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妾-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了,纳个良妾回来,让你有事情忙活去,省得闲得发慌弄出一堆事情来。
第154章
    过了四月,四皇子就满四周岁了。

    一本百家姓也被他认得差不多了,皇帝按照原先承诺他的,将他扔到了南书房去。

    四皇子很高兴,早几天就开始磨着徐莺要她让人做一个跟三公主一模一样的小书袋,还特意让徐莺给他做了新衣服。等到了去南书房的那一天,一大早就起来高高兴兴的换上了新衣裳,背着个小书袋,跟三公主手牵着手去南书房去了。

    但四皇子高兴了没几天,然后就十分颓丧的回来了,跟徐莺道:“先生教的好多字我都不认得,可其他人都不认得。”

    徐莺看了他一眼,好想说,活该,谁叫你平时识字不认真。

    其实说起来四皇子也不是不聪明,他是去年才开始开蒙,不过一年的时间,一本百家姓里五百多个字已经认得了大部分。但他呢,就是太调皮太好玩了,平时教他认字也是敷衍了事,很快记住了,完成了任务敷衍过去了,但很快又忘记了。

    不过徐莺看着四皇子颓丧的样子,不忍心再继续打击他,便安慰他道:“你最小嘛,别人都比你大,自然比你懂得多。等你长到他们这么大的时候,认得的字自然就跟他们一样多了。”

    但四皇子仍是不满道:“但三哥哥只比我大了一岁,他认得的字却有很多,二哥哥认得的字都没他多。”可见认字多少跟年纪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徐莺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跟他道:“咱们不跟你二哥哥比。”你二哥哥是神通级别的学霸,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将《百家姓》和《千字文》都认全了,连《论语》都能读了,这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徐莺继续道:“咱们跟赐哥儿比,你看赐哥儿比你也大了一岁,他认得的字跟你认得的字是不是也差不多。”

    赐哥儿是安陵郡主的独子,因安陵郡主子嗣艰难,成亲几年才得了一个儿子,而得了这个儿子之后也再没有消息,所以给这个儿子取名天赐。平时安陵郡主将这个儿子当成眼珠子一样宝贝着,去年南书房开课,安陵郡主怜儿子年纪还太小,没舍得送进宫来。直到今年,他才跟四皇子一起进的南书房。

    但四皇子却仍是不服气,他性子好强,便决定从今天开始好好读书,立志要将三皇子比下去。先生今天夸了三皇子,四皇子便必定想要在明天让先生夸他一次的。

    三皇子看着四皇子这样,觉得自己这个当哥哥的要是被弟弟比下去了,实在很丢脸,于是也越加奋发图强了。两人这样一来二去的,倒像是较上劲了。

    四皇子现在只要一从南书房回来,就要手捧着一本书,连吃饭上厕所都不放过。徐莺以前是嫌弃四皇子太不用功,但现在是嫌弃他太用功——这万一把人学成个书呆子,或者将身体累垮了怎么办哦。几次还都是徐莺直接勒令四皇子停下来休息,四皇子这才肯放下书本的。

    皇帝几次过来,看到四皇子都在认认真真的念书,别人吵他还要不高兴,顿时觉得心怀甚慰,跟徐莺夸他道:“果真是长大了一岁懂事了不少,性子也稳重了不少。”

    徐莺都没好意思告诉他,其实是你两个儿子在较劲呢。

    四五岁的小孩子,其实眼中的世界很纯粹。加上如今赵婳不在宫中,跟她的关系也没有箭拨弩张,倒没有因为大人的关系影响了小孩子的关系,三皇子和四皇子争锋了几次之后,倒是渐渐玩到了一起。

    徐莺倒是没有因为赵婳的关系而禁止四皇子跟三皇子玩到一起,小孩子又不懂什么,何况三皇子这个孩子,其实长得挺乖巧可人的,眼睛也清清亮亮的,倒是跟赵婳并不怎么像——他长得跟皇帝更像一些。

    四皇子长得也像皇帝,两个长得像皇帝的小豆丁站在一起,倒是很有兄弟相。三皇子与四皇子站在一起,反而比跟五公主看起来更像是双胞胎。

    四皇子偶尔会将三皇子带到玉福宫来,四皇子第一次带他来的时候,指着玉福宫对三皇子道:“这是我家,你一定还没来过我家,你看是不是很漂亮。”

    对四皇子来说,皇宫太大,不算是他的家,玉福宫才算是他的家。就像三皇子也不会将整个皇宫当成家一样,他来玉福宫就只会认为自己是客人。

    三皇子的性子有些腼腆,见到徐莺,脸上有些羞红的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声:“徐庶母妃。”接着又说了一句:“冒昧来访,不知可有叨扰庶母妃。”明明是个小孩子,但却尽力学成大人的模样,看着十分惹人怜爱。

    徐莺摸了摸他的头,道:“欢迎你来,我巴不得你常来,这样人多热闹点。”

    大概是被她摸着脑袋有些不自在,三皇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红脸。

    徐莺也觉得自己的动作表现得太过亲近了,又装作十分自然的收回了手。

    四皇子又拉了三皇子的手一边走一边道:“我带你去我住的屋子看,我屋子里有好多玩的东西。”

    两颗小豆丁这才手拉着手往里面走去了。

    皇帝倒是很乐意看到三皇子和四皇子亲近,不管赵婳这个人怎么样,三皇子和五公主却是他的儿女,他自然是希望他们好的,也希望他们跟其他的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时间转眼到了六月。六月里,朝中倒是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福建有倭寇上岸,对沿海进行抢掠,皇帝命福建总兵派兵镇压。

    而在这个月的某一天里,徐田氏却突然进宫来,跟徐莺哭诉道:“简直是要人命哦,你弟弟这个臭小子,简直是想要挖我的心肝……”

    徐莺问她道:“怎么了,母亲,发生什么事了?”

    徐田氏跟徐莺道:“你弟弟他说想去福建打倭寇。”

    徐莺有些奇怪,问道:“鸰儿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徐田氏道:“我哪里知道,你弟弟现在是越大我越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了。他在金吾卫里做得好好的,何必非要跑到福建去。倭寇手上的刀剑可没长眼睛,那是拿身家性命去博的事情。他既没有成亲也没留下子嗣,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简直是要我的命。”

    也不怪徐田氏不同意他去,她本就不是想要多大的富贵的人,一家子只要安乐康宁就好。上战场可不是说着玩的,那里埋下的白骨是数以万计。更别说徐田氏就生了他这一个儿子,这个时代的女人,哪怕再开明,其实更看重的还是儿子。

    不说徐田氏了,就是徐莺都并不赞同徐鸰去冒险求这个功与名。

    徐莺道:“我先将鸰儿叫进来,问一问他是怎么想的。”

    徐田氏道:“那再好不过了,鸰儿跟你亲厚,他一向听你的话,你多劝劝他。”

    徐莺道好,又劝了徐田氏几句,这才将他送出了宫。

    没有皇帝的旨意,外男不能随意进后宫。等晚上皇帝回来,徐莺问过了皇帝,然后第二天就将徐鸰叫了进来。

    十七岁的徐鸰,已经是个十分英挺的少年。徐鸰长得像徐秀才,徐秀才别的不行,但有一副好容貌,所以徐鸰的长相很秀气。

    徐莺身处后宫,不能轻易见外男,其实这些年来跟徐鸰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但姐弟二人见面,却并不因此生疏。

    徐莺问他道:“听说你想去福建打倭寇?”

    徐鸰回答道:“是。”

    徐莺问他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徐鸰道:“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既然学了一身武艺,自然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徐莺道:“你跟姐姐说实话。”

    徐鸰很坚定的道:“这就是实话。”

    徐莺眼睛直视着徐鸰,徐鸰很快被她看得败下阵来,道:“好了,好了,大姐姐我服了你了,我说还不行嘛。”他说着顿了顿,然后才道:“我不想当个被你们护在羽翼下的人,我想建功立业,以后做你和娘和二姐姐的靠山。”

    徐莺道:“胡说,你现在在金吾卫坐着指挥佥事,不就是姐姐的靠山。”

    徐鸰摇摇头,道:“姐姐,你也别拿这些话来骗我,我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我能做这个指挥佥事,有多少是皇上看在你的面子上,有多少是真凭本事,我心知肚明。现在不是我让姐姐依靠,而是我依靠着姐姐。”

    徐莺问道:“是不是金吾卫里有人跟你说了什么?”

    徐鸰摇头道:“没有人跟我说什么。金吾卫里大家都知道我是宠妃的弟弟,没有人敢跟我说什么,他们甚至十分奉承我,但我知道,他们诚服我,并不是因为我这个人,而是因为姐姐,或者说因为皇上。”

    徐莺张口想要说话,但徐鸰接着又开口道:“我跟姐姐说实话吧,先帝时为防范倭寇,在沿海实行闭关。但海上贸易利润大,于国家税收有好处。国库富有了,可以减轻百姓赋税,于百姓自然也有好处。前两年皇上刚刚登基,没有理顺朝政,皇上不敢轻易提开海的事情。但现在皇上已经慢慢腾出手来,开海势在必行,如今朝中的亲皇派已经开始在提了,开海是早晚的事。一旦开海,倭寇上岸抢掠的事情就会多起来,这个时候去福建,是挣军功的最好时候。”

    徐莺道:“你现在长大了,连朝政的事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姐姐懂得的没你多,但有一样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有什么事,你让母亲怎么办,你让姐姐怎么办。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出事家里会倒下来的。”

    徐鸰听着,沉默的低下头去。

    徐莺则是叹了一口气。
第155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皇帝回来的时候,徐莺正坐在榻上,让宫女帮她揉着腿。

    她现在怀孕已经七个月了,肚大如箩,腿脚臃肿。大腿时不时的会抽筋,所以便需要人时常帮她揉一揉。

    皇帝挥手让宫女下去,然后坐到她旁边的小榻上,将她的腿抱到自己的膝盖上放着,手放在她的大腿上轻轻揉着,然后才问道:“你弟弟想去福建?”

    徐莺找了个舒服的位置靠着,然后才道:“是。”

    皇帝问道:“你是什么意思?”

    徐莺道:“自然是不行,我母亲就他一个儿子,他要是出个什么事,非要了我母亲的命不可。”她说着又感慨一般的叹了口气,道:“不过他到底是大了,不像以前那样听我的意见了。”不过说着她又有些得意起来,跟皇帝道:“不过我想了一个法子,将他留了下来,皇上猜我想的是什么法子。”

    皇帝一向不大相信徐莺能想出什么高深的法子,但见她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也不好扫她的兴,只好装作好奇的问道:“是什么法子,说说看。”

    徐莺道:“我跟他说,他现在还没成亲和生下子嗣,母亲定然不放心他去的。就算要建功立业也不急在一时,等他过两年成了亲有了孩子再去不迟。到那时我愿意替他劝着母亲,同意让他去福建。我想过了,打仗又不能打一辈子,说不定等过两年福建的倭寇都被打光了。就算没有,到时候他有妻有儿,身上有了牵绊,也不一定还敢拿命去拼。你说这是不是个好办法。”

    皇帝突然有一种他就知道是这样的感觉,这算是什么好办法,徐鸰要是打定主意要去福建,难道听了她这些话就会改变主意?都说一孕傻三年,看来果然没错,本来脑子就不够用了,怀了孕脑子更不好使了。

    只是看到徐莺一脸求表扬的表情,再看看她鼓起来的肚皮,最终还是十分违心的说了一句:“也不失……是个好办法。”

    徐莺得意洋洋起来,接着又问道:“皇上,福建广东那边以后真的会有倭寇打上来啊?”

    皇帝道:“倭寇年年都有,只是多和少的问题。以前□□时期,实行开海政策准许海上贸易,那时候倭寇猖獗,对沿海百姓造成十分大的麻烦,后来到了先帝,先帝在章阁老的建议下实行了闭关政策,倭寇虽然少了,但海上贸易带来的高税收等好处也没了。所以闭关不是长远之计,想要国富民强,还是要开海。但只要一开海,海上的倭寇和海盗必定会上岸掳掠,到时候福建等沿海地方需要用兵是必定的。”而同样的,想要挣军功,在那里也是最快的。

    其实按皇帝的想法,让徐鸰去福建历练一下才是最好的。有了军功他才好继续将他往上提,若是不能让别人看到你的能耐,他就是勉强将他抬举上来,他也制不住底下的人。只是莺莺不愿意,他倒反而不好这样说,万一徐鸰真出点什么事,要伤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只是不管徐田氏和徐莺怎样想尽办法不让徐鸰去,最终徐鸰却还是去。

    在他临去之前,他跟朱敾偷偷见了一次面,朱敾倒是十分支持他道:“好男儿就该有建功立业保家卫国之心,我支持你。你放心,我会等你回来,你万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就给你当一辈子的望门寡妇,决不食言。”

    然后第二天,他就瞒着徐田氏和徐莺偷偷的去了,临去之前给徐田氏留了一封信,将徐田氏气得个半死。

    同样气得半死的还有朱家的大夫人,她敲着朱敾的脑袋七窍生烟的道:“你个坏蛋,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冤家,那种话是你能说的?”

    说实话,朱大夫人其实也是支持徐鸰去建功立业的,朱家本来就是武将之家,每一代里披甲上战场的不知几人,他们虽然同样担忧亲人生死,但却绝不会阻止他们去上战场保家卫国。但楚国公府有这样的理念,却不能要求别人家也跟他们一样。

    徐田氏不想让徐鸰去,朱敾却跑去跟徐鸰说支持他,那不是还没进门就跟婆母对着干,徒惹得婆母不喜,以后过门有她的好日子过。还有她那最后说的那句话,什么“他有个三长两短,她就一辈子给他做个望门寡妇”,她千辛万苦养大的女儿,虽然不是她亲生的,那她也舍不得。

    不过好在朱敾说的这些话徐田氏并不清楚,朱敾也只是跟徐鸰说了并回来说给嫡母听了而已。

    朱敾被嫡母教训了一顿,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然后抱着朱大夫人的手臂道:“母亲,我可不是说笑的,要是鸰哥儿真的出事了,我是真准备替他守一辈子的。”

    朱大夫人掐着她的身子道:“死丫头,你还敢说,想气死你母亲是不是。”

    在皇宫里,同样有些发恼的掐着人的还有徐莺。

    皇帝一边禁锢着往他身上掐的一双纤纤素手,另一边还要顾着她鼓起来的肚子,一边还道:“你胆子越来越大了啊,龙身你也敢随便乱掐。”说着将她的一双手摁住,将她整个人抱到自己膝盖上坐着,双手圈住她不让她乱动。

    徐莺气道:“那是因为皇上太坏了,居然和鸰儿联合起来骗我。”

    皇帝道:“骗你的是你弟弟,我可没有骗你。”

    徐莺恼道:“皇上拿我当小孩子哄呢,鸰儿是金吾卫指挥佥事,没有你的手令,绝对不敢擅离职守,更不敢跑到福建去。”

    皇帝有些不自在的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