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到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纨绔到底-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陶沉思片刻:“让我随你进宫也不是不行,但你要答应我三个要求!”

    杨思勖抬起头来,坦然道:“李小郎君,咱家这一生只忠于陛下,若您的要求对陛下有丝毫的不忠不敬,恕我难以从命!”

    “好一个忠心耿耿之人,杨公公放心,我不会让你为难的!你起来吧!”李陶不由赞叹道。

    “谢过李小郎君!”杨思勖起身道。

    “第一个要求,请杨公公与岳叔过上几招!”

    “啊?”杨思勖愣住了,他没想到李陶竟然会提出如此要求。

    “李小郎君,这是为什么?”

    虽然杨思勖与李陶见面前后也仅仅不过一刻钟功夫,可他已经感觉到了李陶的难缠,所以必须要先搞明白原因再做打算。

    李陶当然有自己的心思,杨思勖是皇宫内的第一高手,知己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自己必须对他的武功有所了解,只要知道了杨思勖的水平,就可以对皇宫内的力量有个大致的估量了。

    李陶当然不能说出自己的心思,他换上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我若答应随你入宫,可同去的不是我一人,还有我阿娘和女眷。现在有一股力量藏在暗处,我们不能不防,若不知道你是否有能力保证我们的安全,我怎能跟你去呢?”

    李陶的说法合情合理,让杨思勖无法拒绝。

    “就在这屋内,以十招为限吧!”李陶说罢,往后闪了闪。

    两大高手对决,观众只有一个。

    两人出招都够快,十招转瞬即过,杨思勖与裴岳静静地相对而立。

    “我输了!”杨思勖很大度道。

    “你没有输!我们二人应该在伯仲之间!”裴岳说的是实话。

    “不错,能与岳叔打个平手,你的实力够强!”李陶也没有想到杨思勖武功如此之高。

    “李小郎君,你的第二个要求是什么?”

    “既然杨公公是陛下的贴身太监,那我阿爹当年进攻皇宫时,杨公公肯定在陛下身边!”

    “是!”

    “我想知道阿爹是如何死的?”李陶一字一句问道。

    杨思勖一脸苦涩道:“这事已经过去多年了,陛下都不追究此事了,李小郎君为何还要刨根问底呢?”

    李陶正色道:“杨公公,若是换作你,自己的阿爹死在皇宫,不搞明白是何原因,你能安心进宫吗?”

    “李小郎君,太子殿下是自杀而死的!”杨思勖终于说出了真象。

    “自杀?主人怎么可能自杀呢?”裴岳大吃一惊。

    当年因为护送元氏与李陶,李重俊遇难之时,裴岳并不在场。这些年来,他一直以为李重俊是被人害死的,今日才知道,原来李重俊竟然是自尽而亡的。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离不弃
    “当年,太子殿下起事,他率领的羽林军虽然无法攻进玄武门,可玄武门却难不倒太子殿下,他使轻功登上了城墙,直直朝着城墙上的皇帝陛下走去。当时,皇帝陛下和上官昭仪还是比较镇定,而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早已吓得瘫倒在地了。咱家怕太子伤了陛下

    ,带着十几名大内高手,将太子殿下围了起来!结果……”

    “结果怎么了?”裴岳催问道。

    “结果仅仅三招,太子便将包括我在内的十几人全部点了穴道!”

    “然后呢?”

    “然后,太子走到陛下面前跪了下来,他说,父皇我不是要造反,我只是为了除去您身边的奸佞小人。武家父子如今已经服诛,我请求诛杀韦后与安乐!”

    “陛下是怎么回答的!”

    “陛下只说了一句话,要杀她们先杀了我!听了陛下的回答之后,太子眼泪就流了下来。就在此时,一个人站了出来!”

    “谁?”

    “上官昭仪!她对太子说,你口口声声说不是造反,那你率兵逼迫自己的父亲算什么?难道是为了尽孝?你若逼死了自己的父亲,如何向天下人交待?太子看着陛下流泪道,父皇,儿子不逼您了,现在就给你一个交待!上官昭仪追问,你如何交待?太子对陛下说,太子妃已经带着独子远避他乡,望陛下不要赶尽杀绝。说罢,太子便举剑自尽了!”

    裴岳哽咽道:“我就说嘛,若不是主人自己愿意,这天下能有谁能杀的了他!”

    李陶面上没有任何表情,心中暗自却为李重俊不值:明明是箭已在弦不得不发,可为了虚名竟然决定中途放弃一死了之,简直迂腐之极。

    杨思勖见李陶不语,他叹了口气道:“太子的死对陛下的打击很大,陛下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会自言自语,说对不起太子。这次,陛下知道李小郎君还活着,不知有多高兴,这么多年我还从没见过陛下这么高兴呢!”

    “杨公公,我还有第三个要求呢!”

    “李小郎君,你说!”

    “若我随你进了皇宫,在需要陛下的时候,你必须第一时间想办法将陛下引至我面前。”

    杨思勖断然拒绝道:“不,李小郎君,这点我做不到,这是对陛下的欺骗,就算我能做到,我也不会去做!”

    李陶冷笑道:“既然如此,杨公公那你请回吧!恕我不能与你回宫!”

    “难道就因为我不欺骗陛下?”杨思勖大喊道。

    李陶也不气恼,他淡淡道:“你错了,我是不想去送死!”

    “送死?”杨思勖愣住了:“李小郎君,此话怎讲?”

    “当年,我阿爹差点将韦后和安乐杀死,她们对我阿爹恨之入骨,事实上,我阿爹也是因她们而死的。杨公公,据你对她们的了解,她们可是宽宏大量之辈?”

    说到这里,李陶站起身道:“这些年来,你可知道她们派人来暗杀我和阿娘多少次了吗?要不是岳伯在,恐怕我早就到了阴间。在乡野山村遇到危险,实在不行我还可以跑,可入宫后你又不管我,我岂不是死路一条?杨公公,你不答应我的要求,便是不顾我的死活,我为何要跟你入宫?”

    杨思勖哑口无言了,韦后与安乐公主都不是省油的灯,李陶为了自保提出这样的要求,似乎也并不过份。

    杨思勖长长吁了口气:“李小郎君,既是如此,那我答应你了!”

    李陶见目的已经达到,于是爽快道:“好,杨公公,我信你!给我三天时间,让我安顿一下,三天后我们就出发!”

    “李小郎君,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那咱家告辞了!”杨思勖转身要走。

    “杨公公,还有一事要麻烦你!”李陶突然叫住了杨思勖。

    “什么事?”

    “古云天那里还需要公公去搞定,不然他明日可要上门来缉拿我了!”

    “此事交给我了!”

    “还有,三天后我希望古云天与我们一道前往长安!”

    “没问题!”

    看着杨思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李陶轻身说道:“岳伯,你准备一下,明天我去马场!”

    “是,小主人!”

    ……

    “阿娘,事情就是这样的,您怎么看?”李陶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出。

    娑娜大吃一惊:“阿陶,你是大唐陛下的亲孙子,这是真的吗?”

    李陶有些愧疚地看着娑娜:“娑娜,我不是有意要瞒你,我的确是陛下的孙子,可同时我也是朝廷的钦犯,我不想让你担惊受怕,所以才没有告诉你!如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我也不瞒你了,我知道你的祖上与大唐李氏有不共戴天之仇,再让你跟着我太委曲你了。你放心,明日我就安排人,送你回随城与你阿娘相聚!”

    元氏爱怜地看了一眼低着头的娑娜公主,想说点什么,可又无从说起,只是叹了口气。

    娑娜抬起了头,她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我不管过去,也不管将来,我只管现在,现在我能做的就是,与你不离不弃!”

    元氏听罢早已泣不成声,她一把将娑娜揽入怀中:“娑娜,好孩子,阿娘也舍不得你!”

    “娑娜,我……”李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元氏对李陶横眉怒目道:“陶儿,你给我记住,今后若有一丝对娑娜不好,阿娘可是不依。”

    “是,阿娘,我记住了!”

    元氏平静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该来的终将要来,陶儿,你已经长大了,只要你决定的事情,就放手去做,阿娘能做的便是你到哪里,阿娘便到哪里,生咱们一起生,死,咱们一起死。”

    “阿娘,陶儿谢过您了!”李陶看着自己的母亲,心情难以平静,他知道母亲的话对他意味着什么。

    华菁菁见李陶的目光看向自己,赶忙摆手道:“不用问我,我的心思当年离家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李陶彻底无语了,他感觉到肩上的责任无比沉重,就算为了这些爱着自己的人,他也要无畏地往前冲,用自己的胸膛为他们遮风挡雨!

    ……
第一百八十四章 理想
    将阿娘娑娜与菁菁接回来之后,李陶急匆匆地赶到了临淄王府。

    “三叔,我已经决定了,明日就与杨公公进宫。”李陶开门见山道。

    “陶儿,你……”李隆基很是担忧。

    “三叔,记住我今天的话!”李陶郑重其事道。

    “陶儿,你说!”

    “这次进宫前任未卜,若我有了意外,也就罢了。若站稳了脚跟,我会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陶儿,你要做什么?”

    “我会让三叔您登基做皇帝!”李陶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什么?”李隆基听罢,嗡的一声脑子便一片空白。

    李隆基只是个郡王,父亲也不过是个亲王,他离这皇帝的位子没有十万八千里,至少也有千里之遥了。退一步来说,就算是他的父亲继承了皇位,他上面还有两位兄长,说什么也不会轮到他的头上。李陶这句话突然出口,一下便将他打晕了。

    “陶儿,你这是……”李隆基呐呐不知该说什么了。

    “三叔,您是不信陶儿的情义还是不信陶儿的能力?”

    “我……”

    李隆基怎会不信李陶的情义呢?虽然与自己这位侄子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李隆基深深地感觉到李陶对自己出奇的好,有时好的让自己都觉得受之有愧。自己只是个闲散郡王,让很多人都不待见,李陶从自己这里得不到任何帮助,依然对自己如此这般,想来想去只能有一个解释:这孩子重情义。

    李隆基怎么会不信李陶的能力呢?自己在潞州几年,如龙困浅滩般无法动弹分毫。可李陶却干净利索地将梁德全一伙人全部收拾了,自己有今天,潞州有今天,李陶功不可没。说李陶没有能力,打死李隆基也不会相信。

    “现今的朝堂韦氏一手遮天,一片乌烟瘴气,人心思变已成必然。我入了皇宫会因势利导让变化提前出现。三叔,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增强实力,做好准备,到时一切便会水到渠成!”

    李陶所说李隆基怎会不知,但他心中却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阴影,既说不出口,又让他如刺梗喉。

    “三叔,若我没有猜错,您心中肯定在想,我既然能帮三叔您做皇帝,为何自己不做这皇帝?”

    李隆基再次瞠目结舌,他不知道自己的侄子是不是神仙,竟然将自己的心思猜得如此之准。

    “三叔,你想听真话吗?”李陶心情突然变有些沉重。

    李隆基点点头。

    “这皇帝我不敢做,不愿做,也不能做!”

    “这是为何?”李隆基大惑不解。

    “皇帝虽然高高在上,可是高处不胜寒,普天之下有多少精英人物在日夜垂涎、掂量、窥测、谋划着大位。皇帝的处境危机四伏,时时有掉脑袋的凶险,甚至连最不会杀人的宫女,都可能能联合起来杀皇帝。皇帝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如何防止自己的权利被别人抢走,一分一秒也不能松懈。这种恐惧使皇帝神经常年高度紧张,甚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故而我不敢做皇帝。”

    李陶的话虽然让人有些不可思议,但李隆基却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有道理。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不仅要粉碎来处各方的任何威胁和挑战,同时还要面对政务之烦,使人不胜其劳。做大臣的,想做官就做官,不想做就不做,优游度日。皇帝就没有这样的福分了,皇帝的重任不可以托付给旁人,所以舜帝直到死在苍梧时,禹帝直到死于会稽那一天,都没有享受过安宁的生活。当了皇帝,就没有退路了,故而我不愿做皇帝!”

    李隆基甚至可以想象到李陶所说的那种情形了,直到今日他才明白,原来自己对这皇帝的理解远不如李陶这么透彻。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不能做皇帝!”李陶接着说道。

    “为什么?”李隆基越觉的奇怪。

    “因为我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只有三叔您当了皇帝,我才有可能实现我的理想。”

    “你的理想是什么?”李隆基傻傻问道。

    李陶脸上充满了憧憬:“赚天下之钱财,游天下之美景,尝天下之美食,揽天下之美女!”

    “这就是你的理想?”李隆基听罢不由气结。

    “没错,这便是我的理想,我要为之而奋斗终生。”

    说罢,李陶摇头晃脑地吟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李隆基恨恨道:“你既然知道做皇帝有诸多坏处,还把三叔放在火上烤,你为了自己的理想就不顾三叔的死活了?”

    李陶讪讪笑道:“三叔您放心,等您做了皇帝后,我在为理想奋斗的闲暇之余也会帮您分忧解愁的!”

    李隆基摇头坏笑道:“你说错了!若我真做了皇帝,我会让你在帮我分忧解愁的闲暇之余去为理想奋斗的!”

    “啊?”这回轮到李陶彻底傻眼了。

    ……

    明日,便要离开潞州了,李陶觉得时间有些不够用了,他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安顿。

    “李叔,李申兄长,张昭,明日我就要启程赶赴长安了,有些事情我要与你们交待一下。”

    三人点头。

    “李叔,潞州这一大摊子事就交给你了,这可是我们的全部家底。等我在长安站住脚了,我会慢慢把你们转移到京城去!”

    李文皎面色凝重:“小主人,我会帮您看好咱们的家底的!”

    “李申兄长,本来准备让你同去长安的,可李叔这里人手不够,就先委曲兄长留在潞州帮衬李叔了!”

    李申性子比之前沉稳了许多,他点头道:“遵从小主人吩咐!”

    “张昭,说实话,我非常需要你在我身边出谋划策,可现在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不得已只好让你出马了!”

    张昭笑道:“为主人分忧是我份内之事,主人尽管吩咐就是!”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