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伦格尔见一青年军人,穿一身土灰色士兵服,身躯高大健壮,脸上稚气未脱,后随校官数人,径奔自己而来,知必是参谋长腓特烈卡尔亲王,遂迎上前去。二人见面,未及寒暄,便相拥登车,随即下令开车。
腓特烈卡尔亲王当时如此这般,约略将军情介绍一番,又将心中计划,一一汇报。瓦伦格尔用心听完,未多加评论,心道:“毛奇的意思很清楚,东线战事,主要由这位至亲亲王负责。却不知其人究竟是否有真才实学,且到时再看吧。”于是,对腓特烈卡尔亲王的长篇大论仅敷衍几句。不久,竟露出倦意,随即与腓特烈卡尔亲王寒暄几句,腓特烈卡尔亲王知道老人要休息,便闭口不言。
正午时分,马车抵达马林堡车站。瓦伦格尔、腓特烈卡尔亲王一行下车。霍夫曼等人接住,寒暄道乏毕,便驱车回到城内集团军司令部中。其时瓦伦格尔究竟年老体衰,又乘夜车,倦意不消,当不得众人相劝,自去寝室歇息。
腓特烈卡尔亲王身体既壮,又初担重任,心情激动,虽在车中24小时不曾合眼,却依然精神抖擞。当时稍事休息,便来到司令部作战室,与霍夫曼参谋商讨军机。
霍夫曼依陆军参谋条例规定程序,先将敌对双方兵力、指挥、态势、部署,约略汇报一番,便候在一旁准备回答问题。腓特烈卡尔亲王将军静听汇报一言。待汇报完毕,沉思一阵,方问道:“古姆宾年着实不该丢失,以东北预备军七个师,与俄将保罗夫两个军对阵,实力其实相当。然我军素质占优,地势亦不为不利,为何竟不敌俄军?”
霍夫曼答道:“我军优势,在于机动性强。古姆宾年地当因斯特堡峡口,乃宜守不宜攻之地,于我机动作战不利,但柯尼塞伯克却偏要一意孤行。当初若以偏师据守安格拉普河防线,锁住因斯特堡峡口,挡住保罗夫,却以主力南攻彼得哥尔查科夫,断无失败之理。”
腓特烈卡尔亲王又问道:“今若再依前计,掉转矛头,以主力用于马祖里湖南岸,与彼得哥尔查科夫决战,可有胜算?”
霍夫曼以手抚额,叫道:“正当其时!”腓特烈卡尔亲王乃问其故。
霍夫曼道:“彼得哥尔查科夫所部步兵4个军,自离那累夫河基地以来,已在泥泞沼泽中挣扎了十数日,将士疲惫,补给困难;况其4个军10万人马,散在200公里战线,态势虚弱。我军探马和志愿民兵,多次截获彼得哥尔查科夫与戈尔恰科夫俄军总司令部往来书信,皆报称部队每日行军10公里,已是极限;军马久无燕麦为食,军粮亦缺,弹药车更难赶上大队,请求速送补给品接济。我军自古姆宾年战后,已将比埃尔霍夫预备步兵第一师调至马森堡,克林斯曼第17军、冯・贝洛预备队第2军已到马祖里湖西岸。只消转换方向,令比埃尔霍夫由舒尔茨右翼进攻左尔道、奈登堡,克林斯曼、贝洛由舒尔茨左翼攻奥尔特尔斯堡,然后令预备步兵第一师、第17军、预备队预备步兵第一师合击坦能堡,必能合围彼得哥尔查科夫主力。”
腓特烈卡尔亲王沉吟半晌,道:“计果然好。只有一虑,若保罗夫由安格拉普河兼程折向西南,只须3日行程,便能赶到坦能堡,与彼得哥尔查科夫合兵作战。那时,我军主力必为敌所困,反陷重围。”
霍夫曼又道:“将军有所不知,俄军第1集团军司令官保罗夫,本是我日耳曼族人,先祖移居顿河,成为哥萨克,虽有将才,却在俄**界向受排挤,且与彼得哥尔查科夫结怨颇深。”
腓特烈卡尔亲王默默听罢,道:“此番会战,关系大局,料保罗夫不肯以私怨误戎机。我军制胜,不可以此为据。”
霍夫曼亦不力争,而是翻出一卷地图出来,地图上画满箭头:“亲王请看,这是古姆宾年失陷后保罗夫的推进路线,试想,如果保罗夫有意与南线彼得哥尔查科夫夹击我军,怎会如此故意绕路?”
“这样详实的情报,你是如何得来?”
“俱是当地村民向我军报告,东普鲁士是我国精神源泉,当地居民自然全力帮助我军。”
“俄军有这样放任村民在一旁窥视?”
霍夫曼笑道:“我曾在俄国呆过半年,亲见俄军办事,皆漫不经心,更无保密观念。况其前线部队,对现代战争,全无概念,既技术落后,又数量不足,还沉浸在拿破仑战争的辉煌当中,殊不知在东普鲁士,俄国人变成了侵略者,村民都与他们为敌。”
腓特烈卡尔亲王闻言亦失笑,不再怀疑这些情报的真实性。接着又与霍夫曼仔细计议,安排妥帖。然后传令召集众将布置战守事宜。
不一会儿,第8集团军主要将领尽数到齐。腓特烈卡尔亲王环视众人,开口道:“东线战局,全赖诸位不辞辛苦,尽力维持,陛下及毛奇总长对此表示感谢。”说到这里一顿,’接着提高声音,严厉道:“既往之事,我不再提。但从今往后,任何人不得再言撤退。诸位务必振作精神,激励士气,力争重创俄军,稳定局势,为西线我军解除后顾之优。谁若胆敢玩忽职守,贻误戎机,到时可别怪我不讲仁义!”
说完便开始安排部署。当时令舒尔茨第20军守住坦能堡一线阵地,。挡住俄军中央主力。令克林斯曼第17军、贝洛预备队预备步兵第一师往比绍夫斯堡、森斯堡,攻彼得哥尔查科夫右冀军;比埃尔霍夫预备步兵第一师往佐尔道、奈登堡方向,攻彼得哥尔查科夫左翼军。然后东西对进,到坦能堡会合,围歼彼得哥尔查科夫主力。
令骑兵支队,沿安格拉普河防线布置疑兵,或诱保罗夫北攻哥尼斯堡,或逼其按兵不动。只不允其南进,威胁克林斯曼、贝洛侧后。各将领命,皆应诺而去。
腓特烈卡尔亲王待众将告辞离去,方想起须报瓦伦格尔知情,急忙赶到住地,见瓦伦格尔已然起床,便将上述安排,约略汇报,瓦伦格尔自是照准不误。
却说俄军西北方面军野战第2集团军,计辖步兵第6军、第13军、第15军、第23军,另有骑兵一部,官兵共计10万,大炮700门,沿那累夫河北岸,格罗德诺、奥索维茨、沃斯特尔温卡一线布阵,距德俄边界线3日行程。
集团军司令官亚历山大・彼得哥尔查科夫,是年55岁,也是军中宿将。18岁参加俄土大战,43岁升为将军。战后为高加索总督,独镇一方。从军凡37年,大小历数十战,军功卓著。战端启时,他正在高加素养病,忽得博尔孔斯基元帅将令,出任野战第2集团军司令官。接到命令的当日,他便收拾行装启程,只带侍从若干。风尘仆仆赶到那累夫河前线集团军司令部。
………………………………
77 北路俄军遇败绩
却说俄军西北方面军野战第2集团军,计辖步兵第6军、第13军、第15军、第23军,另有骑兵一部,官兵共计10万,大炮700门,沿那累夫河北岸,格罗德诺、奥索维茨、沃斯特尔温卡一线布阵,距德俄边界线3日行程。
集团军司令官亚历山大・彼得哥尔查科夫,是年55岁,也是军中宿将。18岁参加俄土大战,43岁升为将军。战后为高加索总督,独镇一方。从军凡37年,大小历数十战,军功卓著小说章节。战端启时,他正在高加素养病,忽得博尔孔斯基元帅将令,出任野战第2集团军司令官。接到命令的当日,他便收拾行装启程,只带侍从若干。风尘仆仆赶到那累夫河前线集团军司令部。
彼得哥尔查科夫刚布置完毕,将大军展开,却又奉戈尔恰科夫命令,率部北上,进攻普国东普鲁士。彼得哥尔查科夫二话不说,急传令各军改变部署,掉头北上。
经过数日行,彼得哥尔查科夫统领10万大军进入攻击阵地。紧接着,便沿普国东普鲁士与俄属波兰200公里战线,发起全线进攻。不料一路之上,尽是森林、沼泽。加之天气暑热,蚊蝇纠缠,将士日间冒酷暑行军,夜间受蚊虫侵害,每日行军十几个小时,亦只进展10余公里,接连行军3日,方突进边界30余公里,将士皆叫苦不迭。
由于道路难行,后勤车辆运动加倍困难。官兵常常断粮缺药,骂声不绝。幸普鲁士军只舒尔茨部据险狙击,战斗减员有限。
到9月20日,保罗夫在古姆宾年挫败普鲁士军,戈尔恰科夫急电彼得哥尔查科夫,令加速北进,切断普国第8集团军归路,策应保罗夫,合围柯尼塞伯克残军。彼得哥尔查科夫接报,心道:“似保罗夫这等盘材,都能大胜普鲁士军,我又为何不能独胜?”乃召集众将重新部署,令勃拉戈维钦斯基将军率步兵第6军,3万人,为右翼军,贴马祖里湖西岸,进占比绍夫斯堡、森斯堡二城,保障右翼;
令阿尔托莫诺夫将军率步兵第十三军,3万人,为左翼军,取佐尔道、奈斯堡二城,掩护左翼;
却亲统马尔托斯将军第15军、康特拉托维奇将军第23军,共20万人,投坦能堡,攻阿伦斯泰因,拟得手后直趋普国东普鲁士中心马林堡,截断东普鲁士的交通命脉。四军尽发,不留预备队。又令各将尽弃猫重,只带3日粮草,随军弹药,轻装进发。各将得令,各回营执行不题。
先说俄将拉戈维钦斯基,以为普鲁士军既在古姆宾年被击溃,便不足为虑,乃将第6军3万人,分为两支,一支攻比绍夫斯堡,一支攻森斯堡。不料普将克林斯曼与贝洛各率所部赶到,分别围住拉戈维钦斯基第6军两支部队,只一次突击,便将俄军打垮。
俄军第6军3万人,被俘1万,战死1万,溃散1万,大炮尽失。拉戈维钦斯基只集拢残余,急向坦能堡方向逃窜,靠拢主力。克林斯曼、贝洛二人,各率本部穷追不题。
再说俄军左翼阿尔托莫诺夫第十三军。强行军一日,赶到佐尔道、奈斯堡二城。刚刚扎住阵脚,普将比埃尔霍夫预备步兵第一师已赶到城下,架炮攻打。阿尔托莫诺夫据城死守,两军对战,势均力敌,形成僵局。原来,第十三军乃是俄军精锐,能守能攻,十分强悍。
普将比埃尔霍夫预备步兵第一师新从古姆宾年战场远道调来,只轻武器运到,重炮队还在途中,虽数度猛攻,却不能撼动俄军分毫。消息报至普国东北边境大区司令部,腓特烈卡尔亲王甚是焦虑,恐彼得哥尔查科夫乘机调整部署。正苦苦思索,霍夫曼上校献计道:“可如此如此,保阿尔托莫诺夫不战而退。”腓特烈卡尔亲王闻言大喜,连称妙计。乃唤侦查队长来,耳语一番,那队长领命而去。
却说阿尔托莫诺夫死守佐尔道、奈斯堡二城,连连击退普将比埃尔霍夫轮番强攻,见阵前普鲁士军积尸无数,十分得意。不料忽有通讯兵送来一纸情报,却是彼得哥尔查科夫差人送来,称普鲁士军正包抄步兵第十三军后路,令速撤出佐尔道、奈斯堡二城,向坦能堡主力靠拢,再作计较。阿尔托莫诺夫读罢,犹疑一阵,暗忖普鲁士军东线兵力薄弱,正面防守已显吃力,何能又派军包抄?
但眼见情报格式无误,终不敢违抗将令,只得令各部东撤・比埃尔霍夫遂得佐尔道、奈斯堡二城,又穷追俄军,向坦能堡方向急进。腓特烈卡尔亲王、霍夫曼二人见俄军不战而退,相视大笑,腓特烈卡尔亲王赞道:“阁下奇才,一计当得10万军。”原来,彼得哥尔查科夫的情报,出自霍夫曼手笔,又借用缴获的俄军徽章印信,假托彼得哥尔查科夫名义发出,俄将阿尔托莫诺夫不察,果然中计。
却说俄军两路馈兵,退向坦能堡,又冲乱俄军中央主力各军,10万大军集于坦能堡一隅之地,竟人挤车,车撞马,马踏人,乱成一团。
腓特烈卡尔亲王急令克林斯曼、贝洛、比埃尔霍夫三部人马,东西对进,一日兼程50公里,又令舒尔茨所部普鲁士军步兵第20军,也向南推进,果然四面合拢,将彼得哥尔查科夫10万大军,尽数合围。又督令各军,占据坦能堡四周高地,封锁各处道口,不准俄军突围;却令大炮对准俄军人丛,一齐乱射,先杀伤俄军有生力量,涣散俄军士气。
俄将彼得哥尔查科夫见两翼兵败,普鲁士军四面合围,一面令各军就地固守,一面令派人向包围圈外告急,先致电俄军总参谋长博尔孔斯基与立陶宛方面军司令官戈尔恰科夫,请求火速发兵救援;又致电第1集团军司令官保罗夫,约略是说盼以大局为重,不记前嫌,发兵救援。
俄将保罗夫得尼古拉大公与戈尔恰科夫的命令,见皆是催促发兵救援彼得哥尔查科夫,便推说将士疲乏。后勤供应不继,拒绝发兵。又得彼得哥尔查科夫求援,更不理睬,只在安格拉普河一线阵地,按兵不动。
却说彼得哥尔查科夫困守坦能堡一隅之地,久盼援军不来。普鲁士军包围圈日渐缩小,每日只以重炮轰击,俄军死者不及掩埋,伤者不能包扎,阵地上污秽狼藉,恶臭冲天。不数日军粮用尽,将士皆宰马为食,当不得普鲁士军诱惑,士兵成百上千的拖枪投降。彼得哥尔查科夫知大势已去,乃令各部乘夜暗分散突围,自寻生路。
是夜,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俄军残部分作数队,准备停当后,冲入夜幕,拼死突围。普鲁士军据守高地,用步枪朝着密集的人丛攒射。
俄军将士为求生机,不顾伤亡,冒死冲突。前面的倒下,后面的并不稍迟疑,继续往外冲。彼得哥尔查科夫令烧毁司令部,亲带一队卫兵,乘乱穿过一片沼泽地。夜暗中,迷失方向,又无法看清指南针度数。众人跌跌撞撞,以手牵手,摸黑乱窜。彼得哥尔查科夫本是病体,又逢哮喘病大发,虚弱无力。眼见生机渺茫,更兼思及折兵10万,怒恨交加,愧疚不已,便脱离众人,独自摸进丛林,倚在一棵大树上,举起左轮手枪,仰天叹道:“此番大败,罪不尽在我。但既为主帅,岂能苟活,只辜负了皇上重托卫奈何!奈何1〃言罢以枪口抵住太阳穴,扣动扳机,一声枪响,当时毙命。
俄军主帅一死,便群龙无首,三三两两,各自逃命。腓特烈卡尔亲王令普鲁士军拉开大网,四处围捕。比及平明,清点战果,计俘获军长3名,官兵5万,又缴获大炮500门,军马、枪械、车仗无数,大获全胜。
腓特烈卡尔亲王旗开得胜,勇气倍增,又令各部回师北进,乘势再战保罗夫所部俄军第1集团军,报古姆宾年一箭之仇。保罗夫见普鲁士军以新胜之师,挟雷霆之势扑来,料不能敌,急率大军退出所占各处向南靠拢。
沙皇尼古拉一世闻报坦能堡败绩,勃然大怒,即令撤换戈尔恰科夫。又令派员收集第2集团军余部,共得溃兵万余人,统统编入第一集团军,向南靠拢,加入加利西亚的俄军。
摄政王威廉、总参谋长毛奇,闻报坦能堡大败俄军,欣喜万状,传令嘉奖瓦伦格尔、腓特烈卡尔亲王、霍夫曼并东北边境军区诸将。只这一战,方显出腓特烈卡尔亲王将帅之才。
普军解除了东北方的威胁,禁卫军团便南下加利西亚,摄政王威廉亲自率领刚刚组建的勃兰登堡军团,与诸军会和。
当斯时,加利西亚汇集了普军禁卫军团、勃兰登堡军团、莱茵军团、易北军团、西里西亚军团,各军团缺损都用预备兵补齐,共有大军四十万。
俄军也不示弱,加利西亚共有西方、西南两个方面军,以及保罗夫的第一集团军,共有大军四十万,人数与普军相当。
统帅波兰亲王帕斯凯维奇心下焦急,频频派出信使,呼唤缅科夫亲王的莱茵方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