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官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官人-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诗词言简意赅,前半句讲今日盛会,君臣欢笑,但百姓还有苦楚。后半句则是说食槽的上的骏马时刻都有驰骋千里的志向,疾病在身的天鹅始终都有直冲云霄的雄心。意在提醒皇上不要因为表面的盛事而忘了君王之志。
    众人看来,此时说出这样话明显不妥,好端端的宴席说这些谁爱听?
    可就在众人认为皇上要不悦的时候,场中央的皇上忽然哈哈大小起来,对着陆游指指点点,模样甚是亲和。
    “有意思!陆游不愧是陆游,盛名之下果然有些能耐。说实话,你这诗只能说一般般,不过你这小子一语便能道破朕心中的玄机可见非同一般。就承你这份心,今夜的第一个赏赐非你莫属!说说,你想要什么?朕都赏赐给你。”
    场面又变得浮躁了,心说这是怎么一会儿事儿?陆游的诗作怎么能让龙颜大悦?怎么就道破了皇上的玄机?
    没几个搞得懂,但皇上就这么说了,当着众人面儿说要赏赐!
    不少人摇头晃脑地想着,暗道这陆家在京中没有实权,说不定陆游就要利用这次机会给自己谋得一官半职,届时陆家在京城的地位岂不更高?当真是羡煞旁人!
    可是,陆游并没有要什么官职,也没要什么钱财,只说在刚才的舞女中挑选一个作为侍妾。
    这要求又让众人一阵惊讶,心说你就算不求名不求利,也不至于在皇上面前说出如此不正经的话吧?
    皇上更加好奇,想也没想便允了陆游的要求。
    李权还有些心惊,心说他该不是要之前的柔怡吧?结果却不是,陆游只是单纯地选了一个普通女子罢了。
    随即李权明白过来,这家伙只是意思一下,免得弄得个拒赏的罪名。
    陆游受赏之后,众人思绪回到之前的诗作上。现在众人不解的都是那首看似普通诗作,它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皇上如此开心呢?
    李权很清楚,陆游是借诗词提醒皇上还有个大华没有征服,现在还不是开心放松的时候。而皇上近期心思飘忽,想的正是大华,此时听陆游诗中有让自己南征的意思,心里怎能不开心?
    皇上开心,李权就犯愁,心想陆游不说还好,可能有很多人都不了解皇上的真正用意,那就不会有人再来刺激皇上南征的心。现在经陆游一提醒,就算当时不会有人看出其中玄妙,过会肯定会有人回过神来。届时你一言我一句都劝皇上南征,皇上南征的心岂不是更加坚定了?
    安馨荷心知自家老爷苦楚,想要起身说什么,却被李权拉住了。
    “老爷?”
    李权摇摇头,没有说话。
    此时,李权只有期盼,棋盘在做众人都笨一点,听不懂其中隐晦的味道。但是,事实证明在座的聪明人是蛮多的,局面很快发展到李权最不想见到的地步。
    当有人知道皇上的心思在南征上时,纷纷借题发挥。皇上的心情本就很好,只要众人说到他的心坎儿里,哪儿还管诗词好与不好?就算没哟赏赐也不吝辞藻好好褒奖了一遍。
    皇上心情越好,在场的气氛也越来越浓烈。
    过了半柱香的时间,皇上终于有些腻了,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停下。然后一步步退回自己的位置,喝了两口酒,目光投向分列自己左右的两人。
    皇上左右之下自然是李权和李缘。不过皇上并没有先让两人作诗,好奇心起便说道:“方才都是听才子们作诗成赋。朕也想听听我大庆女子的。你们这两位李夫人一个是群芳宴花魁,一个是大家闺秀,想来对诗词也不陌生。你二人也上前试一试,权当一乐。”
    皇上竟然让安馨荷跟柳如烟作诗?
    这是大大的意外,不知是真的心血来潮还是别有用意。
    李权担心地看了看安馨荷:“夫人,你有没有问题?”
    安馨荷倒是平静:“老爷放心,不敢说多好。但听了这么多,应付一下也是可以的。”
    话音刚落,对面柳如烟起身,一身华丽的装饰惊得满朝文武眼神都木了,只叹果如名字一样,如柳如烟。
    柳如烟轻轻颔首,小声道: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柳如烟的声音很小,远方的大臣才子听得都不甚真切,但皇上听来无碍,听完之后瞳孔一缩,眼神深邃地看向柳如烟。
    皇上稍显异样的表情让众大臣一愣,纷纷询问柳如烟到底说了什么?怎让皇上如斯表情?
    与此同时,众人又惊讶地看到皇上莫名地叹了口气,脸上竟有了一丝愁容。
    李权听的真切,心说这柳如烟好生厉害,短短数十字竟道出了皇上内心深处的孤寂,皇上一听心有所感不免神伤,同时也会对柳如烟刮目相看。
    良久,皇上有所缓和,没有过多的评价,只对李缘说道:“如此佳人,你要善待之。”
    李缘起身,恭敬称是,然后便领着柳如烟坐下。
    众人都没回过味儿来,皇上却看向了安馨荷:“馨荷,你能随意尝试一首么?如若不能,直言便是。”
    安馨荷起身,看了看李权,莫名地闭上了眼睛,低声道: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同样是一愣神,李权回过味之后便是大惊失色,差点儿就冲上去把安馨荷拉过来。
    “这不要命的妮子干嘛作这诗?”
    此诗描写的是战乱之后荒村的残破景象,桃花不识人间悲苦,人已逃亡,花兀自寂寞无主地开着。草烟弥漫,晓鸦聒噪,人烟稀少本来,这里原是人们聚居的地方,可现在只留下了残垣故井,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
    这是在告诉皇上战争造成的苦难,是在劝皇上打消南征念头呀!
    一瞬间,李权后背都湿了,心道自己不敢作这样的诗,这死婆娘哪儿来这么大的胆?万一皇上不悦,要治罪怎么办?就算不至于治罪,让皇帝不喜绝对是百害无一利的事情。
    此刻,听到安馨荷诗句而惊讶担心的人远不止李权一个,那些站在李权一条线上的大臣都眉头深锁,心想这李夫人是坏了大事儿啊!
    更远处,当陆游知晓前方事情后,同样是眉头深锁。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聪慧过人的李家大夫人会作出这种糊涂事!之前自己明明已经提醒过他们,在宴席上要劝进不劝退的,为何还要犯错?难道是小妹没把消息传到?
    。。。

第723章 :别样的鸿篇巨著

    安馨荷是犯错?根本不是,她就是故意为之!她必须给皇上降一把火,不能再添油了。决不能加速皇上南征的心念。就算明知道会触怒皇上她还是要硬着头皮如此说。
    李权惊怒中同时带着感动,因为他知道夫人是为了自己,也为了李家。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李权只能看着皇上,希望皇上不至于太过恼怒。
    皇上的表情很难看,感觉就像是打炮的时候被人泼了一盆冷水,那种感觉可想而知。皇上深邃的眼神中给人极度危险的讯息,盯得安馨荷脸色苍白,垂着的小手都忍不住颤抖。
    没有说话,就这么僵持着,皇上的压力压得安馨荷透不过气。同时也让身后李权的表情渐渐变得阴郁。
    前面是他最疼爱的夫人,现在竟被人用如此威胁的眼神看着,心里极度不快,内心也在不觉间开始躁动。李权开始担心,担心在这么僵持下去自己会忍不住干出什么影响很大的事情来。
    就在这时候,皇上忽然甩了甩手,冷声道:“坐下吧。”
    简单的三个字没有给人任何讯息,却让所有人紧绷的神经都松弛了。因为皇上既然这么说,证明皇上已经不准备再过问安馨荷的冒失。这自然是皆大欢喜的事儿,不管是谁,都不愿在这种场合看到让人不快的事情。
    没有多说,李权赶紧上前抓住安馨荷颤抖的满是汗水的小手。将之拉到身边坐下,见其美眸中尽是水雾,脸颊同样是汗如雨下,心中阵阵刺痛。
    这是李权的禁忌,那种怨恨的眼神无法控制,眼看就要朝皇上背影处落下。
    好在这时安馨荷一把将李权的眼睛捂住,接连摇头。
    “娘……喝……喝水。”
    女儿贴心地送上一杯水,就像一缕清风让李权的心情瞬间平静。
    很想训斥馨荷,但又活不出话来,想着刚才的惊险李权直抹虚汗。
    场面沉默了许久,皇上调整了心情之后再次起身,这一次点名让李权李缘二人来作诗。
    事情进展到这里,皇上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让众人接连不断地作诗谁就是想告诉李权和李缘自己想听到什么,之前作的诗再好皇上也不在意,他想听到的是这两个小辈对自己的鼓励和认可,以便让他有充足的信心南征。
    现在才是一切时间的关键,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着看两大势力的龙头人物怎么在此环节上发挥。
    视线落在李缘身上,李缘起身,依旧风轻云淡,笑着对皇上说了一句让众人不解的话:“父皇,若儿臣说不会作诗可否?”
    “恩?”皇上也是一愣,“此话怎讲?”
    李缘苦笑答道:“儿臣素来对李大人有所了解,关于李大人的诗词也知晓一二。李大人的诗词远在众人之上,父皇要儿臣与李大人同台作诗……儿臣……儿臣怕是难有成就。届时怕是要丢了皇室颜面啊。既如此,倒不如知难而退,也可保的自知之明。”
    李缘半开玩笑的话语中竭力强调自己的皇子,李权是臣子,虽然是在示弱,其中对身份暗示非常明显。
    可就算如此,此时退却也是不妥啊!现在打好的表现机会,不管好与不好,只要对皇上表示肯定,预祝皇上南征建功,总能让皇上龙颜大悦。
    这么好的机会拱手让人,急得那跟李缘为伍的大臣们坐立不安。
    皇上皱了皱眉,有些不满:“你可放心,朕心中自有标准。李权的诗词朕也知道的,朕对你二人要求不同,所以尽可道来。”
    李缘想了想,继续道:“父皇,依儿臣之见,不若让李大人先来。儿臣也好再琢磨琢磨。”
    没人知道李缘这般推脱是何意义,后方陆柄悄悄走到陆游身边:“你可知李缘是何意?”
    此时月光渐暗,除了前方灯火通明之处,少有人能看到对方的表情。如果陆柄细细一看,定会发现陆游此时已经是满头大汗,紧张得攥紧了拳头。
    “李缘此人果真有诈!”
    “皇子之名,怎可直呼?”陆柄低声喝道,“再者,你这话究竟是何意?”
    “儿知李大人命脉,此人处处皆好,唯一对心爱女人疼爱至极。方才皇上与李夫人对峙,李大人肯定心怨皇上威胁发妻,同时也担心皇上将恨意落在妻子身上,故李大人极有可能承李夫人诗词立意,继续劝皇上收回南征心意。李大人的诗词之高明更甚于我,如果他作诗劝皇上不要南征,诗词必然是极为精妙的佳作,诗作越好,皇上自然越不开心。儿怕李大人闯出大祸啊!”
    “……只凭你的推断……就……”陆柄有些拿不准,他了解自己儿子,对儿子的才智是相当信服的。
    陆游这么说,肯定是有根据的!
    陆游话音未断,继续道:“李缘如此推脱,估计也是猜不准李大人会如何做。如果李大人冲动行事,他就可以不用作诗而坐看皇上大怒了!这等缜密的心思,还装作与世无争?”
    说到后面,陆游已经压低了声音,陆柄想听得更清楚,却发现前方皇上已经把目光投在了李权身上。
    陆柄心头一沉,心说该不会真被儿子猜中了?!
    ……
    ……
    高台顶端,皇上因李缘之言转头看向了李权,或许是刚才安馨荷的诗词人让他对李权颇有不满,所以声音有些冷:“你来试试吧。”
    这种声音无疑又是一种刺激,让李权想到刚才馨荷所受到的压迫!
    此时,李权的全部心思都如陆游所言,一种不服,一种不爽让他体会到了安馨荷刚才的心思。
    既然不能让两国开战,那便触怒皇上又如何?如果能让皇上对自己的愤怒而减缓皇上南征的速度,这点儿风险也是应该承受的!
    这是一首非常关键的诗作。
    不求别的,单凭李权之前的一首《满江红》就能让皇上心动。
    他是千秋帝王,建立万载功勋,纵横南北,横扫八荒,其心志之大无法言表。这时,他需要一首诗,需要一首诗词来歌颂他赞美他,记录他的功勋,这样才能流芳百世,让世世代代的百姓都记住他。寻常文人无法达到他心目中的要求,只有李权可以!
    绕了这么大的弯子,皇上只是想让李权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心声,以便于作出附和自己心意的诗词。作为皇上,总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喂,你个我写一首诗,要赞美我,要为我南征打气。”
    这样肯定不行,他需要诗人自发而作,这样才能彰显其意。
    所以,皇上最在乎的就是李权的作品,他需要一首《满江红》这种豪情壮志的千古名作。
    可谁又能料到事情到了这里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皇上不知李权不愿让他南征,所以认为今日之事应该是水到渠成的。直到现在,皇上也还坚定不移地以为李权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然后顺势大肆赞扬,不仅能抹掉之前安馨荷的不敬,同时也能给这家伙造势。
    事与愿违,就算是皇上也不能左右很多事情的发展。
    李权开口了,却给了他一个截然不同的答卷。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这是一首让人深思的鸿篇巨制,也是一首足够让人字字句句斟酌推敲的千古名篇!李权再一次用惊世之作证明了他在诗词上的霸主地位,没人能像他这样在短时间内作出这等巨著。但是,其中之意却跟皇上的心意截然相反!
    始终描绘了以寻常家庭在战乱中的挣扎,如果说它是一首诗词,倒不如说它是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老翁,在战乱中再怎么艰难的生活也不能抵挡战乱带来的疾苦。
    和安馨荷之前的诗作一样,都是讲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影响。但李权之作较之前更长,所述事情自然更加详尽,更加深刻,也毫无保留地表示自己对战争的厌恶。
    诗中之意已经在明显不过了,李权是对着皇上说:“你不能进军,要不然你就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全场寂静无声,连大臣都忍不住开始颤抖。
    今日宴席可以说是中秋宴,同时也可以说是壮行酒。
    此酒饮罢,皇上便要会师南下,在这时候突然冒出一个人写下如此鸿篇巨制来抵制皇上的行动,说难听点,这简直就是一篇声讨皇上徒造战乱的檄文!此若流传出去,民心必乱!
    别看是一片小小的诗词,但它造成的影响恐怕是谁都不能承受的!
    。。。

第724章 :散了吧

    夜空中,不知从何处飘来一层阴云,遮蔽月光,四下光线骤然变暗,顿时分不清时辰。
    高台上,为数不多的灯火集中在前端,大臣以及才子的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