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元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朝元老-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羊汤馆水电费的收取执行学校的统一标准。

    第六,由宋秀文出头代表学校,跟房屋承租人季平安签订一份合约,并有学校后勤监督合约的执行情况。

    钱进一边,宋秀文一边记录,同时在心中暗自窃喜,他没想到自己制定的计划钱进会全盘同意,并且还指定由他出头去操作这件事情。宋秀文意识到,钱进这么做,让他在这里面有了太多的可以回旋的和自由挥的余地,这个机会,宋秀文必须抓住,抓住这难得的时机,在钱进醒悟之前,保证羊汤馆在新学期学生开学前顺利开业。
………………………………

第三九四章 例行拜年

    第三九四章 例行拜年

    春天是在正月初四去给许丹的父母拜过年,和两个连襟喝了两顿大酒之后,晚上一个人回到了户山中学家属院,许丹则带着儿子春光在娘家留宿。≧﹤≦≦≤≦≤<<≦≦≦≦<

    屋子里十几天没人住,冷得像冰窟窿,所幸春天喝了不少酒,倒也感觉不出怎么冷。因为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春天也就懒得生炉子,插上电褥子就钻进了被窝。

    第二天一早,春天起床后洗漱完毕,吃完早餐,就开始了在校园家属院内的例行拜年。

    还是跟往年一样,春天从校长钱进家开始,一家一家转过去,每家送几句吉祥话、喝几杯热茶、抽几支烟,谈谈家长里短的琐事,交流一下各自假期的见闻,然后互相告别,再去往下一家。

    走到食堂附近仓库的时候,春天看到了宋秀文正带领着两名后勤工作人员,指挥着几名民工在仓库那边拉水电、粉刷墙壁。

    春天笑嘻嘻地凑过去给宋秀文和两名后勤老师问好,然后四个人就找了个避风的地方蹲在一起抽烟,闲话。

    自从羊汤馆筹建的事情在正月初三一早得到了钱进的肯,宋秀文就放弃了正月里走亲访友的机会,这两天一直马不停蹄地在忙着筹备羊汤馆的事情,找人工、拉水电、搞基建。正月里是农闲时节,但民工并不好找,大过年的,就是多给钱也没人愿意赚,比起赚钱来,山里人更看重的是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的相聚。好在宋秀文负责了多年的学校后勤工作,也结识了不少搞基建的“包工头”,再加上宋秀文多出了一倍的工钱,镇子上还是有几个有家无业又无亲戚可走的鳏夫来到学校,给宋秀文解了燃眉之急。

    其实,如果这不是自己叔伯舅子季平安的事儿(到底也是宋秀文自己的事儿,不过对外还得是季平安的事儿),宋秀文根本就不会这么急着开工,天寒地冻的,根本不是搞基建的季节,其他的工作还好,就光刨那自来水沟就用了两天时间,一镐头下去只是一个白点儿,那地冻的就像石头一样硬,大冷的天刨水沟的两个民工却是满头大汗。如果这羊汤馆换做是别人的,宋秀文一句“搞基建时间不合适“就可以很简单地把工作推掉,任何人还挑不出他的毛病来。

    还有,如果是别人家的事情,就是好烟好茶的伺候着,宋秀文压根儿也不会亲自蹲在工地监工。宋秀文之所以要亲自靠上,是因为搞基建的时候,这里面有许多“猫腻”或者“动作”需要宋秀文亲自去搞。例如,羊汤馆的用电,宋秀文就拉了两根电线,一根是埋在墙里的暗线,接的是各种大功率的电器,这根暗线根本就没有走电表;还有一根是明线,这根电线连接的只是屋内照明的两个灯泡,走的是羊汤馆的电表。如此一来,羊汤馆所产生的电费就只有照明这一项,其他的用电费用则要学校代为缴付,这就是宋秀文的精明之处。诸如此类的做法,宋秀文在羊汤馆内还搞了好几处。

    抽着烟,宋秀文笑着告诉春天,羊汤馆正月初十正式开业,到时候还请春天多多捧场才是。春天这个时候还不知道羊汤馆是宋秀文和他舅子季平安合伙的生意,打了几个哈哈算是把宋秀文应付过去了。

    2

    告别了宋秀文等人,春天去了冯术的家,好些日子没有见着刘淑珍了,春天心里有些牵念刘淑珍身体的健康状况。

    春天推门而入,冯术家里只有刘淑珍一个人在,正在卧室里倚靠在床头看电视里面播放的相声和品,刘淑珍精神状态看起来还算不错,只是,淡淡的笑却掩饰不住她满脸的病容,刘淑珍脸色苍白的有些吓人,还不停地在咳嗽。

    春天给刘淑珍问过好,就坐在床边询问起刘淑珍的身体状况。刘淑珍告诉春天,她的病情时好时坏,全靠吃药顶着,偶尔还会出现咳血的现象,还唉声叹气地自己这病估计是好不了了。春天连忙安慰刘淑珍,让她不要瞎想,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托按时吃药,等春暖花开的时候,身体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春天问起了冯术,刘淑珍凄然一笑,她告诉春天,冯术自今年正月初二以来,每天转着圈地在外面喝大酒,有时候连饭都不给她做,实在饿极了,刘淑珍只能是热水泡冷饭。刘淑珍还告诉,冯术每次喝完酒回家后倒头就睡,根本就不理会她的死活···

    刘淑珍的话让春天感到震惊,在他的印象中,冯术这个人除了有点贪财、势力和心眼之外,人的本质还不算太坏,对刘淑珍看起来也不错。春天搞不懂冯术为何会变成这样,难道真应了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头各自飞”这句古训了吗?

    春天一边安慰着刘淑珍,一边在心里打定主意,过两天找个时间一定要好好一冯术。

    从冯术家告别的时候,刘淑珍再三嘱咐春天,让许丹有时间带着孩子过来玩,春天满口答应。

    3

    去宋秀文家里拜年的时候,春天见到了季华那个“三寸丁”的堂哥,也从季华的嘴里知道了季平安要在学校内开设羊汤馆的事情,春天这才恍悟刚刚在仓库那边碰到宋秀文,宋秀文所的“多多捧场”的话里的意思。

    不过,春天猜不透钱进为何答应季平安在学校开羊汤馆,羊汤馆开业肯定会跟学校食堂抢生意,现在韩长征已经把学校食堂当成自家的生意来做了,这一点学校里的老师都看的出来。羊汤馆抢了学校食堂的生意,韩长征肯定要想办法对付羊汤馆和羊汤馆背后的宋秀文。难道钱进就不怕因为利益之争而挑起宋秀文和韩长征之间的矛盾吗?

    春天暗自揣测,以宋秀文、季华的狡诈和韩长征的精明,接下来,学校食堂和羊汤馆之间肯定会有一场好戏可看。
………………………………

第三九五章 大事不妙

    第三九五章 大事不妙

    正月初十,是宋秀文和他的大舅哥季平安在户山中学羊汤馆开业的日子。一≧≤﹤≤≤<≤﹤﹤﹤≤

    之所以选择这一天开业,宋秀文和季华也费了一番脑筋。一是宋秀文想取“十全十美”之意,讨个吉利;二是户山中学学生正月十二日正式开学,正月十一日上午是全体教师会,初66续续就会有单身教师返校,羊汤馆选择这个时间开业,正好可以趁着学校食堂不开火的时机,把不喜欢做饭的青年教师拉过来;三是羊汤馆初十开业之后,季平安还有好多后续的工作需要准备,这两天正好是个空闲。

    一大早,宋秀文、季华和季平安就去羊汤馆忙碌了起来。季华忙着清理羊汤馆的室内外卫生、洗锅刷碗、生火烧水;宋秀文找春天用红纸写了“开业大吉”四个黑体大字,张贴到了羊汤馆大门的两侧,又去镇供销社买了两挂鞭炮,准备等到开业的良辰吉时燃放;季平安则在羊汤馆门口宰了一只山羊,引来了校园家属院内几个老师和孩子的围观,此时的季平安好像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嘴里哼着曲,挥舞着尖刀的矮矬的身影在挂在树杈的山羊身上忙碌着,手里的尖刀上下翻飞,熟练地为山羊扒皮剔骨,不一会儿功夫,山羊的肉、骨和下水部分就已经分离,都被季平安一一放到了一边的水盆里,等待着下一步的操作。

    这只山羊是昨天季平安从镇子上一农户家里买的,花了几十块钱,不过,据季平安估计,这只五十多斤的山羊膘肥体壮,肉和骨头羊汤馆用半个月没问题,也就是,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季平安靠着这几十元的本钱,也许会让它产生几百元的利润。

    季平安不是瞎话,他的信心来自于他多年来煮羊汤的经验,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门道”,羊汤馆里面同样也藏着好多不为人知的猫腻。季平安在东州市的时候,曾经有过用一个羊头卖了一周羊汤的经验,就一个羊头,一两天就煮的只剩下森森白骨了,但它每天煮出来的羊汤依旧浓白鲜香。这里面有个不可告人的诀窍,季平安在锅底用漏盘扣上了纱布包裹的一把大米,那煮出来的汤汁颜色浓白,而大米香甜的气息早已经被羊头骚膻的气息掩盖,根本闻不出一点大米汤的味道。当然了,大米必须要天天换,一次抓一把即可,季平安每天还要往汤锅里加两勺羊油。加了大米的羊汤煮出来之后,调味最关键,季平安在羊汤里加了大量的咸盐、味精、葱花、香菜,再加上自制的辣椒粉,一碗鲜美浓香的羊肉汤就出炉了。至于羊肉的多少,则要根据客人钱款的多少而定,两块钱和五块钱的羊肉绝对不能一样多,但无论多少都是季平安用手抓,肉多肉少看季平安的心情和跟客人的关系。两块钱的羊汤也就是那么薄薄的几片羊肉,但葱花和香菜一定要多,这样加上羊汤之后,看起来就是满满的一大碗羊肉汤。季平安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在羊肉里面加猪的剔骨肉,这东西很便宜,一块钱买一大包,但如果混加到羊肉里面,这利润可是要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当然,这都是季平安在外闯荡多年得出来的经验,是密不外传的财秘籍。

    2

    宋秀文在羊汤馆忙活到七点半多,又急匆匆去了户山中学校长室。按照通知,今天是校长钱进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校委会会议的日子。

    校长室里,与会的校委会成员已经到齐,只是不见校长钱进的身影。

    此时的钱进,正在教委办公室里跟户山中学生活会计韩长征谈话。

    韩长征是今天一大早骑着摩托车从户县县城赶回户山中学的,县城各学校新学期开学一般都是要求教师正月初十报到,韩长征是昨天下午把新婚的妻子送到了红旗学的,夫妻俩新婚燕尔、卿卿我我、难舍难分,于是,韩长征就留宿在妻子的宿舍内又缠绵了一晚上。韩长征向妻子许诺,到了明年暑假,保证让妻子在县城住上自己家的楼房。现在户县县城最好地角的住宅楼也不过六七百元钱一平方,韩长征有信心明年暑假在县城最好的区为妻子全款购买一套住宅。

    回到户山中学的韩长征把行李放到了宿舍,第一时间就想去学校食堂看一看。在韩长征眼里,学校食堂可是实现自己对妻子承诺的保证,是韩长征的命根子。

    可是,刚刚拐过单身宿舍区的墙角,韩长征就看到了在原学校仓库、现即将开业的羊汤馆里外忙碌的宋秀文、季华和季平安,以及围观的几名老师和几个孩子。凭着韩长征的机灵,他立即意识到了大事不妙。韩长征几乎可以肯定,在这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户山中学一定生了什么大事,并且,这件事情肯定是针对学校食堂、针对他韩长征来的。这事情的起者,韩长征也几乎可以肯定是自己原先的亲戚、现在的“死对头”宋秀文。

    韩长征没有去学校食堂,而是转身去了钱进的家,他要找钱进问一问,宋秀文搞的到底是什么鬼。

    韩长征进钱进家门的时候,钱进刚刚用罢早餐,正准备去校长室。韩长征赶紧给钱进拜年问好,钱进笑着应了一声。从韩长征局促不安的神情上,钱进已经猜到了韩长征此行找自己的目的。

    其实,就是韩长征不主动找钱进,钱进也会在新学期开学前找韩长征的。宋秀文在户山中学校内搞羊汤馆的事情,钱进必须跟韩长征通一下气,毕竟,学校食堂牵扯到了韩长征和钱进两个人的利益。至于这事儿应该怎样跟韩长征解释,钱进也早就已经打定了主意。

    于是,钱进领着韩长征去了教委办。
………………………………

第三九六章 打消疑虑

    第三九六章 打消疑虑

    “长征啊,坐坐···”钱进和韩长征在教委办公室坐定,钱进笑呵呵地开了口。≯一≥≦<≦﹤≤﹤≤﹤≤≦≦﹤﹤≦c﹤<≤

    韩长征微微一愣,他已经听出,钱进对他的称呼从以前的“韩”,变成了现在的“长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称呼,看似很简单,其实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学问和讲究。互相称呼官称或职务者,两个人的关系一般是停留在相敬如宾、井水不犯河水的阶段,两个人的交往也肯定是处在公事公办的阶段;互相直呼其名姓者,一般是同事、同学或者关系一般的朋友;如果同事或者朋友关系再亲密一点儿的,就会省略掉了名字,而直接在姓的前面加上“”或者“老”这两个字,表示了一种亲昵;但如果出现有人省略掉了你的姓,却直呼你名的时候,这就表示了一种关系的亲密,这种情况一般表现在长辈对晚辈、夫妻或者爱人之间、关系亲密的朋友之间、再有就是领导对下属之间。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领导对下属之间,那么恭喜你,领导已经把你当成他的“自己人”了。

    就譬如拿钱进来,到目前为止,在整个户山中学他也只有对庄世涛和韩长征才有这种亲昵的称呼。钱进对庄世涛的称呼从他在996年月空降户山中学不久后就改变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就等于钱进认可了庄世涛。而对于韩长征称呼的改变,则是从年前腊月二十六钱进接受韩长征七千元贿金和两个人之间达成了不可告人的协议之后开始的。这也正应了时下流行的那句俗语“同过窗的、扛过枪的、嫖过娼的、分过赃的”,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也许才是最亲密和牢不可破的。

    “长征,”钱进丝毫没有理会韩长征的表现,自顾自地了下去,“你来的正好,恰好我有件事情想跟你谈一下,就是关于总务主任宋秀文的亲戚在学校开设羊汤馆的事情···”

    “钱校长,不是吧?”韩长征顾不得礼貌,急急地打断了钱进的话,“你真的答应宋秀文在学校里开羊汤馆?那有可能会抢了咱们的生意的,这样一来学校食堂的收益我可就不敢保证了···”

    韩长征在话语中有意加重了“咱们”两个字的语气,他有意想提醒钱进,不要忘了他们之间攻守同盟的利害关系。

    “这事儿你放心,”钱进呵呵一笑,“宋秀文亲戚的羊汤馆我已经给他划定了几个条条框框,一是经营范围,只能是羊肉汤和千层饼,至于是一日三餐还是只有早餐,这是人家的经营方略,咱们不去管;二是服务对象,只能是学校里的教师,不能面向学生服务;三是羊汤馆必须按照学校的规定上缴房租、水电费等等。还有,羊汤馆开业后老师们一开始也就是尝个新鲜,一顿饭好几块钱,时间长了谁能消费得起?这样一来,如果赚不到钱,他的羊汤馆也就自动偃旗息鼓了,宋秀文的那个亲戚也就会自动从户山中学大院里消失了···”

    韩长征一边听一边沉思,钱进看了韩长征一眼又接着了下去:“长征啊,有些事情我反复考虑过,年前你的要学校出头负担学校食堂的水电费和燃料费,这个事情不能私下里操作,必须要在校委会过一下,如果因为一个的羊汤馆惹恼了宋秀文,这件事情也太不好处理。毕竟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