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书库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您的位置: 人文首页 - 军事历史 - 永久的记忆在线阅读
永久的记忆

永久的记忆

加入书架 赞(0 踩(0 上传者:公主站记

《永久的记忆》|总人气: 216| 总推荐: 0| 总收藏: 0| 简介:

    中南海里的一个大家庭(1)图建国之初,中共七大当选的中央五大书记有四位住在中南海。毛泽东住在菊香书屋,周恩来住在西花厅,刘少奇住在字廊,爷爷先住在含合堂,后住在永福堂,都是四合院式的平房。  1952年,爷爷从永福堂搬到了中南海的西楼大院。这个院子是中南海西南部的院中院,建国后又新建了几座楼,分别为甲、乙、丙、丁楼和西楼会议室。甲楼是刘少奇家,乙楼是我们家,这两处都是四层高的住宅楼。丙楼和丁楼是西楼院落里较大的两栋,为中央办公厅机关。丁楼东头有一栋两层带大屋顶的老式小楼,小楼的一层被一排屏风一隔为二,左边为会议室,中央政治局常委常在这里开会,右边是我们和刘少奇、###几家的餐厅。一到节假日晚上,将屏风一撤,这里就成了电影厅或跳舞厅,中央领导人和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娱乐活动基本上就在这里进行。  在中南海大院里,还住过董必武、彭德怀、邓小平、###、李富春、李先念、谭振林、陈毅、陆定一、胡乔木等一批高级干部,还有几十位工作人员的家。在这些家庭里,爷爷家算是人口最多、最热闹的大家庭。  爷爷一生中有两个儿女,除了和萧夫人生了我父亲朱琦外,还有一个女儿叫朱敏。虽然爷爷在史沫特莱写的《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只字未提姑姑生母的情况,但从姑姑回忆爷爷的书中可知,她的生母叫贺治华,曾和爷爷一起到法国、苏联留学。姑姑在回忆中曾说:“我常常怨恨母亲,她为什么不要我,不抚养我,不给我母爱,长大后我才知道,母亲弃我而去,甚至叛离了我爹爹……”这恐怕就是爷爷后来绝口不提姑姑生母的原因之一吧!  在我的记忆中,五十年代中期,我们家里曾经有很多小孩子,其中就有我姑姑朱敏的两个孩子——刘建和刘康。小时候,他们在我们家生活了几年,上小学后,就又都回到我姑姑身边去了。  剩下的其他孩子都比我大,我管他们叫哥哥或姐姐。当时我就问奶奶:我怎么有那么多哥哥姐

《永久的记忆》章节目录

网友对《永久的记忆》评论

管理员
·你觉得《永久的记忆》写的如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赶紧登陆或者注册发布下你的看法吧?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