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远一愣,随即明白她的意思,显然是在提醒他最近要看清形势,小心行事,他立刻感激道:“徐部长,感谢您的关心,我知道该怎么做。我的立场一直就是站在道理一边,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郑书记到底有没有违纪,取决于事实,其实与我个人的立场无关。”
徐滢洁脸色微变,眯着眼睛沉默了好久,才道:“思远,我也跟你直说了,其实张书记一直对你也有些看法,不过与此同时好像他对你也有些顾忌,如果换作别人,以张书记性格早一巴掌拍死了。我这次本不想来你们承恩县,就是后来想到最好还是当面提醒你一下,特地过来的。”
刘思远闻言也是心里一紧,前阵子还觉得自己春风得意,如今被她一提醒才知道自己有多肤浅无知,要不是张铭段顾忌自己女朋友的老爸,早就轮不到他蹦跶了,要收拾他简直分分秒秒的事情。如今回想起来,他的所作所为还稚嫩的可以。
徐滢洁见他脸色阴晴不定,知道自己刚才的提醒起了作用,不过她也只能言尽于此,毕竟路还是要靠他自己走。
两人就这么沉默的对视了一会,最终她也没进一步多说什么,尤其考虑到被别人知道两人晚上独处一室,影响很不好,说完该说的话后她就匆匆走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欠收拾
第二天刘思远就很低调的躲在北溪镇安心搞工作,顺便可以沉下心来,好好把镇上之前几天发生的事情捋了遍,该处理的处理了。
总的来说他的思路很清楚,只要和政府有关的事情,除非特例,他一般都不插手,由胡志超全权负责,他作为党委书记,重点就抓一下大方向就好。
处理完堆积的事务,稍稍空下来后,他叫来胡志超一起商量了下关于北溪镇今后的发展方向,两个人认真讨论了一番,首先还是要根据县里面的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完cheng县委下达的指标,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但是发展经济的同时,重点要抓以下三件实事:
第一是魅力小镇的申办,兼旅游开发的落实,这两件事情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尤其刘思远指出,发展旅游要避免盲目上项目,要坚决走出一条属于北溪镇的特色路线。
第二是和经济发展切身相关的村村通公路的计划,交通永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脉,仅存的几个没有同上水泥路的村落在经济上也是排名垫底,只有补齐这几块短板,才能把北溪镇的经济发展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具体公路建设预算已经筹集的差不多,公开招标的议程也提上议案,其中尤其要说的是,胡天放胡总的施工队积极参与了投标,该公司资质齐全,项目经验丰富,而且报价相当低廉,如果能成功承揽下来,可以让镇政府省了一大笔钱,与此同时可见以前的施工队报价水分有多大。
第三是扩大绿色农业基地的建设,为了达成新农村建设做出有益的实践。
最后两个人还分了下工,刘思远主要负责抓魅力小镇申办和农业基地的建设两件事,经济发展包括公路建设就由胡志超负责主抓,要知道交通建设那可是肥的流油的项目。
胡志超对于他的大方放权,表达了感激之情,不过随后也说了一些困难,就是原来镇政府常用的施工队,由于报价过高,而且也抓不住别人什么痛脚,眼见要被胡天放的施工队取代,颇有一些狗急跳墙的意思,最近一直在找一些镇委委员做工作,目前看来似乎还起了一些作用,有几个镇委委员对于此次公路建设交给一家新的施工队表达了不满和担忧,说是什么新的队伍没有经过实践考察,万一质量什么的不过关,谁来负责云云。
目前力挺胡大公子的施工队的只有胡志伟,马峰以及金海心三人而已,另外两人是刘思远的人,也知道些这家新的施工队是有背景的,是刘书记介绍下来的,自然非常支持,这个不用说。至于胡志伟镇长本人,因为他是新来的,施工队一时没有没有找到烧香的门路,只能作罢。
刘思远听完后当时就有点不开心了,这些事情他之前完全不知道,显然是个别人想要趁他不在的时候搞事,看来真的是老虎不发威就容易被当成病猫,有的人还真是贱骨头,不定时收拾一下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于是他用力点点头道:“胡镇长,你和马书记等同志能坚持公正的立场,这很好,要继续坚持下去。至于有些同志似乎有些不太好的思潮,这样吧,这件事情明天我们党委会上明确下。”
第二天他就召开了紧急的党委会议,当政办副主任赵国栋整理完会议室不久,几个党委委员就纷纷笑盈盈的走进了会议室,互相之间谈笑风生地,然而这一副轻松的气氛随着刘思远的出现,戛然而止!
因为会场中人人都清楚地看到刘思远满脸寒霜,一丝笑容都没有,他先是扫视了众人一眼,随后冷冷的道:“现在开始会议,由胡镇长来主持。”
其实整个会议过程中,刘思远也没有多说什么,就是这么冷眼看着众人不痛不痒的讨论着一些不太重要的话题,但是在他强大官威的压迫下,整个会议室里一片肃静,发言的同志也一个个认真说话,不开玩笑不忽悠。
胡志伟心中也是感慨不已,前些天刘思远不在的时候,他临时主持了两次党委会,都是吵吵闹闹的,哪有今天这种安静场面?两个人的威信高下立判!别看人家刘书记年纪轻的离谱,但是这官威之大,令人乍舌啊。
直到胡志伟提到关于村村通公路项目时,刘思远才第一次发言道:“关于此事,我有几句话要说!”
众人立刻挺直了腰杆,刘思远对他们表现还算满意,于是强调道:“众所周知,道路施工是权力寻租的重灾区,所以我们以后项目招标一定要严格执行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搞暗箱交易,如有发现,绝不放过。”
他此话一出,顿时党委会上一点反对声音都没有了,很快在副书记马峰带领下,几个党委委员纷纷表态,对刘书记讲话他们坚决拥护,而要要坚定的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
再也没有一个人提反对意见!
党委会上的一幕很快就流传了出去,之前的施工队大概也明白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尤其刘思远现在在北溪镇一言九鼎,自知没有机会也不再闹腾了,让胡天放顺利接手了项目。
散会后,胡志伟心中是五味杂陈,自己搞了半天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刘思远倒好,开一个会,起个高调,结果啥都解决了,那帮家伙在自己面前一个个牛的不得了的样子,结果看到刘思远发火了,顿时就焉了,都成了孙子。
大概一个星期后的,村村通公路,道路建设开工仪式上,镇党委书记刘思远和镇长胡志超分别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刘思远在讲话中表示每一条公路都是一个村子的生命线,肩负着每一个村庄的未来大计,村村通公路是北溪镇多年来的梦想,他很高兴能亲眼看到这一天。
说话时候他也明白,这几天村路如果能顺利竣工,将是他最大的政绩。
第一百六十三章 难题
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政绩也在飞速进展,那就是欧阳华的绿色果蔬项目,金海心得工作能力倒是让他眼前一亮,在顶替了那个不开窍的伊醒沙接手此事后,项目进展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镇上给与了欧阳华很好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税收,用电用水等多方面,而后者投资热情也相当大,欧阳倩在电话里也提到,省城对于这些所谓放心菜的需求量是出乎意料的大,欧阳华在省政府那里打出了牌子后,一些省厅和汉江市市局食堂都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机会。而这些省直机关和市直机关是最不缺钱的客户,真的如欧阳华所说,卖的比市场价高十倍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刘思远也暗叹,做生意真的需要一些运气成分,只能说食品卫生的巨大危机反而造就了他。
总的来说以上两件事都已经在正轨上了,大方向把握好了,接下来具体的工作自然有具体负责的同志来操作,也不用刘思远多操什么心。
这时候他也有了多余的精力把眼光放到其它地方去,看了一圈后,北溪镇现在最让刘思远有些操心的就是镇上的两个工业园,小小一个乡镇居然有两个工业园,这件事本来一直是北溪镇的骄傲,但是在刘思远眼里却是个巨大的隐患。
刘思远深深担忧的其实就是由此带来的严重环保问题,他本身就是汉江市政府督查室出来的,没少接触类似环保难题,尤其当年处理新源化工厂的经历让他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困难性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大概看了下镇里面的企业名录,北溪镇两个工业园区里都是以民营的小企业为主,这些小企业在质量和规模效益上无法和大公司大集团相抗衡,只能追求低质低价,做一些很低端的生意,更可怕的是,往往这些民营小企业生产的东西都是大公司看不上或者不敢去碰重污染产业,。
这下小企业本就利润微薄,理念落后,让他们去投入巨资搞环保有些不太现实,但是如果和别的乡镇一样,为了经济指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不管,任由它们这么野蛮生长下去,美丽的小镇就要毁了。
尤其对绿色果蔬项目,魅力小镇申办,甚至未来的旅游业开发也会起到很大的负面作用。
刘思远其实也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好好抓一下环保问题,无论如何他还是希望自己为官一任,希望在未来离开北溪镇时,能真正做到问心无愧。
他明白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他整理了下后很快就定下了目标,工业园里最大的隐患就是那个镇上产值最高的第一大厂,北溪蓄电池厂,蓄电池本身是用来给周边紫薇和北阳的汽车业配套的,但是搞蓄电池,各种重金属污染相当严重。重金属污染这东西最可怕,因为你鼻子闻不到,眼睛看不到,但是危害之大却一点都不含糊,是重致癌物。
偏偏这家蓄电池厂每年产值好几千万,北溪镇还真离不开它的税收贡献,更要命的是前几天胡志伟还拿来提案,说是这家厂有意在北溪再投资一个亿建设一家更大的蓄电池厂,这让刘思远颇为尴尬,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还真是一个永恒的难题。
关于这个环保问题他在电话里也和方心怡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不得要领,刘思远的意见就是和他当年处理新源化工厂一样,政府出资建设废水处理装置,然后向企业收取费用。
但是方心怡很快提出三点不妥之处,首先镇里面为了搞村村通公路已经没钱了,建设不起废除处理装置,其次蓄电池厂未必愿意支付费用,如果镇里面坚持的话,也许他们就会搬迁,反正只要税收没底线的地方政府要多少有多少。最后就是蓄电池厂的污染是重金属污染,更多的是直接对土地渗透造成的污染,无法通过污水管控达到目的,需要更加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价格也是更高。
所以要真正杜绝重金属污染,必须学习一些外国公司那样在企业内部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管理,绝对不可能像刘思远所说那样建立一个多个企业共享的处理装置就可以解决的。
刘思远认真听完后,不得不先感慨一番,自己怎么就把这么一个聪慧女人给骗到手了。
随后他又问方心怡有什么好主意,不料后者很坦然道她也没什么好办法,唯一的建议就是蓄电池厂周边至少一公里不适宜居住,同时让欧阳华的绿色果蔬尽量远离工业园。
也就是说要在小镇的综合规划布局上下工夫。
刘思远连忙说这些他都能想到,没有问题。
随后方心怡也是有感而发道,你们北溪镇面对的经济与环保的难题,绝对不是个案,其实整个国家到处都存在着这对矛盾,这就是我们共和国发展的代价,所谓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一个世纪的掳掠,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现在自然可以起高调,大谈人权,谈环保,可是我们已经落后那么多年,只能靠价格优势来争取市场,而所谓价格优势的背后就是廉价劳动力和对环境无止境的破坏,真是很令人无可奈何。
后来刘思远也拉来胡志伟和马峰一起商量下,两人也表示同意刘书记的观念,要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只能在小镇的综合规划上下功夫,而综合规划不是他们几个能搞得,需要请一些专业人士从方方面面做一些考证,这点钱不能省。
刘思远在镇上的辛勤忙碌,与此同时,初来乍到的县长梁世昌也没有闲着,很快刘思远就听说了,他上任后才一周多点,就已经打响了他赴任的第一炮,剑锋所指正是之前没有讨论出结果的承恩县旅游开发计划,态度自然是力挺萧雨涵的‘郁金香’集团。
然而比较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梁县长的第一炮就遇到了挫折,华丽丽地打了个哑炮……
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常有必要
梁世昌在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发言力挺了萧雨涵的‘郁金香’集团,他本来的打算就是先让这个方案在市政府那边过了,再上常委会的时候就底气十足了,因为毕竟旅游开发是政府的工作,政府那里都达成一致了,其他常委提反对意见就比较难以开口了。
却不成想到他实在太高估自己对县政府的掌控力度了,结果他刚一开口,整个县政府几乎所有的副县长除了有一个弃权外,其他全部开口反对,反而纷纷支持了沈玉的常青集团。气得梁大县长当场就拍了桌子,指着一帮副县长说他们没有远见,就知道急功近利。
那帮副县长也都是老油条了,你梁大县长爱骂就骂,反正你骂得时候一个个摆出一副认真听讲,虚心接受的样子,但是骂完后该反对的照样反对,尤其常务副县长王亭祥还暗示说梁县长可别是想搞一言堂吧?事情还是要集体讨论嘛。气得梁世昌恨不得把他们全部换掉。
告诉刘思远这些的是马峰,自从被提拔到副党委副书记位置后,他俨然把自己当作了刘思远的头号铁杆,县里镇里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是第一时间来报告,细致到胡志伟镇长最近和哪些人出去吃饭了之类的一件件如数家珍般道来。
另外一方面在党政办里他根本不理会镇长胡志伟的招呼,只听刘思远一个人的,甚至当刘思远在市里县里忙碌得时候,他还能做到在党政办和胡志伟分庭抗礼的,弄得前者相当气苦,却也拿他无可奈何。
刘思远对这种事情一贯地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方心怡曾说过一个道理,作为一把手,就是要让下面的人互相之间斗一下,真要他们团结一心其实对他未必是好事,只要做到斗争归斗争,别触动底线,影响了整个镇的发展就好。
听完马峰的转述,刘思远微微叹了口气,问道:“老马,你说为什么那么多副县长都支持常青集团?”
马峰嘿嘿一笑,贼头贼脑的四处张望了下后才道:“刘书记有所不知,那常青集团的几个负责人确实会做人,没事就请那些县里面的头头脑脑的吃饭喝酒唱歌什么的,目标就是拉拢感情,当然有没有进一步的拉拢方法咱就不好说了,而那个‘郁金香’集团好像就正好相反,一点都不会来事。你说这么一来,那几个副县长能不支持常青集团吗?”
刘思远有些明白的点点头,说起来萧大小姐也不知道是清高还是不懂规矩,反正她的‘郁金香’集团也跟她人一样,清高的可以,从来不搞这一套,难怪在县里面没人支持。
马峰继续道:“我还听说好几位副县长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