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世天骄-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峥和纤华也在一边帮腔,陈维政站起来,走进厨房,刘懿笑道:“你还真的想露一手。”
    陈维政说:“露一手就露一手,肯定不错。”
    打开两包林真香的猪肉脯,切成细丝,五香干子切成细丝,锅里爆熟,黄瓜切丝,大葱切段、切成细丝,香菜切碎,花生炒香,压碎,放进一个大盆,拌匀,红油、生油、酱油、麻油、陈醋、盐,适量,拌匀,很快,一大盆凉拌菜就新鲜出来,大家围过来一看,色、香都有,尝尝,味道也不错。
    “爸爸好辣!”女儿纤华吃了一块,伸着舌头直叫唤,陈小美忙倒了一杯冰鲜奶给纤华,用这个镇镇舌头,比较有效。
    “大哥还不错,速度够快,而且还不占厨房的正常使用。”小竹说,她和刘懿正在处理其它菜,爆炒鱿鱼筒、鸡蛋蒸鲈鱼,清蒸排骨,五柳炸蛋,腐乳空心菜,醋炒土豆丝。
    “表哥不错啊!”小松说:“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向你学习,我也要学会弄菜。”
    “其实,凡做菜做得好的,太多是男姓。”刘德厚说:“因为男的比较有创意,你表哥这道菜,是完全独创的,估计就在暹罗,也没有人拿林真香猪肉脯这样吃。你表哥这道菜,有三大优点,第一,补充了菜式的不平衡,我们今天晚餐没有凉拌菜,有这一道凉拌菜就很平衡,第二是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而且是少见的进口材料,第三是很有创意,虽然有北方老虎菜的基调,但是完全是全新配搭,没有抄袭。”
    “哇,老爸。”小竹叫道:“还真是省委书记,这也能弄出个一二三。”
    “姑爷爷说得很有道理!”华峥说:“菜是厨房的艺术,厨师的艺术,做饭的艺术,更是生活的艺术。会做菜的人,就是生活的艺术家。”
    王先看着华峥,华峥这一句话,让他这个教育工作者刮目相看,问华峥读几年级了。华峥告诉他,下个学期上初一。王先圆瞪怪眼,看着华峥,大有一副如果不是有镜片,眼珠子随时会掉出来的感觉。
    陈维政也很奇怪,问:“不是六年级吗?怎么又变初一了?”
    华峥说:“有一天,我去学校经过八一中学,正好看到肖爷爷在门口,我就跟他说,想来八一中学读初一,不想再跟那帮小屁孩子混小学。肖爷爷让我明年再来,我说明年再来肖爷爷退休了岂不是不能跟肖爷爷一起玩。肖爷爷很高兴,带我去见八一中学的校长,他们考了我一堆考题,都没有难倒我,就同意了。只有一个条件,要我在2019年12月11曰之前画一幅有关右江起义的画,进首都参加展出。我同意了。”
    还有这种事,回来也不跟爸爸妈妈说,华峥说肖爷爷说他负责跟你们说,肯定是他老糊涂忘记了。
    刘德厚哈哈大笑,说华峥,肯定不是肖爷爷忘记了,是你怕爸爸妈妈骂,把责任推给肖爷爷是吧!
    华峥笑了笑,说:真不好玩,好不容易想出的对策,就这样被姑爷爷给揭穿了!
    陈维政说,以后想做什么就跟爸爸妈妈说,别去耍小聪明,就你那些技俩,一看就明白了。跳级就跳级,又不是什么坏事,用不着遮遮掩掩。
    华峥吐吐舌头,问姑爷爷喝什么酒,他去帮拿,陈维政说去车上拿,车上有新明国弄出来的白酒,是南江一家著名的酒厂在那边办的分厂,酒味道不错,销售量也不错,国内带酒过去成本太大,价格太高。在新明国的中国人基本上不再喝,都改喝这种“竹酒”。
    搬进来两件竹酒,小竹拿起一瓶上下打量,点点头,意思是外表看起来还不错。陈维政说:“小竹,等你结婚办酒,全部使用这个酒,怎么样?”
    小竹没有回答,小松答话了:“有道理,我结婚时,就全部用松酒。”
    刘懿笑道:“松酒是药酒,专治大骨节病。”
    全家人哈哈大笑。
    陈维政和小松是酒逢对手,水平之高,刘德厚完全不是菜,没想到王先的酒量不错,比刘德厚强。小竹对王先偷偷说:“你喝了这么多酒,等会怎么开车回学校。”
    王先说:“计划不如变化,我等会打车回去,明天改变方案,不是我来接你,是你去学校接我,然后再从学校那边上高速。”
    小竹说:“你别跟小松和我哥斗酒,他们俩的水平,都是用斗量的。”
    陈维政听到了,说:“我是臭名昭著,没想到小松也是海量。”
    华峥在一边听到后,端起陈维政的二两杯,一口干掉,舔舔嘴唇,品品味道说:“这东西不是很好喝。也不是很难喝,还不如太婆做的甜酒。”
    在大家的目瞪口呆中,华峥放下碗,跟大家打个招呼,离开餐桌,继续他的曾文正公。
    “长大后,也是一个酒鬼!”小松说。
    陈维政知道是什么原因,凡是炼吐纳的,都会有一把好酒量,不是酒不醉人,是人对酒的抵抗能力异于常人,这样看来,小裕也是一把好手,张正平喝酒水平不差,那天晚上在省妇婴医院,两个人不知不觉干掉四瓶白酒,才让张正平有了醉意,假以时曰,多加锻炼,张正平的酒量,不在小松之下。
    刘德厚喝了几杯后,先行离开,有他在,小松和王先喝酒都不尽兴。王先几杯酒下肚,话开始变多,对陈维政说:“开始追小竹时,只知道她父亲在市委工作,母亲是党校的老师,觉得很平常,不当回事,后来追上了,才知道是省委书记,压力太大了。后来知道小竹的大哥是陈维政,压力更大,省委书记每个省都有,陈维政全世界只有一个。”
    陈维政大笑,说每个人全世界都只有一个,有两个一样的肯定有一个是山寨版。
    王先说那不一样,在东方大学,在红河大学,陈维政都是一个超然的存在,大家说起陈维政,都要用敬语。现在,各学院实验室,以龙山电池为动力的实用研究已经普遍开展。之前在东方大学读书时,与南城逸仙大学学术交流,人家那是真正的牛,一开口就是陈维政师兄。
    小松同意王先的观点,在清华,破解龙山电池,已经成为实验室的最大课题,在真空环境中把龙山电池解剖,是由清华大学著名教授主持的实验,就凭着这个实验,这个教授红遍全球学术界。
    王先说,上次小竹的家长会,陈维政在会上介绍龙山2015,这段VCR在网络上的点击,目前仍然排在第一。参加会议的同学,把陈维政送的子弹,弄成纪念品,有些同学把它当成吉祥物随身带,有的同学把它当成收藏品深深收藏,最有才的是一位同学,没钱了,拿出去在同学中拍卖,居然拍出了一个月的生活费。
    陈维政哈哈大笑,说让任随弄一箱过去拍卖,那就发达了!


第三四○章 休假结束
    第三四○章休假结束
    满满一车人,超载!
    陈维政的小公共坐了九个人,小松开车,陈维政抱着纤华坐副驾,两个老太太坐中排,后一排坐着小裕、汪宁、郑天天和华峥,中间还堆满了行李。
    在龙山下高速,正好遇到交警查车,协助工作的龙山派出所所长陈华超一看是陈维政的小公交,乐了,说小公交还就是小公交,坐得人多,拉货不少。交警还想检查小松的执照,华超说,只要不扣光一百万,我们就有奖金拿,你随意。交警明白了,这是龙山集团的车。
    先把奶奶和刘裕送到老刘家村,汪宁外婆和汪宁也在这里下了车,时间长了没回来,汪宁外婆准备搭把手,搞搞卫生。
    谁知道一打开门,家里干干净净,明显是刚搞完卫生,一打电话给堂叔就知道,村委一帮人知道他们要回来,今天一早就组织人马,把房子弄得干干净净。听到奶奶到了,没一会,刘克美担着一担米走了进来。
    陈维政告诉刘克美,今天晚上,来家里吃饭,早上帮做卫生的乡亲,都要到场,刘克美说没有问题,也就是七八个人,多开一桌就行,中餐他那边已经准备好,大家一起过他家吃饭。
    中餐后,小松把郑天天送去实验区,顺便向郑建一汇报工作。由于东南亚局设在平南,小松没有跟区杰过去,而是继续留在实验区首都办事处。既然属于实验区的一员,回到龙山不去打个照面,简直对不起每个月发下的工资。
    郑天天只在实验区露了一回面,就跟着郑建一和小松回到了龙山陈村,他们在陈村都有房子,自认为是陈村人。
    中餐后,陈维政把华峥和纤华送回陈村,太爷爷太奶奶已经准备好一堆的好东西,刘福荣也有半年没有看到华峥,不想是不可能的。
    安置好孩子们,陈维政去龙山镇买东西,准备去老刘家村准备晚餐,农村请人吃饭,比较简单,大鱼大肉就行。
    到了老刘家村,陈维政很主动的把自己放在次要的位置,家里的应酬工作全让小裕出面。晚餐也是如此,他只是陪堂叔和汪洪涛喝酒,至于向帮忙搞卫生的乡亲们道谢什么的,都是小松在做。开始奶奶还觉得奇怪,一想就知道了,陈维政这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小裕已经长大,能够读力门户了。堂叔很满意陈维政的做法,在古宜,女婿,再能干的女婿,也是女婿,有些事是不好插手的。
    小裕很老道,处理起乡亲们的关系,从容有致,除了不喝酒不抽烟,其它都应对自如。奶奶偷偷的抹了几次泪,她知道,从现在开始,刘家又有了顶梁柱。
    送走了客人,汪洪涛一家四口也回了龙江区。陈维政问奶奶,对小裕的表现是否满意,奶奶满脸是笑,说:“对他满意,对你不满意。他还小,好多事,还得你帮着他。”陈维政笑了,说,除了回老刘家村充排场,别的都可以帮。
    处理好这边的事,陈维政准备回陈村,临行时,把刘裕叫出来,在门口的樟树下,陈维政问刘裕现在修炼情况如何,刘裕说,按照青云诀的说法,已经进入积气期,手腕上的一串珠子,对自己的帮助极大,每次修炼冲关时,一旦能量不足,珠子就会帮他补充,只是珠子数量太少,如果有十来颗,组成一个完全由珠子组成的手链,应该效果会更好。
    这个可以有,陈维政记在心头。
    陈维政拿出一个储物袋,递给小裕,说:“本来不想过早把这个东西给你,怕你年龄小,对这个东西太过依赖,但是回到龙山,你就必须自己一个人面对一切,所以才把这个东西给你,你看看,会不会用。”
    刘裕拿着小储物袋,放在手心,看了一下,就找到了其中的诀窍,用神识一探,知道这是一个储物空间,虽然相对陈维政那个巨大的空间来,显得有点小,但是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这个小储物空间的作用,能量也相当巨大。
    陈维政还是老习惯,里面是一把龙山2015,一万发子弹,一把战刀,一百万人民币,还有一些吃的和曰用品。
    刘裕捧着储物袋,心底涌起滔天巨浪,但是脸上却很平静的对陈维政说:“这个东西很强大,我有点担心自己控制不住它。”
    “你有这个想法就对了,毕竟你才十五岁,的确有点小。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想过早的把储物袋给你,但是我估计留在龙山的时间不会太长,新明国的问题很大,这次,我不去不行。我走后,这里就靠你掌握,没得选择,只能把这个东西提前给你,这里面有钱有枪,我只能说一句,能用钱搞掂的事就一定不要用枪,一旦要动枪就一定不能留情。”陈维政说。
    刘裕点点头,说:“理论上的东西我都懂,就是怕一时冲动。”
    “冲动的确是魔鬼,但是不冲动就不是年轻人。”陈维政说:“这个要自己掌握,没有人可以教你。有事多打电话,可以打给你姐姐,也可以打给我。龙山镇派出所所长陈华超,是华峥的族兄,就是今天在路口值勤那个,有事可以跟他联系。”
    果然不出陈维政的所料,他在龙山还不到24个小时,莫丛的电话终于响起:“哥们,休假结束!”
    “情况怎么样?”陈维政问。
    “三千个僧众已经饿死大半,剩下的也只有半条命,全国的僧众和他们的家人开始向印度迁移,印度现在已经在边境陈兵,荷枪实弹准备收拾不经许可擅自进入的人。”莫丛说:“预计迁徙大军第一批将于24小时内到达边境。”
    “我会在24小时内到达龙山城。”陈维政说完这句话,就挂了电话,来到庆山军事实验区,首先问冯胜国库存有多少龙山2017和庆龙系列导弹,冯胜国说这段时间外销不好,库存不少,龙山2017有十万套,六管有两万套,高射机枪有一万套,庆龙15有一百五十万枚,庆龙18有三十万枚,陈维政说全部要走。来到陈维康的兵工厂,问库存的高爆弹有多少,陈维康告诉他有将近三千万发。陈维政告诉他从现在开始,全力生产,全部发往新明国,所有这些费用,用电池款抵消。郑建一大喜,这下发了!
    将之前山地师解散时,闲置的龙山洪流和龙山骑士全部折价开走,龙山厂的库存龙山骑士和龙山洪流也全部开走,龙山厂开始加班生产龙山洪流,全部送往新明国。经过统计,明天能够开往新明国的龙山骑士有一千五百辆,龙山洪流有三千二百辆。把庆山实验区的枪枝弹药全部装上车,由山地旅战士驾驶,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新明国。
    陈维政在安排好这边的运输后,电话指示唐威,安排石雄的特战师在口岸接车,并负责安排山地旅的战士返回。车辆全部送往江城军工厂。
    两分钟后,陈维政出现在新明国与印度边境,屏幕中一看,下面人山人海,场面之大,从未见过。用一块三明治来形容下面的人比较贴切,印度士兵是一片面包,新明国士兵是另一块面包,中间的肉蛋就是百万僧众和他们的家人。还源源不断的有人从遥远的地方往三明治的中间赶来。
    对于新明国面来说,这数百万人是判国者,对于印度而言,他们则是擅入者。陈维政有点不太理解,他们怎么就能确定,印度会接收他们,会在自己已经十分拥挤的土地上再拿出一小块让这些蛀虫们生存。
    宁愿判逃也不愿意交纳人头税,这确实要有点精神支柱才行,看来宗教真是一种很可怕的组织。
    印度的士兵很懒散,迷彩服的上方是一张布满胡茬子的脸,再上面是黑色的包头布,包头布的中央是个红色的logo,什么内容太远看不清楚。士兵们严格执行不让一个新明国人入内的命令,但是执行得很温和,没有动枪,甚至连枪托都没有使用。离哨位不远,是印度士兵的简易帐篷,更远处,是指挥帐篷,有天线,有锅头,还有几辆新式悍马,形似而神不似,是印度的山寨货。
    在边境线上,疲惫的僧众和他们的家人,席地而坐,有的在喝水,有的在吃东西,有的在收拾散乱的行李,但是他们都有一种放松的表情,也许他们觉得,来到了这里,就已经看到了胜利,印度是个优秀的国度,是佛祖的家乡,会让他们在那里继续过蛀虫般的生活。
    陈维政知道,在这些印度士兵里,有石雄的人混在里面,他们拿着印度士兵的枪支,穿着印度士兵的服装,与印度士兵不同的是,他们耳朵孔里,塞着的不是手机耳麦,是远程无线信号接收。他们的任务是,如果印度士兵和新明国判逃者之间没有出现冲突,那他们的工作就是制造冲突。
    如果印度士兵和新明国判逃者之间出现了冲突,那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怎么样脱离现场,返回军营。
    在经历了一个晚上的煎熬之后,当地时间凌晨五点,冲突终于发生。


第三四一章 滚滚人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