但也经不起她那样折腾。非但是方妈,方信大姨的亲女儿方信的表姐陈秀都被她折腾得没办法,本来方信表哥他们在外面打工方信大姨看家的,后面她犯病了,只得把她也接出去。在那边,她还是经常折腾人,白天睡觉,三更半夜爬起来敲儿子房门。
方信大舅妈听得都有点慌了,“你是说老年痴呆症?”
“所以还是及早去医院检查一下,看能不能开点药什么的,越早治疗越好。”方妈点点头。
方信大舅妈根本没啥心思吃饭,连忙点头说回头就让他去医院做个检查。
方信听到这消息后,当下也觉得很不妙,大舅和大姨都犯病了,怎么看都不是什么好兆头。而且这老年痴呆症大都有家族病史,这让他更纠结。虽然方妈现在精神饱满,身体也相当不错,但这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当初大姨犯病的时候,方信并不在家,方妈也没怎么提及,后面方信大姨又被接了出去,方信没有亲自看到,也就没太当一回事。这回可就不一样了,犯病的又多大舅一个,让他不得不担心起来。
方信当下便仔细询问了一下大舅的情况,应该属于早期,说不定还有挽回的余地。
匆匆刨了几口饭之后,方信便去上网查看这病症的表现以及积极应对的策略方案有哪些。
沈箮看他神色不对,就端着碗前去瞧个究竟,听方信这一说,她也发现事态的严重性,但这时候她也只有出言安慰方信,“希望你只是杞人忧天,还有,发现得早是好事,应该有应对的方法的吧”
方信正在查找呢,这老年痴呆症,说到底就是脑细胞逐渐死亡,从而造成记忆力减退,社会性活动能力降低。也可以通过药物,食疗以及精神疗法等方法来进行治疗。
方信能帮忙的,也就只有食疗一项,其他方面方信也是爱莫能助。
方信大舅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或者说,是个异常沉默寡言的人,即便方信他们过去了,他也只是笑笑而已,都很少开口说法。和他绝配的自然就是方信的大舅妈了,她那张嘴简直是滔滔不绝,片刻停不下来方信有时候就在想,是不是她说得太多了搞得人家都不愿说话了。当然,这只是方信的个人臆测,他自己都不觉得正确。
问题在于,沉默内向的人犯起这病来更是雪上加霜。治疗方法中就有多说话,多逛街,多参加社会活动之类的。
当初方信的表哥他们都在外面,方信大姨常年一个人在家,心底想必也很苦闷,想说话都找不到人,也让她的病情加剧得特别快。
不管怎么说,这都不是什么好事,方信也打算尽全力而为,他白天没太多功夫,就叫沈箮帮忙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到时候好对大舅妈讲。
沈箮连忙答应下来,当然,在她看来,最主要是还是要进行药物治疗。
方信则在暗自祈祷,希望空间食品能发挥它神奇的功效,直接送给他们蔬菜水果不太现实。他总不能说我觉得家里的蔬菜水果有治病的效果,舅妈你摘些回去给大舅吃了就好了;别人还不把他当疯子。
但方信有蜜蜂采集空间里的花朵酿成的蜂蜜,这东西送给他们喝倒是可以的。还有用来泡酒的野山参也可以给大舅用,现在空间里的野山参已经长了很久了,按着外面时间的标准来算的话,有个数十年,比只生长一季的作物富含的营养灵气啥的应该要多上很多。
其他方面方信想操心也管不了,那得舅舅舅妈他们肯配合才行。
还有大姨那边,方信倒是有些愧疚,因为他之前都没想到这回事。这时候既然提到了,大姨二姨小舅那里自然也要送些蜂蜜以及野山参过去。特别是大姨那边,如果到了中期的时候还能治好的话,那方信就根本不用担心方妈会不会重蹈覆辙了。
上午拆房子的时候,方信就一直在想这事情,他摔的瓦片也更多了,还被方爸说了几句。
到后面拆墙的时候,方信干脆不去干动脑筋的事情,就干抱着转头跑来跑去这样不用费脑筋的事情。他腿长脚快,倒是让其他人省了不少力气。
都说破坏容易建设难,这话一点都不假,到上午十一点半的时候,一伙人已将房子拆得七七八八的了。
方云成这个暴力分子更是拿着锤子砸墙,那速度就别提有多快了。只是后面收拾地上的砖瓦比较费时间,这也是大家主要花精力的地方,要把能用的砖块捡出来,然后挑到一边去码好,这砖块要是卖的话也能卖两三毛钱一块。
大家小憩一阵,到下边去吃东西,过午的时候,沈箮就对方信说,“我看资料上说蘑菇能提供足够多的营养,供给脑细胞,我们可以等种出蘑菇来之后,给他们些蘑菇。还有,我们家的蜂蜜应该还有吧,可以送些蜂蜜给他们服食,就算没好处,也绝对没坏处不是。”
“还有,特意留着的呢”方信还笑着夸她,“老婆,我们倒是想到一处去了”
沈箮只横了他一眼,也对他说,“你还是得对舅妈讲一下,然她多注意一下饮食,多弄些补脑的食品,也得让大舅多活动多和人交流……”
“嗯嗯,我会的。”沈箮不知情,方信也不怪她,她有这份心方信就相当满意了。要让那木头人一样的大舅开口和人交流,还不如杀了他来得更直接。
即便是过午,饭菜也弄得也相当不错,鱼肉什么都不缺,小舅妈就笑方妈她们的手艺可以去酒店当大厨了。
方妈则笑着说,“比起你来还是要差些,我们大家都没办席掌厨的经验。”
说这话是因为方信小舅妈厨艺不错,经常在人家办酒席的时候去做饭炒菜,而在方信他们这边,操办酒席的大都是男人。
“我做出来的酒席什么味道我自己心底最清楚,肯定没你们弄出来这个好吃就是了。”
“材料不给力嘛”要说方信他们在家带给家里变化最大的便是这潜移默化了,连方妈都学着她们,不自觉地用了个时髦用语。
嘻哈一阵,倒也忘记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吃过午饭后,大家继续努力。
一天功夫下来,大家也将老房子的砖瓦全部清理干净,方妈方爸人缘好,来帮忙的人多,加上这工作并不是特别辛苦,即便是妇女老人也能胜任。
方爸还指挥着,把下面的地基石也撬起来不少。
因为方爸觉得现在的地基还有点高,要往下面降低一些,加上要修地下室,下面主要用钢筋混凝土,这些地基石就必须先弄起来。
方信就是打杂加当苦力,这会还不会差什么东西,等以后开始修房子的时候,他又会化身跑腿买东西的,到处去买需要的材料什么的。
方雪姐妹下午放学回家,也跑来凑热闹,她奶奶胡一珍就笑她们说是这两丫头砍泥脖子来了。
方信自然表示欢迎,蹭吃蹭喝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方信小时候常干。今天方云明夫妇俩都来帮忙了,难不成还让方雪姐妹回家自己做饭吃。
方信也给她们安排了活,让她们去摘西瓜过来给大家解渴,两姐妹当即便放下书包,欢天喜地去执行任务了。
胡一珍就好奇了,“你们家西瓜还在开花结果啊?我记得你们从六月开始就吃西瓜的吧”
方信就说,“没什么好奇怪的,人家西瓜十月份都能继续开花结果的,现在不才九月份吗?”
胡一珍也没深究,反正有西瓜吃是好事,他们也跟着享福。
她的两个孙女更是没事就过来蹭西瓜吃,方信他们也由着她们的性子去,这也让他们放心不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