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中五虎上将之一赵云所创的子龙枪以灵巧为主,招式精妙繁杂,但其中有七式杀招,异常凶猛,招招见血,这七式杀招就是“盘蛇七探枪”。
“盘蛇七探枪”其实是一种通过运气,改变身体形态而进行攻击的打法:先运心脏的力量,猛烈一急,使全身热血沸腾,然后含住这股猛烈沸腾的劲,瞬间下沉到腹部丹田处,通过丹田带动全身的五脏,气血,筋肉,骨,髓,统一成一个类似大蟒蛇般的整劲儿,爆发出比平时强大许多的力量。
杨家枪法由后汉时期老山王杨衮所创,糅合了当时中原地区最厉害的六种枪法,包括西楚霸王项羽所使的“霸王枪”,三国张飞所创的桓侯枪,唐朝尉迟敬德所用的鼍龙枪,这叫做三猛;还有三国赵云的子龙枪隋唐罗成的梅花枪盛唐名将郭子仪的汾阳枪,是为三巧枪枪法。
这六种枪法中,杨衮所得皆是真传,唯独缺了子龙枪中的七式杀招:“盘蛇七探枪”。这一点,还是杨再兴在昼锦堂时告诉岳飞的。
在新月桥一战,岳飞兄弟几人杀死李宪,得到龙胆亮银枪和盘蛇七探枪的枪谱,欣喜若狂。但其中发力和力量的转换,尚未能完全领悟。这次岳飞就是要逼迫小梁王使出盘蛇七探枪,好看个究竟。
如今见到小梁王扑上来,近身肉搏。个中的发力和气息的运转,在岳飞强大的神识覆盖下,一清二楚,无所遁形。岳飞顿时明白过来,心中大喜,决定不再有所保留。
岳飞立即存腰缩骨,避开来剑,再窄身摇膀,反身用沥泉枪枪尾向小梁王抽去。
杨家枪法:“苏秦背剑”
岳飞在小梁王的压力之下,硬是把长枪使出了短剑的效果,看来经过这一战,岳飞的枪法又有所长进。
小梁手中宝剑砍空,正欲出拳打向岳飞背部。忽见岳飞身形转动,黑黝黝的大铁枪杆扑面而来。小梁王避无可避,双腿用力,整个身体徒然跳上半空,双腿呈剪刀状往岳飞颈部夹去。
盘蛇七探枪合击技:“常山飞龙夺命剪刀腿”
这一招“常山飞龙夺命剪刀腿”其实就是“常山升龙霸”和“凶蟒缠绕夺命击”的合击打法。这个招式大有来头:当年刘备新野战败,带着百姓逃难,而把妻儿遗落在曹操占领区。赵子龙孤身一人回去营救,百万军中藏“阿斗”。曹操惜才,下令不准射杀赵云,但赵云胯下战马还是屡屡被射中。而赵子龙就是靠着这一招,多次强夺敌将战马,才能最终胜利逃走。但此招有个弊端,就是旋转过甚,导致“阿斗”脑震荡,长大以后轻度弱智,很容易信人。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而不成,阿斗在后方捣乱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这是旧话。
小梁王人在半空,在岳飞上方约几尺的位置,在夕阳的辉映下,身上的黄金盔甲金光闪闪,如同一条黄金神龙,从天而降,张牙舞爪,气势逼人。
场下武生们和大小考官都倒吸一口冷气。
这种打法,太刚猛!太果敢!太厉害了!!!
小梁王柴桂来势太快,此时再用兵器出招已经来不及了,岳飞索性放下手中大枪,运劲在手,双手画圆:一轻一重,一快一慢,一小一大,一水一火。
华山睡仙派顶级丹法之一:“取坎填离”。
自从岳飞领悟了这招华山睡仙派顶级丹劲打法,使用的次数寥寥无几。第一次使用是在一个月前,在昼锦堂的演武场上,岳飞用这招来击败杨再兴的杨家枪法绝杀技-“孔雀开屏”;第二次是上一个回合,用这招来挡住小梁王的春秋大刀刀剑合击技:“一推二进托刀式”;如今是第三次使用,也是第一次毫无保留,进全力打出。
两人身体尚未接触,小梁王已经觉得岳飞的两只手如同两条巨龙,绞起了一个奇异的漩涡:这个漩涡里有一阴一阳两个涡眼,格外分明;这个漩涡并不狂躁,不温不火的样子,但其中透出一股强大的吸引力,硬生生把人扯进漩涡里。小梁王用尽所有的办法,始终挣脱不掉。
这个时候,小梁王柴桂已经彻底明白,面前的这个对手,是个名符其实的金丹高手,其境界可能比自己的师傅李宪还高。
两人身体接触,竟然是无声无息。岳飞双手一把裹住小梁王双腿,然后一绞一抛,把小梁王整个人抛飞丈余高。
岳飞趁势拿起沥泉神枪,双手一抖枪花,枪尖直溜溜向着小梁王扎去。
杨家枪法:“抱迎风钩挂”
小梁王柴桂被岳飞用“取坎填离”所绞抛,人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再加上人在半空,无处借力,整个身体被沥泉枪穿透,挂在了半空,一命呜呼。但是眼睛还是挣得大大的,盯着前方,真正的死不瞑目。
小梁王的怨气肯定比起他师傅李宪更重。李宪好歹是个丹劲高手,与你岳飞同级别,你耍点小阴谋小手段还是情有可原。但对上小梁王这个明显低你一个级别的对手,你岳飞还是藏着捏着,最后才突然爆发。你让小梁王如何能够服气,情何以堪?
场下一片寂静,
鼓声早就停了,只剩下风声和诸多彩旗在大风中吹拂飘扬的声音。
场下的观众,武生和众大小考官都发不出任何声音。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知道小梁王的背景,认为小梁王当武状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的对手只不过是绿叶而已,专门用来衬托小梁王这朵红花的。而当小梁王与岳飞打斗激烈之际,众人还以为是预定的情节,让小梁王这个武状元赢得更漂亮,更服众。岂料转眼之间,形势逆转,小梁王已经被人用大枪挑起。不但状元无望,连命也丢掉了。
小梁王柴桂的身体被沥泉枪挂在半空,血顺着铁枪的枪杆慢慢留下,岳飞轻轻把小梁王的尸体放在地面上,抽出大枪。旁边的白龙马停止与雪花骢的纠缠,慢慢踱步上前,用鼻子拱小梁王几下,突然抬起头来,长长的嘶叫了一声,声音甚觉悲惨,一行眼泪从白龙马的眼睛流了下来,在夕阳之下,晶莹透亮,闪闪发光。
--------------------------------------------------------
谢谢zhuxyhh01大大墨海浮沉大大悦榜tul大大靓女007大大清泉2013大大的打赏和支持。在书评区置顶处有“常山飞龙夺命剪刀腿”的视频链接。请大家欣赏。
--------------------------------------------------------
第八十四章:护国武神
小梁王柴桂自幼丧父,为了遵从父亲柴皇城的遗愿,在师傅李宪的教导下,从小到大只是在筹谋一件事情---恢复大周皇室。
为了做成这件事情,柴桂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包括童年的欢乐,甚至为了讨好徽宗天子,强迫自己接受龙阳之道,成为暗地里被人所耻笑的龙阳小真君。
柴桂自小就要学习各种治国之道帝皇之术;体会不同的厚黑之术人心变幻;在诸般阴谋策划中成长。如果成功了,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很不幸,这次他失败了。
他是对,还是错了?
与那个只会吟诗作对,整天沉迷于风月之间的徽宗天子相比,又是如何?
但这一切,与苦逼百姓是无关的,虽然每次改朝换代,流得最多的也是百姓的血。但凭什么苦逼百姓就不能当家做主,就不能选皇帝呢?
江山如烟,夕阳如血。
英雄逝去,又有谁能定错对!!!……
与之前死去的武生相比,小梁王柴桂的死少了几分血腥,多了一些凄美。场下有些人心软,亦与白龙马一同流起了眼泪。
演武厅上,四位主考官表情各异。开封府留守,老元帅宗泽见惯生死场面,神色自若。而丞相张邦昌兵部尚书王铎右军都督张俊这三位主考官都被岳飞当空一枪,吓得目瞪口呆,完全没了主意。
白龙马长长的一声嘶叫,才唤醒了三位被吓呆的主考官。
张邦昌一拍手中惊堂木,声颤颤地喝道:“来人啊,大名府黄县武举人岳飞,在考试中当众杀人,违反国律,给我速速拿下!”。说完,转头看了一眼宗泽,发现宗泽竟然没有反对,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张邦昌方才略微安心。
张邦昌见中军官站着不动,大声喝道:“还不快去?”
中军官上前禀道:“大人,本届武科举采用真刀真枪实战,只要是在对手认输前出的招,即便死亡,也是与人无尤。那大名府武举人岳飞在校场比试中出手,光明正大。众目睽睽之下,冒然前去去抓人,恐怕众武举人多有不服。”
“啪”的一声,旁边的右军都督张俊也重重地拍了一下惊堂木,喝道:“你不去抓人,就是违抗军令,本都督现在就可以把你拿下。”
张俊知道今天皇家校场里的官兵都是开封府留守司所下辖的人马,而张邦昌是文官,怕下面的官兵不服调动,故也开口帮腔。
那中军听到张俊开口,转头看一看宗泽,见宗泽对自己笑了一笑,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心中领会。便对着张邦昌大声回道:“末将领命”。转身走出演武厅。
……
场上的岳飞放倒了小梁王柴桂后,正在圈内等候。岳飞也是第一次参加武武科举,并不了解具体的仪式是什么。
小梁王的尸体还没人前来收拾。太意外了,事出突然,根本没有任何准备。小梁王营帐中的王府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敢拿主意。
突然间,校场之中鼓声再起,密集的鼓声中夹带着阵阵杀意。一队禁卫军冲进场中,围住岳飞,为首一员偏将大声喝道:“奉丞相命令,大名府武举人岳飞在科举试中当众杀人,违反国律,要缉拿归案,岳飞快快下马受绑。”
这偏将的声音甚为响亮,场下的各地武举人闻言,哄的炸开了,顿时乱成一团。当初小梁王杀人时,禁卫军所说的是“生死各按天命”;如今小梁王被杀,却又变成“违反国律”,还要缉拿归案,真是天理何在?江陵府和真定府两处营帐中的武举闹得尤其厉害,无他,何定一和韩斌的尸骨未寒。
见此情况,心中庆幸早有准备,岳飞把沥泉枪挂在马背上,双手解开身上的盔甲,露出一身黑色劲装,和斜披在身上的一条金黄色的绸缎。
岳飞全身劲力鼓荡,原来八尺多高的身材突然又长高个几分,身体筋络骨骼连续发出闷雷般的响声,远远地传到四周武生的耳朵里。
岳飞拿起沥泉神枪,往四周慢慢画了一圈,杨家枪法:“龙归大海”。
那队禁卫军以为岳飞要开打,连连退了几步。场下的武生也以为岳飞要与官兵对抗,顿时安静下来。
只见岳飞一发劲,举起大枪往空处连发三击:“拦拿扎”
自打成功凝聚金丹以后,岳飞还没有象现在一样用尽全身的力气,连打三招“嗡!嗡!嗡!”
长长的大铁枪杆猛烈地抖动着,再度发出了寺庙里撞大钟时候的声音,把整个皇家校场内的所有声音,包括战鼓声,全都覆盖住。
巨大的声浪炸开,四散开去,几乎形成实质。围住岳飞的禁卫军挡不住再退了几步,场下很多武生也都捂住了耳朵。
金丹高手的全力一击,厉害如斯!!!
岳飞运气在喉,用佛家狮子吼的功夫,对着演武厅大声喝道:“呔!我岳飞是华山陈抟老祖亲传金丹弟子,先太祖皇帝武神绫的传人。先太祖皇帝留有遗旨,见武神绫如见太祖,汝等还不下跪行礼,更待何时?”
佛家的气功大多中正平和,发人深省。岳飞的狮子吼,声音传遍了整个皇家校场,也传到了演武厅上,一字一句,历历可辨。
绝大部分人都搞糊涂了,什么是武神绫?真的是闻所未闻。这也难怪,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而且自太祖皇帝仙去后,武神绫一直供奉在华山之巅,从未入世,如今突然出现在大众的眼前,除了一些世家老人,其他人根本无从得知详情。
岳飞喊罢,余音尚自在校场中飘荡,场下众人已经开始乱了起来。跪,还是不跪?如果不跪:这可是关系到纲常等级的伦理大事,处理不好,可是欺君大罪,要诛九族的,儿戏不得;如果跪,这也突然了,甚至有些荒唐,毕竟是男儿膝下有黄金。
场下众人各自犹豫。而演武厅上,张邦昌,张俊和王铎三位主考官则脸色刷白,手脚冰冷,如堕冰窖。
-------------------------------------------
谢谢zhuxyhh01大大大大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
第八十五章:震天弓,穿云箭
身为朝廷大员,张邦昌张俊和王铎他们自然是对皇室的历史和各种轶事了如指掌,这些都是与皇帝相处时拍马屁和阿谀奉承必备的功课。
至于武神绫一说,他们当然了解,尤其是他们知道,岳飞是天下第一手周侗的关门弟子,而周侗是华山为数极少的入世弟子之一,被当今徽宗天子亲口御封为“天下第一手”,是神仙一样的人物。所以岳飞所言,他们已经确信了七八成。而且在这种公众场所,没有人敢拿自己的家族来开玩笑。
但问题是,张邦昌他们根本不能接受这一事实。
按照原来的计划,变天的三部曲是:首先,枢密使兼征辽大元帅童贯已经掌控了全国绝大部分的兵力,而且这些兵力已经被调离京师汴梁;其次,小梁王柴桂取得武状元,监管征辽大军粮草;最后,再来一次陈桥兵变,回复大周的江山。这就是童贯李宪张邦昌张俊和王铎他们的最终目标。
这也就是他们为什么不顾诸多阻拦,包括朝廷大部分的武将,大部分的地方官员,甚至一些与朝廷关系密切的海外国主如朝鲜国王等的劝阻,一意孤行,怂恿徽宗天子与金国海上结盟,要强行出兵攻打辽国的原因。
很简单,不出兵征辽,李宪童贯他们就没有籍口统帅全国兵力,调拨全国绝大部分的兵力置于其帐下,任其驱使。
兵权拿到手,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还需要掌握粮草的供应和监察权。因为大军每天所消耗的粮食数量都是天文数字。没有稳定和可靠的粮草来源,军心顷刻就会崩溃。
各位看官,写到这里,不由得要赞一下宋太祖赵匡胤分散军权的制度设计。
在宋朝之前,各朝各代都是只用一个部门来统管军队:如西周的司马魏晋后的兵部等等。而在宋朝,军权三分:“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帅司路管军粮,各有分守”(《宋史·职官二》)。
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管军政军令,制定战略决策等事,正副长官为枢密使枢密副使;三衙即是殿前司马军司与步军司,有时也称“三司,掌管兵马演练,宋徽宗皇帝又在三衙上设兵部,方便与枢密院衔接,正副长官为正副兵部尚书;帅司路负责管理军粮的征收和调配,正副长官为转运正使转运副使。
枢密院兵部三衙和帅司路相互衔接,但互不隶属,所以整一个宋朝,没有出现诸如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频繁出现的武将造反的情况。
经过李宪,童贯和张邦昌他们的联合筹划,多年运作,这次借口征辽,好不容易才把枢密院和兵部三衙统合。一旦小梁王柴桂能夺得本届武状元,就能以二路元帅的名义接管帅司路,取得军粮的筹集和调配权,三权合一,天下可得。
如今小梁王一死,军粮的筹集和调配权就如同是煮熟的鸭子飞上天,让张邦昌他们怎样能接受得了???
而且岳飞开宗明义,自称护国武神。一旦确认落实,地位超然,皇上也要忌惮几分,结果将是岳飞与宗泽一派独大,朝中无人能压。
这种结果,对于大宋朝廷现行运转的体系将是个极大的冲击。甚至比当年王安石新政变法时对朝廷官员体系的冲击更甚,朝中的诸多官员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