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骁雄-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杀了杨光远,我永固宫耗费的多少心血就这般付之东流了。
  你说,你该如何赔偿我永固宫的损失?”
  李风云心中暗道:“果然是永固宫救了杨光远,这永固宫的野心当真是不小,她们究竟要干些什么?”
  “当然,也不能放了你,前几天才放了你,这才几天,便闹出这番事来。”伍长老皱眉说道,“说起来,你的师门与我永固宫渊源颇深,你不帮我们也就算了,为何还来还我们的事?”
  “本门究竟与永固宫有什么深厚的渊源,上次见大师兄却忘了问。”李风云心中不解,开口笑道:“是啊是啊!所以伍长老更要放了我,只不过杀了一个国贼,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这话倒似与燕无双的口气有些相似,你该不会跟他学的吧!”伍长老摇摇头,问道。
  李风云想了想,还真被伍长老说中了,与燕无双相处得那几日,不知不觉中他还真受燕无双影响不小,无意中接受了燕无双许多观点。要不然,他也不会说出汉奸、国贼、祸国殃民、率兽食人等这些字眼,这些话,正是燕无双评价杨光远时用过的。
  “学什么不好?却偏偏去学那个榆木脑袋,学多了,只怕你这脑袋也会变成榆木的!”伍长老叹道,“为人处世,哪有那么多的是非对错?说到底,不过是利害两字而已。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利益相同谁都可以作为朋友,利益相对即便是朋友,又有多少不反戈相向的呢?人哪,其实就是如此!种种道理,不过是披了件漂亮的外衣罢了。”
  李风云心中一震,这些话倒是颇合他的胃口,清平镇不就是这般吗?反倒是他在中原走了这一遭,反而看得不是那么明白了。
  伍长老想了一会儿,又说道:“偏偏你这臭小子,没有燕大侠那般老实,简直就是孙猴儿,满身的痞气,总会闹出些动静来,看来不给你戴上一个紧箍咒是不成的。”
  “紧箍咒,什么紧箍咒?难不成她还要逼我吃什么毒药?”李风云暗想,“那倒不怕,苏语侬的师父便是鬼见愁,虽然那老家伙不太待见我,但只要有苏姑娘求情,总还是有机会给我解毒的。”
  伍长老又看向苏语侬,苏语侬乖巧得很,一看到伍长老向她望来,急忙施礼道:“小女子苏语侬见过前辈,给前辈问好了!”
  伍长老脸上带出几分笑容来,问道:“老身知道,你是青囊门谁的弟子?”
  “前辈怎么知道小女子是青囊门的?”苏语侬喜道,“小女子的师父是虞不全,我是他的唯一弟子!”
  伍长老和颜悦色道:“老身当然看得出来,你怎会和这个臭小子搅合在一起,这小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十足是个惫懒种子!”
  “谁说不是?”苏语侬咯咯笑了起来,朝李风云挤了挤眼睛,“就这惫懒小子,老是欺负人家!将我骗到这里来。”
  李风云慌了,心道:“我几时骗你来了,是你唯恐天下不乱,自己要来的好吧!”
  ………………………………


第二百十四章 往事
  “所以,思来想去,老身决定将你们二人送到宫主那里,交由宫主处置,最低限度,也要你那两个师兄之一亲自来取人。”伍长老望了一眼李风云。
  “噢!”李风云一扶额头,斜躺在椅子上。
  苏语侬却来了兴趣,问道:“不知宫主现在在哪里?”
  “在郓州。”
  “什么?”李风云一下子跳了起来,“那岂不是说在李守贞那里?你还不如现在就杀了我,到了郓州,到了李守贞的地盘,他还不杀了我?你这简直是借刀杀人!”
  “知道怕了?”伍长老冷冷地道,“现在才知道怕了,你可知为了说服李守贞放走杨光远,我们费了多大的劲?要不然,你认为凭杨光远的本事能逃得到扬州来?”
  “那也不能把我交给李守贞,他当初就想杀我!现在还不趁机把我给宰了?特别,特别你还刚刚把他儿子的腿给打折了!”
  李风云没有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回到郓州。
  去时是被欧阳峥押解着,回来时则是被伍长老亲自押送着。
  不过李守贞根本没有为难李风云,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李风云被押送来了郓州怀素轩。整个郓州知道李风云来到这里的除了永固宫主和程姨,就只有十几位永固宫的弟子。而伍长老将他们俩送来怀素轩后,交代了事情经过后便匆匆离开。
  怀素轩是郓州城很有名气的一间茶楼,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怀素轩还是永固宫设在郓州的一个据点。
  李风云、苏语侬就被安置在怀素轩的后院中,这里除了永固宫的弟子,外人是不允许进来的,很安全。
  永固宫主允许两人在院中随意走动,只是不允许他们走出院子,更不允许他们与外人接触。两人的内力被永固宫主封住,就算想逃也有心无力。
  安顿好两人,永固宫主把李风云单独请到她的房间。
  “你是燕大哥、路庄主的师弟!而本宫是杜如月的师父,你认为该如何称呼本宫才好?”永固宫主揭开茶盅,吹散漂浮在水面的茶叶,轻啜一口问道。
  她这话的意思李风云很明白,她并不同意李风云与杜如月的事,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李风云,他与杜如月之间是不可能的。
  李风云当然不甘示弱,哈哈干笑了两声:“江湖儿女,哪来那么的讲究,各论各的,怎么称呼都可以。永固宫主,你说是也不是?”
  永固宫主抬起一双妙目瞅了李风云一眼:“李师弟,本宫这般叫你,你不会感到奇怪吧?”
  李风云一怔,道:“的确有些奇怪,我只知道之前老爹收过两个弟子,也就我两位师兄,几时又收了一位师姐?”
  永固宫主摇摇头,解释道:“从近了说,你喊本宫一声师姐,本宫叫你一声师弟也不为过。燕大哥、路庄主他之前有没有跟你提起过我永固宫与天罡宗的关系?”
  永固宫与天罡宗一定有很深的渊源,但是究竟有何渊源,燕无双和路惊鸿都没有提过,李风云也没问过,当然是一无所知。
  见李风云眼中有些茫然,永固宫主轻笑一声:“想你那俩位师兄也不会对你提,其中的恩恩怨怨还真不是几句话能说的清楚的。也罢,既然他们不肯说,还是由本宫来说吧!
  李师弟也不是外人,若是不知道其中渊源,未免有些不合适。”
  永固宫主忽然对他说这些,究竟是什么意思?李风云有些想不明白。不过听听过去的故事,总不是一件坏事,李风云好奇心大起。
  “你听说过玄武宫玉虚真人么?”永固宫主问道。
  玄武宫掌门玉虚真人李风云怎会不知,那是绝世高手,与少林了空大师齐名,成名比燕无双、路惊鸿、耶律明、萧齐瑞更早许多年,而且此人还是永固宫主的师父。李风云还曾遇到一位清虚真人,不会武功,却是玉虚真人的师兄弟。
  “宫主的师父?”李风云问道。
  “不错!”永固公主赞赏地点了点头,“正是本宫的师父,也是永固宫存在的根基。
  可是,李师弟,你可能还不知道,我师父玉虚真人曾有一位师兄。这位师兄惊才艳艳,与他情同兄弟。
  本来,玄武宫掌门的位置原是要传给这位师兄的,但是很可惜,这位师兄年轻时因为一件事情,犯了门规,铸成大错,被废去武功,驱逐出玄武宗。
  李师弟,你可知道他的这位师兄是谁?”
  李风云摇摇头,这些以前旧事,又没有人告诉他,他怎会知道那人是谁?
  竖起耳朵,李风云正要听下文,谁料永固宫主话锋一转,叹道:“南玄武,北少林,江湖中的这句老话,除了当年的那些老人,如今还有谁记得?南朝三百六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玄武,北少林。这句话李风云还真没有听说过,难道当初玄武宫有这么威风,居然能跟少林寺并驾齐驱?
  这些年来,玄武宫也算有名,不过却不是因为武功,虽然玄武宫的掌门玉虚真人是绝世高手,但是宫中的弟子却没有几个出名的。玄武宫出名,是因为其在道教中的地位,玄武大帝的故地。
  不过也对,能走出玉虚真人这般绝顶高手的宗门,又怎会没有底蕴?天罡宗不就是源于袁天罡吗?
  “大约在十年前,玄武宫的弟子还遍布天下,与少林寺并立,是中原江湖的泰斗;十年后,江湖上玄武宫弟子销声匿迹,几乎再不闻玄武宫之名,真是可叹啊!你师弟,你可知又为什么?”
  李风云越听越奇,难道十年前江湖上曾有一场风暴,席卷了中原武林,逼得玄武宫龟缩于武当山,约束弟子,不许他们履足江湖?
  要知道,江湖就像是一块磨砺宝剑的磨刀石,没有这块磨刀石的磨砺,在好的宝剑何谈锋芒?玄武宫的衰落也就可以想象的。
  “宫主,你就莫卖关子了,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玉虚真人的师兄又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你就快说吧!”李风云心痒难耐,忍不住问道。
  ………………………………


第二百十五章 泰巅争锋
  永固宫主“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伍长老说你像只猢狲,初看你不像,现在看来,还有那几分意思。”
  李风云挠挠头,嘿嘿干笑了几声。
  永固宫主又道:“你莫急,该告诉你的,本宫自然都会告诉你。你可知本宫原来的身份?”
  “宫主是后唐的公主,是不是?”李风云曾听孙婆婆和疯和尚打架时提过,猜出了几分。
  “不错,本宫原本是先皇唐明宗的女儿,原名叫李尚云。
  先皇御赐为本宫永固公主,原本是想寓意江山永固,只可惜,先帝驾崩没几年,李从珂谋逆,皇弟李从厚不幸遇难,本宫当时是支持从厚弟弟的,因此被李从珂追杀,逃到了武当山,躲进了玄武宫。”永固宫主缓缓地道,“而几年后,石敬瑭杀入洛阳,李从珂也死了,大唐也因此而亡。呵呵,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当时本宫逃到玄武宫,可是李从珂并不打算放过本宫,追兵也赶到了武当山,一众武林高手将玄武宫团团围住,逼师父将本宫交出去,连少林寺的了然大师也出动了。
  可是师父怎会将本宫交出去?
  于是两方人马一语不合,杀了起来。
  唉,就是因为那一场大战,太多的武林高手殒命,双方都结下极深的怨忿。
  而这件事,又演变成道、佛之争,玄武宫与少林寺两大门派相互之间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厮杀,江湖中更是彼此仇杀不断,一场腥风血雨,大批武林高手丧生,这才导致中原武林实力大减。
  几年后,石敬瑭造反,引来契丹精兵,中原武林的菁英要么已经殒命,要么心灰意冷,退隐江湖,能出来抵抗的没有几人,中原几乎无抵抗之力,因此大唐最终也被石敬瑭那厮灭国了。
  说起来,大唐的覆灭其实都是因本宫而起。
  玄武宫也因为这件事,损失了大批的精锐弟子,实力大减。当然,少林寺同样也受到重创。
  而本宫也在玄武宫的支持下,收集旧部,成立了永固宫。”
  说到此处,永固宫主神色黯然,沉默了一段时间。
  “那这场厮杀是怎么结束的?”李风云问道。
  “没有结束,只是暂停!”永固宫主摇摇头,给了李风云一个他意想不到的答案。
  “佛与道的争斗进行数百上千年,怎么可能说结束便结束?而本宫只不过是这两宗进行战争的一个引子。
  正如当年,道教支持了李从厚,那么佛教便自然倒向了李从珂。最终,李从珂胜出,当然,也没有胜利多少年。
  当初那场争斗,毕竟死伤的人太多,双方都流了太多的血,中原及南方武林元气大伤,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出面阻止双方继续将这场战争打下去。李师弟,你猜得到是什么人出的面么?”
  李风云正要说不知道,忽然心中一动,问道:“莫非是轩辕台的人?”
  永固宫主点点头,道:“不错,就是轩辕台的人。当时的轩辕台也有两位绝世高手,一个叫野狐禅,你应该听说过他,他曾出手帮过你与如月,另一个叫公冶常。”
  “公冶长?莫不是那个‘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的公冶长(注1)?难道醉道人就是公冶长?”公冶长背诺的故事,李风云是听杜如月对他讲的,李风云当然听得出来,杜如月希望他不要背起他们俩的盟誓。
  永固宫主微微一笑,解释道:“此公冶常非彼公冶长,你说的那个公冶长是春秋时鲁国人,与现在相隔一千多年,又怎会是他?这个公冶常也非醉道人,醉道人也才这几年出世,而公冶常却成名于三十年前,又怎会是他?”
  李风云惊道:“那岂不是说,轩辕台至少有三名绝世高手?”
  永固宫主摇头道:“轩辕台究竟有几名绝世高手,本宫不清楚,不过像轩辕台这般有数千年底蕴的隐宗来说,即便有三名绝世高手也不奇怪!其实,轩辕台历代必有绝世高手出世,这也是轩辕台屹立江湖数千年不倒的缘故之一。”
  李风云轻叹:“轩辕台果真是深不可测,那公冶常是如何平息那场纷争的?”
  “他只是找我师父和当时少林寺的方丈了缘大师谈了一次话,于是两家便约定在东岳泰山之巅举行一场比试,以公冶常与数位武林名宿为中正,一战定胜负。
  输的一方,将在三十年内弟子不得涉足江湖。”
  李风云惊道:“轩辕台的影响力果然强大,强如玄武宫与少林寺,也肯听他的话。”
  “轩辕台的影响力自然是强大,不过我师父与了然大师肯答应,却并不是畏惧轩辕台。”永固宫主说道,“其实,那时双方的血已经流得差不多了,都不愿将这场战争再打下去,都需要时间去舔舐伤口,公冶常正好给了双方这么一个下台的台阶。”
  李风云长叹一声,道:“这么说,玄武宫输了!”
  永固宫主摇头道:“玄武宫没有输!”
  “那是少林寺输了?”李风云又问道。
  “不,少林寺也没有输。”
  李风云有些不解:“难道是打和了?”
  永固宫主幽幽叹了口气道:“算是吧!那一战,后来被称为泰巅争锋。”
  永固宫主怔怔地想了会儿,方才继续道:“本宫还记得那是一个阴天,泰山之巅寒风瑟瑟,风声如鬼嚎一般。
  公冶常联络二十多位江湖上颇具声望的名宿,其中就包括你的两位师兄。除此之外便是玄武宫和少林寺观战的弟子!别的人,没有被允许上泰山观战。
  玄武宫那一方出战的,自然是我师父玉虚真人,而少林寺上场的便是了然大师。
  那一场大战,两人打了三天三夜,直打得泰山之巅飘起了鹅毛大雪。
  然而三天三夜打下来,两人谁也没有战胜谁。
  李师弟,你应该知道,绝世高手比试,除非是运超好,想在短时间击败对手,几乎是不可能。
  迫不得已,我师父决定使出他的绝招“万星坠”,准备倾其毕生积攒的深厚的内力一举击败了然大师。
  谁想,了然大师也是打得这个主意,也倾尽全力,使出了他成名绝技“龙象神功”。
  两人四掌击在一起,谁也不闪避,竟然要用江湖上最凶险的比试内力之局。
  但凡比拼内力,必定是不死不休。
  而我师父与了然大师的功力相当,要想单靠内力胜过对方,也是不大可能。最终的结果必定是两人油尽灯枯,同归于尽。”
  注1:公冶长,春秋时孔子的弟子,此处说的是公冶长背诺的故事,相传公冶长能听懂鸟兽的语言,有一天,一只猫头鹰落到他的窗前,说道:“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跑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