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骠骑大将军的身份行大将军事,皇帝未成年不得亲政,这段时间里郭鹏实际上就掌握了汉帝国的最高权柄。

    在皇帝名义上的亲政之前,是没有人可以和他对立的。

    因为在其他职位的设置上,郭鹏很是费了些心思。

    比如蔡邕,因为德高望重,被郭鹏借小皇帝的圣旨任命为司徒,名列三公,尊荣无两,但是没有丝毫实权,只是听起来好听。

    原车骑大将军府政务所所长荀彧,被任命为九卿之一的大鸿胪。

    原并州刺史臧洪被调如中央,担任九卿之中的太仆一职,以原汝南太守夏侯惇继任并州刺史。

    原兖州刺史鲍信也被调入中央,担任九卿之中的少府一职,以原赵郡郡守郭瑞继任兖州刺史。

    这几个有头有脸的中央地方的反对派们被郭鹏全部调到了汉中央担任职位,脱离了原先的地位和职位。

    而他们之下的一群追随者,也被纷纷调入雒阳担任职位。

    郭鹏认定这些人站错了队伍变成敌人之后,就让临淄营着重刺探这些人以及他们身边的追随者,那些对汉还有幻想的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人周边,自然也有很多同样的人。

    郭某人给他们准备了很多职位。

    九卿之下,雒阳的一些尚书台尚书啊,司徒府的属官啊之类的,还有一些郎官之类的。

    反正有一个算一个,这些被临淄营确认的,记录到了黑名单上的人,全被调入了雒阳担任汉中央职位,无一漏网。

    郭鹏辛苦建立的特务网络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皇权重要延伸的特务网络,为郭鹏提供了他需要打击的政敌的一切信息,帮助他精准打击。

    这些人偕老扶幼进入了雒阳,看似官居高位,身份尊贵,有俸禄可以拿,实则没有任何实权。

    郭鹏不会给这些人任何实权,他只是要把这些人集中在一起,集中在一起的这些人会方便郭鹏的控制。

    蔡邕就不说了,吉祥物。

    荀彧担任的大鸿胪原本负责的是类似外交之类的工作。

    现如今汉帝国的外交工作几乎停滞,没什么事情可做,就算有,就算恢复对外邦交,那也是郭鹏的事情,和雒阳朝廷没有关系。

    执掌真正的权柄的人,是郭鹏,那些外国使节如果在这个时候来到了中国,要见到的也是郭鹏,而不是小皇帝。

    小皇帝只要继续吃喝玩乐,并且一辈子吃喝玩乐就好了。

    臧洪被调任的太仆是掌管皇帝的车架和全国马政的职位。

    在实权皇帝手下,太仆是非常重要的亲信之臣,因为是给皇帝驾车的存在,类似于领导和老板的司机这样的职位,并且还掌管马政,可想而知这是多么重要的职位。

    但是在非实权皇帝手下,一切可就不好说了。

    基本上只剩给皇帝驾车的事情好做了。

    少府是掌管皇帝私人财物的私人财务经理这样的职位,主要管的就是皇帝自己的小金库和花钱的事情,同样,在实权皇帝手下很吃香,但是在非实权皇帝手下就没那么多意思了。

    郭鹏甚至告诉小皇帝,可以把臧洪、荀彧和鲍信三人拉着,陪他一起打麻将。

    四个人一起打麻将岂不美哉?

    在牌桌上争雄,在牌桌上一较高下,如此美差,是什么人都能得到的吗?

    刘健觉得这个建议非常不错,连连点头,表示要和这三人在牌桌上切磋牌技。

    于是郭某人的脸上满是恶趣味的笑容。

    作为反对郭鹏选择刘健担任新皇帝的地位最高名望和权力最大的四个人,这四个人已经被郭鹏视为敌人。

    他们所代表的集团已经被郭鹏一锅端,全部放在了雒阳中央担任不疼不痒的职位。

    有心人已经看出了端倪,傻子却还在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以为自己可以走向辉煌。

    有一部分人始终很天真地认为郭鹏立了新皇帝,就会把中央权力放在雒阳,而不是邺城,以为郭鹏终究会归政给小皇帝,让小皇帝执政,而他会安心的做汉臣。

    除非郭鹏忽然脑袋坏了才会这样做。

    郭鹏当然不至于让雒阳成为这些人的大本营,郭鹏所需要的是让雒阳成为保皇党亲汉派的集中营,把他们用皇帝的名义召集到雒阳去,方便集中管理,也方便以后一锅端。

    所以还有一些心腹重臣也被郭鹏调入了雒阳,从事安保方面的工作。

    曹纯被任命为光禄勋,受命执掌皇城内的治安保卫工作。

    曹洪被任命为卫尉,受命执掌皇城之外、雒阳城之内的治安保卫工作。

    赵云被任命为执金吾,受命执掌雒阳卫戍部队,保卫雒阳,驻守在雒阳城南,率领着数量最多的军队。

    这三人主要负责执掌雒阳的全部明面上的军事力量,所有雒阳武装部队都在这三人的掌握之下。

    他们三人控制着雒阳的武装,一旦有变,立刻出兵镇压,保证不让保皇派兴风作浪。

    郭瑾、陆议、夏侯尚、曹真等四人被郭鹏任命为雒阳的四部都尉,协助曹洪执掌雒阳的治安工作,其中郭瑾被任命为雒阳北部尉,做了郭鹏曾经做过的职位。

    郭鹏在任命之前,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郭瑾。

    他还告诉郭瑾,自己就是在这个职位上立下了第一份功劳,将以马元义为首的黄巾造反集团给一网打尽,帮助朝廷事先发觉了黄巾的造反。

    由此,郭鹏得到了长水都尉的职位,得以参军征战,开始建功立业。

    “雒阳北部尉是个很小的职位,但是,这是你的第一份正式职位,当年,为父在这个职位上做出了成绩,才有了今天,现在,为父也要你做出成绩,向为父证明你自己。”

    郭鹏如此嘱咐郭瑾,然后交给了郭瑾三十名虎卫亲兵作为他的部下。

    年满十六岁的郭瑾在日前已经被郭鹏要求行了冠礼,取表字伯瑶,然后正式得到了官职,以此出仕,开始了自己的为官生涯。

    郭鹏需要郭瑾经历一些事情,甚至做出某些决断,以此观察他的资质,看看他到底有没有那份觉悟。

    陆议、夏侯尚和曹真就是当年郭鹏身边的曹仁、夏侯惇和夏侯渊,陪着他,从雒阳北部尉走向天下。

    这是郭鹏对郭瑾最大的期待。

    于是乎就在这一天之内,雒阳城内所发生的变动,即将影响到整个天下。

    因为这次新皇帝登基,所以郭鹏麾下各州刺史以及被点名来参加登基大典的各地郡守都来到了雒阳,齐聚一堂。

    当有人被留在雒阳,职位被人顶替的时候,官员群体之中自然会产生小小的议论。

    虽然说新皇帝登基,一批人的职位变迁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牵扯到了刺史一级别的人事变动,还是值得关注的。


………………………………

六百六十四 郭鹏要出手帮他们好好矫正一下自己的思想

    郭鹏麾下的刺史并非是西汉和东汉前期的六百石的刺史,而是两千石的刺史。

    这批刺史有实权,掌握行政权力,紧急战时还有一定的兵权,在地方推行政策,贯彻执行。

    所以一直以来,各州刺史都是郭鹏的亲信担任,并没有什么例外的。

    就算是幽州刺史鲜于辅,那也是郭袁之战里少数几个一开始就倒向郭鹏的豪强之一,于是才得到了郭鹏的信任,出任幽州刺史数年。

    原冀州刺史、现魏国相曹操是郭鹏的妻兄,从小就关系非常好,十分亲近。

    满宠是郭鹏的宠臣,妻子是郭氏女,还是郭鹏亲自指婚,也不用说,作为死忠,关系亲近。

    糜竺是郭鹏的元从老臣,也是郭鹏的贵妾糜氏的兄长,很早就开始跟随郭鹏,关系亲近。

    臧洪是郭鹏从雒阳时代就认识的朋友,元从老臣,关系亲近。

    鲍信是帮助郭鹏取得兖州控制权的关键人物,关系亲近。

    都是关系亲近的人才能担任刺史的职务。

    就说现在取代了臧洪和鲍信的两个人,夏侯惇和郭瑞,两人都是元从老臣,夏侯惇是郭鹏广义上的亲族官员,郭瑞更是郭鹏的本家官员。

    关系就更近了。

    而且大家都知道,这个决定一看就是郭鹏做出来的决定,不会是小皇帝做出来的决定,小皇帝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小皇帝连郭鹏麾下谁是谁都不清楚。

    郭鹏把臧洪和鲍信的刺史职务取消,改任到了雒阳担任九卿,又让亲信接替他们两人的职位,取而代之……

    这背后的原因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郭鹏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当诏书公布的时候,臧洪和鲍信是很惊讶的,因为臧洪和鲍信事先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并不清楚他们会被郭鹏调入中央担任九卿的事情。

    九卿,中央的九卿,从郡守或者刺史转任,是正常的,甚至可以算是升迁。

    但是这个时候,这个情况下,他们被调任为九卿,怎么想都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劲。

    事先总该通知一下吧?

    正如之前被任命为刺史的时候那样,郭鹏要做什么,一定会和自己的重臣事先商量一下。

    难道是因为他们反对立刘健为新皇帝的事情?

    郭鹏和小皇帝从邺城出发之前,臧洪先一步抵达了邺城,在邺城和郭鹏就立新帝的事情进行了一番讨论。

    当时臧洪很是苦口婆心的劝诫郭鹏,说立皇帝这件事情对于国家而言是大事,现在国家并不平稳,还处在危局之中,国家需要一个成年天子来执政,以此威慑四方。

    刘健年龄太小,不能威慑四方,和平时代倒也算了,现在这个时代,刘健实在是不适合。

    当时郭鹏很生气,觉得臧洪把自己所告诉他的话都当作了耳旁风,但还是很耐心的给他解释了一下自己的顾虑。

    这要是曹操也就算了,曹操已经被说服了,相当于是认怂了。

    跟随郭鹏那么多年,曹操的性格已经被郭鹏摸得透透的。

    没有经历权力斗争磨练的曹操,根本没有和郭鹏对着干的胆量,一直以来被动的配合郭鹏的强势,他已经习惯了,换言之,他被驯服了,是一个治世之能臣,永远是一个能臣。

    可是臧洪偏偏不这样,臧洪的性格还是那样的轴,何在雒阳太学里的时候一样,一直都很轴,从来不曾改变过,他很强硬的认为郭鹏应该要选择一个成年天子,刘健不适合做皇帝。

    立未成年的天子不仅有这方面的风险,甚至会让天下人怀疑郭鹏的用心,认为郭鹏居心叵测。

    这对于郭鹏来说绝对是坏事,臧洪说自己完全是一片公心,希望郭鹏为了自己的名声考虑选一个成年天子立为皇帝,让天下人看到郭鹏的赤胆忠心。

    “国家危急,主少国疑,此时需要一个成年天子安稳人心,如此天下人就安心了,也不会怀疑子凤的用心,子凤也能保全名望,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做法吗?”

    臧洪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劝说郭鹏。

    郭鹏更生气了。

    但是当时郭鹏并未发作,而是好言好语的把臧洪劝回了自己家。

    之后数日,臧洪还想见郭鹏,郭鹏却没有再见臧洪,命人将臧洪劝走,说自己很忙没时间。

    不识好歹。

    郭鹏的心中出现了这四个字,用来形容臧洪是再贴切不过了。

    看来对于元从老臣们的荣宠,也让某些人产生了时光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想法。

    郭某人可从来不那么念及旧情。

    让我产生了敌对意识,站错了队伍,难道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掉的事情吗?

    很好,那么这一次,就用臧洪等人开刀,敲山震虎,杀鸡儆猴。

    不管有没有心思,都得让某些人认清楚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时代了。

    现在的自己,也不再是过去的那个自己了。

    至少从荀彧的事情上,郭鹏认为自己已经让不少人明白内心所想并且配合,却没想到还有人那么不识趣。

    臧洪依然不曾察觉郭鹏内心的变化,或许是因为在并州待久了的缘故。

    鲍信或许也是因为在兖州待久了,所以思想上不太跟得上郭鹏的步伐。

    这可不行。

    郭鹏要出手帮他们好好矫正一下自己的思想。

    思想上的掉队者,是不能继续在我的集团之中生存的,我的集团里需要的是理智的人,是能跟得上我的脚步的人,而不是昏头昏脑的家伙。

    以为我只会对荀彧出手吗?

    得知自己被调任中央之后,鲍信和臧洪当时就很想找郭鹏商量这件事情,问问原因,不过因为是典礼期间,所以他们没有及时发问。

    可是典礼之后三日,该走的都走了,该任职的都去任职了,结果郭鹏还是没有接见臧洪和鲍信的意思,两人有点慌,主动求见郭鹏,结果郭鹏还是没有见他们的意思。

    臧洪和鲍信很吃惊,不知道为什么,两人一合计,就去找往日里的好友们询问这件事情。

    结果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搪塞不见,无论找谁都是一样的结果,说自己不在,或者有公务在外忙碌,总之就是不见。

    明明新帝登基之初他们都在雒阳,除了程昱在邺城主持政务之外,很多人都在雒阳陪同郭鹏一起处理雒阳的一些紧急事务,可是鲍信和臧洪谁都见不到。

    到了这个时候,两人才真的慌了起来,有些不知所措。

    最后,两人抱着最后一丝期待来到了陈纪府上,陈纪也没有见两人。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出于一丝善念,陈纪让自己的仆人告诉他们,不要再试图找任何人说情,这件事情不简单,他们需要好好的反省自己的错误,在雒阳认真做官,说不定还有被原谅的可能。

    讲真,之前鲍信和臧洪反对立新帝的时候,很多人就觉得不太对劲了,但是郭鹏一直都没有反应。

    当时郭嘉还和田丰在私下里交谈此事,认为这件事情不简单,臧洪和鲍信做得不对,很可能会惹怒郭鹏,到时候郭鹏也不知道要做出什么。

    “魏公威势愈盛,非过往可及,臧子源和鲍允诚做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不明智。”

    “天下要变了,咱们最好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这两人,怕是听了什么不该听的话,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郭嘉和田丰于是明确了坚决不和这两人再有任何往来的想法,而这样的想法,广泛的存在于大部分魏官的心中。

    臧洪和鲍信很快就被魏官群体给孤立了。


………………………………

六百六十五 受惊吓的陈纪

    郭鹏一直没有行动,这让某些人产生了错误的期待。

    结果新帝登基这一天,郭鹏一口气拿下了臧洪和鲍信两人的刺史职位,换上了亲信,让两人在雒阳中央做两个无足轻重的九卿……

    未成年天子的九卿有个屁的职权!

    大汉的国家大权掌握在郭鹏手里,一切都是郭鹏做决定,还看不出来吗?

    骠骑大将军,行大将军事,开府,位在三公之上,总领全国军务,这是光明正大的执掌权柄。

    谁都清楚,这是郭鹏对这两人不满意,很生气,所以决定收拾他们,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更简单点说,两人失宠了,和之前的荀彧一样,在关键问题上站队不及时,没有弄清楚郭鹏的本意,犯了政治错误。

    在这个敏感的时期,郭鹏一口气拿下了两个立有功劳的老臣,立刻震慑了老大一批人,让他们意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