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冬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一句玩笑话,可也实实在在地捧了齐继凯一把。虽然齐继凯坐在一旁不动声色,但心里却很是受用。
齐继凯也没推辞,端起酒杯先对郑凯强表示了感谢,又对孙吴冬说了几句客气话,算是给酒宴开了席。
按照酒桌规矩,齐继凯敬完三杯酒之后是郑凯强这个东道主敬酒。可是,郑凯强为了表示他对孙吴冬的尊敬,非要孙吴冬第二个敬酒,孙吴冬略一推辞也就接受了。其实,郑凯强此举正合孙吴冬心意。如果齐继凯敬酒结束之后郑凯强抢先敬酒,就会让孙吴冬心里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想想也是,总共三个人喝酒,齐继凯做了主陪,郑凯强做了副主陪,那剩下的孙吴冬不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客人”了吗?
孙吴冬敬酒也是首先对郑凯强表示了感谢,然后孙吴冬便把敬酒的目标对准了齐继凯。对孙吴冬来说,齐继凯才是他要巴结的对象,真正的东道主郑凯强反倒成了可有可无的人物了。在孙吴冬敬酒的过程中极尽对齐继凯的巴结和逢迎,还说了他刚刚去齐继凯家里拜访而齐继凯不在家的事情。不过,孙吴冬并没有把他拎着茶叶上门的事情说出来。一是孙吴冬不想他拎着茶叶登门被拒的事情被郑凯强知道;二是孙吴冬心里也明白,只要齐继凯一回家,他的妻子肯定会跟齐继凯说起这件事情。只要齐继凯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那自己的这份心意齐继凯肯定也会心知肚明;只要齐继凯明白了自己主动登门所表达的善意,那对孙吴冬来说就算达到目的了。至于那两盒茶叶送与不送,就显得不会那么重要了。孙吴冬始终认为,像齐继凯这种执掌镇中心小学和教育办两大要职的领导,逢年过节家里会没有送礼的?孙吴冬甚至还认为齐继凯的老婆之所以拒收自己拎过去的那两盒茶叶,也许是因为齐继凯的老婆对那两盒茶叶看不上眼。说不定,齐继凯家里的好烟好酒和好茶早就已经堆积如山了呢!
2。
对于孙吴冬在敬酒过程中对自己所释放的敬意和善意,齐继凯当然心知肚明。不过,齐继凯并没有被孙吴冬的花言巧语所打动,自始至终都是以微笑和沉默来对待。这倒也符合齐继凯平日里的一贯做派,孙吴冬和郑凯强也不疑有他。但是,对于孙吴冬所敬的酒,齐继凯却一杯不差的喝了下去。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其一,齐继凯酒量本来就不差,如果真要拼酒跟孙吴冬也不相上下;其二,齐继凯也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拂了孙吴冬的面子,毕竟,以后大家还要在一起共事,把关系闹得太僵了也不好。
其实,作为齐继凯这种角色的领导就应该以这样一种模式来看待事物,应该时刻站在宏观和大局上来考虑问题。领导者能多花时间与精力进行宏观思考,他们就能在宏观层面(工作中面临的重大策略问题)保持清醒和果断,而不至于陷入左右摇摆不定和犹豫不决的困境。如果一名领导者能在大局处着眼(宏观管理),而又能在细小处下工夫(微观管理),则他们的事业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
第一三五二章 年终忙碌14
第一三五二章 年终忙碌14
1。
孙吴冬敬酒结束后是郑凯强这个真正的“东道主”敬酒了。
作为真正的“东道主”,郑凯强的立场和敬酒的目的与齐继凯和孙吴冬都不同。郑凯强不但要藉酒意表达出他设宴的意图,而且还要最大限度地让齐继凯和孙吴冬看出他的情意。而且,还不能有明显的巴结和讨好之嫌。除了专业的演员外,对很多人来说要同时巧妙地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尽管郑凯强是一个处事八面玲珑的人物,也已经在教育的官场上混迹多年。可是,郑凯强在敬酒的这一个环节上还是出现了纰漏,无意中惹来了齐继凯的烦恶,这也导致了郑凯强在日后的“合点并校”中丢了学区校长的职位。说起来,郑凯强是真的有点冤,可谁让他碰上了齐继凯这样一个脑筋不开化又疾恶如仇的人呢?活该郑凯强倒霉!当然了,这是后话,后文自会另有交待。
2。
在按照酒桌惯例的那三杯酒上郑凯强并没有出现丝毫失误,第一杯和第二杯酒分别对齐继凯和孙吴冬表示了敬意,第三杯酒郑凯强很委婉地表达了齐继凯对他与孙吴冬对他妻子的关照。虽然齐继凯和孙吴冬并没有对郑凯强夫妇有过过多的关照,但既然吃了喝了人家郑凯强的了,接下来该怎么去做齐继凯和孙吴冬也各自打开了小算盘。想想也是,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总得在日后的工作中适当地体现一下对郑凯强和郭淑琴的格外照顾,才能对得起郑凯强的这顿酒席不是?
接下来,就是酒桌的“乱攒”环节了,郑凯强的失误就出现在接下来酒局的“乱攒”之中。
酒桌上按照次序敬酒完毕,酒桌上的每个人都已是接近一斤白酒下肚。不过,这点酒对齐继凯、孙吴冬和郑凯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只能算是酒至半酣而已。此时酒桌上还剩下了一瓶白酒,郑凯强便提议进入“乱攒”环节,齐继凯和孙吴冬笑了笑没有作声。没有明显的表态那就是默许,这也是很多领导者一贯的作风。
其实,齐继凯和孙吴冬之所以要默许郑凯强的提议,这里面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齐继凯和孙吴冬喝酒还没到量,总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尤其是齐继凯,这是齐继凯就任教育办主任以来第一次放下身价参加私人酒宴,就是想体味一下“与民同乐”的感觉,这酒要是喝个“半吊子”就结束了,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肯定不舒服。其二,久坐酒桌的人都明白,“乱攒”就是各自表达心意的环节,这些人都想借助这一环节互相试探一下对方的底细。
“乱攒”的环节开始之后,郑凯强率先向齐继凯敬酒,这一次,郑凯强不但充分表达了他对齐继凯的尊敬和感谢,而且还趁着酒意把他与钱进之间的亲密关系隐晦地点了点,想借此拉近自己和齐继凯之间的关系。
对于郑凯强毫无顾忌地赤。裸。裸示好,齐继凯笑了笑并没有做出明显表态,但在齐继凯的心里已经暗自把郑凯强划为自己阵营里的人了。真要论起来,郑凯强这个人有谋有略,为人处事豪爽大气又八面玲珑,确实很适合在官场里混,再加上有了钱进的这一层关系和钱进前期的提点,齐继凯自然而然地就把郑凯强归到自己阵营里来了。
只可惜,郑凯强接下来的表现却让齐继凯大跌眼镜,甚至是瞬间改变了齐继凯对郑凯强的看法。
郑凯强给齐继凯敬酒完毕,孙吴冬便马上端起酒杯单独跟齐继凯喝了一杯,话语间也委婉地表达了对齐继凯的尊敬和示好的意图,博得了齐继凯的微微一笑。
孙吴冬刚放下酒杯,郑凯强便把敬酒的矛头对准了孙吴冬。
郑凯强这个做法本也没错,现在酒桌上就三个人,郑凯强已经单独敬过齐继凯一杯酒了,那接下来当然就得敬孙吴冬了。可是,郑凯强在这一环节表现的有点过,不是只敬了孙吴冬一杯酒就算完事,而是变着法的左一杯右一杯跟孙吴冬喝个没完没了,却把齐继凯冷落在了一边。
一开始的时候,齐继凯也没感觉出有什么异常,郑凯强的酒量大齐继凯知道,让郑凯强借此机会多灌孙吴冬几杯酒也挺好,齐继凯正好可以落个坐山观虎斗。可是,看着看着齐继凯的心里却变得不是滋味了。郑凯强和孙吴冬之间喝酒多少倒在其次,关键是郑凯强对孙吴冬所说的话让齐继凯听了心里感觉不舒服,甚至是感到有些肉麻。在郑凯强和孙吴冬单独喝酒的过程中,郑凯强对孙吴冬极尽赞誉和巴结,那些话语比起郑凯强对齐继凯所说的还要直白和煽情,让人很难相信这种话是从郑凯强这样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嘴里说出来的。
………………………………
第一三五三章 年终忙碌15
第一三五三章 年终忙碌15
1。
郑凯强在酒桌上的表现让齐继凯大跌眼镜,齐继凯搞不懂郑凯强这样卖力巴结孙吴冬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就算是郑凯强的妻子郭淑琴在孙吴冬的手下做事,那郑凯强也犯不着这样自掉身价去讨好孙吴冬吧?看着郑凯强在孙吴冬面前那副低头哈腰、卖乖讨好的样子齐继凯心里就感觉不舒服。
其实,郑凯强这么做自有他自己的打算。首先,郑凯强心里确实有想在这个环节让齐继凯少喝酒的想法,这种情况在酒桌上常有,这也是下属变相向领导示好的一种方式。正因为如此,郑凯强才左一杯右一杯变着法地劝孙吴冬喝酒。其次,因为有了钱进的那层关系在,再加上在酒桌上齐继凯所释放的善意,郑凯强认为无论自己做什么齐继凯肯定都会支持的,尤其是在酒桌上的这些拼酒、劝酒的事情。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郑凯强是真的在想方设法讨好孙吴冬。
郑凯强之所以要讨好孙吴冬,这里面也有两点原因。
其一,孙吴冬是从户县二中出来的,这一点郑凯强很清楚。现任教育局局长陈昌平也是户县二中出来的,这一点郑凯强也明白。由此,郑凯强就推断出孙吴冬的提拔和局长陈昌平肯定有莫大的干系,郑凯强甚至还推断出在不久的将来孙吴冬很有可能是户山中学校长和户山镇教育办主任“一肩挑”。因为孙吴冬身上有着齐继凯不可比拟的年龄优势,又有着大权在握的教育局局长做坚强的后盾,孙吴冬的飞黄腾达那只是时间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郑凯强想在孙吴冬未发迹之前提前布局,这就叫“未雨绸缪”。可是,在这之前郑凯强和孙吴冬并未有过过多的私人交往,也就是偶尔在教育办的招待公宴上一起喝过几次酒而已。今天这是郑凯强第一次单独设宴,他当然要让这顿酒宴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其二,郑凯强是真的想让孙吴冬对他的妻子郭淑琴给予一点特别关照。现在,郭淑琴在户山中学任教初二级部两个班级的几何课,每周课时量(加早晚自习)十二节,每天至少有两节课的时间要站在课堂上,课后还得备课和批阅一百多本作业,再加上还要照顾孩子和做家务,每天忙得是脚不沾地。郑凯强在偏远的密水河学区小学任校长,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家里家外的事情都是郭淑琴一个人在忙活,夫妻俩因为家庭琐事没少闹过矛盾。因此,郑凯强早就有了让妻子郭淑琴任教相对清闲的音体美或史地生之类的副科的想法。本来,如果钱进仍旧担任户山中学校长,那这就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情了,只要郑凯强开了口,钱进断无不答应之理。可是,世事有时候就是这么弄人,就当郑凯强萌生了这个想法的时候,钱进却调离了户山镇,户山中学来了孙吴冬这么一个郑凯强不认识的人,再加上当时齐继凯兼任了户山镇教育办主任,郑凯强也担心领导的更迭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位,那些日子整天就考虑个人“官帽子”的事情了,也就把为郭淑琴调课的事情丢在了脑后。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因为孙吴冬的到来致使户山中学的权力层也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局势变得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伪,身为局外人的郑凯强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了。因此,为郭淑琴调课的事情就一直拖到了现在,虽然郑凯强也知道学期过半再调课的可能性不大,郑凯强这么做也是为了妻子郭淑琴下学期的任课提前布局。
2。
郑凯强和孙吴冬在酒桌上你一杯我一杯的喝个没完没了,齐继凯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旁观者和局外人。
一开始的时候,齐继凯还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饶有兴致地看着郑凯强和孙吴冬拼酒,可是,慢慢地,齐继凯便发现自己由旁观者变成了局外人,推杯换盏和酒桌上的热闹已经与自己丝毫无关,慢慢地,齐继凯的心里便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尤其是当齐继凯听到郑凯强毫无底线地在孙吴冬面前卖乖讨好的时候,齐继凯的心里不由暗生烦恶。
想想也是,齐继凯是今天酒桌上年龄最大也是职位最高的人,就这样受到冷落确实有些说不过去,尤其这又是一个三个人的酒局,如果有两个人搅合在一起,那必定会有一个人受到冷落。可是,千不该万不该,今天酒桌上受冷落的人不该是齐继凯,尤其是这个冷落不应该是由郑凯强造成的。可惜,已经被酒精烧昏头脑的郑凯强那还顾得上考虑这个?他现在一门心思都在想着该怎样去巴结和讨好孙吴冬呢!
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酒桌上喝得正欢的郑凯强哪里会知道他的这一不经心之举已经悄悄地为自己的仕途埋下了祸根。
………………………………
第一三五四章 年终忙碌16
第一三五四章 年终忙碌16
1。
看着在酒桌上喝得正欢的郑凯强和孙吴冬,齐继凯百无聊赖地抽了两支烟喝了几杯热茶,然后借着去厕所的机会出了酒店不辞而别。
本来,齐继凯还想换一种与下属沟通交流的方法,借助郑凯强的这次宴请放下身架来一个“与民同乐”,也想学着钱进那样跟下属打成一片。可谁承想现在竟然会是这样一种结果?虽然自始至终郑凯强和孙吴冬都对齐继凯表示了尊重和敬意,齐继凯也确实体味到了一种大权在握的满足感。但是,在酒桌上“乱攒”的这一环节,郑凯强却给了齐继凯致命一击,不亚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抽了齐继凯一个大嘴巴子。堂堂的户山镇教育办主任兼镇中心小学校长竟然在酒桌上被人忽视?而且忽视他的还是两个下属?这话要是传出去就不仅仅是丢人那么简单了!这简直就是一种奇耻大辱!要说齐继凯内心没有怒火那是假的!可生气归生气,上火归上火,齐继凯还真的在酒桌上挑不出郑凯强或孙吴冬的毛病。总不能跟人家说你们忽视领导了吧?也不能跟人家说你们的所作所为让我心里不高兴了吧?因此,齐继凯剩下的只能是自己郁闷了。
2。
齐继凯一个人郁郁寡欢地走在户山镇街头,一副满腹心事的样子,凛冽的西北风吹得齐继凯不由裹紧了身上的呢子大衣。
正在这时,一辆从齐继凯身后疾驰而来的摩托车一声鸣笛,然后一个急刹车停在了齐继凯的身侧,把正在沉思中的齐继凯吓了一大跳。
“齐主任,您这是去哪呢?”齐继凯正好满肚子的火气没地方发泄,刚要开口叱责摩托车驾驶员,那位摩托车驾驶员突然掀开头盔盖冲着齐继凯嘻嘻一笑,一股浓浓的酒气扑鼻而来。
齐继凯连忙收住了即将脱口而出的脏话定睛仔细一看,骑摩托车的原来是户山中学搞试卷印刷业务的梁超,。
“哦!原来是小梁啊!”齐继凯轻吁一口气,“这大冷的天你到处跑啥呢?”
其实齐继凯比梁超大不了几岁,不过,齐继凯面相显老,看起来确实要比梁超要大十几岁,再加上齐继凯现在的身份,因此称呼梁超一句“小梁”倒也不为过。梁超也挺喜欢齐继凯对他的这个称呼,要是外人听起来肯定会以为两个人的关系很近,梁超最希望的就是这一点,谁都知道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要是能攀上齐继凯,那他梁超在户山镇教育系统内也算有了靠山。
“唉!”梁超叹息一声,“我就是一天生的劳碌命!这不到了年关了,四处跑着催债呗!”
“有钱讨是个好事情啊!干嘛叹气!”齐继凯嘻嘻一笑,“怎么?教育办和中心小学的材料和试卷印刷是不是也没跟你结账啊?”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