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玉华第一次从程娘子的嘴里听到长乐公主的名字,她眼睛不由都瞪圆了,却不敢贸然接话,玉华只模糊听说过程娘子与长乐公主的关系亲近,也知道这是极为忌讳的事情,其他的便不是太清楚了。
程娘子果然也没再往下说,而是话题一转说道:“所以你这几日里不管如何劳累,不管是否有胃口,都要多用些肉鱼等荤腥食物,这观音跳莲并不是一般的舞艺,若没有一定的气力,是无法作好的。”
玉华点头应下了,便又重新跃上了莲座,可是这次因为心里事先发怯,甚至比刚才第一次还要差劲,没迈几步,便整个人歪歪斜斜的就掉了下来,玉华抬眼偷瞄了一下程娘子,见她并没要挥藤条的意思,连忙赶紧又迈步上去练习起来。
程娘子见她还算自觉,也不再理睬她,自己也飞身上了另一个莲座,脚下轻点飞踏,手上长袖挥舞,还不时下腰打上两个低旋,只管自己专心练习起来,说来也实在奇妙,这些本都是很平常的一些舞乐动作,可因为是于这白玉莲座上做出来,再加上舞者脚步又要格外轻盈灵动,便显得整个舞姿顿时不凡起来。
玉华见状再不敢有任何懈怠了,一次次飞身上去又掉落下来,顾不的脚底被莲瓣硌的生疼,仍是练了整整一天,直到快用晚膳的时候,程娘子似乎也没注意到她身心皆疲的样子,只吩咐她用了晚膳休息一会儿后,再回来学习一个时辰。
回到自己房里,阿蛮刚刚替玉华去了鞋袜,便忍不住啊一声叫了出来,玉华脚上裹着的棉纱上又透出了大片的血迹来。
因这么多天连着练舞,五娘的脚早已经破了,前些天刚上大理石条的时候伤的最厉害,脚掌横着裂开了一条口子,娟娘开了药方疗伤后,她每日里仍是要裹着几层棉纱去练习的,那钻心的疼便可想而知了,后来等她在石条上终于能走稳了,这伤口才慢慢愈合了些,没想到今日一上了莲座,便又把伤口给重新扯开了。
顾氏特意派过来照顾玉华的两位嬷嬷见状,也俱是唬了一跳,连忙去请了那娟娘过来,刚才脚被紧紧裹着的时候,玉华还没什么知觉,如今脱了鞋袜解了棉纱,两只脚却犹如针刺刀割一样的剧痛了起来,饶是玉华是个能吃苦的,在娟娘帮她敷药时,眼中还是忍不住汩汩直冒泪花,阿蛮在一旁看着也是红了眼圈。
等听说程娘子叫五娘晚膳后还要去东厅的时候,阿蛮便一下有些急了,冲口而出说道:“这可如何使得呢?五娘你现在这个样子哪里还能再走动呢,付嬷嬷,您二位是夫人派来的,面子大些,能否请您去和程娘子禀告一声,就说五娘的脚上伤口又破了,今晚绝不能再练习了什么。”
那付嬷嬷二人却是神色闪避着并不肯答应,夫人是派她们过来照看五娘不假,但也同样交代过,于练舞的事上,一切都必须遵从程娘子的安排,任何人都不得违命。
玉华对她二人的心思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虽然此刻她浑身上下像散了架子一般,确实希望能就这么躺倒在床上再也不用再动弹一下了,但仍是拉了拉阿蛮的袖子,轻笑了一声说道:“阿蛮别瞎说了,晚上又不用练舞,只是和程娘子学学乐谱而已,若是怕伤口会破,等会儿叫付嬷嬷背我过去便是了。”
付嬷嬷一听五娘这样说,急忙连声点头答应道:“好的,好的,付嬷嬷来背玉华下去,阿蛮姑娘别担心,付嬷嬷力气大的很,一定不让五娘的脚磕到碰到一丁点的。”
等玉华用过晚膳,被付嬷嬷小心翼翼的背到东厅时,程娘子已经在案几后等在了那里,她也没多问一句五娘为何要付嬷嬷背着过来,只等玉华在案几前坐定后,才推过一张乐谱来,那乐谱下面,照例是放着一张小纸笺,玉华接过纸笺,便于心中默诵起来:
“太子殿□边大内监刘准,性情古怪执拗很难接近,但却对太子忠心不二,并因曾于隆庆之乱时护驾有功,极得太子信任。。。。。。钟鸣殿大内监刘灵,与刘准乃师兄弟,为人圆通,于皇城内人脉极广,但极贪财。。。。。。后宫中尚宫、尚仪、宫正、女史等四大员,除了女史王月福外,其他三人俱是崔皇后亲信,王月福乃早些伺候圣上的宫女出身,性子耿直。。。安亲王府。。。。。。”
这些纸笺上仍和三年多前一样,写的都是些程娘子所知的朝廷宫闱秘事,但是最近这阵子,程娘子所写都是一些极琐碎的小事,仿佛是想到哪里便随手记到哪里一样,十分的杂乱无章。可程娘子仍是要求玉华必须于一个时辰内背诵出来,再把纸笺烧掉,比起那些跌宕起伏的朝廷秘事,这些零碎的记录,让玉华提不起一点兴趣,再加之今日里确实累的狠了,才来回默读了三四遍,玉华眼前便有些模糊了起来。。。。。。
嗖的一声响,玉华迷迷糊糊间觉的手臂上一吃痛,慌乱间撑着脑袋的手便按了一个空,咚一下就一头撞到了红木案几边上,她这下才彻底清醒了过来,脑袋上疼的一跳一跳的,玉华忍不住探手来回揉着伤处,皱眉抬眼向对面看去。
程娘子仍是一身白衣笔直坐着,手中的藤条还没有收回去呢,她冷冷看着玉华,问道:“全背会了吗?”
脑袋疼的越发厉害了,手臂上也火辣辣的,玉华突然鼻子一酸,强忍着跪起身垂着头说道:“启禀师傅,玉华今日身子很不舒服,想早点休息,还望师傅体谅。”
程娘子脸上纹丝不动,只淡淡说道:“我难道和你说的还不够清楚吗?作了那观音跳莲之后,你名气便会大不相同了,如今不管如何辛苦,都要努力多学些东西,万一处境有个什么变化,你也好多些准备,怎么,这才不过是破了脚,有些睏而已,就坚持不下去了吗?不是说是你娘要你多学些东西好好活下去吗,如今在这富贵窝里泡着,也早都忘到脑后去了么。。。。。。”
玉华的脸一下涨的通红,脑中嗡嗡直响,嘴里冲口而出道:“师傅,徒儿不知,就算做了那观音跳莲又能怎样呢,又能得到个什么样的名声呢,是不是和师傅您一样,也被人叫一声崔观音吗?这又能算什么好事?算什么了不起的依仗。。。。。。”
话只说了一半,玉华急忙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东厅内顿时一片死静。
作者有话要说:
五娘长大了,也慢慢会有自己的想法
求长评,作者红包大大的有
☆、第85章 大典
“师傅。。。我我。。。呜呜呜。。。。。。”;玉华又悔又愧,结结巴巴的完全说不出话来;情急之下,突然捂住脸痛哭了起来。
程娘子仍是面无表情的端坐着,耐心等了半响,见玉华实在哭的厉害,便起身出去叫阿蛮,阿蛮一进了东厅,见五娘在那里哭的都快坐不住了;顿时吓的脚下一软,自从她伺候这个小主子开始;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从未见五娘如此失态过;还以为她出了什么大事。
等阿蛮手忙脚乱的查看了五娘全身上下;并无发现任何不妥后,不由偷偷瞄了程娘子一眼;她很是畏惧程娘子,虽然心里满腹疑惑,却也不敢出言询问她什么。
“阿蛮你去叫那嬷嬷过来背五娘回去吧,今日就学到这里,记着夜里睡觉时切不可用棉纱缠着她的脚,只要抹药就行了,明早还是一样准时过来练舞。”,程娘子说完,便起身缓步离去了,并没再多看玉华一眼。
这日夜里,玉华睡着时眼角仍挂着泪,第二日一早起来,她整张脸都肿了,别说阿蛮,就连付嬷嬷见了都有些慌乱起来,连忙开口问道:“五娘,你今日是否还能坚持练舞,若是不能,就歇息一天吧,老奴这就去禀告夫人,万一累坏了身子可就不好了。”
玉华则坚持说自己无事,用了早膳便去了东厅,那付嬷嬷见五娘虽然气色不好,行动间却仍很是利索,脚上裹了棉纱后,走路也没任何问题,便想着就让她先去好了,自己现在马上就去主院禀告夫人也不迟。
待东厅只剩下了玉华与程娘子两人,玉华便先俯身行了叩拜大礼,口中说道:“五娘昨日犯了大错,敬请师傅责罚。。。。。。”
话还没说完,便又有点语带哽咽起来。
“玉华,你起来吧,师傅并没有丝毫怪你的意思。”,程娘子开口说道,语气与脸色一样平静如洗。
这是玉华第一次听到程娘子开口叫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叫五娘,她怔了怔,便不由抬起了头来。
“玉华,你若想让师傅高兴,安安心心练舞就好,师傅并没怪你,这观音跳莲本就是极难学的,当年你师傅学这舞时,还曾气的一脚踹翻过莲座呢。”,程娘子说到这里,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自嘲的笑来。
玉华虽然还有些愣怔,但也终于信了师傅是真的并没怪罪自己,心里先是一松,而后便越发羞愧起来,她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憋着一股劲跃上了那莲座便埋头练习起来。
也许是因为心无杂念吧,玉华今日虽还只是第二次上莲座,却是格外顺利,好像是那莲瓣自己变宽了一般,玉华每次都能在上面走上几十步,才会掉下来,这样整整一日练习下来,竟然已经能踩着莲瓣足足半个时辰也不落地了。
当日用了晚膳后,郡公夫人顾氏于百忙之中抽空亲自来了趟沁芳阁专门探望五娘,还带来了宫里赏赐的外伤圣药。等那顾氏一看见玉华脚底的伤口,便红了眼睛,一把搂了玉华在怀里,嘴里直说道:“可是苦了我的五娘了。。。。。。”
这几年承蒙顾氏偏宠,玉华与她一直就十分亲近,尤其是崔玉林出嫁以后,更是常常被她单独叫去陪在身边闲话解闷,此时玉华偎在顾氏怀里,倒是没有一点的别扭,又拿了帕子替顾氏拭了拭眼角,反过来好声劝慰道:
“母亲切莫担心,这伤口虽看着唬人,其实并无甚大碍的,这习舞都是如此的,等这伤口收了再磨出茧来,便再也不会痛了,五娘一点也不苦,能有如此荣幸跟着程师傅献舞于皇后娘娘,实乃五娘天大的福分,可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羡慕五娘呢,倒是母亲,如今为娘娘省亲一事成日里忙碌辛苦,眼瞧着消瘦了许多,您可千万要保重身子啊。”
安慰完顾氏,玉华又像是忍不住想炫耀的样子说道:“母亲,今日是五娘第二次上莲座,已经能站上半个时辰不落地了,听程娘子说,连她以前也没有五娘这么厉害呢!”
顾氏自然已知道她昨晚崩溃大哭的事情,此时见这五娘脸上虽难掩深深的疲态,但一双眼睛熠熠发光,却是十分的动人,心下也不由感叹这孩子的心性实在坚韧,这样的苦,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吃得消的,就说沁芳阁这几个人中,恐怕也只有这五娘一个了。
顾氏临走时又单独叫了付嬷嬷送自己出去,肃然吩咐她说:“你这阵子给我好好看着五娘,绝不能让她出半点差错,这以后啊,你也不用一味听那程娘子的安排,那人实在是个不可理喻的性子,若是她再苛刻五娘,你便只管随时来告诉我,我自会有安排的。”
从这日之后,程娘子与玉华两都未再提起过那日两人争吵的事情,而玉华好似也一下掌握了于莲座上作舞的诀窍似的,不管是之后练习闭眼上莲座,还是于两个莲座之间来回跳跃,都是十分顺利,虽脚底板已经磨的长满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但脚是再也没裂过口子了。
到了离皇后娘娘省亲只剩一个月的时候,程娘子和玉华师徒二人第一次真正登上了凤翎苑里的二十七个莲座,两人上去之前,程娘子突然对玉华说道:“五娘,现在你可以解掉那护腿了。”
玉华听了却是站在那里半天也没反应过来,这阵子她吃饭睡觉时时都绑着护腿,已经快把这事给彻底忘光了。
而于对面观礼台上,待看到五娘一个前桥,竟轻轻松松翻身就从下一层莲座上飞身站到了上层莲座时,崔泽厚与顾氏俱是看呆住了,这五娘善舞他们是都知道的,但如此的功力,显然与之前比已经是又高出了好几个境界。
六月末七月初正是盛夏的时候,就在皇后娘娘省亲归府的正日子就要来临前的几天,于前方北疆战场上也传来了大好消息。
自从去年秋冬开始,回鹘与薛延陀的盟军便不时派出小股骑兵,屡屡骚扰大唐北疆县镇,起初北疆守军还只当他们仍是每年惯有的耍无赖打秋谷,可后来却发现这情势是越来越不对头了,那些神出鬼没的骑兵,竟是专门骚扰西域横穿沙漠过来的波斯等国的商人,手段毒辣,杀人劫货,不出两个月,便一下阻断了本朝原本畅通繁盛的海外商贸之路,更有大批的回鹘人扮成行商于两国边关上强买强卖起来,搅得北疆商贸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自从薛延陀首领碓男带着三万薛延陀族人投靠了拉赤羽后,这回鹘大军的行事风格便有些让人捉摸不透起来,以卫老将军为首的几位朝中老将均认定再不能放任北疆局势长此恶化下去了,如今回鹘已经号称拥兵十万,其真假不说,但据前方探报,原与薛延陀同族的党项人,如今竟也有意要效仿那薛延陀也去投奔回鹘,以在这大唐北疆分得一杯羹。
这才点齐了十二郡三府十五万大军开拔北疆,由卫老将军亲自领兵挂帅,小卫将军、孙鲁孙大将军、韦皋韦大将军等各路强将悉数出征,意图倾全国之力一举将那回鹘人彻底收服,以还北疆边境一个长久安宁。那李纪也被任命为小卫将军旗下先锋副将,随大军一起出征了。
如今距离大军开拔已经近一年,却一直在与回鹘派出的游击骑兵于边境线上缠斗,兵力物资损耗也颇为惨重,这两年因天灾不断国库本就虚空,可此时撤军又实属骑虎难下,全朝上正在为此焦心难眠,而此时却突然传来大军于河套设伏,前后夹击一举歼灭了回鹘军队三万多人的大捷消息,实在无异于久旱逢甘雨,更是为崔皇后的省亲大典献上了一道无与伦比的庆贺大礼,连崔泽厚这样从不信鬼神的人,心下都不由有些沾沾自喜起来,莫非这崔家得势果然是顺应了那天道吗。
得此锦上添花,到了七月初七乞巧节娘娘省亲这一正日子,崔府上下诸人虽已均是一夜通宵未眠,但人人脸上都是无法遮掩的兴奋与荣耀,隔壁安邑坊三服内的崔氏宗亲,凡是有品级的,也俱是早早侯在了永嘉坊,也算是他们三生有幸,能得以遥遥参拜皇后娘娘一面。整个永嘉坊内,各处古董文玩、鸟雀花草、杂戏烟火、庵尼道姑,均是色色斟酌,再无一处遗漏不当之处了。
申时初,等到崔皇后拜佛请旨礼毕后,凤驾从皇城浩荡起驾之时,朱雀门出来一直沿着崇仁坊、东市、兴庆宫,直到永嘉坊的道路也早就被关防围挡的严严密密、连只蚊子也飞不进去了。
且不说娘娘车舆仪仗出行龙旌凤帜、九凤金伞的如何隆重气派,也不说那凤翎苑中花彩缤纷、灯光交辉、细乐声喧的如何富贵风流,只说这崔皇后归府省亲竟能破例于这永嘉坊内与娘家亲人坐在一处享用晚宴,和乐轻松的观看舞乐杂戏,那真是前朝本朝都从来闻所未闻的至上荣宠与恩典了。
到了晚宴过半,虽然凤翎苑内仍是灯火通明、银花雪浪的玻璃世界,但这一整日紧紧绷绷的下来,是个人便没有不疲累的,连崔皇后脸上一直端庄祥和的笑容也难免消淡了些,可不管是谁,只要一眼扫过主宾台对面矗立的二十七个汉白玉石莲花宝座时,便都会精神为之一振。
作者有话要说:
过度章节,好难写啊,嘤嘤嘤
宴无好宴,大典必有大事
男主冒了一小头,大家发现了咩
☆、第86章 惊
二十七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