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声-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在涛轻轻一笑,回身来向狗贩子摆了摆手,“算了,你还是留着卖给别人吧,先不说价格合理不合理,就你这言而无信,我们就不买了。”
    狗贩子的老婆冲了过来,“你们这不是耍人玩吗?你们到底是要买还是不买?耽误我们这么长时间,可恶……”
    听见这边吵闹,狗市上的一些玩家和商贩也都围拢了过来。
    夏晓雪很少接触这种低俗的市井商贩,一时间被那婆娘一阵稀里哗啦泼妇骂街一般的“枪林弹雨”给说得面色涨红,气得嘴唇发颤,却又说不出话来。
    安在涛皱了皱眉,紧紧地拉住晓雪的手,将她拉入自己的怀里,抬起头来怒视着那婆娘,“你嚷嚷什么?你们一开始说4卖狗,我们要付账了,你又开始加价,这不是讹人吗?怎么,你难道还想强卖?”
    安在涛瞥了一眼围观的狗贩子,手指着市场那头的工商管理所,淡淡道,“要不要咱们到市场管理处去讲讲道理?或者去派出所?”
    那婆娘被噎了一下,还要再说什么,便被他男人给拖到了一边。狗贩子满脸堆笑道,“老弟,实在是不好意思……我看老弟你也是实在人,也有心要买狗,这么吧,还是4,我吃点亏,你牵走!”
    这狗的确是血统纯正的好狗,4他们也确实赚得不多。可这条狗他进了好几个月来,也无人问津,老是积压在手里光养着也耗费不少钱,今儿个好不容易碰着一个买主,狗贩子哪里肯放过。
    安在涛撇了撇嘴,“不要了。”
    狗贩子急了,“不是说好了4牵走的嘛,你怎么这样?”
    安在涛冷笑道,“说好了4你为啥要加价?你现在想卖,我还不想买了。我也变卦了,4不要,3700,你要卖咱就成交,不卖我们一拍两散。”
    狗贩子马上就涨红了脸,有些愤愤道,“3700?笑话……光我这狗脖子上的狗链子还值200多块呢……没见过你这种人,没钱就别来买狗,该上哪玩上哪玩去。”
    安在涛嘴角一晒,“你可以把狗链子撤下来,我们自己买一条。”
    “算了,我懒得跟你浪费时间,晓雪,我们走。”安在涛拉起夏晓雪的手来,慢腾腾地在阳光地里向大门外行去。
    夏晓雪轻轻道,“小涛,我们真不要了?那狗不错的。”
    “晓雪,我敢跟你打赌,他会卖的。”安在涛轻轻一笑,“你没听岗子说嘛,这种狗一般人买不起,而买得起的人呢又嫌它不过刚猛,喜欢的人很少……”
    说着,安在涛向夏晓雪使了个眼色,两人停下脚步,又在临近的一家狗铺店面前俯身看起了一条血统并不是很纯正但毛色却非常洁白的小哈巴狗。
    跟店主随便问了一句价格,当安在涛眼角的余光发现那狗贩子已经牵着那条塞特犬匆匆向这边走来的时候,安在涛立即起身拉着夏晓雪的手,加快脚步出了狗市的大门。
    “老弟,等等,留步啊!”那狗贩子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3700就3700了,看在岗子的面上,我赔本卖给你老弟。”
    “岗子的面子?呵呵,我看,岗子也没什么面子吧?岗子要是有面子,你也不至于看他走了就加价讹人。”安在涛从夏晓雪手里接过早已数好的37张百元大钞递了过去,“一手钱一手货,你点好。”
    狗贩子垂头丧气地点好钱,黑着脸扭头就要走。安在涛喊了一声,“等等,我再问你一遍,这狗没什么问题吧?我是记者,这狗要是有问题,我会给你曝光,也会去市场管理处投诉你不守法经营,你可是要想清楚了。”
    狗贩子一怔,恨恨地跺了跺脚,“有个屁的问题,老子好吃好喝伺候的英国狗,有个锤子的问题。”
    ……
    ……
    两人牵着狗,打车去市中心找了家饭馆好好吃了一顿,然后又在街上闲逛了一会,就再次打车赶往立交桥下,等候着夏天农的专车。
    3点多钟,夏天农的车终于来到。夏天农的情绪很高,看得出来,事情办得很顺利。见到两人买的小狗,夏天农探手摸了摸,“不错的小狗——嗯,我怎么发现这狗跟杜书记家的狗差不多呢,除了毛色不同之外。”
    安在涛微笑不语。夏晓雪嘻嘻笑了起来,“就是跟杜书记家的狗一个品种呢,都是英国的塞特犬……对了,小涛,你说我该给这狗起个啥名字好呢?”
    安在涛伏在夏晓雪的耳朵边小声说了一句。
    “小黑!天,真亏你想得出来,这么土气的名字。”夏晓雪吃吃笑了起来,“不过,杜书记家的狗叫小白,我们家的狗叫小黑,倒还真是一对啊。”
    ……
    ……
    回到滨海还不到6点。
    带着狗回到家,夏晓雪将小黑的绳索递给石青,“妈妈,你看孙姨在楼下遛狗呢,你也下去玩吧。”
    安在涛的“设计”石青从女儿嘴里得知,虽然有些不以为然,但也觉得不妨一试。左右自己也闲着没事干,养只小狗玩玩解闷也不错。如果因此能跟孙彦拉近关系是最好,不能自己也没啥损失。
    石青带着狗去了楼下的花园里,这一去就是一个多小时。等安在涛正准备离开夏家回家的时候,石青却兴冲冲地牵着狗上楼而来,见到安在涛终于绽放出了首次的笑容,破天荒地主动招呼了一声,“小安就别走了,留在家里吃晚饭吧——你们等着,我马上去做饭呢。”
    小黑乖巧地伏在夏家客厅的地毯上,尾巴轻轻摇晃着,神态竟然有几分慵懒。安在涛跟夏晓雪交换了一个眼神,夏晓雪马上就冲到厨房里,跟石青小声嘀咕了一阵。
    出来,夏晓雪已经笑弯了腰。孙彦那塞特犬公狗已经发情很久,处在极度亢奋的状态。这些,孙彦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一时间也找不到什么合适血统的狗来配,孙彦可不愿意让自己的小白去跟那些劣种狗交配。
    没成想,石青突然牵了一只同样血统的塞特犬母狗出来。孙彦和石青刚打了个招呼,那小白就急不可耐地连抓带挠外带咆哮,挣脱开孙彦的绳索追逐着小黑进了小花园的冬青树后面。
    孙彦有些苦笑道,“老石,不好意思啊,你这看狗真讨厌……”
    石青正中下怀,但嘴上却淡淡道,“没啥,两只小狗闹闹就好了。”
    不多时,两只塞特犬一前一后地溜出了冬青丛。小白夹着尾巴,而小黑则有些垂头丧气。石青看着,心里暗暗笑了起来,“莫不成这小狗还用了强?强暴了小黑?”
    如果有懂行的人看到,就知道这小白和小黑之间并没有交配成功。因为小白虽然发情,但小黑却没有……不过,有了这么一条同类的母犬相伴,小白的狂躁症状已经大大消解。大概再过上两天,也就消停了。等到秋天,它再次发情就必然会诱发小黑的发情,那个时候两条小狗就可以自由的交配了。
    自此,两条小狗几乎成了形影不离的伴,而夏家和杜家则结成了狗亲家。   

049章【事故】
    第三更来到,求票!
    虽然石青的“态度”让安在涛心里高兴,更是让夏晓雪兴奋,但就在安在涛准备留在夏家吃晚饭的时候,却接到了母亲的传呼。用夏家的电话回了过去,原来,孙继福带着他上大三的女儿孙扬扬来安家看望安雅芝,安雅芝留他们父女吃饭,让他回家陪客人吃饭。
    无奈之下,安在涛不得不放弃这次跟石青改善关系的机会,匆匆赶回了家。
    当然了,吃不吃饭也不打紧。主要是现在的石青突然觉得,安在涛越看越顺眼了,不再像头一回见面那样觉得讨厌了。这一段时间里,安在涛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优秀,纵然是比较尖刻的石青也不能否认,这孩子确实配得上自己的女儿。
    特别是在安在涛的“狗亲计划”获得实际效果之后,石青心里最后一点疙瘩都烟消云散,逐渐开始接受安在涛。
    “这孩子太聪明了。”石青夹起一根青菜,放在嘴里轻轻咀嚼着,望着正在吞咽米饭的丈夫和女儿,突然低低道,“老夏,你说这年轻人太聪明也不是件好事吧……”
    “老石,你还有完没完了,你这从一坐下吃饭就开始说小安,一直说了好多遍了……聪明不好吗?我告诉你老石,这小子不仅聪明,也很稳重,看问题看得很远也很精准,如果他肯努力下去,将来前途无量。”夏天农嘟囔了一句。
    “妈——聪明不好吗?难道你还要女儿找个笨蛋啊。”夏晓雪嗔道,放下筷子。
    “什么前途无量?老夏,你少来这一套。现在这年头,没关系、没背景、家里又没有财势,他就是个人再有能力再有本事,也白搭,顶多也就是当一辈子的小记者罢了。”石青皱了皱眉,“实在不行,你帮帮他吧,免得将来晓雪跟他受苦。”
    夏天农眉梢一跳,突然想起了什么,扭头望着夏晓雪,“晓雪,你问过他没有,他跟那个陈近南是啥关系?”
    夏晓雪摇了摇头,低头继续埋头开始吃饭,含糊道,“爸妈,小涛在咱们滨海长大,他妈是二中的老师,怎么会跟陈副部长有关系呢?肯定是茜姐姐认错人了。”
    石青一怔,正要说什么,却被夏天农用眼色给止住了。
    私生子的身份,是安在涛的隐痛。夏晓雪既然答应了他替他隐瞒,哪怕是对夏天农夫妇也不会说。虽然两家将来如果成为亲家,这事儿也瞒不住,但此刻,夏晓雪还是不想让父母知道安在涛的身世。因为她太了解自己的父母了,一旦夏天农夫妇确认安在涛有这么一个掌握大权的幕后父亲,必然会想尽办法去加以“利用”——这样一来,势必会伤害到安在涛。
    =================================
    安在涛回家跟孙继福父女吃了一顿饭,只是这顿饭吃得非常尴尬。孙继福的女儿扬扬基本上也跟安在涛一种心态,希望自己的父亲能跟安雅芝走到一起,两家合为一家,让父亲将来也好有个老伴。
    这次来,孙扬扬本就有替父求婚的意思,但刚刚从侧面说了几句,就被安雅芝给“顶”了回来。孙扬扬无奈,只得将一肚子的话又咽回了肚子里。
    匆匆吃晚饭,孙继福父女就怏怏地告辞回家。而安在涛又少不了给安雅芝做一番思想工作,可惜,安雅芝压根就听不进去,直接走到自己的卧房里关闭房门,以沉默来应对。
    或许,母亲是受到的伤害太重,已经决定独身一辈子了吧。安在涛叹息了一声,望着母亲紧闭的房门,暗暗发誓,以后要千万倍地补偿母亲,让她过上幸福安逸的日子。
    ……
    ……
    第二天,安在涛也没有出门,在家里陪了母亲一天。
    第三天,他结束休假回到报社上班。大约是在下午4点左右,报社突然接到新华社的电传,滨海籍的开国少将张国川因病在燕京逝世。张国川是滨海唯一一个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解放后又曾经担任过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岗位,所以,他的逝世,对于滨海媒体来说,无疑要配合新华社电传通稿做一个深度哀悼性宣传报道。
    不过,这种报道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是将张老将军的相关履历和资料复述一遍,然后将官方的评价附在后面就足矣。
    这种稿子原本该胡勇写,但胡勇却去了橡胶厂采访。张纲想了想,便将这事儿交给了安在涛。
    安在涛对照着新华社的电传通稿和从市委研究室以及史志办弄来的关乎张国川的履历和资料,很快便写出了一篇不到1000字稿子。写完稿子,张纲让他直接找总编室的赵策审稿。因为这种稿子多是例行公事,赵策也没太在意,只是匆匆扫了一眼,然后签好字嘱咐他去找值班的黄总签字就可以上版了。
    新闻部业务主任、总编办、值班总编,这三道审稿程序走过也就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安在涛在稿子上签好自己的名字,就拿到了编辑中心。不多时,头版编辑就做完版面出了小样,小样又走了三道审稿签字的程序,完了就算是终结定稿。
    拿到编辑中心主任、责编、校对和黄总先后签字的小样,今天的工作宣告完成,安在涛安心地下班回家。
    ……
    ……
    安在涛刚刚起床,早早就出了门,他跟夏晓雪约好去新开的雍和豆浆店去吃早餐。只是两人刚要了两碗甜豆浆和一份锅贴正准备开吃的时候,他的传呼机就响了。
    竟然是报社总编办的电话,安在涛心头不由一跳,突然有一种不良的预感。匆匆找了个公用电话回了过去,电话那头赵策的声音明显有些惶急和震怒,“小安,你是怎么搞的?你这回闯祸了,完了,出了新闻事故……”
    安在涛无力地放下电话,面色变得有些涨红。他跑到路边买了一份晨报,在他写的那篇“开国少将张国川逝世”的稿子中,第一段的“帽”果然出现了问题:“新华社燕京8月17日电原军委工程兵顾问张国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没有语法错误,也没有错别字,只是张国川的年龄是86岁,而不是报纸报道上出现的89岁。
    安在涛眉头紧皱,心里疑惑道,“我写的是89岁?可我分明记得是86啊,怎么回事……”
    “不对,这事不对。”安在涛咬了咬牙,回过头来正好望见夏晓雪那张担忧的俏脸。
    “晓雪,没事,你不用担心,你自己先吃吧,我马上赶回报社去。”安在涛匆匆而去。   

050章【反应】
    没错,这便是所谓的媒体新闻事故了。
    媒体新闻事故一般分为三种,一是政治**故,二是事实**故,三是技术**故。顾名思义,第一种是在重大政治性报道中出现了某种错误,一如这一次滨海晨报的报道;第二种是虚假新闻,记者虚构事实造成社会不良影响;而第三种就是因为审稿程序不严格,出现了错别字之类。
    毫无疑问,这一次的事故是政治**故。涉及开国将军,这事儿一旦查实,不要说采写报道的记者安在涛了,就算是滨海晨报总编黄泽名也难辞其咎。一大早,宣传部副部长张锦岭就怒气冲冲地一个电话将黄泽名提留到了宣传部。而之后不久,市委办、宣传部办公室、新闻出版局都先后通知滨海晨报迅速成立事故调查小组查明责任人,并停刊等候处置。
    安在涛面色铁青地赶回晨报,赵策已经等候在新闻部的办公室。一大早,几乎所有的记者都赶了过来,人人脸上都一片凝重。马晓丽脸上挂着深深地担忧,望着安在涛轻轻叹了一口气。
    而对安在涛后来居上大出风头颇有些嫉妒的一些记者,一如胡勇和孟阳,虽然脸上没有表现出来,但心里多少有些幸灾乐祸。
    黄泽名在宣传部接受宣传部领导训示。在张锦岭副部长的电话指示下,报社已经成立了由副书记、副总编刘琦为组长的事故调查小组,此刻,调查组的所有成员——刘琦,纪委副书记张成材,总编办主任赵策,编辑中心主任袁广阔,新闻部主任孙兰等人,都已经等候在新闻部办公室里。
    安在涛缓缓走了进来,赵策马上起身,叹了口气,“小安,我昨天不是让你校对好来着?这种政治性的报道可是千万不能出错的呀……”
    刘琦霍然起身,冷声道,“安在涛,从现在开始,你被停职了……你留在办公室里,不得随意离开,随时准备接受调查组的调查。我就知道,你这两天因为写了几篇报道有些反响就开始得意忘形了……我告诉你,这一次事故很严重,已经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如果查实……哼,你要吃不了兜着走!”
    安在涛眼皮一跳,他隐隐猜出,这刘琦似乎是有些来意不善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