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萧艾(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燕萧艾(明朝)-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越意识模糊,昏死过去。
  看到萧艾受伤倒地,这人似乎有些犹豫,可是很快就抬起手又刺了过来,很明显,这是要置人于死地的意思。
  逃是逃不掉了,柳儿大叫一声,用身体抱住萧艾。突然听到兵器交锋的声音。
  转身一看,不知什么时候,身后竟多了一个人,而刚才那一刀被他生生的截住了。来人身形健硕,灵巧有余,手持一柄长剑,那刺客显然不是对手,三两下已被制服。
  点点竹叶清香,却不像是一处传来,而是很多处环抱而来,隐隐约约看见四周全是绿色,自己是掉入草丛中了吗?忽然想起之前的事,猛然惊醒,这才发现肩膀好痛,原来一切是真的,可是柳儿呢。
  “柳儿!柳儿……”萧艾意识逐渐清醒,想起了梅林里发生的事,可是自己昏倒了,柳儿呢,柳儿被那人杀死了么,不禁大声喊叫着。
  “你醒啦。”
  来人清眉秀目,虽穿着寻常麻布衣服,还打着补丁,进来的几步却是器宇轩昂,稳健有力。脸上带着笑。
  “是你救的我?”萧艾苍白的脸上,带着疑惑,带抛偶薄
  “是。”
  “那和我在一起的那个姑娘呢?”萧艾更加着急,想要起身寻找。
  那男子忙拦着,说道:“你说的是护着你的那个丫头?她走了,说是回去叫人。”
  听到柳儿没事,萧艾一颗心终于落下。这才注意到,自己所在的这间屋子,是竹子搭起来的,怪不得竹香扑鼻呢。
  “小女燕萧艾,多谢先生相救。”萧艾缓缓说道,虽然坐着,却低头深鞠一躬。无意扯到伤口,疼得直倒吸冷气。
  “现在知道谢我啦,刚才看你那气急败坏的样子,我还以为又是个刁蛮无礼的丫头。”这男子面对着萧艾,坐在不远处椅子上,翘腿而坐,悠闲的拿起茶杯喝着。
  萧艾这才回过神来,想起刚才只顾上着急柳儿,一时无礼,不免愧疚。“对不起,我刚才那样说话,我是……我是担心柳儿。”
  “恩……这么看来,你比那小丫头懂事多了。”
  “我代她向您道歉,多谢您的救命之恩。我家就住在城中,想必柳儿一会儿就回来了吧。打扰多时,等柳儿回来了,我就告辞。”
  “哪里是一会儿呀,你已经昏睡三天了,那小丫头走了两天了。”
  什么?三天了?可是柳儿怎么会去了这么久,不会遇到什么事吧。萧艾急急得想要开口,却被那男子打断。
  “你不用担心,她临走时说了几天就回。”
  萧艾没有说话,知道柳儿平安就好,此时什么也想不出来,可是柳儿你去哪儿了呢?
  “那刺客……”
  “我放了。”
  萧艾看着男子。
  “我问了,可是他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求我放了他,我看他吓得直哆嗦,那样的人应该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吧,问也白问。与其杀了他,断了线索,不如放了他,或许日后你会找到些蛛丝马迹。”
  “先生心怀仁义,多谢。您对萧艾救命大恩,还未敢问先生尊姓大名?”萧艾又是深深一鞠。
  “我的姓不尊也不大,我叫张玉。我说你这丫头,说你无礼吧,你这会儿有这么多礼数。你的那个柳儿可是凶巴巴的,对我救了你们完全没有感谢的意思,满怀戒心,她看你一直不醒,又着急出去找人,临走时还恶狠狠的说‘我看着你像个好人,我家小姐你可要好好照顾,若是慢待了,回头找你算账。’”
  听着张玉细声细气的模仿着柳儿刁蛮的样子,又觉得好笑。这个人说话随意,行为随意。倒真的很有趣。
  “先生……”
  “叫我张玉,不要先生先生的叫,我听着别扭。”
  “张玉先生,您那时怎么会在那的?”
  张玉叹了口气,摇摇头,说道:“天冷这竹屋透风,寒气直往里灌,我会去那西山拾些枯枝烂木做柴火,前两日柴火烧完了,今日天气不错,就去那边拾些,原本早就看就你们两个小姑娘站在梅林里,还想着这天寒地冻的,竟有人跑到这儿来,等我转身打算回去时,就听到你那丫鬟大叫。好在我练过些拳脚功夫。那刺客似乎想置你于死地,你一点儿眉头都没有吗”
  萧艾不做声。
  “你几日没吃,正好昨天在山上抓了只野鸡,一会儿你有口福啦。我去做饭,你好好休息。”
  萧艾颔首点头。
  

☆、朱棣来迎

  不一会儿烤鸡的香味就飘出来啦,萧艾早就饿了,正好出来透透气。
  原来这里两间竹屋,萧艾那一间只要一张床,一把椅子,另外一间一个书架上倒是堆放了不少的书,还有一把长椅,一个书案。长椅上放着被子,想必是这几日自己占据了床,张玉才会移到长椅上睡的吧。
  萧艾又翻看了看那些书,书很杂但大多是兵书,可是这些书王爷从没让自己看过,自己也不怎么感兴趣。
  最底层压着本《论语》,想必他不怎么喜欢孔子“仁爱”的思想吧,书是新的,没怎么翻过。
  “你起来啦?饭已经好了。出来吃吧。”
  说是厨房,还不如说是临时搭得锅灶,几根木棍支起来的架子,下面堆着捡来的树枝,上面烤着烧鸡,旁边一个茶壶,一口锅放在地上,应该平时都是用这一个架子烧饭烧水的吧。
  “先生很是雅致,身居山林隐蔽处,坐读天下书?先生喜欢兵书,先生以前行过军打过仗吗?”
  “没有,早些年跟着师傅四处游历,师傅去世后,我便来到这山林中潜心读书。虽然现在天下太平,不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想着早晚会有我用武之地。”
  看着张玉志气高昂,而且充满信心的样子,到让萧艾想起了朱棡,谈及天下时事,似乎也是这般骄傲。
  张玉说着用到撇下一块鸡脯肉递给萧艾。
  “谢谢,先生心怀大志,又有这样的见识,我相信先生日后必有作为。”
  “你这小丫头竟能听懂我的话?”
  “先生的话我不能完全明白,只是看到一些细微处,比如您将不多的炭火放在我睡的那屋,自己那间屋子用的却是刚拾回来的湿的树枝,想着您是个大方心细之人,可是您对吃穿用度什么的却不是很在意,锅灶就这样随意摆放在外面,屋里的书虽然翻得皱了皮,竹简也脱了线却是很用心保管,书架也擦得一尘不染。我想先生是个心怀大志,有所图谋,却不计较生活的人。”
  张玉仰着脸看着眼前这个小丫头,有些诧异,又忽然大笑道:“看来孔子的那套理论确实不能信。”
  “什么理论?”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哈哈哈……”
  萧艾想起他书架上的那本压在最下面的《论语》,也笑起来。
  “不过我还没问你,你是什么人,看你的言谈举止,可不是一般人家的姑娘啊”
  “我是……”萧艾面露难色低着头。对自己下死手的是谁,柳儿又去了哪儿,好多事情都没想明白,贸然提及王府似乎不妥。
  张玉看出萧艾为难,扬手说道:“没关系,你不想说算了,我就随便问问。”
  “对不起,等日后有机会我再告诉你。”
  “我只觉得你这丫头有意思,说话规矩有些见识,我好久没说过这么多话了,今天难得尽兴。”说着又递过一块儿鸡腿。
  黄昏依旧,张玉坐在竹屋看书,萧艾毕竟没有看过兵书,兴致勃勃也会学习一番,可是肩上伤还未好,前两天还发着烧,人总是提不起精神。
  “先生,我出去走走。”张玉点点头。
  萧艾仰望大大的太阳很近很近,似乎触手可及。每每看着日落,从来只是觉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凄凉和忧伤,可是今日看着被树荫遮住依旧洒下的几缕昏黄,倒觉得格外温暖,许是葱葱郁郁的树荫下有些阴寒;许是站的有些久了,身子早被寒风浸透。
  萧艾正打算回屋去拿自己的斗篷,晃得听见马蹄哒哒,随后一声鸣叫,再定睛一看来人,鼻子一酸,眼泪止不住的就流了出来。
  披着斗篷,脚步匆忙,即使斗篷勾住树枝也不管,朱棣径直走过来,柳儿远远的骑马在后面也跟了上来。萧艾忙忙收了眼泪,心里一阵温暖,虽然高烧过后脸色有些苍白,依旧笑的很高兴,老远迎了过去。
  “王爷……”
  “萧儿你怎么样?”朱棣看见萧艾好好的站在自己面前,悬了两天的心,终于放下了。
  萧艾看着朱棣着急的样子,这样冷的天气,额头上却汗珠点点,她知道王爷一定是快马赶了一路。罩在朱棣宽大的斗篷下,不觉得冷了,心里更是暖暖的。这几天一直思绪繁琐,现在却什么也不想想,什么都不担心了。
  “王爷,是柳儿去找的您吗?”
  “是,她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我了。”朱棣恢复了往日的神情,平和的语调清冷的眼神,嘴角处淡淡的微笑,可是脸上分明是隐而未发的怒火。萧艾看不明白。
  “小姐!”柳儿下了马一路飞奔过来,一把抱住萧艾直哭。
  萧艾给她抱得肩膀有些疼,咬着牙皱着眉倒也不吭。抽出一只手来,轻轻的拍了拍柳儿的背。安慰的说道:“好啦好啦,我这不是好好的站在你面前吗?别哭了。”
  柳儿摇摇身子,伏在萧艾肩头就是不放,双手微微颤抖着。萧艾知道她一定被吓坏了,这几日为了自己连日奔跑,早已累坏了。心里心疼不已,眼圈有些湿润,刻意顽皮的说道:“你再不松手,我好不容易好了的伤口又要流血啦。”
  柳儿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直压在萧艾的伤口处,忙忙撤了手。
  燕王看着萧艾伤口处,一言不发,眼里一股怒火。
  “王爷,是张玉先生救得我。他就住在这里的竹屋。”萧艾回身看见张玉正望着自己,笑着介绍到。
  朱棣早已看到那竹屋前站着个男子,布衣寻常,可是脸上毫不经意又有些得意的神情,应该是知道自己的身份了吧,却依旧如此云淡风轻,毫不在乎的样子。
  到让朱棣有些刮目。
  张玉远远的做了个“有请”的姿势。
  朱棣带着萧艾朝竹屋走去。
  还未及眼前,张玉拱手作揖,面带笑容,看着眼前来人气度不凡,衣着贵丽,早已猜到七八分。
  “多谢先生救了萧儿。”朱棣回敬着拱手之礼,微微点头。
  “张玉先生,这位是燕王,早前没有告诉您,还望不要见怪。”萧艾笑着说。
  “原来小姐是燕王府的人,难怪见识不凡。”张玉嘴上虽这样说,神情却是一副早已知晓的样子,眼睛一直看着朱棣,转身深鞠一躬,道:“见过燕王殿下。”
  “看你似乎把我家小姐照顾的还不错,我就不和你计较了。”柳儿倒是理直气壮地拍拍张玉。
  张玉看着柳儿,故意有些窘地说道:“虽然我不知道小姐是燕王的人,没能礼数周全待做上宾,可是好歹我也救了你们一命,干嘛总是这般对我。”
  柳儿看着张玉的模样,颇为得意。
  张玉见柳儿被逗乐了,自己也觉得好笑,转眼看到朱棣正在看着自己。
  “燕王里面请。”张玉侧过身子让开路,脸上笑着。
  朱棣微微点头,扶着萧艾走进堆满书籍的那件屋子。还未等朱棣坐下,张玉早已跪倒在地,一改之前高傲随意之姿,大行跪拜之礼,伏在地上说:“王爷,今日得以遇见王爷,我相信这是天意,我想在王爷帐下做事,为王爷效力。”
  朱棣似乎也不惊讶,只是淡淡的说道:“先生救了萧儿,救命之恩,这是应该的,先生不必这样多礼。”
  张玉忽然站起身子,眉宇间蕴着微微怒气,眼神中满着自信,说道:“大丈夫行于天地,救人于危难本就是理所应当,我从未指望着什么回报,即使是在知道了您身份的情况下。我希望王爷是诚心用我,并非因为什么救命之恩。”
  朱棣看着眼前这位气质不凡的张玉先生,初次见面,就这样信心满满的告诉,倒是让人刮目。
  看着燕王面露笑容,示意自己坐下说话,张玉这才缓缓到来:“在下没什么大才能,早些年拜过一位师傅,书读的几本,拳脚上的功夫习得一些。”
  朱棣直言:“可是你刚才叫本王‘殿下’。”
  连萧艾平时都不这么称呼,他居然能自然的叫出口,不是朝廷中人?
  张玉下跪:“燕王殿下英明,我之前得师傅提携,在前朝胡人那里为官,并非故意不说,只是觉得耻辱。”
  “前朝,人分四等,汉人最下品。你能在朝廷中谋得一职,不简单。”朱棣顺着他说,戒心未除。
  “王爷,”张玉改口,“我懂得顺时应势,也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希望自己在世上做出一番功业,而我需要一位伯乐,我相信您就是。”
  “为什么这么说?”
  萧艾听到张玉想跟随燕王,开始还是很吃惊的,不过想来张玉先生的为人和他的才能,确实跟得燕王,于是开口帮道:“王爷,先生很有才的,这几日萧儿在这里,听先生说了不少他和他师傅游历的事情,想来他是很有见识的……”
  “萧儿。”朱棣看了萧艾一眼,表情严肃。又转过脸看着张玉。
  萧艾不敢多言。
  张玉心里一喜,抱拳躬身,跪在朱棣面前。
  朱棣依旧笑着看着他,没什么惊讶,道“先生这是为何?”
  张玉笑道:“方才我没有急急的推荐自己,王爷却很有耐心并且颇为欣赏,如今萧艾姑娘好心的想要帮着说话,却是看低了在下,而王爷居然出言阻止,想来王爷是很尊重自己的。您尊重我说的让我凭自己的才德得到您的重用。至于留不留得在下,我想王爷心中早有答案。”
  “哈哈哈……先生果然心思缜密,想法入微。”
  朱棣看着坐在身旁不敢出声的萧艾,温和着语气说道:“你的伤刚好些,这屋清凉,让柳儿陪你去外面走走,活动活动。”说着解下自己的斗篷给萧艾披上。
  萧艾“恩”了一声,点头出去了。
  

☆、收获大将

  “王爷。”看着萧艾出去了,张玉开口叫到。
  “先生不妨有话直说。”
  “大明自开国至今已二十六年,而王爷领兵燕地已十三载,可说得上是手握重兵雄踞一方,而且在这北边要塞之境,可以说得上是‘海空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张玉故意顿了顿,看了下燕王。
  朱棣听此一番话,神情微样,收了笑容。
  他心下明白此人若不是刻意的在自己面前表现,那就是故意试探,而朱棣心里知道不会是前者,那他是什么目的?是谁派来试探自己的野心?还是试探跟随自己后他的发挥空间有多大?
  张玉看出了朱棣的疑虑,不再继续说下去,转而说道:“王爷纵有着天时地利之便,却没有为自己谋利,来此北平十三年,百姓富足安乐,生活日盛一日,百姓无不赞叹王爷的贤明。两年前王爷带兵征讨乃儿不花时,那一仗您不费一兵一卒就使乃儿不花降服,那时我正好在草原,有幸目睹王爷是何等胆识。在下并非朝廷中人,对政治斗争也不了解,更不清楚如今天下局势,可是单凭王爷的为人和才能,我相信您是我要找的伯乐,而我是也是您的千里马。”
  张玉心里清楚,不论燕王心志有多大,初次见面又是在这样情况,他难免有戒心,坦而言之或许效果会适得其反,不论燕王心志多大,自己跟定他了,又何必在乎那许多。
  何况来日方长。
  “先生如此看得起本王?”
  “王爷之才非小小燕地能容。”
  哈哈哈哈……四目相对,一片笑声。
  “得良驹如乎先生,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