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媳妇道:“临节下,都忙着,厨房人手不够,前儿跟太太说雇两个人,太太这几日忙,没空,说等过几日在说”
柳絮笑着道:“我帮大娘”
夏婆子高兴,“真是周大娘□□出来的,一般会来事,有眼力见”
柳絮就拿剪刀帮她收拾起鱼来。
夏婆子一边干活一边跟柳絮闲聊,听说她是周家童养媳,诧异,叹气,“这么水灵的姑娘,命不好,怎么就给周大娘的儿子了,可惜”
夏婆子说漏嘴,忙掩口,打自己的脸,失悔,“你看我这张嘴,没把门的,姑娘可别跟周大娘学”
柳絮摇摇头,“大娘是心疼我,我能不知道好歹”
“这姑娘会说话,可怜见的,要不然,我跟刘婶子说说,你来府里厨房帮忙,你可愿意?整日守着瘫子,你年轻轻的心里想必也苦”
柳絮一喜,忙起身,福了两福,“大娘抬爱,柳絮焉有不愿意的”
夏婆子又有点踌躇,“就是周大娘哪里,不知愿意不愿意?”
一拍大腿,“有了,先回主子,若主子答应,周大娘就是不乐意,也不敢违拗主子的意思,何况年下工钱双倍,往年都是外头雇人,有几个早就托人走门路,太太正好没吐口。”
柳絮心里高兴得什么似的,脱离周天福,哪怕暂时的也好。
柳絮儿有了这个指望,干活格外卖力,收拾完鱼,又手脚麻利地打扫干净,舀水把鱼洗干净,不用夏婆子沾手。
夏婆子一个劲夸赞,对柳絮相当满意,夏婆子是厨房管事刘贵家的门路来的,自然在刘家的跟前有几分面子,拍胸脯打包票,“姑娘擎好,别的不敢说,这事包在我身上。”
周大娘从上头下来,有人告诉她有个姑娘找她,周大娘寻到柳絮,问明何事,同柳絮一块回家。
周兴家进门见到中年妇人,俩人相对唏嘘,叙别后各自经历,淌眼抹泪,勾起年轻时往事,周兴家的有几分动容。
中年妇人夫家姓薛,人称薛大娘,媳妇唤作玉秀,抱着孩子跟柳絮在灶间里吃饭,周家来客人,比平常多添了两个肉菜,玉秀喂孩子,自己没吃几口,听她婆婆喊,急忙放下孩子,过上房去。
薛氏跟周兴夫妻吃完晚饭,喝茶闲聊,周兴家的看薛氏的媳妇,低眉顺眼,点头笑道:“不错,看着像是个听话的孩子”
周兴仔细看了她两眼,人还干净利落,“太太才叫我去,说让柳絮去吴府大厨房帮忙,家里的事,暂时让妹子的媳妇帮几日,说好,等出了年,府里厨房不忙,柳絮就回家来”
周兴家的面带喜色,“没想到,柳絮这丫头去找我,能遇上这宗好事”
薛氏笑吟吟地道;“府里厨房节下差事油水大,工钱双倍,那个都想脑袋削尖挖关系托门路,没想到竟让柳絮姑娘撞上了,合该有福”
周兴家的把柳絮叫上来,态度和悦“说好了,你后儿就进府,吴府里的事,回头我跟你叨咕叨咕,以免你睁眼瞎,冲撞了那位主子,得罪人,你若是不好,带累我们落不是”
“柳絮姑娘机灵,我看,中”薛氏从小卖到吴府,跟在主子身旁,会识人,对柳絮暗自惋惜。
又说半天闲话,薛氏试探地问:“小爷的病没找人看看?”
周兴家的叹息,“银子钱不知扔了多少,前年有个郎中,说能治好,鼓捣些个不知名的药吃了,没好,反倒大不如从前,略坐坐,一般地躺着。”
薛氏陪着叹气。
周兴没听两个女人说话,眼睛落在玉秀身上,玉秀奶孩子,胸脯鼓鼓的,腰肢柳条似的,周兴眯眼,胡思乱想,直到周大娘问:“当家的,把东厢房腾出来,让她娘仨先住下,等找到差事,在搬出去”
周兴笑道:“正该如此,想当年你们一处侍候主子,有说不完的话,好的像亲姊妹,帮这点忙应该的”
薛氏笑道:“还是老姊妹亲”
周兴家的吩咐柳絮把东厢房堆杂物的屋子收拾出来,给她们娘仨住。
次日,吃过早饭,周兴家的吩咐柳絮,“我跟你薛大娘进府拜见主子,你带玉秀去街里转转,顺道买两斤桂堂斋的点心”
“妹妹还记得我们几个要好的小姊妹没事就凑钱让小厮去买桂堂斋的点心吃”
“这些年我就想这口”薛氏笑道。
周兴家的去盒子里取一块银子,放在手里掂掂,又拿出几串钱,和在一块,递给柳絮儿,“道远,雇个轿子”
柳絮告诉轿夫去西塘街,轿夫路熟,健步如飞,柳絮卷起轿帘,看着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街面一派祥和,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玉秀抱着孩子,新奇地看窗外,柳絮掉过头,逗孩子,孩子咿呀学语,柳絮问;“几岁了?”
玉秀道:“一生日零六个月”叹气,“孩子在我肚子里时,他爹就没了”
柳絮想这也是个苦命的女子。
轿夫拉到西塘正街,柳絮在桂堂斋买了糕点,街面水果摊买了水晶梨子,放到篮子里。
二人步行路过清华寺庙门,玉秀羞怯地道;“妹妹,我想进去寺庙进香”
清华寺庙宇巍峨,地处繁华,香火鼎盛,柳絮跟玉秀进庙里,上香许愿。
柳絮默念,佛祖保佑柳家三个孩子能过上好日子,自己脱离苦海。
柳絮跪拜完,刚站起身,突然,大殿外一阵骚乱,寺庙里僧人乱跑,高喊;“汝等香客速离开,梁王驾临本寺”
柳絮挎着篮子,玉秀抱着孩子,跟在身后,二人紧走出大殿,疾步走到一重庙宇前院,往来僧人一阵疾跑,一个小僧撞在柳絮身上,柳絮手里的篮子撞掉地上,篮子歪倒,梨子滚落出来。
这时,有人呼喝,“梁王驾到”柳絮来不及拾起。
梁王赵琛轻车简从,身边就带着十几个家人侍卫。
一干众人下跪,俯首,柳絮余光瞥见玄色缕金绣螭龙纹袍角,惊见一只梨子慢慢地滚到青石板甬道中间,梁王正朝那梨子走来,柳絮吓得脸色都变了,本能往前跪爬了几步,伸手想够那只梨子,突然,一双粉底掐金挖云羊皮靴出现在视线里。
柳絮及时收回手,那双靴子停住,差点就踩到她手上。
柳絮脸朝地面,像有一道利刃悬在头顶,脊背冰凉。
这时,上来俩王府家人,架住她往后拖,呵斥,“好大胆,挡王爷的路,不想活了”赵琛眉头深锁。
柳絮不敢求饶,她样貌改变,可声音没变,她一出声,那厮就能听出来,无异于火上浇油。
一直把她拖到后面,两个家人高举手里的棍棒,朝柳絮身上打去。
柳絮一闭眼,她羸弱身板,禁不住几棒子,心说,到底死在这厮手里,这厮也算报了当日之仇。
当臂粗的烧火棍,将要落在柳絮身上,赵琛一挥手,“住手,不得胡来,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这厮终于说话,两个家人手臂撂下。
“带过来”赵琛冷漠的声。
两个家人架着她,扔在赵琛脚下,退后。
“抬起头”那厮的声像寒冰刺骨。
柳絮颤巍巍抬起头。
梁王神色冷峻,周身雪白狐裘,面孔清绝,像雪后澄澈的天空干净,为萧索的初冬平添一重绚烂。
赵琛朝她看一眼,突然,眉峰蹙起,像是想起什么,柳絮儿吓得心提到嗓子眼。
这时,清华寺的主持方丈,跌跌撞撞带着僧众赶来,双手合十“老衲接驾来迟,望梁王千岁恕罪”
“叨扰贵寺庙”清亮好听的声,在寒凉的空气中回荡。
那双靴子跨过梨子从她眼前过去,柳絮心口噗通直跳。
一个小和尚,帮柳絮拾起撒落地上的梨子,用袖子抹额头冷汗,“姑娘,快走吧,今儿你捡了一条命”
又小声道;“二月前,我见过有人冲撞梁王车架,王府家人扯下去,一顿毒打,去了半天命,送衙门里治罪,亏这是寺庙”
梁王迈步进殿,对身旁随侍沉声道;“我让你查的,可有眉目?”
随侍弓身陪着小心道;“按王爷画的图像,奴才满城搜遍,没有画上的女子”
“难道她换了样貌”梁王深思,自言自语。
第9章 算计
柳絮放轻脚步,来到门前,听里面周兴家的道;“我看过了年,一开春就给他们圆房”
里面传来周兴的声音,“柳絮不是还没及笄,急什么?”
“像福哥这个年纪,就是穷人家,也早就说媳妇了,跟福哥圆了房,柳絮就安心了,死心塌地留在周家,不做它想”
“你儿子什么身子骨你不知道,那丫头就是做了福哥的媳妇,福哥能中用,福哥不济事,不是白搭”周兴的声。
“所以我让柳絮给他抓补药,药顶着,许就能成事。”周兴家的小声嘀咕。
“你是要生米煮成熟饭,让福哥先要了她”周兴的声有些许不情愿。
“她早晚都是福哥的人,若怀上了,也给周家留个后”
周兴不说话了。
柳絮手脚冰凉,周兴家的打的是这个主意,难怪让福哥吃什么补药。
她悄悄退下去,走到灶间,坐在矮凳子上,心里犯膈应,周家一家子龌蹉,不等桃子熟就想摘。
赵婆子进来,惊诧,“你回来了,药配齐了”
柳絮点头,赵婆子颠颠桌上的纸包,“周大娘还等着,你快去说一声”
柳絮提着药,进了堂屋,周兴家的道:“药配齐了”
“配齐了”柳絮平稳情绪,把药包放到周兴夫妻椅子中间的桌子上。
“今晚你就把汤药煎上,给福哥吃”周兴家的打开看看,低头闻闻,“嗯,是好的”
柳絮刚想出去,周兴家又道;“把头两日抓的草药拿来,我看看”
柳絮漠然,周兴家的这是不放心她,怕她在里面做手脚。
柳絮去西间斗橱里取出先前抓的草药,拿到堂屋,放到桌上,周兴家的打开,用手拨拉一下,低头仔细看看,福哥常年吃药,对药理她做娘的多少知道些。
点点头,朝柳絮道:“你把赵妈叫来”
柳絮站在台阶上唤;“赵妈”
“来了,啥事?”赵婆子撩起衣襟抹手,从灶间出来。
“周大娘找妈妈来上房一趟”
赵婆子紧着进去堂屋,柳絮没跟进去,就听堂屋里周大娘的声,“赵妈,你今晚把福哥的药煎了,柳絮年轻,我怕她煎不好,这事就你亲自做,别让她插手”
当晚,赵婆子得周兴家的吩咐,寸步不离守着药罐子,煎好,倒在碗里,端着托盘,亲手送到上房。
周兴家接过,亲自端去西稍间。
福哥鼻子好使,隔着帘子就已闻见草药难闻气味,捂着鼻子,周大娘笑着放到桌上,“福哥,娘让柳絮给你抓的补药,喝上身子就好利落了”
福哥皱眉,赌气,“年年都喝这劳什子,我不想喝”
周兴家的哄道:“喝了身子骨就结实了”
福哥倔强,“说了不想喝,就是不喝”
“一副药值一两银子,倒掉白糟蹋了”周兴家端着碗,耐心劝说。
“拿去给我爹喝去,我不喝这苦药汤子”周天福执拗不肯喝。
周兴家嗔怪道;“你爹喝他做什么,你爹这把岁数,身体又没病”
周天福横竖不答应喝药。
周兴家把碗端到他跟前,小声道;“你喝了,柳絮就能成你的女人,日后想跑也跑不了了,一年半载怀上,就牢牢拴住她,死心塌地留在你身边,这女人有了娃,也就不想别的男人了”
周天福动心,“娘要是这么说,我喝了”
“这才是好孩子”周兴家的欣慰。
看着儿子把一碗药喝光,端着出门口,唤道:“柳絮,碗送下去”
周天福的汤药,抓了五天的,一日三顿,都是赵婆子熬药,不让柳絮沾手。
第五日头上,周兴家的掐指一算,对赵妈道:“福哥的汤药晌午一顿,就没了,我看不用再喝了,补过头反而不好。”
周兴俩口子过吴府,家里清净了,柳絮拾掇完,离晌午做饭还有一阵子空闲,边摘菜边跟赵婆子天南地北闲聊,从赵婆子口中得知,此大周朝,乃是老赵家的天下,历经五朝,国泰昌隆,显德皇帝,子嗣众多,不算公主,光是皇子就十几个,七八个成年皇子俱已封王,各有封地。
柳絮想梁王这厮封渭河流域,富庶之地,看来颇得其父皇宠爱,正想得入神,突然,赵婆子一拍大腿,“瞅我这记性,早起大爷念叨想吃水豆腐,我忘了买了”
柳絮把摘好的菜放到铜盆里“我看东头那趟街面就有卖水豆腐的,一会吃完晌饭,我去买,妈妈歇着”
赵婆子一听,摇头“大爷专门吃菜市场的陈家豆腐,大爷嘴刁,尝一口,就知道。”
“买他家豆腐得赶早去,晚了就卖没了”赵婆子说完,就急着去市场买豆腐。
柳絮在井台上洗菜,院门外传来叩门声,柳絮直起身,走去开门,门口站着一个年轻后生,看见她惊异。
“你找谁?”
“我姑母”年轻后生上下打量她,“你是新来的丫鬟,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柳絮看这后生愿意搭讪,有点油头滑脑,板脸道;“你姑母是姓赵?”
后生笑了,“人称赵妈,就是我姑母,我姑父上山砍柴,腿摔伤了,我母亲让我来告诉一声,让我姑母家去一趟”
柳絮听是赵婆子的侄子,“赵妈买菜去了”也没有让他进来的意思。
“我特意套车来接她老人家,道远,走累了,能不能进院里喝口水”后生惯常往外跑,能说会道,是见过世面的。
柳絮本不想让他进院,碍着赵妈的面子,闪身让他进来,屋里取出茶杯,倒杯茶,端给他,又从屋里搬出个板凳,放在院子里,让他坐下等,自己继续忙活手里的活计。
后生闲着无聊,就没话找话,“妹子是乡下来的,老家哪里人?”
“是帮工?”
柳絮低头洗菜,含糊其辞,他问两三句,答上一句。
盏茶功夫,赵妈便回来,看见她侄子,喜道:“二小子,你怎么来了?”
柳絮见姑侄说话,端盆进灶间。
一会功夫,赵妈急着忙慌地唤她,“柳絮,我家去一趟,跟主子替我告诉一声,我家去看看就回来,灶上的事,你替我张罗两天”
柳絮答应,“妈妈尽管去,不用惦记家务活,我能应付得来”
赵妈跟着她侄子走了。
柳絮张罗午饭,家里就剩下她和周天福,她掂对一下,做了两碗炝汤手擀面,面做好了,先给周天福送屋里。
周天福面色红润,不似原来苍白,坐着身板直了。
一见她,就阴沉着脸,阴阳怪气,“聊得投机,我以为你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