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农民-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头天晚上的时候,方妈就熬好了凉粉,准备弄着第二天要吃。她还特意上街买了卤肉回家,有卤鸭子,还有卤猪头皮肉,既可以凉拌,也可以炒来吃。

    其实方信家里现在真不缺吃的,反而是好吃的东西太多不知道吃什么好。

    因为打谷子要早起,晚上的时候大家都睡得很早,唯一例外的只有方信,黄晓英来了在后他就不可能和沈箮一起。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方信又在大姨家住,他就爱去空间里呆上一阵子。

    空间里的几株想紫檀黄花梨又长高了不少,但距离成材还有老长一段时间,方信完全可以放个半年再来关注它们。

    空间里的桃李满枝头,方信也都没去摘,他还不知足地感叹,繁育速度太快了也是麻烦事。

    里面花花草草倒是不少,蜜蜂也忙着飞来飞去采蜜,像向日葵这类方信倒是很有兴致去收获,这样一来,虽然没有果树的花朵,也不愁蜜蜂没蜜源。

    藏红花被方信限制住,虽然没发展壮大,但这规模就足以,方信现在又积压了好几公斤藏红花手里,现在不缺钱花,他也就没想着去江城卖。

    在空间里转悠一阵之后,方信又里面美美地睡了一觉。

    天刚蒙蒙亮,方信就回家查看情况,但方爸方妈都已经起床,方妈去厨房做饭,方爸则收拾着东西准备出门。

    方信就说,“你们也太积极了”

    方爸则说,“那是你没见识到,半夜打电筒出门的干活的都有。等下你背半桶还是挑箩篼?”

    “我人高,背半桶吧”方信连忙回答说,他心想自己这也披星戴月也差不了多少。

    这时候大家还不饿,都不想吃东西,方爸就说先和方信把东西弄出去,割会水稻再回来吃饭。

    方妈便说到时候喊他们回来吃饭。

    方爸还问方信是不是真打算背半桶,别背倒一半路上给扔了。家里的半桶有点重不说,关键这东西体积太大,背在身上走起路来还真有些不方便。方信自然说没问题,别人都这样背着走路的呢,他怕什么。

    方爸就对他讲,“那我先走前面去割些稻子,你自己慢慢来就行。”

    方信点头称好,方爸先去割稻子好腾出些空间来放这半桶。

    他嘴上虽然说得轻松,可真干起来的时候就没那么简单了。

    说是背半桶,其实方信整个人都在半桶里面,就脚在下面走路而已,好在他个子不算矮,行走起来还算方便。不管平路或者上下坡都还好,方信最烦的是过比较狭窄的地方,还得侧着身子小心翼翼地挪动,被搞地上坐着或者掉土坎下面去的话可就太丢脸了。

    他力气够大,心思有灵活,很快就将半桶背到桥后面的庙儿下,这里原本有座庙,还当做学堂的,但后面被拆了,名字却是一直保留了下来。

    这边的水田比较远,而且即便有联合收割机过来,也开不过去,中间隔着一条小河,河上的桥也很狭隘。因此,这边的水田里的水稻每年都得手动收割。

    方信到的时候,方爸已经在水田里腾出一块地方来,并连忙放好镰刀过去接应他。

    方爸也觉得奇怪,这家伙跑得还真快

    方信念高中的时候都曾帮着家里打谷子,对此倒不陌生,熟练地将半桶搁下,半桶架子以及遮阳都给架上。如果他愿意的话,抡起地上的水稻就可以打谷子了。

    但这时候,方信倒不急着打谷子,他要做的工作还是割稻子。

    方信把割下来的水稻朝着同一个方向放好,这也是有讲究的,方信这边基本是头朝外。方爸那边则和他相反,也尽量往中间放,因为拖着的半桶走中间,这样抱水稻打谷子最方便,不用特别费事去转身。

    早上露水比较重,打出来的水稻比较重,挑起来更费劲,水稻相对比较难以晒干,但每每这时候也是最凉爽的时候,大家也都喜欢在这时候出门打谷子。

    方爸常年干农活的人,以前收完自己家的水稻后,还会去别人家帮着打谷子挣钱,速度自然不慢。最起码,你得跟上别人的节奏,速度慢了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偷奸耍滑的话人家不会请你,也不愿意跟你一起,因为你少干了别人就得多干。

    可方信这家伙飚的更快,割起水稻来简直跟一阵风一样的,方爸就让他慢点,别割着手了。

    方信就笑,方爸这提醒还真不是无的放矢,他以前打谷子的时候就把手割伤过,还修养了好一段时间。那时候,他更情愿去地里打谷子而不愿呆在家里啥都不能干受着十指连心的疼。

    割了一阵之后,方信看他超出了太多,便从旁边回头追平方爸。

    “我们打一挑再回去吃饭吧”方爸看看差不多能打上一挑水稻的样子,便对方信说。

    方信也是这个意思,两父子没等方妈她们来,就开始叮叮咚咚地打起谷子来。

    两人都很有觉悟,他们才是打谷子的主角,其他几个人都是配角,不能指望他们。

    打谷子的时候,方信还特意说他打他自己割的水稻这边,因为他的水稻把子放得比较大一点,反正他手大劲头也大,握得住,也打得下来,没把放得多点的话,打起来也会快些。

    然后,方爸和方信各抱一把水稻,然后轮起来,一人一下,非常有节奏地拍打在半桶架子上。打的时候还要翻动,以使得所有的稻子顺利从秸秆上脱离开来,顺着半桶架子或滚落或者溅射在半桶里,立在半桶三个方向的遮阳也阻拦着稻子,不让它们飞到外面去。

    脱粒后的水稻的秸秆就扔在半桶两边,几把扔在一起,这些稻草可以捆起来。新鲜的和晒干的都可以用来喂牛,也是家里水牛的主要饲料。

    打了几把之后,方爸也高兴地对方信说,“看起来真是完全成熟了,稻草上基本没啥剩下的了,青壳也少……”

    方信心说,“我倒宁愿它晚熟一点。”

    把周边的水稻把子都打了之后,方爸方信两人就一左一右地拉着半桶往前走。这时候半桶里面的稻谷少,倒是很轻松,等半桶里的稻子多了之后,拉着就很重了。大人们就会让小孩子在后面推,但小孩子们往往调皮捣蛋,大人叫推,他们反而坐上去增加负担,尤其是那些心不甘情不愿出门来打谷子的小孩子,逆反心理更严重。这一来少不了惹来大人们骂声一片,方信小时候就被骂过。

    就这样边打边拉,速度还真不慢,比割的时候要快上一些。

    方妈叫他们吃饭的时候,两人刚好将割下来水稻全部打完,方爸便把半桶架子取下来,把混在稻子里的稻草抓出来,然后用撮箕装着水稻,倒进方信拿过来的竹箩篼里。

    把半桶里所有的水稻都弄出来,一挑还装不到。

    好在方爸还带了背篓和口袋过来,他又叫方信把口袋牵着,把剩下的水稻全部装进口袋里。

    方爸然后问他,“你是挑着回家还是背着回家。”

    方信说挑水稻回家,他现在力气大,这重活他就抢着干,要他还是之前的宅男的话,这么大一挑水稻,他想挑也挑不动。

    方爸知道他现在力气大,也就没跟他客气,帮着他把箩篼绳子系好后,“也好,你先回家,我顺便弄几个稻草回家喂牛,这些天都没时间割草喂它了,连喂牛水的时间都没,等下直接从家里盛水喂它就好。”

    方信就先挑着一挑**的水稻回家,这样一挑少说也得有一百二三十斤,但方信挑起来却没感觉重,依旧健步如飞,比之前背半桶的时候快上一倍不止。

    方爸就让他慢点,方信却说,“走快点好,免得一直压在肩上”

    “小心点”方爸听了顿时笑了起来,他想起此前家里还没按潜水泵的时候,还得从水井里往家里挑水,方信挑水的时候就经常这么说,他挑的水往往也容易溢出去。

    方信回家的时候,沈箮和黄晓英已经起床来,并都洗漱好,正在打扫地坝呢

    其实之前地坝就已经清扫过,可总有些竹叶啥的飘过来,还有最让人讨厌的,家里的土鸡在地坝里乱拉。在打谷子晒粮食的时候,这些鸡鸭就最活跃,满地的吃的谁不喜欢,吃了也就算了,还拉在里面,那就不能忍受了。鸡鸭又不像人,根本说不听,该吃的还吃,该拉的还拉

    所以,这时候得经常驱赶它们,方信家更是用竹篱笆把地坝围起来,免得这些家伙进来捣乱。可每每都防不胜防,鸡是会飞的,也会绕路进来。

    所以方信坚决不肯养太多鸡,要不然光打扫清洁就会累死个人。

    方信把箩篼搁下,将里面的水稻倒在地坝里的时候,也笑着对黄晓英说,“要不你就专门在家帮我们看晒谷子扫鸡粪好了”

    黄晓英却卷卷袖子说,“敢小瞧我?今天我就露两手给你看看。”

    沈箮却笑她,“以前没打过谷子吧,等你下地后,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黄晓英自然不肯信,她是那种需要亲自体验过才会服气的人,所以方信和沈箮也不多说。

    早上露水重,方信挑回来的水稻里富含着丰富的水分,摊在地坝里把水泥地坝都弄湿了。沈箮便拿着趟耙把这些稻子尽量展开,晒得很薄,这样干起来也快。

    看方信的短裤背心也都打湿了不少,沈箮便让他先去换了再说,方信却懒得去换,还说这还算好的。

    等方爸回来后,也就可以开早饭了。

    早餐很丰盛,素菜和肉都不缺,有两样卤肉不说,方妈还弄了木耳炒肉,蒸了鸡蛋花,其他像空心菜这类的绿叶蔬菜也炒了一些。

    方妈就让沈箮方信他们多吃些,说打谷子的时候消耗特别大,不吃饱是不行的。

    方信就说他绝对不会饿着肚子干活的,方妈则回答他说,“我看你睡觉都没饿着肚子。”

    黄晓英一边笑一边往嘴里刨饭,差点没被噎着。其实她和方信都差不多,饿着肚子怎么睡觉都睡不着,非得吃点东西填着肚子才能安心睡觉。

    吃过早饭,又把家里的猪啊牛啊,大花小猫都喂了之后,方信他们这才出门。不过这趟出门却是浩浩荡荡,几乎全家出动,就家里的猪还在猪圈里。

    连牛都被方爸牵出去了,今天的目标就是桥后面的水田,估计忙活一整天都打不完。水牛就可以套在那边,热的时候就让它到小河里去泡澡。

    大花这家伙早就屁颠屁颠地跑在前面了,这家伙一贯喜欢在外面疯跑,今天也不例外。

    小猫这也家伙也跟着凑热闹,方妈喜欢它,就说让它跟着去抓蝗虫吃。以前小猫还小的时候,方妈在打谷子之余,就经常抓些蝗虫螳螂之类带回家去喂它、这会不用她捉,小猫现在自己会抓,只需要把它带过去就好。

    几只大白鹅依旧悠哉悠哉地在稻田里果园里晃悠,家里的繁忙它们可感受不到。觊觎地坝里水稻的鸡则被赶了出去,外面竹篱笆拦着的。



………【第354章 何时打燕国】………

    第354章何时打燕国

    宝鼎渡河北上,于邯郸再会王翦。(牛文小说~网看小说)

    “我很难相信,你竟然在一个月内化解了中原危机。”王翦感叹不已。

    “各取所需而已。”宝鼎不以为然地摇摇手,“如今危机依旧,不过暂时压制而已,若想彻底扭转危机,必须赢得北方战局。”

    王翦明白宝鼎的意思,他轻轻叹了口气,“可惜河北一时三刻恢复不了元气,无法给大军提供更多的粮草,而关西、荆宛距离燕地又太过遥远,粮草武器在运送途中的耗费太大。前线粮草不足,导致我们无法在攻燕的战斗中投入更多兵力。”

    宝鼎面露笑容,“上将军先前不万军队足矣嘛,怎么现在又担心兵力不足?”

    “远征作战对粮草的需求量非常大,但目前情况下咸阳显然无法满足大军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速战速决,而若要速战速决,兵力的多寡至关重要。”

    宝鼎明白了老王翦的意思。

    中原危机被强行压制下去之后,咸阳和关东诸国都会把目光转到北方战场。北方战场就两个,一个是代北,一个是燕。无疑,所有人都知道秦国下一个目标是燕国。

    燕国在河北方向有长城和大河两道险阻,其军队数量虽然不够庞大,但因为常年与大漠北虏诸种作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其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否则也不会总是想着南下河北,甚至数次乘着赵国伤痕累累之际出兵攻击。但燕国的运气比较差,先是遇到廉颇,接着又碰到李牧,再后来又被八十多岁的庞煖打得“满地找牙”,南下扩张一次也没有成功。燕国运气差,总是打败仗,却并不意味着燕国就是羸弱不堪,可以任人宰割。

    燕国在生死存亡时刻,会毅然放弃辽东辽西,从两地调集精兵全力戍守京都。

    攻燕一战假如久拖不决,秦军在北方战场上就是两线作战,这时候被强行压制的中原危机必定再度爆发,齐楚两国必定再度合纵攻打中原。

    宝鼎之前曾向王翦提议,攻燕一战由代北秦军和河北秦军实施两路夹击,但事实上宝鼎的建议有些异想天开。

    代北贫瘠,山高路远,自身财赋严重不足,而长途运输又困难重重,秦军没有充足钱粮,只能被动防御,但匈奴人就像一群穷凶极恶的野狼,虎视眈眈地盯着猎物,逮到机会就一哄而上,拼命撕扯,当你奋勇反击的时候,它又一哄而散,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代北实际上没有能力两线作战,没办法配合河北方向的秦军攻打燕国。

    一个月前,王翦就对攻打燕国持有异议,但当时他对宝鼎迅速解决中原危机没有太大信心,所以也没有重视,现在宝鼎的中原策略出来了,宝鼎在中原的整个布局与北方战局的发展密切,也就是说,今年冬天必须攻打燕国,而且还要一定取得胜利,他就不得不慎重对待了。

    攻打燕国最理想的策略就是秦军从代北和河北两地实施两路夹击,但现实很残酷,这一策略基本上可以归结为纸上谈兵,根本不现实。

    “速战速决就一定取决于兵力的多寡?”宝鼎笑着问道。

    王翦看了他一眼,把案几上的一幅卷轴打开。这是燕国的地形图,有山川要塞,画得非常简单。

    宝鼎低头细看。

    王翦手指地图说道,“这是燕国的都城蓟。在它的南面就是广阳郡。广阳郡通过长城和大河两道险阻与河北接壤。”

    王翦的手指在地图上的广阳郡中心位置划了一个圈,“这块地方叫督亢,土地肥沃,是燕国的粮仓。假如燕国竭尽全力固守长城,燕王喜发动民戍卫王国,就像当你赵国的平原君率领邯郸军民死守邯郸一样,那么燕人凭借督亢之粮,完全有能力把我们阻挡在长城之外。”

    督亢?宝鼎知道这个地方。历史上荆轲刺秦,为了接近秦王政,他出任燕国使者,代表燕国向秦国敬献督亢地区的地图,所以督亢这个地方在历史上还是颇有名气。只是宝鼎还是第一次听说督亢是燕国的粮仓。

    宝鼎到这个时代比较短,前期关注西北疆,后来经略中原,开拓西南,现在又全神贯注于代北,还真的没有仔细了解过燕国。不过现在他要了解了,他的目标就是马上杀进燕国,吞并燕国。

    督亢就在燕国长城后方,燕军将士取粮方便,同时,如果长城深陷,督亢必定丢失,燕都蓟城必定被包围,那燕国就完了,所以督亢可以起到提高燕军士气的作用,迫使燕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