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回家后,大家就一起动手,除了留些新鲜的中午吃之外,其他那些清理干净的竹荪就全部晾晒起来。
把这些竹荪一个个分开来,晒在地坝里板凳上搁着的干净的竹床以及竹制的簸盖上。
这时候天气热,正好晾干竹荪。
这些竹荪看起来很多重量也不少,但真正晒干之后,方信估摸着最多也就十公斤不到的样子。
本来竹荪按着常规情况,还要分级的,品级越高,价格也就越高。但这批野生的竹荪方信不打算卖,就没整得那么麻烦,打算全部晒干收起来了事。
方妈他们则没想太多,从来家里采集的蘑菇都是自己吃的,上次采了那么多的伞把菇也没拿去卖,油炸的伞把菇让黄晓英和沈箮带回家去吃。算来,也只有当初家里种植双孢菇的时候卖过蘑菇。
这竹荪方妈他们之前吃得少,也不太清楚怎么做好吃,就交给方信来处理。
方信早在研究竹荪人工栽培的时候,就将竹荪的吃法摸得一清二楚,这时候正好让他大显身手。
这会方信便去稻田里抓了条草鱼起来,中午就准备按着网上的方法,亲自动手做个据说是国宴的香酥竹荪鱼出来。
像鸡蛋芝麻淀粉这类的材料家里基本都有,就那什么面包糠没有,方信也不强求,觉得少一样也没啥,顶多就是颜色没那么漂亮罢了。
其实香酥竹荪鱼的做法也不复杂,就是将净鱼肉剁成茸,加入其它调料和竹荪拌在一起,然后放入油里炸熟,变成漂亮的金黄色就成。
还真别说,按着菜谱上的方法,用油香酥出来的竹荪鱼味道特别香,吃起来也分外脆嫩,方信炸好后就不忍不住夹着吃了一个。
以前都听人家说这东西很美味,可方信此刻方才明白,真正吃到自己嘴里的东西才叫美味。
除了这香酥竹荪鱼之外,方信还弄了个竹荪炒肉,感觉新鲜美味的竹荪,怎么烹调味道都特别香。
应某些同学的要求,方信还将做出来的两道菜都拍了照,估计又能勾起某些馋虫的食欲。
方信在家里经常做菜,这厨艺也算锻炼出来了,他还时不时地参照着菜谱做些创新和改良。或许是因为空间水和经过空间水滋养的食材品质高的缘故,方信很少做出难吃的菜来。
今天他做出来新鲜美味的竹荪也不例外,格外受欢迎,方爸方妈都挺爱吃的,一家人围在桌子前,将两道菜吃了个干净,大花和小猫也沾光吃了不少。
晚上的时候,方信则将他和两个活泼可爱的小萝莉去山里采竹荪的照片,以及后面用竹荪烧出来的美味照片传给黄晓英和沈箮两人看。她们两人现在已经回到学校,享受最后几天大学时光,大家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校园各处合影留恋。
黄晓英就郁闷了,直说她们怎么不多呆几天再回江城,那样就可以吃到如此美味的竹荪。
方信便笑着说,“等竹荪种出来了还不够你吃的?下次我到江城的时候,给你带些晒干的竹荪,吃起来同样美味。”
“这可是你说的啊!”黄晓英自是乐不可支,随即又对两人说道,“我也不能总是白吃白喝,在网上帮你宣传宣传好了。对了,你们没有开网店的打算,这晒干的野生竹荪可以放在网上卖,将来你们种出竹荪来,也是要找销路的。如果要搞网店的话,现在就可以做起来了。”
沈箮对开网店倒是颇有兴致,毕竟可以自己但老板娘嘛!
方信却在旁边直泼冷水,说农村交通不方便,还没快递,只有邮局价格死贵不说逢上人多的时候还得排队,接个订单就发货不得累死个人。
跑腿这样的事情不用多说,肯定是方信的活。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着想,懒人方信怕麻烦,不想整天跑来跑去累得跟狗似的,又继续泼冷水说,“农村的事情你们也知道的,真忙碌起来的时候,估计也就晚上能上网,那时候估计都累得不想动弹了,招待起顾客来也不给力啊!”
沈箮听了之后,顿时没了兴致,方信说的都是事实。开网店是个累人的事情,光发货就是个麻烦事情。难道为了几十块钱专门去县城发快递,这不穷折腾人吗?
黄晓英听了之后却是喜形于色,笑着对两人说道,“我早就说过啦!你们只管生产就行,其他什么宣传销售的事情交给我就好,这样我来蹭饭吃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这并不是黄晓英第一次提这事情,沈箮之前因为不知道能做多大,也不愿意耽误黄晓英的前途,也就没怎么松口。这时候黄晓英旧事重提,这让她不得不重视起这事情来。
从方信的意思来看,他肯定也不想亲自去跑市场,再说家里的事情确实多,也没那么多功夫和精力去折腾。
沈箮自己就不提了,就是因为不想做销售,想专心做种植生产。
但光种植生产肯定是不行的,东西再好也要卖得出去才行,卖不出去付出的努力都是白搭,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一直是阻碍农村发展的最大障碍。
现下这竹荪就是一个好项目,技术成熟,还可以利用那些闲置的竹林等地方种植,如果发展起来的话,产量肯定不会低。还有正在研究之中的几种珍稀食用菌,通一旦实现规模化生产之后,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卖出去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光靠方信和沈箮两人肯定是搞不定的。
黄晓英主动请缨,倒是可以让她试一试,反正她父母都是下海做生意的,家里条件不差,她工作不工作都没什么关系。加上黄晓英这人又有这天赋,不好好利用倒是可惜了。
“我说你不找工作啦?”沈箮问她说,心底虽然打了这样的主意,还是要问清楚黄晓英的意思。要是她只有三分钟热情,沈箮还真说不好是好事还是坏事。
黄晓英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随便找份工作先对付着呗,想靠工作赚钱也不现实。”
“那你帮我们宣传销售,这账该怎么算啊?”虽然两人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涉及到利益问题的时候,沈箮觉得还是分清楚才好。
听她忽然提起这个问题,黄晓英有些发懵,“这个嘛,我倒没仔细想过……”
“服了你!”沈箮无语。
“我知道你们肯定不会亏待我的对不对!”黄晓英嘻嘻笑着说。
沈箮则笑着说,“小本生意,估计也很难养活你啊!”
黄晓英笑道,“我很好养的,你们吃啥我吃啥就好!”
“美得吧你!”沈箮伸手敲了她一下,“没个正形,跟你说正事呢!”
“现在都还没卖出去东西呢,说这个是不是太早了点。”黄晓英伸手捂住着脑袋说。
沈箮瞪了她一眼说,“我们可不能亏待你啊!”
黄晓英放开手嘻嘻笑道,“随你们俩大老板的意思啦,反正我是个打工的,要求也不高,你们赏口饭吃我就干。”
沈箮只觉得头大,可随后想想后又觉得有些杞人忧天,黄晓英能坚持多久还是个未知数呢!
至于方信这边,更不会有什么问题,他对什么待遇问题倒不在乎,在他看来,只要能以正常的市场价格卖出去就算完事。黄晓英愿意帮忙宣传找渠道自然最好不过,可以省掉他太多的麻烦。
………【第七十八章【宣传阵地】】………
方信和沈箮都同意之后,黄晓英更是干劲十足,立刻便开始做起宣传来。(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黄晓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江城最火爆的论坛上发帖,贴名山清水秀地灵人杰的好地方。
这段时间来,她积累下来的材料相当丰富,光压缩过的照片就有两个多G。
当初方信和沈箮聊天时,沈箮多是用黄晓英的笔记本接收图片,后面也都存在她的笔记本上。她又从方信电脑上扒拉了不少照片过去,也不怕别人说没PP没真相。
照片数量很多,贴起来很费事,但黄晓英却乐此不疲,一张张往网上搬图的时候,还要给每张照片配上生动的文字说明。
黄晓英是按时间顺序来整理这些图片,并一一贴出来的,也算是对方信回乡,以及和她们熟络起来的历史做一个全面的回顾。
缘起自最初秧田里水稻秧苗的长势,后面她们俩应邀过去做实地考察,沈箮写毕业论文。
和方信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也被黄晓英用手机记录下来,那时候方信正提着篮樱桃来江城,在水果批发市场找人接手。照片中鲜嫩通红的樱桃让人流口水,黄晓英发帖时,都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回方信家乡时,沿途见闻也被黄晓英用手机拍了下来,这是一片没被工业污染的地方。
到方信家后,土狗大花尽职尽责,经历险阻后,终于到果园里摘到樱桃吃进嘴里,后面又去挖折耳根,两个双胞胎小萝莉放学回家,叫她们来吃樱桃却害怕被大白鹅啄,展现出来的可爱模样……
这一幕幕都通过拍下的照片展现出来,生动而有趣。
上了这么多图,还配了这么多文字,黄晓英纵然兴奋无比,也累到不行。她嘴巴虽然很会说,但还真没尝试将其转化为文字,至少一口气写出这么多的文字来还是第一次。
黄晓英美美地睡了一觉,爬起来准备继续上图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已经有不少人浏览过这贴,并催促她速度更新。大家都看得出来,这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楼主手里的图片肯定不少。
黄晓英本来就是活泼好动的性子,说的不好听点,还有点人来疯,得到别人的支持与鼓励之后,更是开心得不行,打算将其余的图片逐一传上去。
沈箮过来叫她一起去吃饭时,她正在电脑上忙这事,一边上图配文字,一边还和网友们交流。
黄晓英还嘻嘻笑着问她,“传了你的照片出去,沈箮你不会介意吧!“
沈箮笑笑说,“当然不会,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你这主意不错,这样宣传一下其实不错的。”
“嘿嘿,这贴一出,你就会成为网络红人了!”黄晓英犹自不肯从电脑前回头。
“你想太多了!走,先去吃饭,回来再弄。”沈箮可真服了她,脑子里永远又那么多不可琢磨的想法。
黄晓英死活不肯挪窝,还让黄晓英帮她把饭从食堂打回来。
沈箮很是无语,黄晓英嬉笑着说了通好话,她糊里糊涂就答应下来。
这还只是个开始,后面几天时间里,黄晓英眼瞅着在学校的悠闲日子不多了,便一门心思扑到了这个帖子。
因为图片真实,语言生动,内容丰富翔实,她的这帖子还被版主加精置顶。
这一来浏览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黄晓英也贴到他们去山里野炊,沿途那些能吃的野草野果,亲手捉在的笋子虫,采到的伞把菇,自己烧的竹筒饭,更让很多人回想起童年时光,也把整个贴子越顶越高。
这也让黄晓英越发干劲十足,相比而言,方信和沈箮看到这帖子很火心底虽然开心,但却显得淡定得多。
对长期生活在钢铁森林里,没有接触到真正的大自然的人来说,这样的生活确实很有趣。但在农村乡下呆久了的话,也就慢慢习惯了。
黄晓英却不管这些,她现在和方信说话,最频繁的就是两个字,照片。
黄晓英还对方信说,“你好歹一配合下我的工作,甚至都不需要你特别费什么心思,随便拍些什么就好。比如地里的玉米,稻田的鱼儿,忙碌的蜜蜂,甚至是夜晚的星空都行,总之,只要展现农村生活最真实的一面就行……”
方信自己上网的话,情愿去看看小说也不愿意搞图贴,太累人了。因此也对黄晓英身上迸发出来的热情表示由衷的佩服,点头说好,这要求不高,随手便做了。
“我要把这帖子打造成我们的宣传阵地,现在已经初见效果了。”黄晓英还兴奋地说。
她如此兴奋也不是没有缘由,网友的回帖里,帮着出谋划策的可不少。有提议让他们栽种野果野菜的,还有人提议搞旅游开发,做成农家乐之类的。
当然,持反对的意见也有,说野果家种的话就没那味道了,同时也担心开发过度造成环境破坏。
最让黄晓英开心的是,在她贴过方信家的勤劳蜜蜂,以及方信割蜜的照片之后。还有人跟帖要预定蜂蜜的,这一来方信家的蜂蜜就不愁没销路。
方信倒不担心蜂蜜的销路,周围熟人买过蜂蜜尝过后,觉得味道相当不错,回头再来买的可不少。光这批客户发展起来的话,购买力就不小,熟人熟识的,还有好些人有亲缘关系,也不好拒绝他们的要求。
所以,网友想要正宗蜂蜜的话,还得提前预定才行。
方信也才决定将蜜蜂的数量再扩展一些,最起码要多做几个蜂箱出来,蜜蜂数量一多,总体产量高也才说得过去。
出乎方信意外但又不觉得惊讶的是,他种有机蔬菜以及稻田养鱼的模式很受大家追捧。
这些绿色食品的好处大家都是知道的,就有人发帖以及站内短信问,有没有将蔬菜玉米卖到江城去。听说在当地镇上卖得和普通蔬菜价格差不多时,还替他们抱屈,说他们这样可能会亏本,可以考虑将市场拓展到大城市去。
还有人追问能不能预定稻田养鱼种出来的水稻,有鱼捉虫吃,根本就用不着杀虫剂,加上有鱼粪做肥料,连化肥也免了,这样的稻米上哪找去。
关于这个,黄晓英就婉言回绝掉了,关键还是产量太少。
就拿方信养鱼的稻田来说吧,两亩地产个两千斤水稻算顶天了。方信家算上沈箮一共四个人,这点水稻他们自己吃上一年后所剩无几。亲戚朋友那里送点,黄晓英自己再瓜分一点,根本就没多余的稻米往外面卖。
也有人异想天开地说,可以把他的这种模式大规模地推广开去,这样就可以免去农药和化肥的污染。
方信这家伙只潜水看戏,自有黄晓英和其他人没事去论证可行性究竟有多高。
黄晓英折腾很起劲,她发的这个帖子,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也招揽来了一些生意,最初目标也达到了。
看方信和沈箮都没什么反对意见,她也就决定,继续将这帖子更新下去,使其成为方信家绿色产品宣传的前沿阵地。
………【第七十九章【木活】】………
方信这几天还真没闲着,这阵子家里的农活虽然没多少,但想悠哉悠哉地从早睡到晚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不送玉米去镇上的时候,方信早上起来后就先去稻田逛逛,弄点空间水以及空间里的萝卜白菜之类的给水里的鱼补充点营养,再关心一下稻田里水稻长得怎么样。田埂的甜糯玉米被掰掉之后,玉米秸秆也被用作食用菌的培养原料。
田埂上的甜高粱正茁壮成长,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甜高粱。这可是方信他们小时候最喜欢的东西,比甘蔗成熟时间早很多,吃起来也特别方便。当然,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吃甜高粱的时候千万得小心点剥皮,要不然就会割到手。
方信也在附近发现了那只被他们捉回家救治的麻鹞子的踪影,它还真遂了方信的心愿,帮着他抓麻雀。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老鹰爱捕食老鼠和雀类本来就是它的本性。方信这边的庄稼长得好,味道也特别好,非常招老鼠麻雀喜欢,老鹰过来捕猎它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除了这麻鹞子帮忙外,方信家的小猫现在也将活动范围扩大了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