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拥有一种灵性而已。灵性是形成智慧的基础,人为万物灵长是,所以人的灵性是万物中最强大的。
绿袍看到太乙元精竟然会有这样的表现,心中大为惊异。要知道这太乙元精虽然可以成精,但是绿袍把它破开取出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太乙元精已经失去了继续成长的机会。就好像是没有成熟的瓜,把它摘下来之后居不能再继续生长了。以后虽然能够成精修炼,但是它已经先天有缺,成就恐怕会止步于金仙之境。
现在太乙元精有这样的表现,也就是说只要绿袍不断的将先天一气元胎中的元气注入太乙元精,就能令它继续成长下去。这就说明,以后这太乙元精成就将会有极大的提高,未来的成就会大大的提高。
绿袍想到这里,心中止不住的一阵激动。这太乙元精要是化成人形,什么样的弟子都比不上他的资质,就算是令蜀山大兴的三英二云也比不上自己的这个弟子。
但是现在最要紧的是先把五行真气修炼到大成,这样才可以考虑五行合一的事情。到了那个时候,绿袍就是修道界的一代宗师了,可以作为门派的开山祖师。以前虽然顶着个南方魔教开山祖师的名头,但是那只是以前狂妄的自封名号罢了,并没有得到全天下人的承认,也没有那个实力让天下人认可。如果绿袍修成地仙,那么开山立派也不算是什么难事了。
绿袍拿着太乙元精,从口中吐出一股青幽幽的元气,元气中泛着木头的味道和一股生生不息的生机,落在了手中的太乙元精上面。绕着太乙元精转了一圈,又回到了绿袍的口中。
这个元气在飞回绿袍口中的时候,颜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本只是一股淡淡的青雾,在太乙元精身上饶了一圈之后,变成了一股深青色的浓雾,浓的好似要滴出水来,“青翠欲滴”这个词语就是形容这样子的颜色。
先天混沌元胎悬于目前,一道灰蒙蒙的先天混沌元气从其中落下,照在太乙元精身上,三寸青牛好似活了过来,不住张口吞吐先天一气。
虽则绿袍修炼木行真气不停吸收太乙元精的精气,但是有了先天混沌元胎的补益,太乙元精反而愈加灵动,整个身躯似乎都长大一分。
九日功夫,五行真气中木行真气从入门修到大成,太乙元精受混沌元气滋养,非但未受到消耗,整个都大了一圈,个头由原来三寸高涨到四寸。修成木行真气之后,绿袍将太乙元精扔到先天混沌元胎内,任其自由吸收混沌元气蕴育真形。
绿袍琢磨着接下来应该选取相生的水行真气或火行真气哪一种来修行,五行相生的真气最易修行,但是修成两种真气之后,修成的真气会压制接下来第三种真气的修行。本来按照正规的修行方法,应该五行同修,如此一来,五行之气相生相克,保持一种平衡,不会发生一种真气处于劣势的情况。如此一来,五行真气修行势必拖慢速度,非要花费百年功夫不可。
可惜绿袍虽得到先天混沌元胎,内蕴无量混沌元气,因其尚未能参悟混沌分化之妙,不能以之修炼五行真气。倘若立行混沌分化先天五行,绿袍修成的五行真气即是先天五行神光,五行神光生克化合,一刷之下,只要三界五行之内,俱都刷落。
默默思考一阵,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正常的方法应该接下来同修两种相生的两种真气。或者将修成的木行真气禁止封印,可如此一来势必将五行连同隔开,对于以后五行化合不利,故此为他所不取。
绿袍想到了《永生》中的五行至高大法——大五行术,也叫五帝大魔神通。《永生》中的神通是其一大特色,法力化合一种元气形成真气,真气凝罡化为罡气,罡气衍生灵性分化阴阳,最后精神与元气相合,将元气凝结成一道大阵,即成神通。
绿袍欲效仿其中的体系,将木行真气凝炼成一道大神通,使其不妨碍其他真气修炼。
第十三章 炼金蚕百万蛊虫飞
欲行此事,却非是短短时日能竞功。自从穿越以来,整日奔波忙碌,却没个喘息的功夫。如今修成木行真气,下一步还未确定左右也是无事,不妨出关打理一下百蛮山。说来也是绿袍粗心,穿越到今,竟然将个百蛮山丢在一边,也不曾花心思了解一番。却是万万不该。
绿袍来到往日里祭炼百毒金蚕蛊的赤血洞,这赤血洞就是一个直上直下的天井,十分高阔。洞中有数十亩山田,种着一种不知名的花草。那洞壁石色深红,宛如赤血一般,石面光细如玉,一顺溜排列着三个大圆洞,上下左右,俱是两三寸大小窟窿,每个相隔不过尺许,远望宛如蜂窝一般整齐严密。不时有几缕彩烟从那许多小窟中袅袅飞扬,飘向半空。仔细一看,那彩烟好似一种定质,并不随风吹散,由窟中飞出,在空中摇曳了一阵,又缓缓收了回去。
这简直是前所未见的奇景,在一片山洞中开辟出一片田地,种植了大量的植物。虽然在这个直上直下的山洞中没有大量的阳光,但是能中出这样一片田地来,可见修炼之人的手段了。但见那一片田地中所种的花草,花似通萼,叶似松针,花色绿如翠玉,叶色却似黄金一般,分布有序,层次井然。尤其是花的大小,叶的长短,与枝干高下,一律整齐,宛如几千百万万个金针,密集一处。另一边田中又种着种种的毒花毒草,从洞顶的洞口射来一缕的阳光一照,腾起道道彩烟瘴气。
及至洞中,诸位弟子早已等候多时,盖因绿袍老祖平日里,言行甚严,无人敢于迟到炼法,轻则家法伺候,重则身死神消。要知道绿袍老祖祭炼百毒金蚕蛊已有数十年的岁月,再有半年即将功成,绿袍老祖也是越发的重视,老祖日日来此祭炼一次,都不曾落下。这些时日不知怎的,连祭炼百毒金蚕蛊也落下了。每日只闭了洞府,不知道老祖躲在洞府中在干什么。
这一日诸位百蛮弟子见得绿袍来此赤血洞,纷纷驾遁光来到赤血洞,深怕怠慢了老祖,受到惩罚。
“师父今日莫非要祭炼百毒金蚕蛊不成?”一班徒众中有人出列恭身对绿袍言道。
绿袍向此人望去,按照原主遗留的记忆,此人正是绿袍的第二个弟子——唐石。唐石此人法力虽不及辛辰子高强,但平时与诸人和善,对绿袍也是忠心有嘉,很是得老祖的欢心,也很得诸多弟子之心,威望在诸多弟子中也是最高的。
因其性子温和,是个魔道中少有的异类。若非其错入魔道,恐怕入正道才合他脾性。
绿袍见诸位弟子满面疑惑的望着自己,也不多做解释。从法宝囊中取出一面白麻制就的小幡,血印斑斓,画着许多符篆和赤身倒立的男女。只是说道:“诸位徒儿开始准备祭炼百毒金蚕蛊!”绿袍取出销魂百炼蛊毒幡,就招呼众人开始准备祭炼百毒金蚕蛊。
看着手中的小幡,绿袍暗自嫌弃:连法宝都不是,勉强能算得上是件法器,若非是祭炼百毒金蚕蛊需要,早就把这破烂丢了!这销魂百炼蛊毒幡还是用白麻制成,连宝材都不是,难怪现在的绿袍看不上眼。
从宝囊中取出一把宝剑,口诵咒语,倏地长啸了一声。诸人立刻按八卦方位,分散开来,站好步数开始踏罡布斗,辅助绿袍祭炼金蚕蛊。绿袍也依诀踏罡布斗,口中的咒语也越念越疾。余人随声附和,手中幡连连招展,舞起一片烟云,喧成一片怪声,听着令人心烦头昏。
似这样约有个把时辰,绿袍将手中剑一挥,只见一道绿光,朝空中绕了一绕,取出背后麻幡,会合全体徒众,一声长啸,各升在空中将妖幡朝下乱指。便见幡上起了一阵阴风,烟云尽都敛去,随幡指处,发出一缕缕的彩丝,直往花田上面抛掷,越往后越急。二十四面妖幡招展处,万丝齐发,似轻云出妯,春蚕抽丝般,顷刻之间,交织成一片广大轻匀的天幕,将下面花田一齐罩住,薄如蝉翼,五色晶莹,雾纱冰纨,光彩夺目。
绿袍长啸了一声,余人都停了手脚,仍驾阴风,按八卦方位立定。他先放起一团烟雾,笼罩周身。口中又是念念有词,将手一撤,洞壁上成千上万的小洞穴中,传出一阵吱吱乱叫,似万朵金花散放一般,由穴中飞出无量数的金蝉,长才寸许,形如蜜蜂,飞将起来比箭还疾。
绿袍见金蚕一出,即便望空一指。上面其余二十三人令到即行,各将手中幡指处,又抛出无数缕彩丝,个个将金蝉蛊缠住。那金蝉纷纷落下,飞入花田之中,食那金叶,吱吱之声,汇成一片异响。
再看花田之中,那些金蚕真是厉害,耳旁只听蚕翅摩擦之音,与嚼吃吱吱之声,混合在一起,震人耳鼓。花田里面,竟如一片黄金波涛,涌着万千朵翠玉莲花,起伏闪动。不消片刻,万马奔腾般轰的一声,千万朵金星离开花日,朝空便起。
绿袍早有准备,张口喷出一道绿光,飞向洞壁上的那些小洞窟。同时这些小洞穴中如抛丝般飞出千百万道彩气,仿佛万弩齐发,疾如闪电,射往金蚕群里,那千万金蚕全被彩气吸住。每两缕彩气,吸住一个金蚕,挣扎不脱,急得吱吱乱叫,转眼工夫,全被彩气收入万千小洞穴之内。
绿袍接下来的时日连日祭炼这百毒金蚕蛊,同时观察这百蛮山诸位徒众,除了辛辰子和唐石之外,只有一个梅鹿子可堪入目之外,余者皆是寥寥。这梅鹿子向来与辛辰子不合,与其处处在绿袍老祖前下争宠。平素倒也博得绿袍几分欢心,由此是更加的在百蛮山诸多弟子之中横行无忌,仗势欺人。
看这梅鹿子身高近七尺,眉清目秀,倒是身得一幅好相貌,只是双眼是在太过灵巧,不停转悠,让别人看了总觉着他老是在算计些什么的感觉,却也不得不说破坏了几分好长相。梅鹿子乃是出身大户人家的公子,因家中为族人所欺,无奈避至南疆,后来才机缘拜在绿袍老祖的门下。
绿袍门下徒众中梅鹿子和唐石不过中乘之资,门中除了辛辰子属中上之资外,就数他们两人最出众,倒也博得绿袍青眼有加。
趁着祭炼金蚕蛊闲暇功夫,绿袍慢慢整理最初的想法,怎么创造神通有了一些头绪。只待闲暇时候,再来将其推演研究。
过了数十日,转眼间到了百毒金蝉蛊祭炼收功的时间了。
这天祭炼金蝉蛊的时候都比往日隆重了许多,山洞中央摆起了法坛,绿袍高高立于法坛之上,开始踏罡布斗,依诀一只只的祭炼金蚕蛊,将祭炼好的金蚕蛊一一收入囊中。
这百毒金蚕蛊有百万之数,绿袍这一番收摄着实花了不少功夫,一只只点下真气,与祭炼符咒一一相应,耗费甚巨。若不如此,这些金蚕蛊指挥不动,必会反噬其主。祭炼这百毒金蚕蛊以血认主也可已,只是少了还好说,似这百万之数的金蚕蛊,就算把一身的血放干了都不够。
站在法坛上,绿袍拿着装有金蚕蛊的宝囊把玩,这金蚕蛊在蜀山世界说不上是什么好东西,只是占着数量多,加之奇毒无比,才能占据一席之地。
绿袍想着,这百毒金蚕蛊也算别辟蹊径,就现如今的蛊术而言,已经算是了不得的宝物。他想着可不可以将蛊经再推进一步,使其能在诸多修行法门中能占据一席之地,也有证道天仙的希望。
这些个想法绿袍都默默记下来,留待以后慢慢推演,验证。
第十四章 四门山谋取五烟罗
百蛮山上满是毒花毒草毒虫,这些个毒花毒虫在百蛮山上栖息,将个百蛮山搞得满是毒烟毒瘴。绿袍着令百蛮弟子将这些个毒物移到旁边的山上去,重新移来花草灵药,仔细装点百蛮山的景色。
诸位徒众收到绿袍这个命令的时候,满是一片疑惑,师父怎么改了性子,竟然欲将这些个毒物移走。以前不是最喜欢这些个东西的吗?只是慑于绿袍的威严恐怖,不敢有人提出疑问。
且不说绿袍吩咐下去的事情,自是由一众门徒来干活。将百毒金蚕蛊收取后,绿袍人又闲暇下来。
话说这蜀山世界剑仙居多,飞剑一流的法宝也是最多,而且峨嵋派秘藏的两把镇派之宝——紫郢剑、青索剑,乃是蜀山中最厉害的两把飞剑,绿袍也是知道确切藏匿之处,甚至就连那收取的方法也是知根知底。自己若要取的双剑,可是被长眉老儿下了法力,自己一旦收取,必会被峨眉派感应到,他们只要掐指一算,就能知道的一清二楚。如果真的取了这两把剑,峨嵋派肯定跟他就是不死不休的场面。到时天上地下无处藏身。如今他势单力孤,如此行事,只会自取灭亡。
峨嵋派之所以昌盛至极,大杀四方,皆因它收取的弟子尽皆良才美质,而且各自又是奇遇多多。绿袍既然决心要跟峨嵋派抗争,那就要努力的削减它的势力,远的先不说,首先最好的方法,就是赶在峨嵋派弟子之前,将其本该拥有的奇遇,取之过来,增强自己一方的实力。
一番思量之后,绿袍定下计策。觉得应该要先取一件护身之宝。不过蜀山之中,护身之宝繁多,哪一件都不好取。若论顶尖的护身之宝只有那么聊聊几件,一为昔年五台派祖师太乙混元祖师的太乙五罗烟。一件就是佛门的香云宝盖,还有一件兜率宝伞最后还有一件如意水罗烟。不过这些东西都是有主之物,以后还有待计较。
若论最希望得到的护身之宝自然要是五台派的太乙五罗烟,此物乃昔年太乙混元祖师的第一防身至宝,凭此曾挡住了正派高手的围攻。若非是祖师的小弟子将此物盗走,说不得太乙混元祖师能凭此度过第三次斗剑之劫。
太乙混元祖师的小弟子朱洪将太乙五罗烟并五台派道书《混元真经》也一并偷走,从而导致太乙混元祖师在第三次斗剑之中,失了护身至宝遭遇到正派诸人的围攻而身死道消。想那太乙混元祖师乃旁门宗师,如此陨落实在令人唏嘘。
那朱洪盗得至宝与天书,就与妻子一起逃到了四门山躲藏起来。混元老祖也曾到处寻访他的踪迹。可惜还未寻着,正赶上峨眉斗剑,因他盗去混元老祖的护身之宝,以致混元老祖惨败身死。此人可以说是正邪两派俱是不能容他,只夫妻两个同恶相济。
那四门山,临近川西边陲,周围俱是高峰险壁,枯木乱石林立,一派穷山恶水之景象。再加上山势陡立,其间凶险,乃凡人不至之所,也非剑仙修炼山门之地。加之地处隐秘,所以一开始谁也寻不到他们的踪迹,却让其逍遥了几年。
绿袍便是想到了这太乙五烟罗,乃是左道中有名的护身至宝,而且原著中也曾言道,此宝后是为峨嵋派弟子得去的。绿袍就更加不能放过了,那朱洪法力却也无甚出奇之处,与其便宜了峨嵋派,还不如在自己手中,更加能够发挥功用。想到这里,绿袍打算先去四门山看一看,能否收到太乙五罗烟为己用。纵起一道遁光,认准方向望四门山而去。
绿袍驾驭遁光一路往四门山而来,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就飞到了四门山附近。远远望去,只见四座高峰,恍如门户一般,各立一方,围成一圈。高空望下,中间乃是空出一块盆地。
这四门山一派穷山恶水之景象。再加上山势陡立,其间凶险,乃凡人不至之所。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朱洪能够在这等穷山恶水之中一住近百年,也的确是够能隐忍的。但凡能够隐忍的,所图必大。
绿袍悄悄隐去遁光,降下身形,缓缓停至四门山谷内。四下巡视一番,四面山上,怪石嶙峋,树木层层耸立。谷地荒芜,有些碎石枯草落四处散乱。虽处处不见人工开凿的痕迹,却是让绿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