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官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官人- 第4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六岁。”
    小李秉盯着李惜荷看了看,好像有些痴,不知想着什么,忽然脸红了红:“惜荷妹妹,你长得真好看。我们做朋友吧?”
    李权心头一紧,这小P孩儿难不成是心怀不轨?别人家的小姑娘他不管,现在这是自己的宝贝女儿!
    “nnD!”李权正要说话,李惜荷却小声地断然拒绝了。
    “不要。”
    李权心中一松,心说宝贝女儿还是有防狼之心的。
    小李秉被拒绝了,面子有些挂不住,小手擦了擦裤腿,从衣服里摸出一朵用小手绢捆成的花束。
    姿态栩栩如生,也不知是怎样叠成的。
    “诺,我自己做的,送给你。”小李秉伸出手,将花束送到李惜荷面前。
    李惜荷好奇地看了看,小姑娘终归对没见过的东西有些好奇,况且这手绢花束着实好看,心下变得犹豫了。
    李权不好插嘴,心里那叫一个不爽呢,直在心中叫唤:“女儿啊!你可要抵住诱惑啊!”
    李惜荷却在这时看了看母亲,安馨荷笑了笑,然后点点头。李惜荷得到母亲的示意笑着将花束接过手,连忙又缩回母亲怀里,小声地道:“谢谢。”
    小李秉单纯地笑了,有些腼腆,赶紧往李缘的位子跑。
    陌生人走了,李惜荷恢复了精神,对着手里的花束翻来翻去,好像很喜欢。
    李权就不乐意了,嘴里嘀咕着:“夫人,你怎么让女儿乱收东西?”
    “恩?”安馨荷不解,“妾身看女儿喜欢,况且又不是什么贵重之物,所以……”
    “你也不看看是谁送的?那可是李缘的孩子,咱们的死对头,保不齐人家安了什么鬼心思。”
    “额……我看那孩子的眼神挺清澈的……”
    这些话完全是李权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一个小孩子而已哪有这么多心思?况且李惜荷本就好看,吸引小男生的注意那是理所应当的。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宝贝女儿终有一天要成为别人家的新娘子,心里只感觉自己种了一辈子的白菜被猪给拱了,心里只淌血啊!
    “皇上驾到!”
    高台下,某位公公一声喊话将李权从思绪中拉回来。
    高台上所有人立即起身,看着皇上带着几位衣着隆重的妃子登上高台,所有人整齐行礼。
    皇上带的女人不多,除皇后之外只有三名嫔妃,更后面则是李芷玉,同样一身盛装。
    皇上的队伍走到主位上,李权发现李芷玉还朝自己抛了个媚眼,偷偷一笑,公主的端庄瞬间全无。
    “好了,诸位都起身吧。”
    皇上心情不错,语气随和,字句更是随意。这样的口气,大臣们已经很久没听到过了。
    因为皇上总是在的朝堂上与诸人见面,难得有这般轻松惬意的时候。李权听上去还算正常,默默地回座位上坐下。
    皇上居高而坐,皇后嫔妃也与之并肩而卧,动作随意,低眉带笑。
    “中秋到了,许久没与我众爱卿相聚,借此机会,便叫诸位来放松放松。今夜可畅所欲言,尽情喝酒,尽情赏月,席间言语不慎者亦追求其责。所以诸位都莫要如此紧张,放松点儿,别一个个坐得都像木头人似的。”
    下方,众人都象征性地放松笑了笑。
    笑声虽然轻松,但人却依旧紧绷着身子。在皇帝面前随便?这可不是一般人敢的。
    笑声之后,场面安静了。不知为何,皇上越说放松,众人就越发紧张,安静渐渐变成了寂静,连呼吸声都没了。
    皇上皱了皱眉,这不是他想要的局面。
    随即便想到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明显,前几日官员们才站了队,今日首次让大家聚在一起,两大势力的当事人又高坐与前,说实在一点,在场的众人不是朋友便是敌人,现在谈笑风生,说不定转眼就得拼个你死我活。这种微妙的气氛实在难以形容。
    就在皇上心情变得有些烦躁的时候,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了:“小姨!过来过来!”
    声音一出,李权身边的安馨荷身子一颤,一把就将这要人命的妮子给按住了,捂着她的嘴低喝道:“谁让你大喊大叫的?”
    安馨荷说到底还是紧张,不求跟自家老爷争什么面子,只要不惹乱子就行,偏生这女儿从小骄纵惯了,没人知道她什么时候会闹出什么问题。
    这嗓子的声音虽说不大,但在寂静无声的席间却显得非常突兀。
    这下,所有人都看了过来,不少人眼中带着幸灾乐祸的神色。安馨荷虽捂住了女儿的嘴,但为时已晚。
    李惜荷对母亲的举动很是不解,挣脱后抱怨道:“人家皇上都说要放松呢!我……我看见小姨了叫一声而已嘛。”
    “你还说!”
    李权眉头一皱:“好了好了,别那么凶。”
    李惜荷委屈得要命,眼泪汪汪就快哭了。
    就在这时,台上皇上大笑起来:“你们看看!一个小姑娘都知道朕要你们放松。你们的胆儿难不成比一个小姑娘还小?惜荷过来,挨着朕坐。”
    皇上对李惜荷的态度让气氛缓和了,李惜荷离开父母,极其不愿地一步三回头,慢悠悠地往皇上身边走。
    “哎哟?小姑娘还不想挨着朕呢?”
    “哈哈!”
    下方哄堂大笑,宴席正式开始了。
    高台中央的空地,准备多时的舞女纷纷满前轻灵的步子一个接一个地上来,李权一眼就认出了带头的是柔怡。
    舞蹈别致,跳舞的姑娘们都穿着异族服饰的,跳的极少见的民族舞蹈。
    看着一个个姑娘们扯着老大的裙摆或转圈或踢腿,灵动中透着俏皮,引得满堂喝彩。
    李权不知这舞蹈源自何处,但在大庆好像没有。因为大庆的少数民族不多,淮海郡的羌族也不是这个调调,估计应该是更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
    “更南方?”
    那应该就是大华境内了。
    “用大华的少数民族舞蹈为开场……”李权陷入了深思。
    愣了许久,身边馨荷拍了拍李权肩膀:“老爷,你在想什么?”
    “恩?怎么了?”
    “百官向皇上敬酒呢。”
    李权回神一看,舞蹈已经结束了,而高台之上,百官起身,举酒仰天,声呼皇恩浩荡,欲共敬皇上饮下此杯。
    李权来不及多想,跟馨荷双双起身,举起酒杯加入百官队伍。
    清酒入腹,百官齐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势惊人,如夜空中炸响的礼炮,仿佛将湖面一样的夜空激起了一丝涟漪。
    难怪这么多人心怀帝王之志谋,只有亲身体会到这种万人敬仰的感觉才会明白,皇权的确是可以让任何人都疯狂的东西。
    敬酒之后,又是一支舞队登台,舞毕。皇上忽然起身目光投向李权:“我等安于京中,然南方战区还有二十三万将士不知归途。其中便有安邦将军。安家也是我大庆的一大功臣,安将军安邦定国,屡建奇功,安将军的女儿又替我李家添了这么个可爱的小姑娘,同样是劳苦功高,当赏!传旨,加封李夫人安馨荷为一品浩命夫人。”
    。。。

第721章 :重头戏

    敕封一品浩命夫人?这是大华才喜欢的风俗啊?
    等等!关键不在这里!
    “为我李家添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为我李家!”
    关键就在这儿!
    皇上的语速很快,似乎在不经意间将中间有句话盖过去了。等众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安馨荷已经惶恐地站在了中央恭敬地谢恩了。
    整个过程很简单,“浩命夫人”不过是一个虚职罢了,彰显荣誉而已。
    但皇上刚才的一句话让场中许多人有些躁动。
    皇上这么做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李权不动声色,皇上如此说无疑是对自己有利的,装作没听出来,待安馨荷归位之后,自己又起身再次谢过皇上隆恩。
    事情已经过了,就算有人意识到了什么也不可能再拿出来说。皇上淡漠地扫视众人,露出一个让人觉得有些诡异的微笑,重新落座。
    至此,宴席中众人开始闲聊,气氛逐渐变得随和。
    时间一点点过去,在皇上怀里坐着的李惜荷咯咯咯直笑,也不知皇上逗这丫头什么。
    李权也渐渐心安,说是赏月,自然要看看今夜的月亮。在这种环境下赏月,虽有些别扭,但也算另有风味。
    看着天,想着它什么时候能亮起来。
    不知不觉的,周围的闲聊声小了。皇上把李惜荷送回到李权身边,自己则走到了场中央,带着微笑低声道:
    “以前呐,总有人议论朕,说朕以武立国,鲜于开化,不赏文雅。朕的江山的确是拼杀数载打下来的,只懂得一些武艺,南人吟诗作对的功夫的确不甚精通。但要说朕不赏文雅,朕却是不服。为何?真不会作诗,听听总该没错吧?优劣总分得出来吧?”
    下方一人起身附和:“皇上,此乃愚人拙见,乃沽名钓誉之徒妄自揣测,若非皇上仁慈,此等小人足可以将之碎尸万段。皇上切莫挂怀,臣观皇上通古今,晓世事,文韬武略方能成就一统。”
    皇上笑着摆手:“好了。说了今日当放松点儿。你这样文绉绉地吹捧朕也无用,朕子清楚自己有多大能耐。而且就算不服百姓议论也要有实际根据吧?今就如此,难得大家欢聚一堂,不如以诗词为乐,咱们也学华朝文雅一回如何?”
    百官含笑称是。
    李权眉头皱了皱,心说自己今晚担心的就是这环节呐!原以为已经夜深,皇上考虑到众人休息会免去或者忘掉这一环节,没想到的还是的来了!
    “老爷,今夜您有些恍惚呐?”
    耳边是夫人体贴的问话,李权摆摆手示意对方先别说话。
    这时,又听台中皇上说道:“朕今日不但宴请百官,同时也请了不少京城有名才子。朕不作诗词,只听尔等习作,也让朕来鉴赏一二,如何?”
    陆柄忽的从高台最末处走了上来:“好好好!草民陆柄,请皇上赐题。”
    “陆公可是当世名家,以题限意变落了下乘,陆公可随意。”
    “是。”陆柄故作思量,吟道,“皎皎之清寒……”
    陆柄有模有样地念着,多人闭目以思其境。但李权知道这分明是他跟皇上商量好的。
    陆柄的词无可挑剔,中秋佳节,咏月寄思,合情合理。立即赢得满堂喝彩。
    可是皇上却摆摆手:“陆公当真是陆公,诗词虽好,但始终是按部就班。中秋咏月诗词实在是太多了,朕已说过自由发挥,就当要一些新鲜的说法。今日不言中秋,另作题目。”
    皇上的中秋宴上要考诗词。
    这消息要知道其实并不难,可要知道诗词的题目不能以中秋立意,那就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了。
    中秋佳节作诗不写中秋节气?
    皇上这话真是让多人好一番不解,同时又让好一番人乱了阵脚。因为谁都能想到中秋节考诗词,题目自然是跟中秋有关,所以但凡得到消息的人都一厢情愿的去准备切合中秋之意的诗词。
    结果第一首刚出来皇上就说不行。
    这可苦了众人,那些想了作品的大臣或才子不得不重新思考。短时间出作品是最考研作者实力的,一般人还都以为皇上想要考验大家真材实料。
    陆柄只是一个引子,皇上顺势而为,将话题转移到众多才子身上:
    “天下迟早都是年轻人的,朕老了,你们这些大臣也都老了。诗词这些卖弄风雅的事情就交给年轻人作吧!我等只要听听便好。”
    下方整齐地应了一声,皇上继续道:“后方的才子们,有作品了便可当众念于朕听,若是契合朕之心意当有重赏。”
    皇上此话一出,坐在后方的才子有些耐不住了。
    受邀参加皇上的宴会本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直接面对皇上,直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皇上看,这是比科举还要好的捷径呐!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就盼着如今这等机会呢!
    如果被皇上看中,就算不加官进爵,单是皇上的那口头的褒奖和赏赐就足以光宗耀祖了。
    所以,立即有人站出来。
    “两岸层林叠翠,一江碧水添春。云头雁字聚还分。舟行潮渐退,雾散眼微醺。
    自觉人间游遍,才知胜地初闻。将离何故久逡巡?苏杭浑不及,此处最**。”
    这一首词当真是好哇!连李权都为之一愣。
    那作词之人名不见经传,只有寥寥数人识得,表面恭敬,实则心头狂喜,似乎等着皇上的赏赐。
    可奇怪的是,皇上无甚反应,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不错”,便让作词之人坐下,既无奖励也无掌声,放眼对众人道:
    “还有别的作品么?”
    这可把作词之人给憋屈得,十分地不悦。
    这时,他身边一人冷笑一声:“呵呵,要真以为皇上的赏赐这么好得,你也太小看在座这么多文人了吧?”
    那人不服:“你这话什么意思?”
    对方一指周围:“你且看,在座才子不下三十人,你自问在其中算第几?为何众人皆不起身?莫不是以为他人不知你拿旧作前来糊弄?还想要赏赐?皇上没治你的罪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

第722章 :君之意

    诗的确是好诗,但因皇上的要求,诗体立意近乎买有限制,大可畅所欲言。但如此一来便有个问题,但凡才子,谁人没有几首私下的妙笔作品?大可拿前作出来。经过长时间推敲的诗词定然更好,但皇上的意思是要考验大家的急智,所以借前作炫耀者定不会被皇上看中。
    跟皇上对话就是这样,关键就在揣度皇上的心思上。谁能将皇上的心思猜得更准,谁便更容易获得皇上的赏识。可现在的问题是,皇上如何判断才子的作品究竟是现作还是旧作?
    或许换一种说法更贴切,现在才子的问题不是要作诗,关键问题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皇上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现在作的?
    月光下,大臣们抚须长叹,心说这些后生不给力啊!
    大臣都跟在皇上身边多时,自然很容易猜到皇上现在的心思,可对于这些善诗文不善谄媚的文生来说,要读懂皇上的心思却是不简单。好多正准备起身一展才华的才子不禁愣住了。
    “刚才的词极佳,皇上又没明确题意,应该符合要求才对,为何皇上的表情如此淡然?”
    一时间,那些猜不透皇上心思之人,不管是现作者还是旧作者皆不敢起身。渐渐地,场面反倒有些冷清了。
    皇上扫视众人,到时轻松地问到:“诸位可都是我京中的良才,难不成一首诗词就把你们难住了?尽管畅所欲言,是好使坏皆无碍。”
    话语之后,场面还是没有动静。
    皇上微微皱眉:“陆游何在?”
    李权这才注意到原来陆游也在受邀之人当中,由于隔得太远,只看到一个灰蒙蒙的身影出列跪在皇上面前。
    皇上又道:“陆游,汝之大名朕在宫中也听得一二。都说你又经天纬地之才,诗词歌赋在你手上可为玩物,信手拈来也不在话下。今夜作诗,朕就钦点你开头!让大伙儿都看看你陆游是不是浪得虚名!”
    皇上直接点名,这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陆游虽然桀骜,但在皇上面前还是很规矩,得令之后平静地念道:
    “今有盛平歌声起,君笑臣欢民苦情。枥骥不忘千里志,病鸿终有赤霄心。”
    剪短的小诗一出口,在场众人皆是一愣,轻松的气氛瞬间消散,所有人都表情僵硬地看向皇上。
    一些胆小之人都不敢抬头,心里暗骂这陆游多事!这种场合作出这样的诗来,这不是坏皇上性质么?
    诗词言简意赅,前半句讲今日盛会,君臣欢笑,但百姓还有苦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