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韩信-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次蒙毅亲自带兵围剿万载谷,看来群雄云集阳武县,已惊动了秦廷,竟派出这声名赫赫的上将前来。在神不知鬼不觉间,突然围了墨家总坛,欲为始皇东巡铲除障碍。
韩淮楚又问:“你可是那徐福?”徐福奇道:“你如何知道?贫道正是徐福,字君房。”
原来那徐福本齐地龙口人,真名唤徐市。这市字念fu,后世以讹传讹,均将他唤作徐福,本书也就随了大流,不做什么“拨乱反正”了。
韩淮楚心想:小生还知道你最后去了东瀛,做了日本人的第一位天皇。在中原拐了三千童男童女做人种,谎称是天照大神的后裔,骗得那尚在茹毛饮血的东瀛人认你为祖,而最后就是你的那帮后世子孙,先做倭寇犯我大明边境,后发动世界大战侵略我中国,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他奶奶的!
韩淮楚越想越生气,便想一剑挥下,结果了这个“日本鬼子”的先祖,除掉日后中国人饱受欺凌的后患。
正欲出手,心中兴起一念,一时迟缓不决。
若我这一剑挥下,徐福是报销了,可就没了他去东瀛拓荒垦织,开枝散叶,这日本的历史就会改写。乖乖不得了!日本历史改写,世界的历史也会跟着改写,这一下时空大乱,到时有没有我爹娘,生不生得我韩淮楚还不得而知。看来这恶道,是不能杀的了。
他想了一想,问道:“恶道,你不是在为始皇帝炼那长生不长的仙丹吗?为何到这韩地阳武来了?”
徐福凝望天际,说道:“贫道夜观天象,见这韩地阳武天空,将星云集。前年,在楚地淮阴曾有一客星犯境,那客星此番也移到了这里。贫道本欲前来探个究竟,途中遇到上将军蒙毅。蒙毅知我通晓天文,委托贫道查明反贼窝藏之地,而贫道随着将星指引,就寻到了此处。”
原来徐福自上次赶至淮阴追寻客星之后,一直留意观察那颗不明来历的犯境客星。先是见到它停留在魏地清溪,此番又来到了韩地阳武。更兼无数大小将星,云集阳武上空天际。此次始皇东巡,将至阳武,他心感其中必有蹊跷,便只身来到了阳武,欲查个究竟。
而此时大秦斥侯,早已探到墨家钜子莫庄,传檄江湖,广邀英雄豪杰,欲在此墨家总坛附近,击杀始皇。于是暗中调派大军,开拨到韩境,欲一举灭了墨家和天下英雄。
蒙毅恰巧遇到徐福,便委托他查明墨家具体方位,并伺机夺下闸口。蒙毅与徐福约定,一待夺关成功,便点燃烟火讯号,蒙毅自会派遣高手,里应外合,协助占领闸口。待大军一到,便欲闯入万载谷,来个一网打尽。
而韩淮楚一口飞刀,已将爆筒打碎,这烟火报讯的计划,便遭粉碎。
韩淮楚心中暗自好笑,你还不知道小生就是那犯境的客星。又问:“恶道,你替始皇帝炼的不老仙丹,炼得如何了?”
徐福叹了口气,颓然道:“贫道起了几次丹炉,均告失败。也不知是我道行浅薄,还是始皇帝终无长生之命。那仙丹总炼不到火候。”
韩淮楚遂问:“你炼不得仙丹,那暴君赢政岂能容你?”徐福又叹道:“我素闻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中有仙人居住。去岁,有海客言道,胶东蓬莱有仙踪出现。海中惊现琼楼玉宇,车马城阁,巍峨直连天际。我便和师弟卢生,携带三千童男童女赶往蓬莱求仙,不料泛舟东海,遍寻诸岛,却未能见到半个仙人。唉,贫道有心求仙,仙人却只在虚无飘渺间。看来我徐福是此生无份的了。”
韩淮楚问道:“那始皇帝知你无功而返,又怎能饶你?”徐福道:“我师弟谎称海中碰到大鱼阻碍,无法远渡重洋。始皇帝竟派了射手,射杀了海中鲛鱼。又命我克日带三千童男童女,牺牲玉帛无数,前往齐地。只欲寻到仙人,恳回一粒仙丹。”
韩淮楚闻言哈哈大笑。徐福愕然道:“你笑个什么?”
韩淮楚仰头道:“你可知海客见到的琼楼玉宇,车马城阁,均不是真的?”徐福奇道:“公子何出此言?”韩淮楚摇头晃脑道:“天地之界,蕴有气焉。大气之虚,上清下浊。日月之精,熠然生辉。辉名日光,始有七色之分。”徐福见韩淮楚文诌诌大谈光气的原理,这段话《道德经》中并没见过,不知他用意何在,疑惑地盯望着韩淮楚。韩淮楚又道:“那胶东蓬莱,水气甚重,在清浊之气分野,结成一个界面。光线通过这道界面,便会变为曲折,甚至如镜子般反射回来。海客所见仙境,实为镜中之像。有那无知之人,或以为仙踪出现,或以为龙蜃吐气,化为楼台城阁。其实这均是自然中的一种景象。”
徐福将信将疑:“公子何故能知,那亭台便不是仙踪?”
韩淮楚心道,小生有领先二千年的科学作为底蕴,你哪里知道?便胡诌道:“我偶遇一西域游商,他告诉我的。他说沙漠之中,也会有此奇景。”徐福还是不信,问道:“你有何凭证?”韩淮楚想了一想,遂道:“这样吧,你有机会拿支竹筷,插于水杯之中,看那水中竹筷,是否发生曲折。”

徐福额上冷汗涔涔而下。若眼前这不明来历的小子所言是真,那么自己对始皇帝所述海外有仙人之论,便是虚谬。如此一来,自己便犯了欺君之罪。始皇帝为求取长生之药,花费弥多,光用在自己阴阳五行派头上的金银财物,便不可计数。此番为显虔诚,又在民间征集了三千童男童女。这下子事情闹大了!
徐福道:“多谢赐教。只是贫道如今落入你手,只恐无机会一试了。”韩淮楚将剑收回,说道:“你去吧。”
徐福疑不相信:“公子为何不杀我,或是将我交于墨家?”
韩淮楚若将徐福交于墨家,凭墨家的一向作派,这徐福杀了门下弟子,定不会轻饶,会杀了他偿命。韩淮楚随口说道:“我和你比较投缘,不忍心让你丧命于此。”徐福拱手道:“多谢少侠不杀之恩。”
徐福已不知不觉间,将对韩淮楚的称呼由小子改为公子,此番更进一步称为少侠。
徐福正欲寻路下山。韩淮楚忽唤声:“且慢!”徐福转身,疑道:“少侠还有何事?”韩淮楚问道:“道长此去,准备怎么给始皇帝一个交待?”

第十一章 徐福东渡
徐福心中一惊。韩淮楚虽饶自己不杀,回到咸阳,这欺君之罪终是难饶,到头来羸政还是会斩了自己!
徐福一时彷徨无计,倒也不急于下山了。
韩淮楚道:“如今你已撒下弥天大谎,犯下欺君之罪。此番回去定不能善了。这样吧,小可不才,为你指条明路如何?”
徐福拱手道:“愿聆少侠高见。”
韩淮楚道:“你这番不是有三千童男童女,牺牲玉帛无数么?还有你阴阳五行派门下弟子,高手众多。在这大秦的疆界,你们是无法容身了。何不离开秦境,另往他方。”
徐福脑中,从没有闪过这种念头。此番听韩淮楚一言,眼中豁然一亮。
自秦灭六国以来,无数英雄豪杰,便远赴他国。如飞燕门项燕,便去了东胡。徐福心中便盘算要去往何处。
韩淮楚又道:“凭道长的实力,可自成一国。毋须委身他人。东海之上,有一大岛链,幅员千里。其人尚在茹毛饮血,未经训化。道长何不谎称求仙,泛舟东渡,去那岛链开疆拓土,垦荒织种,开天辟地,做出一番伟业来。”
徐福只听得如梦初醒。韩淮楚的这番提议,真是石破天惊,叫他心中起了万丈波澜。
徐福便拜道:“多谢少侠赐言,贫道感激不尽。不知东海那岛链,在何方位?”
韩淮楚以剑划地,大致勾勒出日本国所在方位,说道:“你去蓬莱,出蓬莱径出渤海而至黄海,再东向约两日,便可见到那岛链了。”
徐福欲出海求仙,本也搜集了很多海图,只是不达日本这么远。此时见韩淮楚信手便能划出海疆地图,不由大为吃惊,脱口问道:“少侠究竟何人?你何以知道这么多?”
韩淮楚道:“在下淮阴韩信。曾认识一海客,偶得海图,故而得知。”
徐福道:“只是大海茫茫,难以辨出方向。若在夜间,可观北斗,到了日间,实难识别。恐有错失。”
韩淮楚心道,是了,古时没有GPS定位,以致大海航行,十分困难。罢了,小生就送佛送到西。从怀中掏出一物事,递于徐福,说道:“你有了这个,定不会迷失方向。”
徐福奇道:“这是何物?”  韩淮楚道:“此为指南针。你只需记住,这指针永远指向的是南方,便可。”
徐福接过指南针,把玩一阵,啧啧称奇。遂连声称谢,自个下山。

韩淮楚望着徐福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他奶奶的,想不到我一念之差,就造就了这个日本鬼子的先祖。日后鬼子们犯我山河,烧杀奸淫,实是小生之错。罪过,罪过。”
忽听“卟噗”一笑,一人问道:“你念念有辞,说的什么呀?谁是鬼子啊?”
韩淮楚抬头一看,竟是张良。原来张良不放心他的信郎,早已跟来了。
韩淮楚支吾道:“鬼子就是异族。匈奴,东胡,羌人均是鬼子。”
张良莞尔一笑,“还有这么说的吗?信郎,你为何放走那恶道?”韩淮楚道:“杀了他,会令天下大乱。”张良疑道:“他不就是阴阳五行派的掌门吗?杀了他,怎会天下大乱?”
韩淮楚默然不语。张良道:“信郎,我看你有点不简单。你怎知海疆地图,又怎有那个指南针?”韩淮楚道:“我刚才不是说过,海图是一个海客偶然给我的,那指南针是我自个儿发明的。”张良听了将信将疑。
韩淮楚道:“这千斤铁闸守卫被杀,山下有蒙毅一万大军包围。我们须去速报钜子,请他定夺。”张良点头道:“滋事事大,咱们快去。”于是二人忙回谷中,去找钜子莫庄。

那徐福下山后,果然找了支竹筷做试验,见到了韩信所称的“折射”现象。他又寻到几个海客,仔细问询,方知韩淮楚所言不虚。
于是他向始皇羸政辞行,带了三千童男童女,谎称去蓬莱求仙。
他按韩淮楚给的指南针辨认航向,到了九州岛佐贺县。靠着阴阳五行派的实力,东征西讨,击败尚处于蛮荒时期的东瀛各个部落,征服了整个九州。
日本人尊称徐福为天皇,即第一代神武天皇。他带去的童男童女,在日本开枝散叶,繁衍了万千子孙。徐福所率的部落,称为齐部落。今日只要往日本,见到茶褐色眼珠的,多半便是齐部落的后裔。其人数在日本,至少占有三成。
徐福临行前,将韩淮楚之言告知了师弟卢生。卢生闻言大惊。他不愿随徐福去东瀛蛮荒之地,遂私下逃亡,不知去向。
卢生临逃时,大放厥词与咸阳诸儒云:始皇为人,天性刚戾,予智自雄,幸得并吞海内,志骄意满,自谓从古以来,天人可及。虽有博士七千人,不过备员授禄,毫不信用。丞相诸大臣,又皆俯首受成,莫敢过言。尚且任刑好杀,亲幸狱吏,天下已畏罪避祸,裹足不前。我等近虽承庞,锦衣美食。但秦法不得相欺,不验辄死。仙药岂真可致?我也不愿为求仙药,不如见机早去,免受祸殃。
始皇羸政闻讯大怒。想不到自己耗资巨万,投到阴阳五行派中,却换来如此结果。一个徐福谎称求仙,驾舟东渡,一个卢生逃之夭夭,临行还骂了自己一通。暴怒之下,羸政便下令追查咸阳城中和卢生有来往的党徒。凡是口出狂言,滋意诽谤的一率搜捕入狱。御史审问诸儒,儒生在恐惧下,相互密告,总共供出与卢生有关系的460位党徒。于是发生了历史最有名的惨剧——坑儒。一班读书士子,在一大坑内,冤魂相接,统统到枉死城报到了。
随后丞相李斯,提出了另一个更荒唐的建议——焚书。
若说坑儒只是摧毁儒生的肉体,焚书便是要禁锢儒生的思想。双管齐下,手段毒辣至极!
始皇欣然采纳。于是诸子百家之书尽毁。
公子扶苏,上表苦谏,未果,不提。

韩淮楚张良回到万载谷,到了钜子莫庄所居住的棚屋前,迎面便撞见虞子期。
韩淮楚道:“虞兄,快去派人重新把守闸口,闸口守卫被秦贼杀了。”
虞子期大吃一惊,问道:“我墨家守卫藏于闸后,武功不弱,秦贼如何能杀他?”
这段时日,虞子期每日也随众跟着韩淮楚操练阵法,对他态度早已转变,远不似在鬼谷时那么傲慢,每次见韩淮楚均十分恭敬,言语中还透出几分佩服。
韩淮楚道:“秦贼窃得入谷口令,诈作你墨家弟子,混入闸口,突然袭击,杀了守卫。”虞子期忙问:“那秦贼人呢?”韩淮楚道:“他欲发出烟火讯号,召来山下的秦军,被我用飞刀打灭了。那贼人已逃走。”虞子期神色略缓,乃道:“多谢韩兄出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张良插言道:“虞兄,你得知秦军已临山下,怎么一点也不紧张?”虞子期缓缓说道:“我已知道了。”韩淮楚惑道:“虞兄何以知道?”
虞子期道:“钜子得到圣剑门告急的飞鸽传书,说圣剑门已被秦军围困,正在风鸣涧死守,伤亡惨重,正为此事烦恼。”韩淮楚“哦”了一声:“圣剑门的英雄也来了。”
正说话间,门内传来一声:“是韩少侠么,快请进来。”说话之人正是钜子莫庄。
韩淮楚与张良迈进棚内,只见屋内已坐满了人,项梁、彭越、龙在吼等各大门派首脑均在此中。
只见莫庄手中托着一帛,正在发愁,见了韩淮楚二人,情色略喜,说道:“韩少侠,子房先生来得正好,老夫有要事和你二人相商。”
原来圣剑门掌门仲孙玄华率领弟子二百余众,赶到邙山,欲到墨家总坛万载谷汇合,却被四处巡查的斥侯发觉,圣剑门途中便遭秦军一千人队伏击,一下损失了五十余名弟子。幸而圣剑门弟子个个武功高强,仗着精妙的剑术,杀出重围,退至风鸣涧,依仗地势血拼,正与秦军苦苦支撑。
仲孙玄华遂放出飞鸽,传书于墨家,请求救援。
而此时万载谷已被蒙毅带领的秦军围得如铁桶也似。欲救圣剑门,势必要出谷与秦军力拼。这墨家引以为恃的地势之利,便荡然无存。若不救圣剑门,圣剑门便会被秦军剿灭,全军覆没。
莫庄道:“老夫和各位抉择不下,想听听二位高见。”张良道:“蒙毅久经战阵。营下虎势之士,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胜计。若冒然与之决战,恐无胜算。”莫庄目光凝视韩淮楚,问道:“韩少侠以为如何?”

第十二章 秦营下书
韩淮楚慷慨陈词:“吾辈中人如见死不救,岂不坠了一个侠名。救是当然要救的。”莫庄展眉道:“韩少侠之言,甚得吾心。圣剑门千里而来,若让他全军覆没,我墨家声誉何在?”
韩淮楚扫视众人说道:“吴子云,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现谷中各路豪杰来自天南地北,须得万众一心,方能克敌。”张良道:“子房之意,是要慎重行事,而非坐视不管。”韩淮楚点头道:“此处山高林密,溪谷纵横,地势十分复杂,是须审慎用兵。待吾等筹划一番,便和那秦贼决一死战。正好试试这几日练的阵法效果如何。”
项梁道:“只是圣剑门如今被围,若不及时救援,恐坚持不住。”众人闻言,一时默然。
一只白色信鸽,“扑楞楞”从窗而入,盘旋一阵,停在莫庄肩头。莫庄手一伸,从信鸽喙中接下一卷黄帛。展开一看,脸色陡变。
莫庄道:“不好,圣剑门又传噩讯,仲孙玄华的师弟田湘,已奋战身亡。现圣剑门又折了五十名弟子!”
仲孙玄华此行,共带来二百余名精英弟子,可说圣剑门高手是倾巢出动。如今全派上下,连万载谷还未到,便失了一百来弟子,已占了人数的一半。其余想必也是受了重伤。再战下去怎能挺得住?
韩淮楚一拍桌案,慨然道:“请钜子速下战书,委人送去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