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之大元国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雕之大元国师-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得不感叹这参合庄隐藏之深。靠近庄子后,他仍是让渔人在苇塘之中等候,自己则独自上岸,在参合庄的废墟中寻找起了“还施水阁”的踪迹。由于有了先前的经验,加之此时时值正午,骄阳当空,四下里任何事物都看得极为清晰,没一会,萧遥便找到了机密所在。出人意料的是,这还施水阁倒是名副其实,“水阁”二字是当之无愧。原来,这还施水阁就建在水中,它是将本就位于浅水下的一大片湖底掏空,然后以不知何种手段嵌上一块块早已拼装好的水晶。如此一来,就等于说是在湖底建造了一间透明的水晶屋子,而且这样不仅极具隐蔽性,且兼之还有防御外敌的作用。试问不知内情的人驾船拜访参合庄时,有谁会注意载舟而行的湖水里,竟会有一个房顶以水晶制成的透明房间?

    只是,这房间虽然巧夺天工,极尽装建土木之能事,但也正因如此,里面的藏书反而损毁地更为严重。且这还施水阁毕竟是人工所建,而非天然形成,百多年来,纵然当年水晶与石块镶嵌之处联接地多么紧密,却也经不住湖水一点点渗透而下。此时,这水阁中已积蓄了小腿高的湖水,若非水阁空间巨大,恐怕早已就完全淹没了。

    萧遥知道此处的藏书更加不用指望还有幸存能翻阅的,因此干脆连看也不看,直接便找起了那些夹缝、抽屉之中可能藏着的其他东西。此处并无桌椅板凳,周围也全是自然形成的岩石,并无什么缝隙,因此他便一个一个书架地搜索而去。在摸到其中一个书架时,萧遥忽觉手感有异,用手指一摸,才发现架子的一面似乎凸出了一些,且凸出的部分呈现出平整的线条。察觉至此,他当即低头细细查看了起来。由于头顶的水晶屋顶能让光线透湖而过,萧遥研究了一阵后,忽然惊喜地发现,这原来是开在书架上的一个暗格。发现了这一点后,萧遥的心脏猛然一跳,当即找到开关,拉开了暗格。随着暗格轻轻启开,一件金色的物体便缓缓呈现在了萧遥的眼前!

    〖
第二百六十章 斗转星移
    那金色的物体其实并不如何耀眼,在暗淡的湖光照射下,只是显得略微夺目而已。但萧遥心中明白,这东西既被严严实实地藏在暗格里,又是用金色的材质制成,不管究竟是什么,价值一定都是非同一般的。一念至此,他手上用力,很快便将那条暗格完全给抽了出来。放在书架上,那金色的物体此时已是一览无余。只见它的表面虽然凹凸不平,似是十分粗糙,但触手之处却是十分光滑,显然编织这件物体的材料并番茄品。湖水碧波粼粼,映下的光线也是忽明忽暗,光影交错。萧遥隐约间看到这金色物体上似乎写的有什么东西,但无奈光线实在不配合,端详良久,也难以看出上面写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以及它的用途到底是什么,只能凭借它并不如何硕大的外形,和入手之时与外形完全不相称的沉重感觉判断,这应该是一件黄金制品。

    萧遥心中虽然急欲得知这似乎是黄金制成的软甲上究竟写了些什么,但受限于此处的环境,一时间也是无可奈何。想了一下后,他还是决定先继续搜索,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隐藏的宝物之后,再带着这些东西一块走出还施水阁,到外面另行查看。想到这里,萧遥随手将那黄金软甲塞在衣兜之中,然后又按照顺序,接着往后搜索而去。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在另一个书架的暗格之中,萧遥又摸到了一个十分坚硬,像是牛皮一般的物体。虽然上面的文字同样无法看清楚,可萧遥心里却如明镜一般,这东西在还施水阁里隐藏如此之深,所载的内容定然不会普通到哪里去,说不定便是慕容氏以前仗之立足江湖的那几门绝世武学,想到这里,当即也一并收进了自己的怀中。而接着再找下去,萧遥还发现了一本用油布层层包裹着的书籍。

    刚发现时,他本以为这本书多半也成了一堆又湿又烂的废纸,可等他打开外面包裹着的厚实油布后,这才惊喜地发现,正是由于油布的存在,纸张与空气中的水分彻底隔绝,因而虽然历经百年时光,这本书才仍然没有被还施水阁中浓重的湿气浸染,此时包裹其中的那本书籍仍是完好无损,干燥平整,没有任何破损的地方。察觉至此,萧遥心中的喜悦之情更甚,赶忙接着往下再寻找而去,可惜直至将此地来回再翻找一遍,也并未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虽然再无所获,可萧遥心中仍是觉得十分知足和满意了。他怀揣刚才找到的三个秘藏之物走出还施水阁后,来到了一处断壁之后,左右查探并无旁人窥伺后,这才从怀中掏出刚才所获之物,小心翼翼地查看了起来。

    首先是那件金色的黄金软甲。此时虽然日已偏西,阳光不如正午时分那般明亮,但毕竟天光无限,因此置身其中,任何事物仍旧能够看得清清楚楚,而也直到此时,萧遥才看了个明白,自己手中之物,原来是一件金丝甲。这金丝甲做工精细,缝制巧妙,令人一眼看去便知并非一般的凡品,就算这金丝甲上什么东西都没有,可单凭它本身的价值,那也称得上“宝物”二字了。

    察觉至此,萧遥欣喜之下,开始细细查看它上面记载的文字。翻过这金丝甲,萧遥找到了开头书写的位置,可他的目光甫一落到题首四个略大一些的字迹上时,登时便是浑身一震,心花怒放间,心中的狂喜之情一时间无以复加,刚想仰天长啸一声,却又觉得不妥,因此一时间难以宣泄,右手便不自觉地攥指成拳,猛锤了一下地面。忽然间,只听得“嘭”地一声闷响,地面上一块青花石砖竟因萧遥这一拳之力而四分五裂,从被击打的部位绽出了一条条密集的裂痕,瞬间便布满了整块石砖,而萧遥也因为拳头上传来的痛觉立刻惊醒了过来,但他的视线却对自己已略有损伤,被石屑划破了一些的拳头视若无睹,全副心神都放在了金丝甲上那四个苍遒有力、挺拔秀美的四个大字上。

    金丝甲上写着的,正是“斗转星移”四字!

    对于斗转星移,萧遥是再熟悉不过了。犹记得当初他初次翻阅天龙原著时,姑苏慕容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做法令他心里从始至终都藏着一个大大的疑惑,因为他无论如何不能相信,天下竟有人不仅能够学会各门各派的诸般武学,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临阵之际,以对手的拿手绝技反置对手于死地。当时,萧遥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刚开始看书时想道:“莫非慕容氏天下结交甚广,各门各派都有他们的人,想要杀某一派的人物时,便令潜伏在他们这一派中的高手出马,用他们门派的武功来个自相残杀。如此一来,不知内情的人便都以为这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看到后来,随着对于各种故事情节的了解,这个无稽的想法渐渐被他抛弃,但转而却又想道:“慕容复能够以一人之力做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莫非在他的背后,有一个极为庞大的情报网络,日夜在替他搜集着天下武学。而这位慕容公子也确实是天资超凡、举世无双,竟真的能轻轻松松学会不成?”带着这样的疑问,直到知晓“斗转星移”这门慕容家世代相传的神奇武学时,萧遥才恍然大悟。而也正因如此,他对于这门绝技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此时见到这金丝甲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斗转星移”四字,他心中的喜悦之情如何还能再行抑制?

    然而这种事情,萧遥毕竟已经经历过数次了。从九阴真经到九阳神功,从最初的黄药师授艺到洪七公言传身教地指点三日,当世之中的不凡际遇,萧遥自穿越以来已接连碰到了许多,因此此时见到天龙原著中最为神秘的“斗转星移”绝技便在自己手中,虽然狂喜异常,但他知道无论如何,这门武功以后都是属于自己的了,谁也不可能从他手中再抢走,因此很快也就稳住了心神,开始迫不及待地往下翻看了起来。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取舍
    斗转星移其技虽精,但萧遥粗略地扫了一遍后,却发现其中很多地方自己根本连看都不看懂。他初得此技时喜出望外,但察觉至此后,刚发现这门武功时的狂喜之情顿时也随之减弱了不少,毕竟武学一道,真正能体会到成就感的时候,除了刚开始学习时感到新鲜,知道威力强大,能够无所顾虑地畅想一番自己日后神功一旦告成,借此浪迹天涯,行侠仗义时的诸般畅快感受外,中间练功之时所要经受的种种磨练和苦难那也不用多说,而等真正练成武功时,心中才会再次感到一丝丝的满足之感。因此,萧遥此时也并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将记载着斗转星移的金丝甲小心翼翼收起来后,便掏出了那个牛皮卷,摊在阳光下看了起来。

    这一看之下,萧遥心中又是一惊,因为他看到在牛皮卷的卷首位置,写着的赫然便是“参合指”三个字。虽然此时见到这参合指秘籍,萧遥心中的喜悦之情已不如刚才看到斗转星移时那般强烈,但他仍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脏顿时为之一震。其实相比之下,这参合指虽然同样乃是慕容家的家传绝技,可论及名声,那就要比斗转星移差了太多了。萧遥隐约记得,那慕容复当年在少林寺前与群雄争斗,化妆成灰衣老僧时,便是以这参合指为例指点慕容复,说什么“姑苏慕容氏的家传武功神奇精奥,举世无匹,只不过你没学到家而已,难道当真就不及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接着便以此直攻段正淳和巴天石。当时若非他手下留情的话,只怕已当场取了二人的性命。由此可见,这参合指的威力确实是非同一般,但萧遥拿在手中,心中却犹豫不定,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的指法最初传承自黄药师的“兰花拂穴手”,只是限于当时的武学修为实在低的可怜,而且精力也有限,因此便暂时放在了一边,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旋风扫叶腿法和落英神剑剑法之上。后来,他从古墓中取得了九阴残篇,武学修为大有进境,加之那里面还有专门讲解点穴解穴知识的内容,因此才利用这个契机,一举将兰花拂穴手修炼至颇有成就,还曾经以此在与完颜萍的切磋中,数次出其不意地点中她的穴道,令她不得不降。只是,萧遥对于这门取巧的武功心里始终不算重视,加之他平时也鲜有机会,非要制住一个人令其动弹不得,因此经过了九阴残篇指导的兰花拂穴手也并未被萧遥当做自己武器库中的常规武器,直到在华山之巅,洪七公看出萧遥武功中有桃花岛武学的影子,之后一番悉心指点,这才让他的兰花拂穴手重又焕发新威。之前他在与金轮法王箸间相斗,并一举*退对手时,所使的手法便正是兰花拂穴手。因此此时,面对这兰花拂穴手的作用相互重叠的参合指,萧遥心里一时间难以取舍,不知是该半途而废,不再坚持兰花拂穴手,转而研习参合指,还是放弃修炼参合指,接着一心一意地将兰花拂穴手修至大成,臻于化境。面对这两门虽处在不同的时代,却均代表了武学巅峰的武功,萧遥此时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幸福的烦恼。

    笑着叹了一口气后,萧遥心思一转,索性便不再理会,从怀中掏出了那本被油布层层包裹其中的古籍,打算先看一看这最后得到的是什么东西。那本书虽经百年光阴洗礼,但此时拿着却仍然手感极佳,并无纸页极脆易碎的感觉。萧遥把那本书端放面前,阳光下,只见封面右侧的竖列空白处以浓墨写着“慕容剑法”四字。见到这四个字,已经历过先前两次惊喜的萧遥心中已然平静了许多。随意翻阅这本古朴的剑谱,没看两章,他便已经被里面精妙绝伦的招式深深地吸引其中难以自拔了。萧遥自学武伊始,由于被洪凌波和李莫愁影响,最先使用的兵器便是长剑,而后来,他从各处学来的武功中,剑法也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什么落英神剑剑法、美女剑法、玉女素心剑法,诸如此类的不胜枚举,且平时与敌人对敌之时,大多数时间也都是靠着一柄长剑定乾坤,此时已可算得上是武林中剑术一道的高手了,是以看到慕容剑法后,萧遥很快便能触到其中的奥妙精微之处,一时间物我两忘,完全沉浸其中了。

    慕容氏家传剑法招招连绵不绝,使出之时犹似行云流水一般,瞬息之间,全身便如罩在一道光幕之中,威力不可谓不强,只是由于天龙原著中对于慕容氏的这门家传剑法并未过多描述过,因此才导致萧遥一直以为这剑法并无什么出奇之处。此时拿在手中略一钻研,他方才觉得奥妙无穷,实在是一门妙不可言的武功,刚想要揣入怀中,日后勤加苦练,可转念一想,这门剑法虽然绝妙,但相比于九阳神功而言,还是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九阳神功乃天下内功心法第一,而内功又为天下所有武学的根本。慕容剑法虽然精巧绝伦,但说到底却还是外功,作用终归不及内功大。自己此时得到九阳神功不久,理应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这上面,至于这慕容剑法,其中固然有可取之处,但若真说因此便要练得臻于化境,趋于大乘,那其实也是没有必要的,眼下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这剑法中最为高深精妙的地方汲取出来纳为己用,那既省了许多的精力,避免了“贪多嚼不烂”的恶果,还能将这剑法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毕竟,若是此时再新练一门剑法的话,无论出招时的习惯和临阵之际的变化,都要重新再培养一遍,虽然对于真正的高手来说,这种事情并不算什么难事,可萧遥此时手头亟需解决的事情太多了,根本没有多少空闲时间拿来修炼武学。

    而也正是盘算到了这里,萧遥当即下定决心,这慕容家留下的三门武功,参合指和慕容剑法自己都不再修炼,只放在身边研究透彻后,将其中的精妙之处纳为己用,融合提高自己现有的武学,至于斗转星移,萧遥忽然想到了后世的张无忌以乾坤大挪移搭配九阳神功之时,施展出来的那惊人的威力。一念至此,对于跟乾坤大挪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斗转星移,萧遥心中也登时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同时修炼斗转星移和九阳神功,以此来觊觎张无忌练成乾坤大挪移和九阳神功搭配使用时的那般境界。

    〖
第二百六十二章 筹划
    心中盘算已定,萧遥将斗转星移、参合指和慕容剑法统统收在了自己怀中,四下里查看一番,确定此处再无什么值得逗留的地方后,这才回到岸边,上了小舟,吩咐那渔人按原路返回。二人此番驾船在湖中来往,前后已有三日三夜,到今日已是第四天了,那渔人虽然身强力壮,常年在太湖之上营生,但这次他并非打渔,而且去的地方也都是在他眼中神秘莫测的“鬼岛”,如此一来不仅体力损耗巨大,所承受的精神压力更大,因此身心俱疲的他早已心生退意。此时甫一得到萧遥允许,说终于可以回家,他立刻便欢天喜地地答应了下来,划船之时更是十分卖力,不过半日时光,二人便已回到了之前出发的那个渔村。

    此次萧遥历览天龙原著中扬名武林、令人无不敬仰的姑苏慕容氏燕子坞与曼陀山庄,并得到了当年慕容氏仗之叱咤江湖的三门看家绝学,收获不可谓不大,至于心情自也是十分愉悦的。离开渔村,再次告诫那渔民自己这几日的行踪和所到过的地方,以及停留了多久等等信息决不能对旁人提起,否则小命难保,而那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