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他说他老早就想去远游名山大川,做一个闲云野鹤的闲散之人。”
以前是不放心,所以宸郡王才没有去。
现在庄王府倒了,云贵妃在冷宫,庄王府一党已被打压的彻底翻了不身,两个皇子也被皇上压在手下,出不了幺蛾子,七皇子也被封了太子爷。
整个朝堂的风向,都已经偏向了皇后和七皇子。
后宫里,已经没有人可以再打压到七皇子的地位。
朝堂稳定了,宸郡王也放心了,安宁也嫁人了,已经没什么可让他留恋的了,他凭什么还不去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
秦世子隐晦的眼神,暗地里的盯了安宁好几眼。
见安宁对宸郡王离开京城的事,出了一些意外外,并没有露出别的表情来,秦世子的心底里,就默默的松了一口气。
哼哼……
别以为他不知道,宸郡王那小子,是喜欢上了他家阿宁。
什么愿望,什么游逛名山大川,那根本就是借口。
他是去找一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疗情伤去了。
但总归是自己兄弟,秦世子不会坏到在兄弟的伤口上撒盐,所以宸郡王说去玩,秦世子就佯装不知道他的心思。
但佯装不知道,不代表就没要过。
他秦远不怕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喜欢上他家阿宁,但他担心他家阿宁会喜欢上别人。
宸郡王那小子,长的和他旗鼓相当,而他那一身飘逸的气质,少女们见了,都会尖叫。
不像他,整就一个冷冰冰的冷球。
他是担心安宁会被宸郡王那一身气质所吸引,喜欢上了宸郡王,而不再喜欢他。
要知道,当时的乔文轩就是这么一副温文尔雅的气质,把他家的阿宁给骗走的。
而且,乔文轩那个伪君子,还不及宸郡王的百分之一好。
秦世子为了这个事,担心了一个晚上睡不着。
现在见安宁听到宸郡王离开京城的消息时,脸上除了有一点儿意外之外,没有其他不舍留恋呀什么的。
秦世子提高了一晚上的心,也总算是落地了。
夫妻二人正说话呢,许嬷嬷就敲门进来禀报道,“世子爷,世子夫人,西院的人过来了,正在正厅里和老夫人吵了起来。”
安宁闻言,眉头就皱了皱,“是为了什么事情?”这西院的人最近是越发嚣张了,简直不把东院的人看在眼里。
拜托,东院的人才是镇国公府的长子长房,才是镇国公爵位的继承人,他西院的人早晚都是要分出去单过的,凭什么嚣张的骑到东院的人的头顶上来呀?
一个旁支,分不清自己的地位要摆在哪里,还三不五时的来找东院的麻烦,简直就是在作死。
许嬷嬷就道,“昨晚上,西院通往东院的月亮门,不知道怎么被封了,而且还没惊动府里一个人,西院的人怀疑是东院的人做的,就质问老夫人来了。”
其实,西院和东院的人早已分家,两个院落中间留了一个月亮门,也是为了两房来往方便。
就算那门被封了,西院的人也没道理来质问老夫人。
还不是看老夫人心善,好说话,所以才会嚣张的骑到老夫人的脖子上来。
“你现在这里,我过去看看。”秦世子脸色阴沉,给许嬷嬷使了一个眼色,才大步离开。
安宁起身,也想跟着去看看。
“世子夫人,你还是留在这里好好休息吧,世子爷他会有好好处理的。”许嬷嬷就拦了她,扶着她坐回去。
安宁看向许嬷嬷,见她矗在她身边,不打算退下去,安宁就知道,许嬷嬷是她家表哥留下来监督她的牢头。
有许嬷嬷拦着,安宁又不能用强硬手段,自然出不了门只好耐心等着。
半个小时后,秦世子就回来了。
“解决了?她们回去了?事情说的怎么样?”安宁给秦世子倒了一杯茶水,一边迫不及待的连接问了好几个问题。
秦世子端起杯子,对着嘴唇抿了一大口,茶杯里的水就少了一多半。
放下茶杯,秦世子勾唇一笑,“自然是回去了,我会在别的地方置办一个院子,安置西院的人,至于那些被西院的人借走的财物,就当是赔偿吧。”
那些个身外之物,秦世子也不放心上。
多少财物,都不及一份破碎了的亲情来的让人伤心。
秦世子默默的去了颐郡王府,找颐郡王喝酒去了。
安宁招来铜珊,吩咐她去打听。
片刻后,铜珊就把秦世子在正厅发飙的事情,一一学来。
当时,秦世子一到正厅,就见到二老太夫人,中气十足的在谩骂老夫人忘恩负义。
又把二老太爷和二老爷三老爷为了镇国公府战死的事情说了一遍,说什么若是没有二房的付出,大房也没有今日的荣耀。
现在大房日子过好了,就想要一脚踢开二房,没门。
整个镇国公府的人,都知道二房是三父子都是骁勇善战的战将,却被砍杀在战场,而大房的老太爷,大老爷,四老爷,都是优柔寡断,不堪大用的人。
而唯一遗传到了老祖宗用兵如神,骁勇善战的六老爷,年纪轻轻的就随着二老太爷一起被战死。
镇国公府一府战死了四个战将,才险险打赢了一战,当时很是威风了一把,府里也得到了朝廷很多的抚恤。
可后来,总究是因为老太爷大老爷等人不堪大用,镇国公府就一年不如一年风光。
就如风中烛灯,飘飘摇摇,随时都能湮灭。
要不是秦颖当年进宫做了皇后,利用她皇后的威名,及时撑住了镇国公府,在后来云贵妃坐大后,又有秦远支撑住了门庭,这镇国公府怕是早就没落了。
如果说,当年的二老太爷三父子,对镇国公府功不可没。
那老太爷大老爷他们,这些年来,凭着自身多年的战斗经验,在边疆努力保家卫国,这一份功劳也一样磨灭不了。
二老太爷三父子对镇国公府有功劳,老太爷大老爷对镇国公府也一样有功劳。
可二老太夫人却每每都用二老太爷的事情,来欺压老夫人,这不公平。
老夫人就是念着二老太爷三父子死的惨,才会对二老太夫人一忍再忍。
可西院的人也太过分了,竟然都骑到了老夫人的脖子上叫骂,这是当东院没人了呀。
秦世子当即就冷着脸走进去,锐目射向二老太夫人,“月亮门是本世子封上的,怎么,我自家的院墙,想拆想封,还要你们批准不成?”
“东院西院早十多年前就分了家,西院的人有什么权利在东院指手画脚,颐指气使?”
兴许是憋的太久了,也兴许是想打压一下想要算计安宁东西的西院的人。
秦世子突然就发飙了。
西院的人个个都噤若寒蝉,心惊肉跳,不敢吱声了。
“当年,叔祖父,大伯,二伯的死,不是我祖父杀的,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死,那是属于他们战将的一种荣耀,如果你们心不甘,心不平衡,执意要为他们的死讨一个公道的话,那就去找皇上,我祖母可没有责任来承担他们的死。”
找皇上?
她们敢吗?
她们又不是活腻了。
谁家将军战死了,还有去找皇上还命的?
做将军,去打仗,就要随时都做好会掉脑袋的心理准备。
如果这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还做什么战将?
一个战将死了,就去找皇上还命,那那些千千万万的士兵们死了,他们又该找谁还命?
他们又该找谁怨天尤人?
二老太夫人,二夫人,三夫人,都脸红红的低下了脑袋。
别看平时她们都很嚣张,那是因为老夫人心善仁慈,让着她们,可在有着爵位继承人和有个阎王爷煞神名号的秦远面前,她们却不敢放肆。
古代女人,自古以来都有着非常根深蒂固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观念。
秦远虽然不是她们的儿子,可他却是镇国公府的下一代国公爷,一家之主。
秦远在首座坐下来,睨向二老太夫人,继续道,“当年,镇国公府靠着叔祖父,壮大了威名,叔祖父对镇国公府的付出和功劳,功不可没。”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些年来,我爹,我祖父几个人,为了守护镇国公府,也同样付出了许许多多。”
“怎么,叔祖母不会认为叔祖父的功劳就是功劳,我们的功劳就不是功劳吧?”
第341章 魔症了
二老太夫人嘴巴张了张,似是想说什么,但最总唇抿的紧紧的,说不出口。
她能说老天爷和大老爷二老爷这些年在边疆保家卫国,一点儿功劳都没有吗?
她若敢说,那京城里的百姓们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她去。
见她没反驳,秦远心里的怒气下去了两分。
他扫视了一眼正厅里所有的摆设,叹了一息,继续道,“这些年来,西院的人是怎么欺压东院的人,相信你们各自心里都清楚。”
“说真的,就跟那山上的土匪没两样。”
“你们看看这屋子里,还有一样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吗,这里是镇国公府的正厅,是镇国公府的脸面,就是皇上来了,也得在这里接待,可你们看看这架子上面摆的什么玩意儿,是几个都不到五两银子一个的花瓶,本世子看着都觉得磕碜,更不要说来府上的客人。”
“东院被西院欺压了这么多年,东院就算是欠了西院什么,这么多年也该还完了,以后,东院西院就各过各的,你们也好自为之吧。”
临走时,秦世子看向二老太夫人,“当年,叔祖父没有当上世子爷,那不是我祖父的错,更不是我祖母的错,要怪就怪叔祖父为什么不早点出生,为什么会是排行第二。”
“叔祖父身为镇国公府的二少爷,在起点上,他就输给了他大哥。”
“还有,当年我祖母把我大姑姑送进宫,那也不是我祖母的错,当时我祖母跟皇上提过三姑姑,可当时三姑姑的悍名,名满京城,人家皇上和太子爷不愿意娶她,指名了要娶我大姑姑进宫,这件事你怪不到我祖母的头上去,要怪就怪你自个儿没有教育好女儿吧。”
二老太夫人脸色惨白万分,老迈的身子往前趔趄了一下,几乎要瘫痪在地,是他身后的两个大丫鬟,及时搀住了她。
“搀扶老夫人回去。”秦世子没有看向二老太夫人,而死看向老夫人。
老夫人满脸沧桑,老迈的身子跟二老太夫人一样,浑身的屋里的靠坐在椅子上。
青玉红玉一人一边,搀起老夫人出了正厅。
秦世子这才面无表情的离开,至于西院的人,他话已至此,如果她们还是想不透,那就继续作死。
不过,镇国公府日后再也不会成为她们的保护伞。
秦世子几句话,秒杀了西院的人。
最后,西院的人惨败而归。
安宁听了,大爽,心情特别的好,还赏了铜珊一个小银裸子。
铜珊高兴的把银子放进荷包里,喜眉笑眼道,“世子夫人,日后有这样的差事,您就吩咐奴婢去吧。”
她最近在给她姐姐筹备嫁妆,需要很多的银子呢。
铜珊铜娇上面没有长辈,只有姐妹两个相依为命,人小鬼大的铜珊,就想要给铜娇筹备一套嫁妆。
安宁喜欢使唤她,出手又大方,她来了镇国公府短短十数日,就得了三四两银子的赏,还有好几件首饰。
安宁把她成亲时人家给送的添妆,拿出了一部分分给了孟娘几个人,铜珊也得了两根簪子,一对耳饰,一只手镯,总共价值有二十两银子,顶她两年的工钱。
一个丫鬟出嫁,一般有二十两银子的陪嫁就相当丰厚,也够知足,可铜珊不认为,在她心里,她姐姐是最好的,她要尽自己最大能力,给她姐姐置办最丰厚的嫁妆。
所以安宁吩咐她去办差,铜珊都努力的去办好,就盼着安宁会给赏银。
安宁似是也猜出她的小心思,所以最近她出手相当大方。
下午,安宁午睡刚醒来,青玉急匆匆赶来,一见到安宁,就满脸泪水道,“世子夫人,不好了,老夫人吃完午饭后午睡,突然就……就魔症了。”
“什么?”安宁大惊,震的跳了起来,“你快跟我说说是这么回事?”
然后,又一边吩咐银铃,“快给我梳妆。”
刚醒来的她,发髻乱了,身上穿的也是里衣,不过时间紧急,银铃就给她梳了一个简单的发髻,只插了一根玉簪,然后换了一件襦裙,就急匆匆的往外走。
青玉哽咽的把整个情况都说了一遍。
老夫人被二老太夫人指着鼻子骂了一顿后,虽然被秦世子挽回了局面,可老夫人的心还是难过了,被二老太夫人彻底的伤了。
她一忍再忍,以为欠了西院的债,这么多年过去,已经还完了。
可二老太夫人的意思,这个债,东院的人是几辈子都还不完。
可实际上算来,老夫人是一点儿也不欠二老太夫人的,二老太爷三父子是战死的,跟大房的人扯不到关系,大房的人也只是跟着沾了一些光而已,只是二老太夫人不讲理,把二老太爷三父子的死算在了东院的人头上罢了。
因为占着西院的人的光,把自己女儿送进了宫,做了皇后,就因为这个,这十几年来,老夫人任西院的人予取予求,一忍再忍。
老夫人以为,她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
可到最后,她还是被二老太夫人指着鼻子骂,她怎么受得了。
失去一些身外之物,她不看在眼里,可她的自尊被二老太夫人当众被踩在脚底下,她分外伤心。
就这样,老夫人回去后,就闷闷不乐,午饭也吃的很少,午睡后就进入了梦魔中。
青玉想起安宁是大夫,就急匆匆的赶来请安宁过去看看。
安宁穿戴整齐后,拎着药箱极赶到老夫人的屋里。
得到消息,比安宁提前达到的秦姣,二姑娘,大夫人,四夫人,三姑娘,四姑娘几人都在床边抹眼泪,而二少爷和三少爷,都立在一旁,脸色凝重而担忧。
见到安宁进来,大夫人第一个蹦起来,“老大媳妇,你快来看看,老夫人这是怎么了?”
“我们怎么叫,也叫不醒她,她这是不是魔症了呀?”四夫人担心道。
“大嫂,你可一定要治好大祖母,我求求你了。”秦姣抹着眼泪走过来,就要双膝一弯跪下,被接受了安宁颜色的孟娘,急急伸手阻止。
安宁心里冷笑,面上却不改色,“祖母病了,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医治,这是我身为晚辈应该做的。”
哼,要是真让你下跪了,那她这个作为亲孙儿媳的人的脸面,要往哪儿摆去?
日后,她还有什么脸出去见人?
人家会说,一个亲孙媳妇,还不如你一个堂孙女来的关切祖母的病。
还得你下跪相求,她才给治好祖母的病。
这话传出去,好听么?
安宁又看向真心一脸担心的大夫人,语气暖了几分,道,“婆婆别着急,我先给祖母看看再说。”
她婆婆虽然是一个不着调,没什么教养的人,但对老夫人的这份心,确实是真的。
她婆婆也明白,她能在镇国公府好吃好喝,都是因为有老夫人罩着,一旦老夫人有什么事情,她的日子能不能好过,这还得看安宁。
安宁是世子夫人。
一旦老夫人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