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敏感的时期,郭鹏一口气拿下了两个立有功劳的老臣,立刻震慑了老大一批人,让他们意识到郭鹏绝对不是那种念及过往的功勋就对功勋老臣网开一面的人。
郭鹏对付被自己视为敌人的人,是从来不留手的。
臧洪和鲍信,这两个位高权重的刺史因为站队不正确,惹恼了郭鹏,所以被快速拿下,流放在了雒阳,前途堪忧。
荀彧早就没有希望了,被流放到雒阳担任九卿反而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至于蔡邕,更像是被高高捧起的吉祥物,没什么特别的象征意义。
拿下了臧洪和鲍信,以及他们部下的亲近之人,把他们一股脑的丢到了雒阳,这才是可怕之处。
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下手极快,让人根本无法反应。
一些聪明人已经注意到了郭鹏正在将反对者们集中到雒阳,然后又让自己的三名亲信将领执掌雒阳全部的兵权,甚至让自己的儿子郭瑾做了雒阳北部尉,执掌一定的武装力量,这意思还不够明确吗?
雒阳压根儿就不是汉臣大本营,而是汉臣的集中营啊!
陈纪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手上端着的水杯没有拿稳,一下子掉落在了地上摔碎了。
杯子碎了,他也没有弯腰去捡,因为魂都快吓飞了。
陈纪忽然想起之前郭鹏曾经开玩笑地问他有没有想要位至三公过。
陈群立刻凑上前扶住了陈纪。
“父亲为何如此慌乱?”
“好险啊,长文,好险啊!”
陈纪抹了一把额头上的虚汗,喘了口气:“就那么一点,就差那么一点,咱们陈家,就危险了。”
陈纪忽然想起了之前在选拔皇帝的时候,程昱盯着他看的那个眼神,那个阴狠的眼神,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眼神。
蔡邕也被关在雒阳集中营里,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司徒,什么都办不到,什么权力也不会有,雒阳不是大汉的中央,而是郭鹏掌握之中的一座监狱。
就差一点,他也要被关进来了。
坐下了身子,陈纪一把握住了陈群的手。
“长文,你要记住,今后,咱们陈家族人万万不可与蔡伯喈还有荀文若有来往,更不可以与臧子源,还有鲍允诚有来往,明白吗?”
陈群有些意外地看着陈纪,点了点头,然后问道:“父亲为何有此说?那几位不是当世大贤吗?”
“你会明白的,现在,不要多问,做好你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别的,不是你能参与的,你只要照着为父所说的去做,那就行了。”
陈纪连连摇头,不再回答陈群的问题。
陈群有些不太理解,但还是遵照了父亲所说的,没有反抗。
之前,陈纪还是很看好荀彧的,认为荀彧或许还有被起复的机会,但是现在,是完全没有了,继续和荀彧保持来往,是没有未来的。
陈群和荀氏的政治联姻,现在或许应该重新考虑了。
陈纪自己知道,就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他也会失去眼下的职位,成为雒阳集中营的一员。
而且,从各方面来看,陈纪都意识到自己或许已经不再适合担任郭鹏麾下的职位了。
年龄大了,经不起吓了,已经不能再看着官场上发生什么可怕的变动了,与其到时候受难,不如现在就请去,未来,说不定还有回转的余地。
想透了这一点,陈纪就萌生了退休的想法。
那么多年了,自己的确应该休息休息,别再折腾了。
颍川士人的未来,只能交给荀攸了。
自己在各方面牵扯颇深,资历也十分深厚,在汉臣群体之中有特别的威望,若是不退下来的话,估计郭鹏甚至不会对陈群放心,眼下郭鹏不给陈群任何重要的职权就是明证。
郭鹏在考验陈纪,看看陈纪到底有没有这份自觉。
太惊险了,真的是太惊险了。
陈纪定了定心神,重新坐了下来,在案几之前,开始构思自己的陈情表该怎么写。
建安元年正月的一系列人事变动,给整个郭魏政治集团带来了很深远的变化。
郭鹏轻描淡写的拿掉了臧洪和鲍信的刺史位,换上了自己更亲近的人,看起来是一起正常的职位调动,但是深入追查就会发现,鲍信和臧洪是犯了错误的。
郭鹏已经不再信任他们,不会再给他们机会,而郭鹏之所以这样做的答案,有人猜到了,有人猜不到。
但是不管猜到的还是猜不到的,都不敢说。
因为郭鹏在身份地位和权势上有了进一步的增长,他非常成功的立了皇帝,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和承认,由此架空了皇帝,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权臣。
郭鹏用正大光明的手段执掌朝政,既不无礼也不粗暴,而是顺理成章的从地方军阀过渡到了中央权臣,看上去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对劲,自然也不会有人站出来反对,像对付董卓一样搞十八路诸侯联军。
随后,郭鹏以皇帝的名义下发了很多政令,权势大增。
将自己的政敌明升暗降架空了权势之后,又把名义上的汉尚书台和司徒府还有九卿这样的权力部门给完全架空,所有雒阳的汉中央机构都没有事情可以做,全都在划水。
全国政务依然属于郭鹏支配,属于郭鹏麾下的郭魏政治系统负责,核心权力在邺城,不在雒阳。
郭鹏似乎完全没有打算把新建立起来的汉中央政府实权化,这个政府就像是个搭起来的花架子,没有任何实权,没事情可做,除了吃空饷之外就没什么意义了。
新皇帝刘健也压根儿不管事,来到了雒阳,住在了更宽敞的宫殿里,他更高兴了,因为有更多人和更多的新奇玩意儿可以让他玩。
蔡邕想要开始进行对皇帝的教育,郭鹏答应了,但是蔡邕很快就发现小皇帝玩心很大,而且一天只有两个时辰的学习时间,其他时间都用来吃喝玩乐了。
他询问了一下,知道这是郭鹏知道的事情。
蔡邕很意外,也有些生气,觉得皇帝不应该这样,他去找郭鹏,结果得知郭鹏有急事要办,已经启程返回了邺城,没有停驻在雒阳,他根本见不到郭鹏。
于是蔡邕只能去找荀攸。
顶点
………………………………
六百六十六 韩遂不舒服
郭鹏留在雒阳管事的官员是荀攸。
荀攸在郭鹏的安排下出任了雒阳中央的尚书令职位,但是他的职责不是处理政务,而是管好雒阳这个巨大的集中营,并且协助枣祗将它营建的更加漂亮,宏伟,高大。
荀攸深知自己的职责,所以对蔡邕不闻不问。
蔡邕来找他,他就接见,对于蔡邕提出的让天子多读书的说法,荀攸表示这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这是皇帝自己的意思,为臣者不能反对。
蔡邕为此十分生气,怒斥荀攸。
“天子年幼,当认真教养,若是放纵天子玩乐,天子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荀攸对此没有任何看法,只是面色平静的表示道:“一切都是陛下的愿望,我等为臣者不过是遵从陛下的命令,司徒公若以为不妥,可自去拜见陛下,向陛下进谏。”
荀攸不阻拦蔡邕觐见小皇帝,但是对这件事情不发表任何看法,这让蔡邕很生气。
“公达,你以为这样的事情是正确的吗?这是为臣之道吗?”
“司徒公可自去拜见陛下。”
荀攸依然顾左右而言他。
蔡邕无奈,怒哼一声,离开了。
随后,蔡邕就去觐见小皇帝,但是结果并不美妙。
他试图劝诫小皇帝,让小皇帝更多的读书习字,学习经典以增长学识,但是这就需要压缩小皇帝的玩乐时间,搞得小皇帝很不开心。
和郭鹏在一块儿可以愉快的玩,愉快的享受,小皇帝非常开心,结果这个蔡邕一来就要让他学习……
比较讨厌。
小皇帝不喜欢蔡邕,但是也想着要给他点面子,于是拉着蔡邕一起打麻将,蔡邕不擅长这样的事情,继续劝诫小皇帝不要玩物丧志,应该多读书。
这就搞得小皇帝越来越厌烦蔡邕,看到蔡邕过来就头疼,想着法儿的避开蔡邕,又向身边的内侍们抱怨蔡邕很烦。
“每次蔡公过来,我就不能继续玩乐,好好的兴致都被败坏了,真是可恼!”
小皇帝连连抱怨。
“陛下是皇帝,只要陛下下令不让司徒来,司徒就不能来。”
得到郭鹏授意的内侍们意识到时机到了,于是谄媚的告诉小皇帝他是有这个权力的。
听到内侍们如此一说,小皇帝茅塞顿开,恍然大悟,顿时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于是小皇帝直接下令让蔡邕不许再来教他读书,换回了原教他读书的郭氏子弟继续自己两个时辰的学习时间。
还是郭鹏好,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还不用费脑子读书,要是能一直这样下去,那该有多好?
小皇帝如此想着。
郭鹏留下来教导小皇帝读书的郭氏子弟对小皇帝十分宽容,小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小皇帝开始逐渐压缩自己的学习时间,一刻钟一刻钟的削减。
没人拦着他。
于是情况愈演愈烈,小皇帝越来越不愿意读书,越来越贪玩,爱玩。
到最后,小皇帝干脆把学习时间给削减的连半个时辰都不到,每天早上起来就稍微糊弄一下子,然后跑出去和自己的玩伴们开始吃喝玩乐打麻将了。
玩各种好玩的,吃饭的时候还可以自己动手玩烧烤,郭鹏派人传授了烧烤技术和叫花鸡技术给小皇帝,培养小皇帝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显然对他十分上心,担心他变成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于是小皇帝再也不用担心变成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了。
他整天沉浸在愉快的童年里,觉得快乐无边,觉得生活十分美好。
蔡邕对这样的情况是十分无奈的,他不懂得抗争,也不敢死谏,只好谨遵帝命,可是看着小皇帝天天吃喝玩乐打麻将,他感到十分挫败,在雒阳居住的郁郁寡欢。
他写信给郭鹏,希望郭鹏可以劝诫一下小皇帝,又写信给老友郑玄,向老友抱怨自己的无奈和压抑。
如果说蔡邕只是郁郁寡欢的话,那臧洪和鲍信就是水深火热了。
少府,太仆,根本没事情做,少府没什么钱能管,太仆也没有马可以管,臧洪倒是能给小皇帝驾车,但是小皇帝又能给他带来什么呢?
小皇帝平时也不需要臧洪驾车,而是拉着臧洪和鲍信一起,还有荀彧,让他们三人陪着小皇帝自己凑一桌打麻将。
四人凑一桌打麻将,这让小皇帝十分开心,可臧洪等人却很难过,眼泪就在肚子里面打转,根本流不出来。
荀彧很痛苦,臧洪和鲍信也很痛苦。
他们想着要劝说小皇帝读点书做点事情,但是看到了蔡邕的下场,生怕之后连小皇帝的面都见不到,只能违心陪着小皇帝打麻将。
荀彧已经有点麻木了,但是臧洪和鲍信还没有,他们觉得他们只是说了作为汉臣应该说的话,郭鹏怎么会认为他们做错了事情说错了话,就对他们做这样的事情?
两人依旧没有搞清楚现在的郭鹏到底在想些什么。
但是无论如何,曹纯曹洪和赵云三支军队三道封锁,将他们牢牢的禁锢在了雒阳城内,雒阳城一点也不像是一个帝都,反而像是一座监狱。
这是臧洪最先感觉出来的,感觉自己似乎已经失去了自由,连雒阳城都不能出。
荀攸就是那个监狱长,而不是什么尚书令。
监狱里的人没有任何实际权力,只是听上去好听,看上去好看。
所有掌握实际权力的人,身上都背着魏官的头衔,而单纯的汉官只有象征意义上的权力。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臧洪开始思考,鲍信也开始思考。
但是无论如何,局面都已经确定了,他们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被郭鹏拿下了。
可是对郭鹏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现在只是明升暗降和政治流放,之后,如果他们还有什么举动的话,郭鹏会升级自己的手段。
新皇帝登基的消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传遍了北方大地,又越过了军事封锁线,向凉州,益州,荆州和江东而去,也往辽东去了。
这些军事上的失败者们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反应各不相同。
马腾和韩遂那边是接受的。
郭鹏派过去宣旨的人宣布了消息之后,马腾和韩遂带着一群凉州大小军阀是接受了新皇帝的。
因为他们不敢反抗郭鹏,生怕郭鹏起大军来攻打。
汉中被拿下,郭鹏等于可以两路进军攻打凉州,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凉州军将各有损失,难以抗衡郭鹏的强军,所以只能选择服软。
不就一个小皇帝吗?
我认了还不行吗?
可是随后他们就有些郁闷了。
郭鹏以刘健的名义任命马腾做凉州刺史,然后任命他的庶长子马超做大汉的征西将军、陇西太守。
又任命韩遂的女婿阎行担任汉阳郡太守、安西将军,接着又任命韩遂本人做了凉州别驾。
这等于是让马腾和马超两父子执掌凉州的军政大权,分别担任军政一把手,又让韩遂做马腾的辅助,让韩遂的女婿做了马超的辅助。
这个情况就让凉州诸将有些不明所以。
马腾做凉州刺史还好解释,这个马超做征西将军,又让韩遂做马腾的副手,阎行做马超的辅助,这是什么意思?
凉州军事联盟是松散的,但是松散之中,也是有两个核心存在的,所谓的双核驱动,并驾齐驱。
马腾和韩遂长期以来是不分高下的,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当然这个平衡就有些不稳定,所以偶尔也会有些小摩擦,但是在有郭鹏这个强大外敌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大体上可以保持和平的。
可是郭鹏这一波操作就让韩遂很不舒服了。
………………………………
六百六十七 作威作福的马家父子
韩遂怎么说也是老资格凉州豪强出身的武将,威望很大,足以和家出名门的马腾抗衡。
所以凉州才长期维持着双核驱动的局面,双方打打停停,互相利用,谁也不怵谁。
可是郭鹏这一来连续给马家两父子加官进爵,却不给自己加官进爵,还让自己做凉州别驾,这算什么?
连马超这个小儿都能做征西将军,自己难道做不得?
还偏偏要给马腾这个老冤家老对头老朋友做下属。
这不就等于是承认了马腾比自己的级别要高,让自己给马腾做小弟吗?
韩遂和马腾两人几乎同时出道做官,同时叛变造反,又同时回到汉王朝的旗帜下,成长道路上几乎一直都是相伴而行,谁也不会比谁更强。
结果现在郭鹏却要自己给马腾做小弟,这算什么?
韩遂很生气。
但是当着郭鹏派来的使者的面,他不敢发作,只能强忍怒火。
结果宣布这个任命的使者张既居然还生怕韩遂不够生气似的,解释了一下这番任命的原因。
“马使君和马将军家出名门,乃伏波将军之后,累世勋贵,身份高贵,不是其他人可以相比较的,合当为凉州刺史、征西将军,此乃陛下之嘉奖也。”
韩遂脸一黑,差点没忍住发作。
马腾却很有些舒爽,瞥了韩遂一眼,得意的笑了,然后带着马超一起,堂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