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还是年轻气盛,遇到事情搂不住火儿。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怎么也应该先稳住对方,回来跟自己商量一下再说吧。
几个小时前发生的事件,显然属于地痞流氓敲诈未遂,因而打人砸店以图泄愤和立威。
他接到小赵的电话后马上赶往现场,当时凶手已经离开,店里店外一片狼藉。
他将侄儿送到附近医院的同时报了警。
半个小时后,五里桥派出所的警员到达现场。小赵将当时的情况逐一说明,还特别指认打人凶手是一个叫什么彪哥的。
谁知那位警员在了解情况之后态度却不甚积极,说什么消费纠纷处理起来很麻烦,往往都是各说各有理,缺乏证据。而且根据刚才的表述,强子也不能认定为单纯的受害者,因为他当时似乎也动了手。
接着草草做了笔录,让小赵签字,只留下一句需要等候进一步调查便离开了。
小赵非常气愤,如此典型的案情却被轻描淡写地搞成了什么消费纠纷。他正要上前再与警员理论。却被胡老板摇头制止。
胡老板在一旁察言观色。感觉那伙人在这片地头儿上似乎根子不浅,目前不宜轻举妄动。
于是便托人去打探那个彪哥和所谓的黑虎兄弟会究竟是个什么东东,等先将情况搞清楚了之后再做定夺不迟。
次日,经销商联合会的各主要成员都陆续来到医院看望强子。并对他的遭遇感到非常愤慨。表示一定要教训教训那帮地痞。
口福多的副经理顾子芬得到消息。也请假赶来医院,看到强子这幅模样,坐在病床前的她不由得眼泪汪汪。
强子借机拉住她的手。她也没有挣开。这使得强子心情大悦,脑袋上的伤口似乎也没有那么痛了。
胡老板和老伴儿见状连连给其他人使眼色,大伙儿心领神会,纷纷离开病房,把空间留给两位年轻人。
口福多经销商联合会临时紧急会议召开,地点仍在胡会长家中客厅。十几家会员都派出了代表参加。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关于联合会在北城的生存受到威胁,以及探讨相应的对策。
会上,因为本次事件事关全体会员的根本利益,大伙儿积极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会员们普遍认为,强子的遭遇显然不会是个案,如果联合会选择息事宁人、逆来顺受、破财免灾的话,今后的日子将会过得很艰难。
地痞流氓的本性大多是贪得无厌,像口福多这种兴旺的生意,肯定会被视为大肥肉,进而积年累月,勒索无度。
面对这种局面,依靠公安机关似乎也并不太靠谱。因为那些地痞团伙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于世,成为城市中无法根除的毒瘤,其根子、背景盘根错节,显然没那么简单。
所以要想彻底解决这种事情,基本上还得靠在座的工人兄弟姐妹们自己。
胡老板随后公布了最新打听到的信息,并声明其来源还是很可靠的。
黑虎兄弟会是一个有点儿历史的小型社团,成员大约在二十人左右,长期盘踞于五里桥一带,平时主要靠收取街上各商户的保护费为生。自个儿还做点儿买卖,有时候也针对外地人搞些碰瓷的勾当。
老大是谁并不太清楚,那位彪哥是里面的主要头目之一。
黑虎兄弟会平时并不太高调,虽然小勾当不断,但懂得分寸,从来没犯过什么大案、命案。地头儿上很吃得开,一伙儿人过得挺滋润。
“去他娘的,我们工人阶级兄弟怕过谁,几条爬虫而已。”
“对对,欺负到我们联合会的头上了。”
“不教训教训这帮人渣,咽不下这口气。”
……………
会员们义愤填膺,纷纷叫嚷起来。
大伙儿心里都明白,如今的口福多联合会就像一条大船,他们都是船上的成员,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这个时候必须得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否则说不定那些人渣什么时候就会找到自己头上。
孙素珍副会长的泼辣劲儿发作,站起来发表演讲,喷着吐沫星子力主以牙还牙。还说如果什么黑虎兄弟会的垃圾到她的店里来捣乱,保护费是分文也无,只有擀面杖一根,满头包一套。
她男人赶紧伸手想拉她坐下,却被甩开,引起满堂哄笑。
胡会长见联合会的人群情激奋,士气高昂。暗自点了点头,在座的原先都是下岗工人,长时间处于一盘散沙,直到这会儿才像个有组织的模样儿。
于是众人继续商议,要是遇见大的社团自然得谨慎,但像黑虎兄弟会这种小型社团,绝不能一味退让,还是应该教训一番为上。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震慑,只要成功,联合会的名声将会被传开,令其它觊觎者不敢轻易冒犯。这年头儿欺软怕硬的太多了,完全老实本分的人就等着吃亏吧。
基调既定,下面就是磋商具体的细节了。
胡会长提出初步方案,他说联合会目前一共有十七家主要成员,再加上衍生的亲戚之类二线,总计应该涉及到将近四十家。其中年龄在二十至四十岁之间的男性不少,可担当主力。其他人则做为辅助。
如果万一这样人手都不够的话,那么可以再发动稍远一点儿的亲戚朋友过来做援兵。
因为这是大家的事情,所以都应该不遗余力地支持,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如果届时出现伤员,那么就集体集资予以救助,免去后顾之忧。话说在场诸位加入口福多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了,经济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做到这一点并不费力。
道理大伙儿都非常明白,而且在座的以前大多都不是啥斯文人出身,于是初步方案顺利通过。
直到此时,一直观望的金副会长才不紧不慢地发言。
他说收拾小流氓立威无疑是应该的,但实施时需要注意分寸,千万不要搞出重伤致残甚至命案,那样麻烦可就大了。建议准备一些比较安全的家伙事儿即可,锐器太危险,不可使用。再说万一闹到局子里去,装备管制刀具与否,其性质可大不一样。
“那就全使擀面杖吧,孙会长最拿手,可以带一队擀面杖娘子军。”有人想起孙素珍刚才的风采,于是出言打趣。
“行啊,小李子,娘子军缺个旗手、党代表,我瞧着你就最合适。”孙素珍在斗嘴上可谓功力深厚,自然不会吃亏。
哈哈哈,会场乐成一片。刚开始时的严肃沉重气氛顿时消失殆尽。
“对对,擀面杖最好使,再加上娘子军旗手冲在前头。那什么狗p黑虎会,非给揍成黑猫会不可。”另有会员继续展开讨论。
“黑猫招你惹你了?你跟猫咪有仇咋地?”上述涉嫌虐猫的说法立刻被其他人提出质疑。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肃静,肃静。”胡会长见议题开始走偏,于是连忙提醒纠正。
待现场安静后,他对于金副会长的提醒表示赞同。这次行动旨在震慑地痞,而非为了好勇斗狠。所以武器的选择应该仔细斟酌。
群众的智慧不容小觑。关于这个问题,马上有两位颇富经验的会员进行建议,说安全的武器其实非常多,不难找到。
比如木棍棒、电棍、板砖、生石灰、辣椒面、油漆、绳子、干粉灭火器等等,只要应用得当,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另外,会里的兄弟们都是本分生意人,平时很少参与打架斗殴,即便有也是早年间的事情了。当前在经验和体力上自然比不过那些时常玩儿火拼的地痞,直接硬碰难免会吃亏。再说,两边又不是同行,犯不上讲什么江湖规矩,使点儿小手段也是必要的,至少可以减少己方的损失。
上述建议立刻得到了其他会员的拥护,于是都纷纷开动脑筋,琢磨偏门的法子。
俗话讲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更何况是如此众多富有斗争经验的工人阶级兄弟。
两个小时后,经过群策群议,精心策划,具体执行方案最终敲定,胡会长宣布本次会议结束。相关人员立即着手开始进行准备。(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 五里桥小店出事
正午时分,位于粼江市北城五里桥大街路北中段的“口福多千层饼店”橱窗前,排着长长的队伍,粗粗估计不少于五、六十人。
烈日当空,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车轮驶过,带来阵阵热浪,不断袭击着人行道上的队伍。
人们皱起眉头,将手里的报纸、纸巾等物品当成扇子使劲儿忽扇,同时议论纷纷。一是抱怨窗口卖货速度太慢,伙计的技术不过关,显然没有受过正规培训,属于匆忙上岗。
二则是抱怨这粼江城的夏天近些年来越来越热了,今年尤甚。究其原因,有说是因为汽车太多,塞满了马路;有说是人口增加太快,无序流动;还有什么现在的人都太娇气,随便就要开空调,不计其数的室外机整天往外排放热量等等。
“早先粼江的天气多好啊,还不是来了这么多外地人闹的。”一位五十来岁的中年男人敞开衬衣扣子扇风,语气中充满了今不如昔的感慨。
“就是,就是。来的太多了,还都赖着不愿意走。”他的一名同伴深以为然,随声附和。
以前来粼江的外地人大部分是游客,玩儿上几天就走。现在情况则不同了,很多都是来工作定居的,由此带来了诸如道路拥堵、空气质量下降、水电医疗教育资源供应紧张等不少社会问题。当然,这也是现代大城市的通病。
谁知队伍中也有外地人,听见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立刻出言反驳。说自己这些人来到这儿可不白给,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多贡献,还照章纳税。否则粼江哪儿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
队伍里其他人反正也闲得没事儿干,有了话题正好解闷儿。于是分成两派吵吵嚷嚷起来。
穿一身白色工作服、戴着白帽的强子和伙计小赵都站在操作台前,这会儿可没心思理会外面的争执。他俩分工合作,切饼、装袋,收钱,单调的动作不断地重复着,脸上汗津津的。
尽管屋内开着电风扇,但仍然抵不过这夏日酷暑。
自从在北城开张以来。生意进展得异常顺利。口福多以往的名声。再加上千层饼实打实的高品质,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经销商联合会十几家会员的新店,虽然分布在北城不同街区,但据信息反馈。基本情况都差不太多。东西极受欢迎。获得了广大顾客群体的普遍认可。
而口福多生产基地那边,新投产的十七号院已经由试运营期的日产一千五百张千层饼,很快提升到两千五百张的满负荷设计产量。
尽管如此。但旺盛的需求仍导致每天的批发配额都不够卖。
但从目前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口福多基本上没有再次扩张的可能性,也就暂时保持着那两个小院子的生产规模了。
追逐利润是商人的本能,当前火热的销售状况虽然使他们获利丰厚,但巨大的市场潜力仍让他们感到不满足。
由此,曾经有联合会成员向胡会长提出建议,说口福多既然生产能力有限,那么何不分一些工作出来让联合会的人承担?
比如由口福多向经销商们提供一部分千层饼生鲜馅料,再进行烹制工艺的培训。这样大伙儿就可以在自家的店里现做现卖,产量肯定能提高不少,双方的利润也都会增长。而且这样做也不至于泄露产品的配方,保证了厂家的利益不受损害。
另外,因为饼子是新鲜出炉的,味道显然更佳,更受顾客欢迎。如此做岂不是两全其美、双赢的局面?
提议受到了会员们的积极响应,胡会长与孙、金两位副会长碰过头之后,也觉得颇有道理。于是前往秀水巷十七号院与张凤兰进行协商。
不过这一貌似双赢的建议,却遭到了张凤兰果断的拒绝。
理由很简单,为了确保口福多的金字招牌,必须由生产基地直接出成品。
俗话讲人心难测,尤其是在面对丰厚利润的时候更是如此。如果由己方提供馅料,那么谁能保证每一位经销商在制作过程中都能够足斤足两地使用?例如其中最为简单的小手段,就是将自制馅料兑入正品馅料之中,鱼目混珠,以达到降低成本、多出饼子的目的,使得利润最大化。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口福多千层饼的品质就会受到影响,这个责任显然是谁也承担不起的。
至于承诺和监控都没什么大用,这是由无数事实得以证明的。普通人抵御诱惑的能力相当有限,所以还是尽可能减少其犯错误的机会为好。
胡会长沉吟一阵,也想明白了确实就是这么回事儿。于是叹口气摇摇三绺胡须,放弃了劝说。
镜头转回来,强子和伙计小赵继续忙碌,其实他俩手上的活儿相对前些日子已经熟练快捷了许多。只是外面的顾客因为天气炎热、焦急等待等因素而导致的错觉而已。
按说在这炎炎夏日,冷面、凉皮、冰啤酒、冰激凌等通常才应该是最受欢迎的的食物,这热乎乎的千层饼竟也招来如此多的排队人群,其魅力可见一斑。
竹簸箩中的存货飞速减少着,不多时就见了底。
“各位,卖完了,没货了,明天请早儿。”强子抄起手提喇叭,冲窗口外喊道。
队伍发出一阵不满的嘘声和叹息,随即陆续散开。
强子将手提喇叭搁到一边,接过小赵递来的毛巾擦擦汗,随后坐到椅子上歇息。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这么累人,半点儿也不能停手,否则就会遭致顾客们的不满。
突然,外面传来嘈杂的人声,以及拍打窗户的啪啪啪声。
“哎,是这家店吗?”
“没错儿,就是这儿了。”
“有活的没有?谁是老板,给我滚出来!”
紧接着几个男人的嚷嚷声随之响起。
正在休息的强子受到打扰,他皱皱眉头,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
只见店外面站着四名中、青年男子,从衣着打扮以及站相上瞧,貌似都不是什么正经货。
“嚷嚷什么,有啥事儿啊?饼子卖完了。”强子不耐地问道。
“你们这店做的啥烂饼子?让我兄弟吃了上吐下泻的,差点儿没丢了半条命。里面搁了啥不干净的东西,今天必须得给我们说清楚喽。”一名身材壮实的男子上前呵斥道。
强子闻言心中一惊,千层饼让人吃坏了肚子?自打自己开始做这行起,就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啊。
他定睛瞧瞧窗前这位,约莫三十出头的年纪,中等个头儿,肌肉发达,戴墨镜,穿一件短袖花格衬衫,胳膊上露出不知是豹子还是老虎图案的纹身。
好像有点儿眼熟。对了,记得似乎叫什么彪哥,店铺开张那天来找过麻烦,还让他去拜什么码头。
“你们搞错了吧,我们口福多可是名牌货,质地优良,从来还没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