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朝廷上何进大将军加强了支援,可能皇甫嵩已经支撑不住了。就算如此,形式同样不佳。
而徐州方面,在朱儁攻入扬州之后,张昊拒绝了他们调兵回去扬州。太史慈方面只能加快在徐州的行动,希望能够解决徐州,将兵力解放出来。
本来在太史慈的攻势之下,徐州沿海郡国尽皆失守,哪怕有黄巾军分担压力,但陶谦还是有些承受不住了。哪怕是吴匡鲍信等人从泰山征调了一批援军过来,但这样的新军,如何能够应对大乾的虎狼之师?!
特别因为如今形势的缘故,是的徐州境内的士族豪门态度悄然转变,更是让陶谦心中叫苦。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还能支持多久,如今就已经连连溃退了啊。
朱儁战败的消息传播开来,大乾士气高涨,而大汉方面难免惊慌,这也使得形式越发明朗。
这时候张昊还没时间顾及其他地域的发展,这次亲自上阵的战争告一段落,除了按照顾雍等人的建议,派遣赵云带领神策军直接攻入内部空虚的豫州外,张昊就直接回了现代。
要知道他这时候可是还在非洲啊。好在战争时间持续并不长,签证没有过期。
回去后,张昊并没有对王治解释什么,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王治并没有多问,这段时间他都关心着周边形势,但并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或许是他没有渠道得到消息。但不管怎么样,张昊平平安安的,他就满足了。
让王治带着,直接用81式在非洲草原上打猎过了把瘾,毕竟这边的猎物和三国世界还是有着很大不同。毕竟是不同的州陆。玩了两天之后,考虑到停留的时间已经不短。张昊就和王治告辞准备离开非洲。
毕竟王治这边也有着自己的工作要做。离去前,张昊和王治深谈了一下,主要谈及的就是王治的工作问题。张昊想知道王治是不是以后就要留在非洲了,另外他如今的工作辛苦不辛苦,有没有自己想要做的工作。
王治的回答让张昊有些意外,他不确定以后是不是留在非洲,但起码目前没有回国的意思。至于工作算不上轻松,但是他挺喜欢如今这样的环境。
对这样的回答,张昊有些挠头,有些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聊下去了。索性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如今他有着充足的资金,好吧,是充足的黄金。张昊想着如果王治有什么想要做的生意的话,他可以直接帮忙。
免得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还要忙忙碌碌不得空闲又没有多大的收益。
王治神情有些古怪,张昊强调了一下自己的黄金和钱都是干干净净的。王治连忙摇头表示自己不是那个意思,神情变换片刻,他还是拒绝了张昊的好意。
他如今的工作薪酬不低,足够养家糊口,甚至活的质量不错。并且并不怎么劳累,同时王治并不喜欢那种自己为了生意殚精竭虑的生活。
“你自己喜欢就好。不管怎么样,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直接告诉我。”张昊不会强求。他现在也认识到,一个人过的好不好,并不看他拥有多少钱财权势,而是看他自己的追求。
“当然,跑不了你的。别的不说,我结婚的时候,你一定要过来参加婚礼,这边的特色婚礼可有些新鲜玩意,到时候你要来帮我撑场面。”王治说着大笑起来。
看着王治,张昊心中很开心,因为他看的出来,王治真的活的很满足,这样很好。
兄弟俩喝酒喝到了很久,这时候王治可是喝不过张昊了。第二天张昊离开的时候,王治强撑着起来,那脸色苍白的样子可是极为凄惨,直接让张昊送回了房间,张昊独自离开。结束了这次非洲之旅。
回去之后,照常联系了一些父母和朋友。张昊就匆匆忙忙的回到了三国时空,毕竟这边大战还未曾停止。
赵云统帅着一部神策军在豫州的行动进行的很顺利,豫州可战之兵都被朱儁抽调,如今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虏或者就在寿春城中啃树皮。哪怕士族豪门都没有多少护卫,同样被抽调一空。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有能力抵抗乾军,些许的反抗很轻松就被击溃。得益于强大的宣传攻势还有严格的军事纪律,豫州民众对于乾军的到来倒是很平静甚至欣喜。
所以在徐州和荆州战事未曾结束之前,豫州先被拿下。
赵云领军接近荆州边境策应着黄忠,黄忠抓住机会,终于击溃了皇甫嵩大军。
皇甫嵩带着残兵败将一路退到了颍川,所余士兵可以说所剩无几。这是非战之罪,但皇甫嵩一世英名依然难免受到了破坏。
与此同时,徐州那边,陶谦也撑不住了,连连退却,直到退到了兖州,太史慈才不在追击。而黄巾军,在世家配合之后,都被击溃,虽然各地还有逃兵需要围剿,但那些都是疥藓之疾,无关大局。
至此,这场大战算是暂且平息,而这时候已经十月。
第六十四章 没文化啊
雒阳的气氛愁云惨淡,今年对于大汉而言,似乎是个相当悲催的年份。
好吧,这些年大汉的国运一直悲催。但今年尤甚。无他,只是莫名冒出来的这个大乾就足以让大汉不堪重负了。尽管不如几年前的黄巾那般声势浩大天下皆反,但危害和实力尤甚。
大乾稳扎稳打,如今已经手握数州。大汉几次围剿都未曾奏效不说,反而损兵折将。皇甫嵩和朱儁以及董卓这样的大汉名将都失陷的失陷,或是狼狈而逃,这对朝廷诸公乃至整个天下都是个巨大的震慑。
看似皇甫嵩等人起起落落,但谁都知道,这些名将才是真正的擎天白玉柱。连他们都失败了,朝廷还能如何?或者说,这样一来大汉还有席望吗?
雒阳城中很多人思索着这个问题,但表面上都是一副尽忠为国的模样。商讨着到底该如何应对大乾。这些钱国库空虚,兵力薄弱,很多时候评判都是就地征集兵员。
虽然雒阳城中如今还有着一定的军队,但何进等人可不敢放出去,放出去谁来保护他们这些大汉紫金梁?
尽管有朝臣提出这样的建议,但‘英明神武’的何进犹豫了。最终只是抽调出一部,有淳于导率领着前往颍川和皇甫嵩会和,抵抗大乾。虽然朝廷上有处置皇甫嵩的声音,但何进不是傻子,知道惩罚了皇甫嵩,还有谁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应对大乾?
除了一部分军队之外,何进还特意派出了自己的一些僚属,比如说陈琳荀攸等人前往皇甫嵩处辅助。
除此之外,派工匠加紧研究仿制朱儁好不容易送回来的火炮。
值此关头,连以往吝啬不已的各大世家这时候都是一副忠心国事的样子,大量粮草拿了出来。
当然,类似大肆勒索富户,征集钱粮,征召壮丁的事情不管是世家还是朝廷都是兢兢业业在做。雒阳八关被死死封堵住,这才让他们多了一些安全感。
何进下令征调关中的一部分军队,初次之外派人前往各地征兵自然是不会忘记的事情。
这时候何进还有朝廷不少官员还很庆幸,起码大乾在击败朱儁和皇甫嵩之后,并没有乘势进逼雒阳,不然的话,他们还真没有把握能够抵御住。
庆幸之余,少不得有人鄙视大乾目光短浅,不知道利用难得的机会,造反都不专业。
事实上,张昊属下中确实有人提出可以直接攻打雒阳城,但商讨一番之后,被张昊否决了。
不是不知道那样做的好处,但张昊更看到了那样做的坏处。之前就说了,大乾军力相对薄弱,想要直接攻击雒阳城,必须抽调各地的军队,虽然因为宣传得力,如今各地形势平稳,但终究时日还短,缺少武力威慑,是否会出现什么叛乱,谁都不敢肯定。
另外直接攻打雒阳城,且不说朝廷主体会不会逃,成功之后,大乾自然声势暴涨,大汉最后的脸皮都被揭下。那样或者很多地方都会爆发叛乱,这对大乾而言不是坏事,因为大汉威望消失,对于后续攻伐有好处。
但对各地民众而言,却要承受一段混乱了。秩序混乱之后,社会环境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偏偏大乾的实力还不足以迅速平定全境,这在张昊看来,就不是什么好主意了。
不是因为什么假仁假义,毕竟张昊起兵以来,被牵累的百姓同样不少。关键时刻张昊狠得下心。
问题是直接攻打雒阳城带来的好处,不足以让张昊无视坏处。
凭借着巨大的技术优势,张昊稳扎稳打,同样能够达到目的,而且效率和速率未必会低。那么打稳根基,积蓄出足够实力再攻伐就是最合适的办法了。那样还能够尽量少的牵累到百姓,不至于让神州元气损耗太大。
所以通盘考虑之后,张昊放下了这个看似很好的机会。
当然,如果形势有什么变化的话,就到时候再调整。如今只是让黄忠给皇甫嵩施加压力就行。
随风传回的这些关于雒阳的情报,张昊看过之后就放到了一边,不管雒阳朝廷如何应对,但他们最终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这些事情在脑海中一晃而过。这时候的张昊也不轻松。从扬州一州之地,短短时间,连同交州,扩散到了五洲之地,盘子放大了这么多,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就更多了。
荆州和交州还好,刚刚经历过战乱的徐州和豫州才是最麻烦的,好在张昊提前也准备了大量的粮食药物,再加上扬州各地丰收,倒是有办法处理。另外各地安抚民心,整编军队,整饬地方官员的诸类事情也是千头万绪。好在张昊府上人才越来越多,而且也都有了经验,处理起来倒是有条不紊。
除了必须处理的事情外,张昊其实很是挺悠闲的。之前因为亲自率军和朱儁大战,蔡琰终于对他表露了心意,张昊自然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当然要抓紧时间拉近关系。
说起来,张昊倒是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拿下了豫州,似乎人。妻曹的老家被自己占了,不知道去了雒阳去西园八校尉的曹操有没有将妻妾也都给带过去。
好吧,这纯粹是张昊的恶趣味。
好消息是,随着大乾的发展,前来投奔的人才也是越来越多,比如许褚陈到等人,有的是主动投奔,有的是张昊征辟,大乾越发人才济济。
朱儁和董卓等人依然被围堵在寿春城中,因为答应蔡邕尽量不伤害朱儁,而蔡邕又不愿意去劝降,索性张昊就那么先放着,反正最先撑不住的肯定是对方。
事实也是如此,寿春城并没有坚持多久。张昊回老家待了两天,回到琴州之后,再去三国世界就得到了好消息。寿春城中的朱儁残部降了。
确切说,不是朱儁降了,是董卓连同朱儁部下的一些将军联合投降,至于不想投降的朱儁以及其他将领都被绑了起来作为礼物献给张昊。
在历阳城,张昊首先见了见朱儁,这位名将真的给张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彼此条件一样的话,张昊不见得能够玩得过人家。仁善残酷等等行为一切都是为了胜利和大局,或许这才是纯粹的名将吧。
想着朱儁的种种行为以及自己读过的一些资料,虽然不喜,但张昊也有些感触。
哪怕被自己的部下背叛,朱儁虽然面容清瘦憔悴,但目光依然坚毅无畏。到了堂中,对于张昊没有让他跪下的行为没有表示感激,目光直视着张昊,直接问道,
“我之所以来到这里,就是想要问你一句话。你准备如何对待皇上和皇室中人?”
张昊怔了怔,没想到朱儁会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亲自和大乾战斗过的朱儁在深入的了解了大乾之后,哪怕在大战之前,他就知道自己胜算不高,哪怕能够胜一时,最终的胜利肯定属于张昊。只不过他的品性以及思维注定了他要尽忠,所以才拼死一搏。
生性刚烈的朱儁能够在被部下背叛并且当成礼物的时候,并没有寻死,就是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
“视如常人,我没必要赶尽杀绝,他们也不值得我如此。呃,好吧,视如常人的话,恐怕五谷不分六体不勤的他们连活下去都难,我会册封一个荣誉爵位给他们,俸禄足够让他们能够过着寻常富贵人家生活。”
张昊想了想说道,
“多谢。你确实胸怀高远。这个天下在你手中,会更加兴盛,百姓们想必能够生活的更好。”
朱儁由衷的说了一句,脸上浮现淡淡笑容。
张昊蓦然感觉不对,连忙示意一下,边上侍卫迅速扶住软倒的朱儁,却见他的嘴角有血流下。他竟然选择了咬舌自尽。
连忙上前查看了一番,不知道因为疲惫还是因为疼痛,朱儁直接晕了过去。好在没有直接挂了。不然张昊怎么和蔡邕交代。没文化啊,不知道咬舌自尽最不容易死吗?而且还很遭罪。
直接叫来医匠,让人好好照顾朱儁,又叮嘱亲卫将事情告诉蔡邕,让蔡邕和卢植去照顾朱儁,这个刚硬的老头,张昊是伺候不起了。
随后张昊接见了董卓等投降的人,其中最吸引张昊目光的无疑就是董肥肥了,这个家伙肥壮如熊,满脸横肉却能够表现出一副恭顺谄媚的样子,绝对是个人才,很识时务,怪不得能够爬的那么高。
应该说,董卓挺倒霉的,属于被张昊影响的一个小悲剧。本来今年应该是董卓飞黄腾达的一年。
想想历史上董太师的威风,什么夜宿龙床啦,什么废立皇帝啦,虽然结局不美。但好歹人家牛叉过,什么都享受过。
想到历史上董卓的结局,张昊扫了一眼董卓,虽然很是肥壮,但想来如果点天灯的话,应该不会像传说中那么夸张,嗯,是进京之后养尊处优养出了肥膘吧?!
被张昊如此打量,董卓神色不变,但心中也是阵阵激灵,哪怕经历了那么多残酷的战争,但董卓依然不想死啊,死了的话,怎么享受荣华富贵。所以这时候董卓只是将腰弯的更低一些,脸上笑容更灿烂一些。
哪怕董肥肥的黑历史很多,但人家已经投降,张昊这会儿不可能直接干掉他。
表面上还是要一视同仁,该整编整编,该去进修就去进修。少不得,回头派人盯着他点。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对董卓印象不佳,所以张大王派人稍微暗示了一下。于是董卓很懂事的将赤兔马进献给了张昊。张昊甚至都懒得故作姿态的推辞,直接接受。少不得对董卓好言抚慰几句,反正说话又不花钱。
另外还有个人必须要提一提,那就是虎贲中郎将袁术了。
这位袁家大少没有投降,这肯定不是他多么的忠贞不屈,完全是他清楚自己和张昊有过节啊。
想着去年在雒阳城中两人相遇时的情形,以及后来这个家伙的小动作,张昊给袁术安排了一个好差事。去挑粪,磨练磨练筋骨。
这样安排之后,张昊甚至见都没见袁术,虽然有去打脸的理由。但这时候的袁术已经不被张昊放在眼里,他根本没有那个心思去当面打什么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