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之大元国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雕之大元国师-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诫那渔民自己这几日的行踪和所到过的地方,以及停留了多久等等信息决不能对旁人提起,否则小命难保,而那渔民也是惊骇万分地连连答应后,萧遥这才放心地赶回蒙古使团的驻地,打算与忽必烈汇合。

    回到王守清的知府府邸,萧遥刚走进大门,忽然迎面却有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走了出来,差点跟他撞了个满怀。萧遥反应奇速,当即脚下一滑,身形微晃间已躲到了一边,抬头看去,却见那人却是也乌布恩。见到也乌布恩如此慌张的样子,萧遥奇怪地问道:“王子殿下有什么要紧的事情需要处理吗?怎么急成这个样子。”

    也乌布恩原本一脸焦急之色,不小心与萧遥面对面迎上,差点撞个满怀后,他想也没想便举起手中马鞭,刚要抽打在他看来“不长眼”的汉人时,耳边却听到萧遥的问候之语,待定睛一瞧,本已高高扬起的马鞭顿时放了下来,同时惊喜地口不择言道:“萧大人,您终于回来了,那就好了,那这事可就容易办得多了,真是好极了,好极了。”一边说着,一边就要拖着萧遥走进府内。

    萧遥听得如坠云雾,莫名其妙地问道:“究竟是什么事情?你慢慢跟我说来。”

    也乌布恩咧着大嘴,左右环视了一周,见四下里并无他人偷听后,这才笑着说道:“萧大人此时归来,真是天助我也。大人有所不知,在下刚才之所以如此焦急,正是为了王子殿下要去会一会大宋皇帝的事情。”

    萧遥闻言一惊,因为之前他已经从忽必烈处得知,此番议和乃是贾似道全权主持,南宋理宗皇帝并不会插手,而蒙古使团更是直接在平江府安营扎寨,日程安排中,也从没有提及到南宋的都城临安拜见皇帝的计划,因此此时听也乌布恩如此说来,一惊之下当真是非同小可。那一瞬间,他的脑海中转过了无数的念头,既想道:“难道忽必烈对我心生疑忌,已将我排除在了权力核心之外,否则如此重大的活动,怎能不提前知会于我?”然而转念却又想道:“忽必烈并非喜怒无常的小人,我此番离去不过三四天而已,就算是有像金轮法王那样的小人进献谗言,忽必烈也绝不可能会轻易相信的。莫非情况有变,事出权宜之下,这才没有通知我?”一念至此,他登时想起自己这几日音信全无,在太湖之上漂泊的种种事情,蒙古使团中无一人知晓,那又怎能通知自己?而自己一回来刚碰见也乌布恩,他便立时转忧为喜,急切地拉着自己诉说,显然仍是将自己当做可以信赖与依靠的人。脑海中想到这里,他心中的疑窦顿时消去,而自然而然地,他关心的重点也就立刻移到了忽必烈怎会突然要去会见大宋皇帝这件事情上。想了一下后,他开口问道:“王子殿下怎会突然想要见那大宋皇帝呢?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隐情?大人但说无妨。”声音已渐为低沉。

    也乌布恩赞许地看了一眼萧遥,说道:“萧大人看事情的眼光果然毒辣,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不错,王子殿下此番去见大宋皇帝,正是为了打探那南宋都城临安里面城防军的兵力部署以及在朝堂之上,南人对于咱们蒙古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态度。为了探听虚实,王子殿下这几日已是广撒金银,也确实收获了一些情报,但皇宫内苑之中最核心的机密,那却是金银珠宝也没办法弄来的了。所以……”说到这里,也乌布恩将萧遥拉到了一边,小心翼翼地又四处看了看,确定周围确实没有人偷听之后,这才接着说道:“所以王子殿下打算亲自到那大宋皇帝的皇宫之中进行打探,顺便亲眼瞧上一瞧皇帝究竟长的是什么模样。”

    萧遥闻言至此,心中的惊讶之情自是难以言表。出发前,他早已经猜测到忽必烈可能会动之以利,在中原各处用重金为自己构建起一张情报网络,因为如此一来,将来的收益将要远远超过眼下的投资,因此一开始萧遥并不以为意,但他听着听着,当听到忽必烈竟打算亲自进入皇宫,与大宋皇帝面对面接触时,心中的惊骇愕然之意便再也无法按捺,一时间心绪如飞,所有的脑细胞都在思量忽必烈作此决定的目的了。

    也乌布恩全副心神一半在说话,另一半则放在了提防周围是否有人经过,毕竟忽必烈此举太过惊世骇俗,试想蒙古王子偷偷溜进大宋皇宫之中窃密,这等事情若是传了出去,不管最后结果究竟是蒙古王子窃密成功,还是大宋皇帝棋高一着,将“刺客”擒个正着,那不仅对两国的影响都十分巨大,而且对于民心走向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以也乌布恩反而忽略了萧遥此时变幻无定的脸色。他听萧遥并不续口,于是接着说道:“王子殿下本来是想要与萧大人一同前往的,但大人外出游玩,也不知何时才归。其实自殿下有此想法以来,便日夜派人搜索,可惜都没有找到。下官刚才急匆匆地出去,便是奉了殿下之命,去传与咱们一同前来的‘草原三雄’。王子殿下说:‘行动便定在今晚,若是萧大人黄昏之前仍不能赶回,那今晚便由草原三雄陪同前去。出使结束的日期已临近结束,再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耽搁了。’”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夜幕幽影
    萧遥听至此处,已明白了忽必烈的心意。原来,忽必烈一路走来明察暗访,因此对于沿途大宋的军事布防知之甚详,到了平江府后,他自然便开始悉心研究,思考起了将来若是自己引兵来攻时的破解之道。便在这思索的过程中,他渐渐地了解到了大宋的军力布置其实并非自己先前所了解的那般羸弱。

    虽然当初南宋与蒙古联手灭金之时,双方本来商定由南宋负责攻打燕京,但大宋屡战屡败,最后还是等蒙古攻破了金的其他四个都城后,代大宋出手方才解决战端。如此看来似乎宋朝的战力十分不堪,但此时从他沿途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宋朝装备精良、粮草充足,士气丝毫未见衰竭之意,设防之处也皆是兵家重地,处处都可以看出这支军队并非不堪一击,虽未交手,但所表现出来的兵威之盛,却也是不可小觑的。忽必烈为人谦和,用兵更是谨而又慎,从不大意轻敌。正是察觉至此,之前忽必烈认为已没有必要再细细查探,将来若能攻到,那么必将一鼓作气拿下的大宋腹地,像是平江府和临安城这些地方,才会重新又纳入了他谋划的范围。否则将来一旦出现什么差池,损失的便直接是自己的力量了。因此,忽必烈才会突发奇想,想要直接到皇宫之中一探虚实。不过,这般惊世骇俗的想法,也正应了那自古相传的“艺高人胆大”的至理名言。

    二人说话间,也乌布恩已将萧遥带至了忽必烈下榻的行舍。见到萧遥,原本愁眉紧蹙的忽必烈登时笑逐颜开,当即迎了上来,亲热地牵住萧遥的胳膊,说道:“兄弟,这几日你跑哪里去了,当真是想煞哥哥了。来,先坐下休息一会儿,等会哥哥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说着,亲自斟了一杯清茶递给萧遥。

    见到忽必烈对自己竟然礼敬至此,萧遥心中大为感动,当即单膝跪地,说道:“兄弟贪玩,差点误了哥哥的大事,请哥哥责罚!”

    忽必烈微微一笑,将萧遥扶起,说道:“你都知道了?那也好,这件事情,原本就是非你不可的,只是事出匆忙,并未与你商量过,还请兄弟不要见怪才是。”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萧遥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已知忽必烈为人确实是十分谦和有礼,兼之宽厚达度,相比之下,他更像是一个受儒家思想教导的谦谦君子,而非草原上统帅一方、只会弯弓射雕的粗野大汉,因此心中早已十分钦服,知道他开创中国历史上“元”一朝并非偶然,此时又见忽必烈对自己这般上心,不仅亲自倒水慰问,心中感动之下,当即说道:“大哥说的哪里话?知遇之恩,兄长之情,哪一样不值得小弟为你出生入死?咱们兄弟之间,那也不必再说这许多的外气话了。大哥,你来说说晚上的计划吧。”萧遥这话虽然肉麻,但其实也算是他的真情流露,毕竟对于忽必烈,他虽然确实有一部分利用的因素在里面,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也并非真的是没心没肺,好坏不分的。

    忽必烈道:“兄弟既然如此说,咱们大事可成。兄弟,咱们今晚便夜探皇宫,为免人多眼杂,晚上咱们不带更多的人,只有你和拉克申、尼斯格巴目和兀烈海四人随行,咱们一共五人,一起去拜访一下大宋皇帝吧。”

    忽必烈提及的那三人正是“草原三雄”,个个武艺高强,此番前来便是专门负责保护忽必烈的。萧遥虽然从没进过皇宫,也没听谁说起过皇宫里头究竟是怎生模样,但思及当初洪七公为了御膳房的美味,便悄无声息地溜进皇宫之中,每天偷吃专供给皇上的佳肴御膳,不仅大快朵颐,而且一直都没被发现,于是心中想道:“洪七公的武功十分高强,冠绝当世,我等自然是比之不如,但若单讲藏匿身形的话,到时候我以凌波微步结合迎风拂柳步带着忽必烈,想来不会被谁发现,而草原三雄的武功较我虽有不如,但这些事情做起来应该并无困难,不会被守宫的卫士发现。”一念至此,当即点头说道:“嗯,那便今夜行动!”

    日间无话,各人收拾妥当之后,便悄悄出了王守清的知府府邸,乘快马奔向临安,而也乌布恩则留在平江府为几人打掩护。两地之间虽有些距离,但快马脚程如飞,因此日暮时分便已到达。五人为了掩人耳目,换衣易容自不用说,萧遥本就是汉人,不像忽必烈这样的蒙古人外貌特征明显,因此凡事都是由他出面完成。兀烈海见多识广,易容之术也略懂皮毛,此时替几人一一化妆,换上汉服之后,五人看起来已与中原人士无异。

    而这般一番忙碌下来,其时已近子夜时分。忽必烈见临安城中静寂无声,已到了动手的最佳时机,当即跃窗而出,朝着临安城南端疾行而去,那里是早已踩好点的皇宫方向。余下四人鱼贯而出,人人身形如风,飒然无声,便似夜幕下的一抹幽魂。

    南宋临安宫殿是在原有北宋杭州州治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称为大内。临安大内分为外朝、内廷、东宫、学士院、宫后苑五个部分。外朝居于南部和西部,内廷偏东北,东宫居东南,学士院靠北门,宫后苑在北部,大体成前朝后寝格局。宫城四周有皇城包围,皇城的南门为丽正门,北门为和宁门,东部有东华门,西部有西华门。宫城有南北宫门与皇城南北门相对。对于这些功课,萧遥早已了解做到了位,此时心中有数,在前引路,无声无息地朝着和宁门而去。

    外朝建筑有大庆殿、垂拱殿、后殿(又称延和殿)、端诚殿四组。大庆殿位于南宫门内,是大朝会场所,垂拱殿在大庆殿西侧偏北,后殿在垂拱殿之北,端诚殿在后殿以东,其中垂拱殿为常朝殿宇,常朝值雨,或有事故,则改后殿。遇忌前假及祠祀日分,则御后殿。而忽必烈打算到的第一站,便是这垂拱殿。

    至于那大宋理宗皇帝,此时正当夜畔,那也不用多想,定然便是在寝殿之中安睡了。对于这些,萧遥也早已打听明白。皇帝的寝殿有福宁殿、勤政殿,另有嘉明殿为皇帝进膳之所。皇后寝殿为华殿、坤宁殿、慈元殿、仁明殿、受厘殿等。宫内还有皇帝与群臣议事的选德殿、举行讲学的崇政殿及藏书阁等,而五人一番商议之下,打算从垂拱殿出来后,便径直前往福宁殿等宫殿一一搜索探查,窃听皇帝言语,定要从中获得宋廷之中的隐秘信息。

    〖
第二百六十四章 潜行
    穿过月光铺洒的街道,忽必烈一行五人很快便来到了皇宫之外。此时夜幕已深,皇城附近早已禁止任何平民来往,一眼望去,除了一队队持刀警戒的侍卫巡逻和守夜的更夫外,其他更无旁人。至于外墙附近的守卫力量,萧遥早已探明,虽然表面上看似严密,但其实此处的守卫都只是大宋皇城司下属的普通士兵,并没有什么高强的武艺在身,己方五人只要稍加小心,凭借本身的轻功,大可以轻轻巧巧地便越过去。忽必烈五人脚下生风,月光下只见到五个淡淡的黑影闪过,其他的便再也看不到了。待五人躲到城墙根下,面对至少有四五丈高的城墙,萧遥微微一笑,当即以古墓派的绝顶轻功为基础使出壁虎游墙功,顿时间,只见一道蜿蜒而行,却快捷无伦的黑影沿着笔直的城墙一闪而上,没两下便消失在了城墙之上。紧跟着,一阵轻微的“噗噗”之声接连响起。草原三雄人人听的明白,那声音正是点穴之时,指尖带着内力点中对方身体发出的声音。

    这一阵轻响瞬息而过,紧跟着,一条黑色的绳索从城墙之上垂了下来,忽必烈伸手抓住,下面草原三雄合力向上一拖,忽必烈借力使力,很快便也到了城墙之上。草原三雄见忽必烈已经上去,当即更无犹豫,挨个纵身而上。到了城墙上,只见一旁的地面上躺着五名守卫,一个个已经昏晕在地。忽必烈视若无睹,对着萧遥等人微一示意,五人立刻蹿身而下,鱼贯从城墙上跃下,朝着西北方向而去。远处有一座巍峨大殿,被月光描绘出凝重的身影,显得更为高大和肃穆,那里正是垂拱殿。

    从城墙上下来后,皇城内苑的防卫似乎松了一些,因为偌大的广场殿亭之间,来回巡逻的侍卫数量较之外城,显然是减少了许多。但萧遥凭着他敏锐的武觉和后世之中对于大内防御力量的了解得知,在暗处不知还有多少高手正严阵以待,只要己方露出一点马脚,那结果定然是不用再多想的,肯定是身处重围,最终要么束手就擒,要么立毙当场,绝无第三种可能。一念至此,萧遥也不敢再大意,打前哨走在前面探路,而他一路上所选择的路线,无一不是那些雄伟建筑物的巨大阴影之中。五人本就身穿黑色的夜行衣,加上行动诡异,脚步轻盈,又是十分小心,若非真正的高手,还真的难以发现他们的踪迹。

    如此这般小心翼翼地一路前行,五人终于来到了垂拱殿。月光下,萧遥躲在大庆殿的阴影之中,只见不远处的垂拱殿彤庭玉砌,璧槛华廊,飞檐下啄,丛楹高骧,当真令观者无不敬畏。忽必烈远望垂拱殿,也不禁神往地小声说道:“如此华美雄壮的殿堂,当真乃帝皇所居,他日我必拥之!”萧遥听到这话,心中不禁肃然。

    五人来到垂拱殿外,一番商议,决定只由忽必烈一人进入,查找他需要的情报资料,而萧遥连同草原三雄,则分布大殿四周望风,一旦有什么异动,那么首尾呼应,立刻便能觅路而逃。计较已定,忽必烈更无犹豫,当即推开正殿大门,闪身跃了进去。见此情景,萧遥和拉克申、尼斯格巴目和兀烈海一共四人,当即分散守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力求做到万无一失。萧遥由于武功最高,因此便主动将面对月光、毫无阴影黑暗之处可容藏身的北面的防守任务承担了下来。

    来到北面,萧遥见整条走廊之上,果然被月光照的通亮明澈,只要有人经过,那么这里所有的情况肯定都会被一览无余地尽收眼底,连一点躲藏的空间都没有。察觉至此,萧遥忽然心生一计。他快步来到了坐落在垂拱殿旁边的另一座大殿背向月光的阴影处,如此一来,对面垂拱殿面向月面的地方便被他尽收眼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