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二章 投机取巧10
第七一二章投机取巧10
1
把周春涛请进了包间后,朱宏图借口点菜去了吧台。
朱宏图用吧台电话拨通了庄世涛的传呼,几秒钟之后,庄世涛就用司机老刘的手机回拨了电话,朱宏图告知庄世涛饭店的位置,庄世涛说马上就到。
说马上到还真的是马上就到,庄世涛本就在酒店附近,不到五分钟的功夫,庄世涛就出现在酒店大堂。朱宏图连忙把庄世涛拉进了点菜间,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交代了一番。
朱宏图是想假借自己和庄世涛偶遇,然后再介绍庄世涛和周春涛认识,如此做才不会显得唐突。朱宏图的这一做法让庄世涛皱起了眉头,不过事已至此,也顾不得细细追究,只能随着朱宏图的摆布。
于是,朱宏图让庄世涛点菜,他自己快速地回到了包间。
“周科・・・”朱宏图满脸堆笑,对周春涛的称呼也是一贯的那种尊称。
“周科”其实就是“周科长”的简称。真要说起来,周春涛虽然是手握全县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的大权,但他只不过是教育局基教科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本不应该享受“周科”这个称呼。可是,教育局各科室的这些人平日里已经习惯了普通老师们对他们的尊敬和吹捧,尤其是下基层的时候,人家老师们称呼一声“周科”也就坦然接受了。
其实,这种在机关单位或者官场上称呼职务“戴高帽”的现象日渐流行。从基层的角度,称呼上级“戴高帽”,自是为表示对上级部门的讨好和尊重。但内心里或还有另外的小九九,正如人们常说的别把科员不当官,说不定哪天“命门”就会卡在人手上。说白了,逢迎也好,敬畏也罢,人们忌惮的是官员(哪怕他暂时只是科员)背后随时可能发威的权力。
以官场副职的称呼为例,在大多数场合,明明是副职也必须得按正职叫,这不是潜规则,而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真的按实际职务称呼,叫的人恐怕多半会心里打鼓,听者也未必淡定,涵养好的或许会面无表情,恶劣的则冷若冰霜甚至装没听见,总之是十分不情愿。还不如按“戴高帽”的规则,这样一来,呼者顺口,听者也欢喜,各自相安,何乐而不为?
2
“周科,”朱宏图继续陪着笑脸,“刚刚在饭店门口打发我弟弟走的时候碰到了一老同学,您看・・・”
“哦?你弟弟走了?干嘛不一起吃?”周春涛眉头一皱,“这都快吃午饭了,让他走不好吧?哦,对了,你说碰到了你老同学?”
“是,户山中学的副校长庄世涛・・・”朱宏图顾不得回答弟弟的问题,连忙介绍庄世涛的身份,副校长的牌子有时候还是很唬人的,朱宏图希望用庄世涛副校长的牌子引起周春涛的兴趣。
“谁?庄世涛?”周春涛眉头一挑,心想事情不会这么巧吧?前天父亲从老家打来电话说户山中学有一个叫庄世涛的去家里看望过他们,今天在这里就碰到了?
“是啊,我们是师范同学,庄世涛现在是户山中学的副校长・・・”朱宏图紧张地盯着周春涛,他现在真怕周春涛一口回绝说不见庄世涛,真要那样的话等于把自己弄个里外不是人,于是朱宏图赶紧又补充了几句,“真要说起来庄世涛和周科还是半个老乡呢,庄世涛的老丈人就是半山乡的,庄世涛本人也在半山中学工作了好几年・・・”
“哦,这个我知道・・・那还愣着干什么?快点请进来吧!”虽然周春涛还是心存疑虑,但在略一沉吟之后还是发出了邀请。
其实,前天接到父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之后,周春涛便感到事情有些蹊跷。虽然庄世涛作为户山中学的学籍管理员,两个人曾经打过几次交道,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至于让庄世涛主动去家里看望自己的父母,再联想到3月9日散会之后庄世涛曾发出过宴请的邀请,周春涛便猜测出庄世涛一定是对自己有事相求,要不然不会做出这么“唐突”和“不合情理”的事情。
为此,周春涛还专门去政工科查了庄世涛的人事档案,因此也就知道了庄世涛的妻子蔡巧云是半山乡人,也知道了庄世涛1989年师范毕业之后在半山中学任教的事情。恰好,庄世涛分配到半山中学任教那年周春涛刚从半山中学毕业。如果周春涛晚毕业一年,说不定就会成为庄世涛的学生。真要论起来,这也算是一种缘分。
不过,周春涛信奉伟大领袖说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句话,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个道理周春涛懂,人家庄世涛不辞辛苦地跑去老家看望老人,要说庄世涛没有什么想法,打死周春涛他也不会信。更何况,周春涛感觉朱宏图和庄世涛之间的“偶遇”和朱宏图今天对自己的主动亲近之间有太多的巧合,周春涛决定要一探究竟。js3v3
………………………………
第七一三章 投机取巧11
第七一三章投机取巧11
1
几分钟之后,庄世涛率先推开包间房门,快步走了进来。
“周科好!”庄世涛满脸堆笑,隔老远就伸手了右手,“想不到竟然会在这里和领导相遇・・・呵呵,缘分啊!”
“庄校长好!”周春涛笑着站起身紧紧握住庄世涛的双手,热情地摇晃了几下。
既然已经知道了庄世涛副校长的身份,周春涛对庄世涛的称呼自然就会改变,并且,在自觉不自觉之间,两个人都互相使用了“戴高帽”的官场规则。
“对了,庄校长今天来县城有何公干?”落座之后,周春涛开门见山,不把自己心中的疑惑解开,周春涛心中肯定会不安。如果庄世涛和朱宏图真的有一个什么阴谋,或者庄世涛狮子大开口提出什么难题,周春涛得提前提防。
“哎,快别说了!”庄世涛长叹一口气,“苦差事啊!这不今年由我主管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分管初三级部吗?今天是受钱进校长的委托,去县城的几家兄弟学校跑一跑,中考复习题还指望着这几所学校拉我们一把呢・・・”
庄世涛真是撒谎不打草稿,张嘴就来,并且庄世涛编的这个理由周春涛还真信了。在户县教育系统,关系好的兄弟学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事情多得是,互相走一走、跑一跑也在情理之中。当然,这个“走一走”和“跑一跑”里面所隐含的意义就不必言明了,反正大家心知肚明就成。
“哦・・・对了!”庄世涛说着突然一拍脑袋,“走了一圈车子里面还剩了点东西,待会儿领导跟‘朱大嘴’一起分一分,都是些不值钱的土特产,请领导别笑话・・・”
庄世涛这话说得很自然,不动声色地就把送礼的事情给说出来了,还一点都不显得唐突和突兀。并且,因为庄世涛把朱宏图也拉了进来,还口无遮拦地称呼朱宏图的外号,庄世涛的这一做法还真的没有引起周春涛的怀疑。
“庄校长说啥呢?大家骨子里都是农民,说什么嫌弃笑话的生份话・・・”周春涛没有接庄世涛分东西的话茬,把话题一转,巧妙地避开了这个话题,“呵呵,你还别说,我还真的喜欢吃你们户山粉条,猪肉豆腐大白菜炖粉条,那可是人间美味啊・・・”
“粉条?车上有啊!待会儿让司机给领导送家里去・・・”庄世涛连忙顺杆往上爬,再次提出送礼的事情。
恰在这时,朱宏图迈步进来,周春涛笑了笑没再吱声。
2
不一会儿,酒菜上桌,三个人推杯换盏吃喝起来。
三个人的酒量数庄世涛最差,周春涛略好一点,朱宏图的酒量是最大的。这两年朱宏图在办公室主任的职位上天天干的就是陪酒的活,已经把酒量都给练出来了。
不过,今天这个场合可不是拼酒的,而是促进感情的“联谊酒”,这种酒局酒不能喝多,但也不能少喝,以主客微醺最为适宜。这样做既能增进感情,又不至于让客人有失礼或失态的表现。如果第一次让客人喝不舒服,那下一次再邀请必然会遭到拒绝。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度”的把握很重要。所幸,庄世涛和朱宏图都是精于察言观色之人,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言辞间对周春涛极尽逢迎和夸赞,让人听来如沐春风。
朱宏图对庄世涛宴请周春涛的目的并没多想,只认为庄世涛是为了以后办事方便而和周春涛套近乎而已。所以,在整个的酒局之中,朱宏图并没有过多地把话题往庄世涛身上引,而是展开七寸不烂之舌,竭尽自己之所能,对手握大权、日后前途无量的周春涛极尽巴结。
在喝酒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庄世涛都没有提一丝一毫工作上的事情,和周春涛说的都是家长里短的闲事,或者是户县地界发生的奇闻轶事,对于去周春涛家里看望老人的事情,庄世涛也是只字未提。好像是庄世涛和周春涛两个人之间有了默契一样,对于庄世涛去自己老家的事情,周春涛也是闭口不谈。
其实,这个根本不是庄世涛和周春涛两个人之间的默契,而是各自在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庄世涛考虑的是自己巴结庄世涛的事情不能让朱宏图知道,所以才会对此事闭口不谈;而周春涛想的却是要抻一抻庄世涛,看看庄世涛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于是,酒桌上的三个人各怀心思,在推杯换盏和欢声笑语中互相揣测、互相试探。
3
酒至半酣,周春涛主动提起了户山中学的校长兼教育办主任钱进,还说自己在半山中学上学的时候钱进就是学校校长,言辞间对钱进充满了敬意和赞誉。
庄世涛察言观色,赶紧趁机对周春涛发出了邀请,说请周春涛方便的时候去户山中学指导工作,周春涛欣然应允。
这也为周春涛和庄世涛之间日后的交往埋下了伏笔。
下午一点半,周春涛提出结束酒宴,庄世涛连忙去吧台结了账。庄世涛的结账又让周春涛心里多了几分疑惑,既然说好的是朱宏图请客,庄世涛凭什么去结账?虽然庄世涛自始至终没有提出什么要求,但周春涛现在几乎可以肯定,这几天围绕着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包括庄世涛3月9日的邀请、3月10日庄世涛去半山乡看望老人、朱宏图在3月9日和今天的无故献殷勤,还有庄世涛今天的宴席结账,以及所谓的“剩余”的礼物,这一切,说不定都是庄世涛早就布好的局。只是,庄世涛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到底会有什么所求,周春涛最终还是没有搞明白。js3v3
………………………………
第七一四章 投机取巧12
第七一四章投机取巧12
1
这也是周春涛提出要提早结束酒席的原因,他想看一看庄世涛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举动。
可惜,最终的结果还是令周春涛大失所望。
结完账之后的庄世涛殷勤地把周春涛和朱宏图请到了停在酒店门口的出租车上,吃过午饭后一直呆在车内打盹的老刘麻利地发动了车子。
按照距离的远近,第一站是朱宏图的家,庄世涛给朱宏图这边放下了十斤粉条,然后就告辞了。
第二站是周春涛的家,虽然周春涛没有结婚,但托老丈人的福已经在县城东关小区有了一套婚房,小两口虽还未结婚但早已过起了夫唱妇随的小日子。
在周春涛这边,庄世涛放下了十斤牛肉和十斤粉条,并谢绝了周春涛喝茶的邀请,热情地和周春涛握手之后就告别了。
望着出租车一溜烟远去,周春涛陷入了更深的疑惑。
如果按照今天自己的推测来分析,刚刚庄世涛送东西进门的时候应该是最合适提出要求的时候,可庄世涛为何一言不发就走了呢?难道说庄世涛对自己并无所求?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是说庄世涛是真心的想交自己这个朋友?如果庄世涛真的是有意和自己结交,那自己今天的做法是不是有些失礼?
饶是七窍玲珑的周春涛,此时也已陷入了**阵之中。
2
其实,这正是庄世涛的聪明之处。
从今天朱宏图在酒店大厅和自己的一番谈话,结合酒席间对周春涛和朱宏图的观察,庄世涛已经弄明白了朱宏图和周春涛之间的关系绝非朱宏图所说的那样“亲密无间”。
本来,庄世涛已经打定主意,如果朱宏图和周春涛之间的关系真的就如朱宏图所言的那么铁,那自己就在酒桌之上就会把事情和盘托出,在酒酣耳热之际再加上朱宏图的极力撮合,庄世涛估计修改学籍的事情应该没问题。
但后来,庄世涛慢慢发现,朱宏图和周春涛之间的关系也只不过是泛泛之交而已,精于人际交往的庄世涛马上就改变了主意,决定采取“徐徐图之”的计划,采取“细火慢炖”的方式,一步步取得周春涛的好感和信任,在确定万无一失的情况之下再实施修改学籍的计划。
毕竟,一次性改掉五十多名学生的学籍绝对不是一个小事情,如果关系到不了一定的地步,是没有人会贸然涉险的。
也正因为如此,整个的酒局中庄世涛只字不提学生学籍的事情,一直在按照朱宏图所设计的“偶遇”的剧本在演,也一直在密切地配合着朱宏图的表演。
至于为何不提自己去周春涛老家看望他父母的事情,庄世涛除了不想让朱宏图知道这件事情之外,庄世涛想的是如果周春涛并不知道这件事情,那自己当面提出来岂不是会令双方都很尴尬?在周春涛眼里自己会不会有邀功之嫌?或者献媚之嫌?庄世涛是想让周春涛自己主动提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说明周春涛真的已经被自己的行为所感动。当然,庄世涛也早就想好了一套应对周春涛的说辞。
3
3月15日,周一。
去办公室里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庄世涛于八点半踏上了去往县城的公共汽车。这一次,庄世涛要继续实施接触和亲近周春涛的计划。
十点十五分,庄世涛到了户县教育局。
只不过,到了教育局的庄世涛并没有急于去基教科找周春涛,而是在教育局的传达室里和守门的老大爷东扯西扯聊到了十一点才去了基教科。
当然,庄世涛已经从传达室老大爷那边得知周春涛上班后一直在办公室未外出的情况。
对于庄世涛的又一次登门,周春涛表现的很热情,又是递烟又是倒茶。
这一次,庄世涛还真的是师出有名,他是来替户山中学一位初一新生办理转学手续的。庄世涛也早已算计好,转学手续办完差不多也到了教育局的下班时间,这一次周春涛应该不会拒绝自己的单独邀请了吧?
可结局大出庄世涛的意料,在为学生办理完转学手续之后,周春涛竟然主动提出请庄世涛吃一顿便饭,庄世涛一听乐不可支,假意推辞一番之后就随着周春涛去了。
就在教育局对面的一家小酒馆内,四个小菜、一瓶白酒,庄世涛和周春涛两两相对,一边喝酒一边唠起了家常。
这一次,周春涛没有再回避庄世涛去自己老家看望老人的事情,而是真心地对庄世涛表示了感谢。
庄世涛忙解释说自己老丈人家是清水岭村的,去老丈人家正好经过周春涛的老家清水沟村,因为以前跟周春涛不熟悉,所以对这些事情丝毫不知情,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去看望一下老人也是应该的。在言辞间,庄世涛不显山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