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完颜兀术,够狠!!!
因此,虽然金兵走得很慢,队伍的阵型也保持得非常整齐。但是,当宋军的箭雨落在金兵的阵中,几乎没有作用。
甚至连神臂弓都一起失效了!
于是乎。金兵慢慢朝着宋军的工事逼近,步伐坚定,意气昂扬。
这时候,在指挥中心驻马观察了很久的完颜撒离喝转身回营,向完颜兀术很开心地报告:“吾得之矣!”
只能说,完颜撒离喝的获胜宣言发表得太早了。金兵向宋军的工事发起了无数次的进攻。在工事前扔下大量的尸体,依然未能有所收获。
这是金宋两国开战以来最公平的战役了,金宋双方的士兵全都站在地面上,你捅我一枪,我砍你一刀,各施其技。
这一场仗对于金宋两国而言,都是极为重要。不容有失。因此,这场仗足足持续了三天,尚未休战。
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宋军的擂鼓声、金兵的号角声、刀枪的碰撞声、士兵们的呐喊声、惨叫声,等等,合奏成一曲规模宏大的命运交响乐。
突然想起了WEN革中的一首歌
东风吹,战鼓擂,
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历史规律不可抗拒!不可抗拒!
整整三天时间,十万金兵居然被宋兵死死挡在防御工事之前,不得寸进。
原因之一,事后完颜兀术向金主吴乞买解释道:金兵的负重过大,相持之中,反而是人数少的宋军占了便宜。
其实完颜兀术不知道,此时的宋军也到了他们的极限。
面对金军日以继夜的疯狂进攻。吴璘有些部下动摇了,他们建议后撤。
理由是,这里毕竟是临时工事,比不上仙人关的坚固和险要;在这里战斗。人员的死亡率太高了,高到难以接受。
不得不说,这些部下提出后撤的理由相当充分。
对于这些合理要求,吴璘的答复非常果断。
他先是拔出刀,然后在地上划了一条线,说道:“死则死矣,过此线者斩!”
对于自己的属下,吴璘并没有一味弹压;最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吴璘当然知道一手大棒一手萝卜的道理。
既然大棒已经使出,胡萝卜自然也要拿出来。
于是,吴璘部下们说,金兵是进攻的一方,而且金兵身上的负重明显比我们要重得多,因此,只要再挺一天,金军必将撤退。
一个部下马上提问,如果再挺一天而金兵不退,怎么办?
吴璘用手指向天空,很严肃地答道:“我发誓!”
虽然吴璘只说出了三个字,虽然吴璘并没有详细说明他发誓干什么,但是他的部下信了,转身出去,继续作战。
仙人关之战的第五天,正如吴璘对部下所预言的。这一天金军攻势的凶悍是前所未有的,完颜撒离喝亲临战场,指定了一个突破口。
完颜兀术事后才知道,宋军把这个临时工事叫做仙人关的第二隘,而撒离喝指定的这个突破口,是第二隘西北角的一座角楼。
这次金兵发狠了,把吃奶的力气都使用上来。
发狠的结果是,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们居然把这座角楼给打歪了。
哇塞,终于把这只大刺猬给打开一个缺口了。哎呀,太不容易了。
就在金兵眼泪汪汪、欢呼雀跃的时候,怪异的一幕出现了:一条用布帛结成的长绳甩了出来,把楼给拉正了。
不是吧,这样也行?
PS:谢谢独孤青龙大大、靓女007大大、龙腾虎跃马到成功大大的打赏,hans2006大大的月票支持。
今天开会时间太长了,差点就断更,好险。
第二百九十五章:奇迹
不得不说,在关系到金、宋两国命运的仙人关战役中,有太多诡的事情发生了,有些事情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只能用“奇迹”这个形容词来赞美它。
刚刚宋军用布帛结成的长绳把已经倾斜的角楼给扶正,算是“奇迹”之一;接下来,金、宋两国的士兵们将再一次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发生。
完颜兀术确实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同学。
见宋军的工事屡攻不下,完颜兀术又想到一个好办法:宋军的工事不是木制的吗?既然如此,就给他们来一招彻底的………放火!
就不信治不了眼前这些可恶的南蛮子!!!
完颜兀术说到做到,才一盏茶的功夫,宋军的木制工事上,就象刺猬般插满了金兵射出的火箭。
哈哈哈,还烧你们不死!!!
就在完颜兀术志得意满,等待着宋军从工事中狼狈而逃的时候,突然看见有大片大片的水从楼上浇了下来。
火被扑灭了,看得完颜兀术目瞪口呆。
以水灭火当然不是奇迹,奇就奇在宋军泼下来的那些水中,带着浓郁的酒香。
也就是说,宋军是用酒来灭火,这算不算奇迹!
酒和油不都是可燃的吗,怎可能用来灭火?
这个问题,陈豆翻看了很多资料方才发现:中国蒸馏酒技术是蒙古铁骑出国弄回来的,在元代才开始普及蒸馏酒的;而宋代的酒普遍还是村醪浊酒,也就平常所说的发酵酒,还真点不着!
无论如何,宋军的将士们又熬过了一天,而且是最艰难的一天。
在这一天里面,十万金兵全员出动,甚至连完颜兀术本人也都冲在了战场的最前线,可是。金兵始终冲不垮宋军的工事防线,没办法逾越半步。
英勇无比的宋军将士们,就像堆砌在岸边的一块块巨石,经受住海水一浪接一浪的冲击,屹立不倒。
宋军的将士们拼命了,完全杀红了眼,脑海了唯一在想的就是如何把枪捅进敌方的要害部位。如何用手中的大刀把对方的脖子砍断……
右手断了还有左手,双手没了还有双脚,甚至还有嘴巴和牙齿。
宋军的勇气和死守不退的决心完全超出了女真人的想象。
完颜兀术不知道,宋军之所以能支撑得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昨天晚上吴璘给了他们一个承诺………今天是战争的最后一天。
金兵越攻打得凶狠。就越证明吴璘这个承诺的可靠性。
试想一下,假如完颜兀术发现了这个真相,会作如何感想?
无论如何,金兵再一次不胜而退了。
太阳早已经下山了,可是月亮没有出来。
这里的杀戮太重了,血腥味太浓郁了,以至于把月亮给吓着了。躲在厚厚的云层里,死活不肯出来。
大地一片黝黑,伸手不见五指。
根据吴璘先前的预言,过了今晚金兵就会撤退跑路,这是真的吗?假如金兵不退,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战斗下去?
带着这些疑问,将士们都看着吴璘,同时等待着午夜的更鼓之声。
说句难听的。假如金兵明天再次出现,宋军即便没有逃兵,战斗力也肯定大大下降,因为长官的诺言没有兑现。
这时候所有的压力都在了吴璘的身上,而吴璘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看着仙人关的方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噹、噹、噹”
军中的更夫清晰地在更锣上敲响了三下。夜半三更、丙夜子时。
站在工事顶上的吴璘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说道:““他们终于来了。”
吴璘口中的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吴璘的哥哥吴玠、以及吴玠事先安排好的预备大队。其中包括西北军中武力最高的几位武将,如杨政、田晟、王庆、王武等人。
从风格上说,吴玠并不是一个防守型的将军。而是一个疯狂进攻型的将军,为了今晚的进攻,吴玠甚至不惜把自己的亲生弟弟推上最危险的地方。
吴璘已经完成了他对哥哥的承诺,至于吴璘对于士兵们的承诺,就要看吴玠他们今晚的行动了。
有无数的历史事件证明,一旦老天爷把历史发展的剧本给写好了,就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出改变,哪怕他有未卜先知之能。
对于吴玠喜欢夜晚偷袭这个恶习,完颜兀术是深有体会的;因为,被吴玠偷袭的次数,没有谁能比得上他了。
所以,完颜兀术在这次仙人关的战役中,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把晚上的防御工作安排到了一种不厌其烦的程度了。
即便如此,完颜兀术最终还是被吴玠的夜晚偷袭所击败。
与吴璘鏖战了整整四天时间。在这四天里,最后三天是披着两层厚的重甲与宋军贴身搏斗的。
这可是七十多公斤的负重,不要说战斗,就是徒步走三天也能把人给累垮了。
于是,在这天的晚上,所有的金兵都一起违抗军令,脱掉穿了三天三夜的双层重甲,躺在地上像死猪一样休息。
而在营外负责站岗巡逻的金兵,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地睡觉休息;反正这几天晚上,宋兵也都没有前来偷袭,今晚应该不会那么凑巧的。
大家都是人,我们累了,宋军自然也累,怎可能还有力气在夜晚来玩一些诸如偷袭之类游戏呢!
至于完颜兀术和完颜撒离喝,他们是指挥官,只要把工作安排下去就够了,难道还要他们下去检查工作吗?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实际上,完颜兀术和完颜撒离喝两兄弟早已在中军帐里,鼾声大作!
今晚吴玠前来探访完颜兀术,并没有携带陌刀。
这玩意太长太狠了些,一不小心就会弄伤自己人。所以。吴玠给完颜兀术带来了另外一个礼物………大斧头。
在漆黑的夜晚,在拥挤的军营中,用大斧头一砍一个准,多痛快!
吴玠的预备大队在前面的金营里砍得欢,吴璘和他的兄弟们也不示弱,在第二隘工事里倾巢出击,加入到攻打金兵的行列之中。
吴璘和他的兄弟们确实已经筋疲力尽了。但如今不是去战斗,而是单方面的砍人屠杀,或者叫做痛打落水狗。
尤其重要的一点,在金兵的大营里还有无数的辎重,这些辎重都是战利品,谁不来谁吃亏。
兄弟们的行动完全不需要吴璘动员。相反。假如吴璘不让他们参战,他们极有可能会马上造反。
十万金兵的补给,那还有多少钱钱啊!
就这样,金兵糊里糊涂地战败了,而且是在睡梦中被击败的,这些可恶的南蛮子,一点都不讲规矩。就喜欢来阴的。
金兵败退了。
金兵这次败退的方式和上次在和尚原的时候一模一样,被吴玠火烧连营。
实在很怀疑,这个完颜兀术跟曹操有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总喜欢使用连营;同时也想知道,吴玠和周瑜有什么关系,那么喜欢火烧完颜兀术!
不过,吴玠这次还是多了些招式,并不单单是在金兵的后面追赶。还在金兵逃跑的路径上分段承包,派人沿路拦截。
比方说,负责横川店地段的是统制官张彦,而负责河池地段的是统制官王俊。
吴玠真够狠,居然还预先派人埋伏在外面,等候金兵的溃退。
难道他就不担心吴璘在第二隘的工事里抵挡不住金兵的进攻吗?
这是个好问题,但是在历史上。胜利者就是者,不用接受任何的质疑。
金兵如今是在举行逃跑大赛,几万人一起逃跑,那种场面太壮观了。
一路逃跑。沿途不断有宋军拦截袭击,从黑夜逃到白天,又从白天逃到晚上,整整一天两夜,金兵方才停下来,稍作休息。
终于天亮了,完颜兀术四下一看,这个地方好熟悉啊!
仔细再看,刹那间,完颜兀术悲愤填膺,泪流满面。这里居然是和尚原下面的那块平地。
当金兵们看清楚了地形后,他们瞬间精力回归,像打了鸡血一样,再次暴跳起来冲向山路,跑得那叫一个欢快!
这帮人继两夜一天的连续狂奔之后,再次创造了奇迹,居然一口气跑下了秦岭,回到了凤翔城中。
没法不玩命,鬼才知道吴玠在这地方又埋伏了些什么。
实际上他们多虑了,吴玠的兵力并不多,都押在了仙人关一线上,导致其它地方全都空虚无比,这时想要扩大战果,也都鞭长莫及。
《续资治通鉴》卷一一三中有以下的记载:金人进攻第二隘,人被两铠,铁刃相连,鱼贯而上,璘督士死战,矢下如雨,金兵死者复践而登。完颜杲驻马四视久之,曰:“吾得之矣!”翼日,命诸军并力攻营之西北楼,统领官陇干姚仲登楼死战,楼已欹,仲以帛为绳,曳使复正;金人以火焚楼柱,仲取酒灭之。玠又遣政与统领官田晟以锐兵持强力大斧击其左右,夜,布火四山,大震鼓随之。壬子夜,垒中大出兵,遣右军统领王庆及王武等诸将分紫白旗入金营,金兵惊溃,将军韩常射损左目,敌不能支,遂引兵宵遁。右军统制张彦劫横山寨,斩千馀级,玠遣统制官王浚设伏河池,扼其归路,又败之。
PS:谢谢风靡网络大大、被爱的小徐大大、大寒尖大大、忘花心大大的打赏和靓女007的月票支持。
第二百九十六章:皆有可取之理
仙人关之战以宋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这一场战役,对于金、宋两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宋朝而言,仙人关之战,巩固了宋朝在陕川一带的防线,确保了四川这个大粮仓和西北这块优质的兵源地区,让南宋小朝廷没有了后顾之忧。
对于金国而言,这场战役的失败,不但白白浪费了金国这几年来在陕西地区的经营成果,让多年的努力付诸流水。更为重要的是,金国的精锐骑兵损失惨重,一时难以补充。
可以这样说,仙人关一战是宋金两国实力此消彼涨的转折点。
此战过后,金国进攻、宋朝防守的模式开始消失,金宋两国逐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相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金、宋两国开始互有攻守,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阶段。
对于这场战役,《续资治通鉴》卷一一三中用这样一句话作为结论:是举也,金人决意入蜀,自完颜杲已下,皆尽室以来,既不得志,遂还凤翔,授甲士田,为久留计,自是不复图蜀矣。
金兵在仙人关大败而逃的消息传来,最为惊恐的是伪齐的傀儡皇帝刘豫。
这位宋朝的前任济南知府知道,金兵在西北的失败,势必减少对自己的支持;而且目前宋朝的北伐军一路高歌,一旦再有什么闪失,伪齐的形势将岌岌可危,随时有被宋朝消灭的可能。
因此,刘豫把手上能调动的兵力全部集中起来,调拨给李成,下命令让李成务必击败岳家军,把宋朝的北伐军赶回长江以南。
为了击败岳家军,刘豫可是下了血本。出重金从陕西、河西、河东等地请来了数额巨大的“番贼”和“签军”,集结在邓州东南的新野市,与李成的部队合兵一处,组成了一支号称拥有三十万人的大军,向岳家军发出挑战。
“番贼”很容易理解,就是其他外族的士兵,包括女真人、契丹人、党项人、渤海人。等等。
那么“签军”又是什么军队?
《金史?兵志》中记载道:“故混源刘祁谓金之兵制最弊,每有征伐及边衅,輒下令签军,使远近骚动,民家丁男,若皆强壮。或尽取无遗。”
而汪藻在《论侨寓州郡札子》里面的说法是:“比金人入寇,多驱两河人民,列之行阵,号签军。”
也就是说,签军其实是沦陷区的汉人被金国强征而组建的军队;既然是被迫强征的产物,签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自从三年多前被岳飞狠狠揍了一段,败退回长江以北。李成就对岳飞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恐惧。
这种恐惧不是一般的害怕,而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忌惮和屈服,就如同是老鼠对于猫的那种天生的畏惧一般。
因此,李成对于岳飞的这次北伐,能躲就躲,能避则避,总之就是不愿意与岳家军正面接触。
但是,对于刘豫的圣旨和数额庞大的援军。李成没有任何推托的籍口,唯有硬着头皮向岳飞发出挑战的战书。
对于李成的约战,朝廷是忧心匆匆,毕竟双方的人数相差太远。
这时候,高宗皇帝给岳飞发了一道圣旨:“敕岳飞:朕具闻卿已到襄阳,李成望风而退。朕虽有慰于心,而深恐难善其后……及金国、伪齐十势强弱。卿可以厚金币,密遣间探,的确具闻;盖国计之所在也。故兹笔喻,深宜体悉。”
小皇帝啰啰嗦嗦讲了一大堆。无非是担心岳飞义气用事,强行与李成决战,要岳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