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道杀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巫道杀神- 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沐风兄弟,那这座学宫叫什么名字?还是叫东海学宫,抑或,是香山学宫的分支?”剑无伤压住心中的激动,迅速追问。
    “东海学宫已经被毁灭,成为了历史;香山学宫虽好,但毕竟不是自己亲自创建的,有先天性的局限。如今,天下大乱,即将迎来一个新的纪元。这座学宫,就叫纪元学宫吧!如果有朝一日我突破到了圣人境,就是这大千世界独一无二的纪元圣人!”
    沐风声音低沉,但目光如炬,边说边执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纪元学宫’四个大字。
    …,,从读书人开始!
    修建一座学宫?
    李文广等人闻言一惊,随即眼前一亮,尤其是蒙青山,迅速看到了自己等人和沐风这个绝代宗师的差距。
    一般人谋的是眼前的利益,眼光只放在十几年,甚至几年内;而沐风却谋的是千百代的大好处,眼光放长到了数百年,数千年!
    古剑阳为什么被天下高手称为海外圣君,为什么能统领海外七十二岛国?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个人本身超强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里修建了海外第一座学宫,开启了民智,成为了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存在。他之所以失败,形神俱灭,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遇到了沐风这个亿万年一遇的绝世妖孽;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东海学宫时日未久,积累不够深的缘故。
    如果任由古剑阳逍遥自如地修炼下去,东海学宫继续膨胀,几百年后,也许就再也没人是他这个海外圣君的对手了!
    “沐风兄弟,那这座学宫叫什么名字?还是叫东海学宫,抑或,是香山学宫的分支?”剑无伤压住心中的激动,迅速追问。
    “东海学宫已经被毁灭,成为了历史;香山学宫虽好,但毕竟不是自己亲自创建的,有先天性的局限。如今,天下大乱,即将迎来一个新的纪元。这座学宫,就叫纪元学宫吧!如果有朝一日我突破到了圣人境,就是这大千世界独一无二的纪元圣人!”
    沐风声音低沉,但目光如炬,边说边执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纪元学宫’四个大字。
    …,





第七百七十五章 捷报

    京城,皇宫通天大殿。【、
    天才蒙蒙亮的时候,例行的早会就已经开始了。
    通天大帝头顶巍峨的皇冠,居高临下冷冷地俯视满朝文武,不怒而威,脸色阴沉,倾听文武百官的上奏。下方,文武百官战战栗栗地分为左右两列站立,一个个诚惶诚恐;唯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太师赵无极,静静地坐在一旁。双目微闭,似乎在凝神细听,又像是在神游千里。
    “陛下,北疆告捷!”
    兵部侍郎朱九龄出列,汇报军情,“根据最新消息,集结在青海原的八百万北疆精锐斩首五十万,大破草原部族联军。经此一战,草原部族联军实力大退,再也没有战力南下洗劫。甚至,有望被我们通天王朝离间,逐个击破!”
    朱九龄脸带喜色,一扫近期的阴霾,一大早的,就在朝会上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北疆军团大统领虽然不是他的亲信,但仍然归兵部管辖。北疆大捷,无疑大大减轻了他这个兵部侍郎的压力。这段时间,通天王朝狼烟四起,叛乱频频,让他这个兵部侍郎焦头烂额,寝食难安。现在,终于扬眉吐气!
    “斩首五十万?好,好!”
    “数天下兵力,果然还是我们通天王朝独步天下!”
    ……
    朱九龄话音刚落,满朝文武就议论纷纷,兴奋不已。
    这段时间,随着各路大军攻击不利,不仅朱九龄这个兵部侍郎备受压力,就是满朝文武也感觉到了空前的压抑。每次上朝的时候,看着面沉如水的通天大帝,一个个诚惶诚恐,小心翼翼,唯恐一不小心哪里出了什么差错。
    “好,很好,北疆八百万雄兵,不愧是我通天王朝的精锐之师,也不枉我们这些年来在北疆投入了那么多的精力!如今,北疆大捷,边疆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安定,西域和南岭州呢?朱九龄,征西大军和南伐大军,有没有什么进展?”
    通天大帝点了点头,似乎也龙颜大悦,但语气一转,迅速问起了另外两路主力的进展。
    “陛下,这个……”
    刚刚还扬眉吐气的朱九龄,脸色一下子就蒙上了一层阴霾。
    北疆虽然大捷,但根据最新的情报,征西大军和南伐大军却遭遇了更加严峻的困难。
    征西大军在西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寒,还有严酷的高原环境,不仅无法平定西域,还被楼兰古国的圆月军团步步击退,伤亡越来越大。南伐大军在得到了一百二十万禁军精锐的支援后,短时间内士气大振,迅速挺进了南岭州大楚帝国腹地,兵锋直指大楚帝国的京城。然而,面对大楚京城十几米高的雄伟的城墙,缺乏足够的攻城利器,兵围京城三天三夜都攻不下。接着,在大楚帝国各路援军的攻击下遭遇惨败,不得不退守南海边唯一的据点,形势不妙。
    “朱九龄,你之前不是夸下海口,有了一百二十万禁军精锐的援助,不出几天就必定攻陷大楚帝国的京城么?现在呢,寡人的精锐禁军,还剩下几人?”
    通天大帝脸色阴沉,冷冷地看着站在下方的兵部侍郎朱九龄。
    “陛下,臣有罪!”
    朱九龄心头大震,明白西域和南岭州的局势,根本就瞒不过通天大帝这个千古第一帝。有了无孔不入的通天卫,天下动静休想瞒过他的耳目!
    “朱九龄,看在你入朝多年,功高劳苦的份上,这次我不杀你,但活罪难免。从今天开始,你亲自到南岭州督战吧。一天不彻底灭了大楚帝国,平定南海,你就不用回来了。”通天大帝不怒而威,沉声下令。
    亲自到南岭州督战?
    满朝文武闻言大吃一惊,看向朱九龄这个兵部侍郎的目光,多了一丝同情。
    南岭州是什么地方?
    自古以来,那里就是出了名的蛮荒之地,在中土人看来,根本就还没开化。传说,不少地方还存在着吃人的风俗,男女青年成年后,不是举行冠礼和洗礼,而是举行血腥残忍的割礼。在这样一片蛮荒之地上拔地而起的大楚帝国,比北疆的草原部族还要血腥、野蛮,在战场上勇不可挡!前后两拨禁军精锐,几乎两百万大军所剩无几,蛮族大军有多厉害仅从这一点就可想而知了!
    朱九龄这个兵部侍郎虽然厉害,有大量精锐亲兵和门客相助,但漂洋过海到了南岭州,一不小心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陛下,蛮族势大,就凭南伐大军现有的兵力,恐怕……”
    朱九龄一脸焦急、惶恐,啪的一声跪下去,汗如雨下!
    上朝之前,虽然就已经预料到了通天大帝的震怒,但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发配到了野蛮的南岭州!就连北疆大捷,也没有挽救自己的命运!
    “我可以从北疆抽调三百万精锐给你,除了这三百万援军后,以后,不会再有一兵一卒!是死是活,朱九龄,就看你自己了。前后在南岭州投入了这么多兵力,如果还是攻不下,就算寡人可以容你,死在战场上的勇士们的英魂也无法容你,退朝!”
    通天帝国沉声下令,霍然站起来。
    “报……,东海十万里加急军报,东海大捷,东海大获全胜……”
    就在通天大帝准备转身离去之际,外面,传来了一把响彻整个皇宫的呐喊。很快,一个值守太监就连爬带滚,激动地冲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加急文书。
    东海大捷?
    通天大帝眼前一亮,不等值守太监冲到身边,大手虚空一抓,就把后者手里的加急文书隔空夺到了手里。一目三行,迅速浏览沐风的这封亲笔信。
    “东海大捷,攻陷东海学宫,杀死了海外圣君古剑阳,哈哈哈,好,好!这才是我通天王朝真正的大将!”
    通天大帝哈哈大笑,一反刚才的阴沉,迅速看了一遍后,冷哼一声,把手里的加急文书扔到兵部侍郎朱九龄脚边,“朱九龄,你不说敌军如何如何厉害么,看看沐风是怎么做的吧!斩首五十万算什么,人家不费朝廷一兵一卒就大破海外叛军,不仅彻底攻陷了叛军老巢,还把古剑阳那个绝世高手都杀了!”
    往日不怒而威的通天大帝喜上眉梢,哈哈大笑!
    …,/》    “陛下,蛮族势大,就凭南伐大军现有的兵力,恐怕……”
    朱九龄一脸焦急、惶恐,啪的一声跪下去,汗如雨下!
    上朝之前,虽然就已经预料到了通天大帝的震怒,但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发配到了野蛮的南岭州!就连北疆大捷,也没有挽救自己的命运!
    “我可以从北疆抽调三百万精锐给你,除了这三百万援军后,以后,不会再有一兵一卒!是死是活,朱九龄,就看你自己了。前后在南岭州投入了这么多兵力,如果还是攻不下,就算寡人可以容你,死在战场上的勇士们的英魂也无法容你,退朝!”
    通天帝国沉声下令,霍然站起来。
    “报……,东海十万里加急军报,东海大捷,东海大获全胜……”
    就在通天大帝准备转身离去之际,外面,传来了一把响彻整个皇宫的呐喊。很快,一个值守太监就连爬带滚,激动地冲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加急文书。
    东海大捷?
    通天大帝眼前一亮,不等值守太监冲到身边,大手虚空一抓,就把后者手里的加急文书隔空夺到了手里。一目三行,迅速浏览沐风的这封亲笔信。
    “东海大捷,攻陷东海学宫,杀死了海外圣君古剑阳,哈哈哈,好,好!这才是我通天王朝真正的大将!”
    通天大帝哈哈大笑,一反刚才的阴沉,迅速看了一遍后,冷哼一声,把手里的加急文书扔到兵部侍郎朱九龄脚边,“朱九龄,你不说敌军如何如何厉害么,看看沐风是怎么做的吧!斩首五十万算什么,人家不费朝廷一兵一卒就大破海外叛军,不仅彻底攻陷了叛军老巢,还把古剑阳那个绝世高手都杀了!”
    往日不怒而威的通天大帝喜上眉梢,哈哈大笑!
    …,





第七百七十六章 牵制

    攻陷东海学宫,连号称海外圣君的古剑阳都杀了?
    来自东海的加急文书,让满朝文武意外之余,一个个震撼不已。
    西域楼兰古国和南岭州的大楚帝国势力庞大,之前虽然没有叛乱,但全都在当地根深蒂固,拥有大量前朝余孽。这一点,文武百官早就知道了,也预料到了征西大军和南伐大军的困难。和这两个地方的叛乱相比,古剑阳率领的海外叛军虽然组建不久,由七十二岛国的兵力联合而成,但同样势大,风头强劲。
    沐风仓促受命,赶赴东海郡担任征东大将军时,没有朝廷拨付的粮草,没有一兵一卒,本身也没有任何从军和从政的经验,在东海郡更是毫无根基。本来,人们还以为他将是通天王朝史上最短命的大将军,断无顺利完成任务的可能。谁能想到,他不仅迅速安稳了东海郡的局势,还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出兵远征,彻底击溃了海外叛军?
    “厉害,当年未踏入真人境就被封为一代文真人,果然就是厉害!”
    “不可能,连海外圣君古剑阳都杀了,这怎么可能?这封文书,到底是真是假?”
    “就是,号称兵力高达上千万的海外叛军啊,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被击溃了?”
    ……
    威严的通天大殿,迅速轰动起来。
    震惊过后,文武百官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有惊叹,有激动,也有深深的怀疑。
    古剑阳是什么人?
    那可是号称海外圣君的一个绝顶高手,统领海外七十二岛国,创建东海学宫的大人物!不仅实力强大,而且精于算计,号称生平算无遗策,实力之强大远非一般的真人境高手所能比拟。如果那么好对付,早就被通天卫的高手刺杀了。
    沐风虽然厉害,文武双全,但毕竟踏入真人境不久,怎么可能把古剑阳杀了?
    还有,海外叛军势力庞大,号称有千万之众。沐风就算再厉害,在东海郡招收了大量兵马,仓促之下充其量组建一支百万大军就到顶了,怎么可能漂洋过海,一举击溃势力庞大的海外叛军?
    不少文官、武将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怀疑,质疑突如其来的东海捷报。尤其是稷下学宫的宫主,翰林大学士上官羽最为引人注目,第一个质疑,煽动文武百官对东海捷报真实xing的怀疑。三步并作两步,劈手夺过兵部侍郎朱九龄手中的加急文书,当众大声念了起来。
    “承蒙陛下隆恩,臣沐风,幸不辱命,顺利平定东海,斩杀贼首古剑阳。此战,得力于通天卫准确的情报,更得力于来自北土州北风军团的鼎力相助。这一战,微臣从北土州借来了八百万雄兵,情况紧急,来不及上奏朝廷,还请陛下恕罪!此外,海外叛军虽然被击溃,但大量叛军余孽和东海学宫的遗老遗少却遗落民间,散落在七十二岛国之上。为防止叛军死火重燃,也为了开启民智,传播我中土文化,微臣准备在东海学宫的遗址上修建一座规模更加恢弘的学宫,为纪念新的开始,取名纪元学宫,还请陛下恩准……”
    念着念着,上官羽的声音越来越小,脸色则越来越阴冷,一片铁青。
    从北土州借八百万雄兵助战,沐风率领的征东大军凭什么大破海外叛军,原因已经一目了然。
    这么重大的事情,沐风不敢隐瞒,也不可能隐瞒。很快,各种各样的情报就会雪花般从东海传来,验证他的亲笔文书。这个消息,让文武百官释怀,也让上官羽诅丧,无法再煽动人们对东海捷报的怀疑,更无法打击沐风这个强敌。令他更加不满的,则是沐风修建纪元学宫的提议。
    仅仅一座香山学宫,就已经死死压在稷下学宫头上,让自己这个翰林大学士一直无法扬眉吐气。要是再让沐风心想事成,掌控了两座学宫,自己的稷下学宫还怎么和他抗衡?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出头,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学宫?
    “从北土州借了八百万精锐,原来如此!听说,沐风和北土州的北风城少主白素素交情匪浅,看来,果然没错!”
    “修建纪元学宫,开启民智,传播中土文化,好,好,这才是真正的治世良策啊。这样下去,不出三代,海外七十二岛国就可以正式成为我们通天王朝的领土,赢得当地土著的归属感!”
    ……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这时候,终于明白了东海大捷的缘由,激动不已。尤其是朝中的一些身居闲职,只好读书的士大夫,更是为沐风的提议拍手叫好。多修一座学宫,对士大夫阶层来说绝对利大于弊!
    无论什么朝代,也无论是谁当上了皇帝,总得有人去执行具体的决策,管理帝国的方方面面,这些都离不开读书人所形成的士大夫阶层。
    “陛下,臣认为不妥!”
    见不少人纷纷赞同,附和沐风的提议,上官羽这个翰林大学士站不住了,躬身上奏,“沐风如今贵为东海候,权倾一方,君临东海;如果再让他修建一座纪元学宫,恐怕威望在东海郡和海外七十二岛国就一发不可收拾。假以时日,恐怕就养虎为患,成为下一个古剑阳。以沐风的本事和手上的大权,到时也许就更难对付!”
    “上官羽,那你说,该怎么处理?”通天大帝沉声相问,似乎也心有顾忌。
    “最好就是禁止沐风的自作主张,让他率大军撤回东海郡,另外派人接管海外七十二岛国,建州立县。一方面,镇压当地的叛乱,另一方面,也可以震慑权倾一方的沐风,以免其野心膨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