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异世糊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异世糊口-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怀山家的地弄好时,村里别人家那早就收拾利索了。都是种个小麦、玉米的,没他这么废劲。
  大成如约来帮工,石怀山又请了刘三叔家两儿子,他们四个人,天天的给稻田来回浇水。
  等再过几天,秧苗长高些,长稳了,便去河里捞蟹苗回来。
  地里刚下苗子,又是春天温度正舒服的时候,不少人都乐意在地头的大树下坐着聊天,说说今年这地种的啥,再期盼期盼好光景之类的。
  严秋正跟几家小哥儿聊着天,大成他阿爹远远的快步走来。
  走到跟前,马上凑过来,小声道:“刚听说,石康全家那新生的小儿子没了!”
  严秋一愣,“没了?”是死了的意思?
  边上几个人都跟着嘀咕,“真的啊?咋没了呢?不就是没眼珠么?还有别的毛病?”
  “谁知道呢!这还是刚才看见石康全他齐君下地了,有人问了一嘴才知道的。”大成他阿爹也挺唏嘘的,虽然挺厌恶石康全那两口子,但这孩子的确可怜。
  “他下地了?”那人掰着指头算了算,“这还没到一个月呐!”
  “他不下地谁下?石康全一个人能干了8亩地?就算能干,他也不能自己全干了的,可不得拎着他齐君么?!”
  大成他阿爹道:“该!原来有招福给他任劳任怨的干活,我看现在谁给他干!”
  严秋叹了口气,心里挺不得劲的,也为那孩子可怜。
  晚上,严秋把这事跟石怀山讲了。石怀山半晌也没吭声,八成心里头也不是滋味。
  石康全他齐君,扶着腰趴到炕上。他这腰,像快要断了似的,疼的直掉眼泪。这早产完了,还没养好身体,就被石康全拉着下地干活。
  原来以为自己再生个小子,把石招福挤兑走,他在这家里立的就更稳了,两儿子傍身,以后还不是他说啥是啥?可谁成想,生个了没眼珠子的天瞎。石康全那脸立马就变了,指着鼻子骂他还不如生个哥儿,以后起码能换几百个钱回来。这瞎子能干啥?养他一辈子,得糟蹋多少粮?
  他听着当时心就凉了,早知道石康全是个薄情的,可没想到,竟薄凉到这种程度。
  昨天石康全把孩子抱出去,就自己回来的。他就知道,这孩子八成是完了。可如今,他还敢说啥?现在石康全正是气不顺的时候,除了躲起来哭两下,又有啥办法?只可怜他的小儿子命不好。
  “哭!又哭啥你?!赶紧做饭去,干了一天活,累的半死,你还有空在那哭!”石康全从外头回来,进门就骂,“阿庆又跑哪去了?那么大的小子了,整天就知道瞎跑,家里一点活也帮不上!”招福那个小畜生,居然跑到杜家坎去了!他这好几年没这么劳心劳力了,冷不丁一下子挺受不了的。分家这事让他越想越气,家里除了齐君,他还上哪找出气筒?
  石康全他齐君不敢吭声,慢慢挪动着下了炕,这腰疼的他不敢使劲。怎么挤兑走了石招福,他这日子就变的这么难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囧,为了怕一些善良的娃子伤心,我只好剧透一下。那小孩木有死,他有他的缘法。。。
  还有新生儿睁眼睛的问题,这个每人不一样,因人而异滴~有的是哭完就睁开,有的是两、三天后才睁~
  至于木有眼球,活不久的问题,这我还真不知道。查了下也没查到具体的,如果真是这样,请无视这个常识性错误吧TAT

  ☆、第三十六章

  石家村山多石头多,河底也都是石头,导致河水很清,连鱼都少,捞蟹苗自然不行。
  无法,石怀山又雇了刘三叔的骡子车,大老远的跑了一趟马三浦。
  马三浦的地更少,村里人都指着河吃饭。石怀山是外村的,肯定不能让他白在河里捞东西。
  石怀山就花了点小钱,雇了当地几个汉子帮他捞蟹苗。
  马三浦的人成天跟河打交道,有自己的一套捞捕工具和方法。光鱼网就分好几种,有捞鱼的,有捞虾的,网眼儿大小都不一样,非常全乎。
  村里人多数实在,收了人家的钱,办事都很卖力。一网子一网子的捞蟹苗连带着小鱼小虾,一个多时辰就把石怀山带来的盆啊缸啊的都装满了。
  石怀山这回来可是把他家里和大成家空着的盆、缸都带来了。里头先倒了些河泥,然后再装这些蟹苗。
  结清了钱,刘三叔又甩着鞭子往石家村里赶。这路实在不近,不快着点,天黑到不了村。
  严秋和大成他阿爹在屋里等的心焦,眼瞅天黑了,终于听着骡车的动静了,赶紧迎了出来。
  “捞着了?”严秋急急地问,成败可全看这蟹苗了。
  石怀山跳下板车,脸上透着高兴,“捞着了!全装满了。”
  天暗,盆也黑乎乎的,严秋也没看出来哪个是蟹苗。“先搬屋去,得用淡盐水冲两回再放田里,还得把死的伤的挑出来才行。”
  这活可不轻,“那我叫大成和他阿父来搭把手。”大成他阿爹急急的往自己家走。
  不一会,大成和他阿父就来了。两人都不爱说话,来了就闷头干活,人多干活快,不一会就把蟹苗和小鱼小虾分开了,又用淡盐水泡了下蟹苗。就开始捡活的,捡出一盆就去倒在田里。
  都弄完了,有些伤的,严秋装了一盘子给大成他阿爹带回去,虽说没肉,但做个汤也是鲜的。
  送走大成他们,屋里就剩他和严秋了。
  瞅着两盆子的小鱼小虾,“这些咋整?”石怀山问。
  严秋道:“先用这泥盆子养着,明个喂螃蟹吃。”
  石怀山点点头,反正严秋咋说他咋干。
  两人洗漱一通,上了炕。
  “明个得把咱家田地周围弄些挡头,省着以后螃蟹大了,乱爬到隔壁家的田里去。”石怀山辛苦了一天,严秋给他按着腰道。
  石怀山被侍候的舒服,哼哼着,“搁啥挡?”
  “我寻思着用草杆子编个围栏,也不用太高,结实就行。”严秋按了一会,就躺倒在石怀山身边,“不过,我没编过这些东西,村里有谁手艺好?我跟去学学。”
  石怀山顺势搂住严秋,手钻进他里衣摸搜,“大成他阿爹就会,不过,要说手艺好,村长他齐君应该是最好的。”
  石怀山那粗爪子,摸在身上磨磨麻麻的,挺舒服,“是么?真没看出来。”村长他齐君话不多,接触了几回,只觉得人不错,倒是认识的不深。“那明个我去请教请教。”
  石怀山顾不上搭话了,一翻身就压到严秋身上。
  严秋捶了他一拳,“忙和一天,也不累!”
  第二天,严秋下晌才去了村长家。
  村长他齐君听了严秋的来意,二话不说,就教他怎么编草杆子,“你说那个围栏,也不能太密,不透风不透气的,对田不好。我看空一个铜钱大小的孔合适,小螃蟹也跑不出去。”
  “对,对。”严秋点头道,“就是不用太密。”
  村长他齐君道:“现在全村都议论你们家养的这蟹呐,这年轻人呐,就是敢想敢干,真好!”
  严秋笑道:“这不都是为了多赚点钱,不然谁乐意操这些心。这些日子可折腾坏了。”
  “就得趁年轻时多折腾折腾,等像我们这岁数,想折腾也折腾不起来了!”
  等严秋学会了,就回家开始编。
  草杆子这东西,外头野地里多的是,现在春天,正疯长着。
  严秋每日教完学,就打发学生们去拨草杆子。当然不会让这些小子白干,他用铁锅炒玉米,炒成爆米花给这些孩子吃,算是酬劳了。孩子们爱吃着,拨草杆子特卖力。
  孩子家里也不会说啥,天天吃的小嘴都是米渣子,还能有啥可说的。再说,学生帮先生家里干点活,在哪都是天经地义的。
  石怀山家大动干戈的种稻养蟹,全村人都惦记这事。闲着的都要跑到他家地头上看一看,咂咂嘴,感叹一番。
  一开始没人看好的事,如今看见人家有模有样的做起来了,又都对此期盼起来。
  这一想也明白呀,石怀山家要是干成了,能不拉扯乡里乡亲一把么?
  村里人看石怀山家的田地时,也能看着石康全他家的。
  石康全家这8亩地,磨磨蹭蹭的才播种完。有些人家地都出苗了,这比别人慢了一截,少长这些天,等秋里收获必然得差两分。
  等围栏挡好了,石怀山又听严秋的话,在稻田埝埂上再种上大豆。稻、蟹、豆三位一体,并存共生,河蟹不仅能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同时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稻田中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物均可被河蟹食用,只不过,初期的蟹苗还是要投喂一些吃食,这一同被捞回来的小鱼小虾正好派上用场。
  一切都弄好后,地里每天就剩下浇水的活了,石怀山终于能喘口气。
  想着好长时间没见着石招福了,挺挂念的,便把田地托给大成家帮着照看,领着严秋去了杜家坎。
  两人去的时候没坐刘三叔的骡子车,只是约好让他去接的时间。
  石怀山想着,肯定得在招福家多待一会,不好让刘三叔一直等着。
  严秋还没跟石怀山这么溜达的一起走过路,这感觉不错,像在谈恋爱。
  路上也没人,两人手牵着手走,边走边聊天。迎着春风,舒服自在。
  说话间,很快就到了杜家坎。
  打听了李家宅子,石怀山拍了门。
  石招福来开的门,那表情真是太惊喜,“哥!君哥!你俩咋来了?”说罢就拉着石怀山往屋里走。
  “田里的事都忙完了,过来看看你。在这过咋样啊?”
  “好!啥都挺好!”石招福边答边朝屋里喊,“素哥儿,我大哥和君哥来看咱们了。”
  屋里一阵忙乱,李素小跑出来,见着石怀山略有些拘束,“大哥,君哥。”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七章【抓虫】

  石怀山点个头,算是打招呼了。
  石招福还处于兴奋中,说话嗓门都大了不少,“大哥,你们吃午饭了没?”
  “还没有,早上出门晚了些,晃晃哒哒的走到这的。”石怀山打量着他弟弟,石招福这段时间看来过的不错,脸上肉多了些,衣裳也立整了,看着就是有齐君照顾的人了。
  李素一听这话,忙道:“那我给你们弄点饭去。”
  严秋跟李素稍熟一些,毕竟说过几回话,“我跟你一起做吧。”
  “可不用,你快进屋坐着歇歇,走了这么长的道。”
  “没事,不累。咱两人做的快。”
  看严秋坚持,李素也就没再客气,领着严秋进了厨房。
  两人边干活边说话,“家里的地都拾叨完了?”严秋问。
  “嗯,头10来天就弄完了。”李素掏了些玉米面回道。
  “你阿爹呢?”严秋帮他点灶火。
  “在他那屋睡觉呢。”他阿爹这岁数,都习惯中午眯瞪一会。“对了,还没谢谢你。上回你说的那个偏方管用,我阿爹咳嗽好多了!”说起这事李素挺激动的,原来这药钱可是家里最大的一笔支出了,现在基本可以省下了。
  “说啥谢不谢的,管用就好。”严秋也放心不少,瞅着李素可比上回见的时候气色好多了,这日子应该是越过越舒心。
  石怀山跟石招福也没进屋,就坐在院子里的板凳上唠磕,这时节的天正是舒服的时候。
  分开还不到一个月,这弟弟好像又长了不少,“咋样啊?在杜家坎过的惯不?”
  石招福他哥倒了水,“过的惯,到哪不都是种地。”
  “村里有没有人说闲话的?”石怀山最担心的还是这事,招福这样非得让人说倒插门不可。
  “也就一两家说说,管他呢,爱说说去。”石招福不在意,“哥,那螃蟹养的咋样?”
  石怀山笑道:“现在看着挺好,这事八成能成!”
  “是的啊?那可太好了!哥,君哥可真有本事,懂的真多!”
  石怀山瞬间就得意起来,“那可不?那我挑上的人,能差得了?”
  石招福看他哥的得瑟样,有点牙痒痒。
  石怀山又问,“跟你齐君处的咋样?”
  挠挠脑袋,石招福有些不好意思,“都挺好的。他人好,对我也好。他阿爹对我更好,像亲儿子似的。”
  石怀山满意了,“那就成。齐君真心诚意的对你好,那比啥都强。”
  “嗯,我这头没啥事。你们不用总惦记。”石招福吞吞吐吐了半天,支吾的问,“阿父家今年的地收拾利索了?”寒心归寒心,总想着那是他亲阿父,终归还是忍不住问一句。石家的那些地,这两年都是他经手的,细心打理着,每年都用心肥着养着。
  石怀山道:“利索是利索了,就是比别家晚了些日子。”顿了下又道:“他齐君生了,是个小子,就是天瞎。不过,头两天听说孩子没了。”
  石招福傻住了,“这。。。这。。。”半天也没说出来啥话。
  一时间,气氛有些低迷。石怀山拍拍石招福的肩膀,“别想太多了。等今年这螃蟹养成了,明年你也一起养吧?”
  石招福还没缓过来,呆呆的应了一声,“嗯。”
  “之前不是说要再开两亩荒地?杜家坎的村长咋说的?”
  “哦,说是行,等过两天就给办了。”提到种地,石招福来了精神,“那块地我看了,薄的不像样。今年怕是不能用,得肥一年养养。”
  石怀山道:“那也行,左右也不急。”
  严秋和李素不一会就弄好了饭,就是玉米贴饼再简单的炒两个菜。
  石怀山和严秋吃,李素和石招福在边上陪着说话。他俩都刚吃完没多一会,肯定吃不下去了。
  倒是李素,给石招福倒了一大杯水,“喝点,刚没少说话,别嗓子又疼了。”
  石招福嘿嘿笑,咕咚咕咚喝了不少。
  “咋还嗓子疼了?”严秋咬了一口饼子问道。
  “没啥事,好些天了,弄地的时候,有点上火。”石招福道。杜家坎这边的地比石家村还薄,他怕收成不好,担心太多就上火了。
  李家阿爹睡午觉起来,见着石怀山他们来了,特别高兴,非要张罗着再炒个菜,被严秋劝住了,“都不是外人,这够吃了,可别弄那么多。”
  李家阿爹这才作罢,又陪着说了不少话。
  下晌,刘三叔按着约好的时间来接石怀山和严秋。
  临走,石招福又道:“哥,你不用担心我。我在这啥都好。”
  李素也说:“大哥放心,我肯定把招福照顾好。”
  石怀山扒愣一下石招福的脑袋道:“行,你们好好过日子。有啥事就吱声。”
  回去路上,严秋忽然道:“咱家还有件事没干。”
  石怀山瞅着他,“啥事?”
  “菜园子呀!今个要不是看着招福家的菜地了,都把种菜这事给忘了。”
  石怀山一拍脑门子,“可不是,这两天光顾忙田里的事了。”因为家里还有点酸菜和萝卜,压根就没想起来得种新鲜菜吃了。“那明个还得去趟城里,家里连菜种也没准备。”
  严秋揉揉脑袋,没种过菜真不行,他对到什么时候该种什么东西基本没概念。回头还得找大成他阿爹给普及下知识才行。
  石怀山是想到啥就干啥的人,一点也不拖拉。
  到家了,趁天还没黑,就把菜园子的土给松了一遍。
  第二天,又领着严秋去了城里。
  刘三叔还笑道:“我这骡子车,快成你家专用的了,这天天的,竟赚你家的钱了。”
  石怀山半天玩笑道:“等回头我家自己买了牲口,你就赚不着了。”他跟刘三叔平时处的不错,还真有点担心因为这事起了间隙。
  没成想,刘三叔道:“你家啊,还真应该置办个牲口了,现在地也多了,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