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满庭芳-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姐想拉他在吴家多住几天,让他觉得她受了委屈是最好的。便垂下眼什么都不说,只道:“娘来了信,说四舅舅来了,让我过来见见。我想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正好也能带孩子们出来散散心。”
  要是跟他说,她多想娘和娘家人,他肯定会跟她说以前她是吴家的女儿,自然对吴家感情深,可她现在是段家的媳妇,还生了段家的子孙后代,所以她自然就是段家人了。
  二姐知道,要扭转他的想法那太费力了,她越提娘家,他就会越提婆家,无形中两人就会对立起来。这样就会跟她的愿望背道而驰。要想达成目的,只能顺着他的毛摸。
  所以她说的就好像是出来散散心,走走亲戚似的,这样他才不会放在心上。
  段浩方听了就叹气,二姐越不说,他越担心。也不知道在家时大太太是怎么折腾她的,可她就是个不会诉苦的人,从以前就是这样。
  
  第 233 章

  婚礼是在一个大晴天举行的,吴家屯所有的人都来了,甚至还有城里的人特地赶来,吴家在谷场上摆了三百桌酒席,招了村里的人来帮忙上菜。
  外面的热闹跟吴冯氏和二姐这些女眷无关,倒是昌伟和昌福让吴老爷叫到外面去吃席了,段浩方自然也要跟着招待。
  院子里,为了招待一些客人的家眷,吴冯氏在最大的院子里摆了二十桌酒,她跟二姐在屋里陪着那些女客说话。
  二姐出嫁后还是头一回在吴家见外人,上次回来她是被石榴和她的儿子逼得逃回来的,躲在家里谁都没见,所以外面的人也都不知道。今天坐在她周围的人只知道她嫁进段家后连生了三个儿子,个个都夸她好福气。
  什么也没有儿子能撑得起一个出嫁女人的脸面。吴冯氏有心要让二姐风光风光,早早的就把她带着三个儿子被丈夫亲自送回来参加兄弟的喜事这件事给散了出去。一是想让人家都看看自己女儿嫁得好,二是想借着二姐的风头替吴敬泰这次的喜事加点好听话,免得日后再让人提起那个谢氏的事。
  她将二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比打扮顾氏都更上心,幸好二姐回来时想着要见四舅舅,带了一些新做的好衣裳和好首饰,现在抱着吃得粉嘟嘟的昌圆一出来,一屋子女人都羡慕的连声赞叹。
  二姐也知道她的用心,替敬泰多添些光彩也是她的心愿。跟那些大娘大婶说起城里的生活,尽往夸张去说,好像她是躺在金山银山上,在段家过得是呼奴唤婢的好日子!
  村里人都不知道段家到底家底如何,只知道段老太爷去南方赚了几十年的钱才回来,那还不拖回一座金山来啊?这话越说越夸张,二姐最后都不说了,只管让她们去猜,她要是摇头摆手说没有那么多,怎么可能呢?人家反倒都不信了,所以她也干脆不说了。
  一堆人围着她,一堆人围着吴冯氏,个个都夸她眼光好,不但给女儿挑了个好婆家,还给儿子挑了个好媳妇,更有几家妇人求她替自己的女儿也挑个和二姐差不多的婆家,甚至有人直接问二姐段浩方还有没娶妻的兄弟没?
  二姐一边掩着嘴笑说可惜都没了,他兄弟几个都娶过了,要不还能跟您的女儿做妯娌。心里却道段家那火坑,跳进来的都是上辈子没烧好香的!一边想一边叹气,她倒真愿意嫁个简单人家,不要那么多人和事的,就像这顾氏,爹不疼娘不爱,却嫁到吴家来了,她要有她这份运气,真是梦里也要笑醒了!
  到了中午,冯妈进来跟吴冯氏说外头要开席了,菜都摆上了,花轿也快到了。
  吴冯氏就拉着一屋子的人出去,外面的桌上其实大部分都坐好了,她让进屋里说话的这些都是跟她坐一桌的,算得上跟吴家比较亲近的人。
  这时敬贤进来了,他身后有人抬着六个大箱子。敬泰在外头当新郎官迎客人,往来招待的事都压在他身上了,正好年纪也差不多了,吴老爷正打算找个机会让他露露脸,也让外面的人都认识认识吴家二爷。
  他领着人抬着箱子进院子到吴冯氏面前,原来这几个箱子是吴大姐嫁的聂家送来的贺礼。敬贤正是如小杨树般年轻挺拔的好年纪,他也是浓眉大眼的长相,只是脸型却肖似冯四,下巴是尖的而不像吴敬泰那般是方的。又因为是家中次子,比起他大哥来少了一分稳重,多了一份调皮。他给吴冯氏躬身行礼时倒挺规矩,起身时却嘴角一歪,露出个笑来。二姐坐在旁边赶紧拿帕子掩住嘴角,就是吴冯氏也在眼中透出一点嗔怪来,又疼又气。
  院中席上的人都看见那六个大箱子抬起来,离得远的还半站起身伸长脖子看,一时院子像关着一群蜜蜂般嗡嗡起来。
  “瞧瞧!吴家大姑娘嫁的好啊!”
  “人家二姑娘嫁的也好!”
  “吴家这媳妇娶的才好呢!你看那前头摆的嫁妆!”
  都是夸吴家好的,吴冯氏得意极了,让人把那六个箱子抬到后面去。这边早就有人开始打听这吴二爷定了亲没啊?
  经过谢氏那件事,吴冯氏对儿子的媳妇更加慎重了。敬贤那个样子,又是家中次子,少不得要好好挑,不然吴家后院只怕就要闹起来了,她可是知道那些爱挑唆的媳妇能把多好的兄弟都给搅掰喽。
  今天在座的人家她都熟悉,家中有无女儿,家教如何她心中也有数,立刻四两拨千金的挡了回去。
  再过一刻,那边喊花轿进门了!这下院里院外都热闹起来了!
  二姐起身跟吴冯氏示意了一下就带着红花张妈先到新人的院子去了,一会儿新娘拜完堂她要在那边接着。这次幸好她回来了,屋里陪着新妇的仅她一人。吴家儿媳妇不是什么人都能见的,吴冯氏不会让一群乱七八糟的人挤进去添乱。
  她这边一走,吴冯氏也起身告罪去换衣裳,一会儿去受新人的礼。
  吴敬泰的院子重新修整了一下,里面的家具也都换成新的了,除了敬泰身旁跟着的侍候人,其他人在谢氏被休的时候都换了。
  二姐就在屋里等着,昌圆坐在新人床上,好奇的爬来爬去。敬泰的奶娘在旁边堆着满脸的笑陪二姐说话,她有心奉承,不停的夸昌圆好,又说起二姐小时候的事来。
  二姐带着笑听,突然说:“苏妈妈今年高寿了?”
  敬泰奶娘苏妈脸上一僵,心中不安起来,赶紧笑道:“二姑娘千万不要跟我这个老婆子客气,当年姑娘才这么点大的时候,我就在太太的屋里侍候了,还给姑娘换过尿布呢!”她笑了会儿没见二姐接腔才讪讪的收住了,过了会儿干巴巴的比了一下:“老婆子刚过五十五,老了!”
  二姐拉过她的手放在手中拍着,亲热道:“苏妈妈不老!我瞧着才三十出头呢!这头发还没白呢!”她一边说一边看红花。
  “苏妈妈不老!苏妈妈看着就跟我的姐姐一样呢!”红花快步绕到苏妈身后,轻轻推着她说。
  苏妈笑得见牙不见眼,心里却是越来越怕了,不停的偷偷拿眼瞟二姐。
  “我还记得,小时候敬泰这么点大,什么东西抓住都往嘴里放!怎么教都改不了!那是他多大时候的事啊?”二姐就像没看到苏妈看她,拿手随便比了一下说。她穿过来时敬泰已经像个小大人了,不过都是从孩子那会长起来的,昌伟三个小时候都爱往嘴里乱塞东西,他大约也免不了俗。
  说起敬泰小时候,苏妈的心一下子柔软了,仔细回忆着道:“……他啊,小时候淘着呢!都能满地走了,一时不留神就能把石头子吃到肚子里!我啊,就天天看着他,眼珠子一下都不敢离开!那些死丫头都不顶用!让她看着敬泰,一会儿就不知道这神跑到那里去了!”
  她笑着叹气,对二姐说:“我记得,那会儿他一岁半,到两岁才把这个毛病给改掉!”
  “果然淘气!”二姐附和着苏妈的话笑了一会儿,然后扯着她凑近,把苏妈刚落下去点的心又给吓跳起来了。
  二姐柔声道:“……苏妈妈,前头那个谢氏的事,屋里人可都说过了?”
  谢氏?谢氏什么事?
  苏妈一时没反应过来,二姐轻轻一叹,慢道:“我只盼着弟弟好,前面的事自然都不算了,打从今天起才是他的好日子。顾姑娘娘家不在这里,有了委屈自然也只能憋在心里头,小两口要是有了什么口角,拌个嘴吵个架什么的,敬泰年轻,怕不会让着她,这时就要让苏妈妈多劝着点了,家和万事兴嘛。”
  “二姑娘说的对,说的对!”苏妈连声道,突然转过弯来了!屋里的人都是新换的,大爷身旁跟着的外头干活的人也不往院子里来,平常也见不着这位新奶奶,二姑娘这是怕她用谢氏拿捏顾氏!
  这是让她闭嘴啊!她要是不听……二姑娘前头问她多大年纪了……
  苏妈脸一下子白了,她这把年纪再让吴家赶回家去……
  听懂了话,苏妈立刻站起来对着二姐行了个规矩的大礼,道:“二姑娘放心!从今天起,老婆子心里的大奶奶就是从顾家来的!”什么谢氏?她会忘得干干净净!
  二姐等她说完了,再笑眯眯的扶她坐下,道:“有苏妈妈跟着,我就放心了!”
  就在此时,热闹声由远及近,二姐让红花把昌圆抱到隔壁屋省得他闹起来。门口处,敬泰手中牵着一条红绸,后面跟着的是顶着红盖头的新娘子,一步一步的走进来。
  
    第 234 章

  送走最后一个客人,吴老爷才回屋,他累得连话都不想多说一句,只想赶快躺下睡觉。屋里点着灯,丫头婆子都不在,只有吴冯氏坐在屋里等他,一见他就迎上来一边替他脱衣裳一边道:“洗洗再睡吧。”
  草草在桶里泡了泡,身上的疲乏解了些,这时吴冯氏又端来了热在灶上的饭菜,他只吃了半碗就推开道:“今天累了,睡吧。”
  “好。”吴冯氏收拾好桌子铺好床,等两人吹了灯躺到床上,他却睡不着了,明明累得眼皮子都粘在一起了,可脑子里却还想着事,翻来覆去了一会儿,他推推吴冯氏:“睡了?”
  吴冯氏很快爬起来了,就要去点灯:“你睡不着?要不要喝点药?”
  看她披衣打算下床去熬药,他赶紧拉住她道:“不用!一会儿都好了!”他是不信药的,人的命,天注定,真生病了吃药是应该的,平常好好的吃药就是白花钱了,那些大夫老哄着人吃药,没病的也让吃药,这么着没病也会吃出病来的。
  吴冯氏这些年爱炖些补药给他吃,她的心他知道,有时为了让她高兴,端过来的药他也吃了,可大半夜的熬药他就不乐意了,这么晚了再起来忙活,她的身体也受不了啊。
  他把吴冯氏按在怀里,道:“咱俩说说话。对了,你弟弟是不是等办完喜事就准备走了?给娘和你大哥带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等过两天你看看,有什么不够的再添。”
  冯四并不想在吴家多住,吴老爷和吴冯氏都看得明白,人家既然不稀罕吴家,他们家也不会上赶着贴上去。喜事已经办完了,最多后天或者大后天,冯四只怕就要来辞行了。
  敬宗的事吴冯氏早就跟吴老爷说过了,连着她的想法,二姐说过的话,她原封不动都学给吴老爷听了。
  冯四既然要走,这个事就不能再拖了。一时两人都沉默下来,谁都没说话。半天,吴老爷长叹一口气,吴冯氏赶紧道:“……其实,我舍不得敬宗。”说着她眼圈都红了。敬宗是二姐出门那年生的,赶着嫁了两个女儿,她的心也乱得很,怀他的时候就不怎么注意,敬宗出生后她心里觉得对不起这个孩子,便格外疼爱,所以敬宗也有些娇气。
  从根上说,她一面想让孩子好,一面又怕害了孩子。官场上的事她虽然没经过,毕竟她懂事的时候冯家已经从上面退下来了,可是当年逼得全家几乎是逃命般逃到连家乡也不敢回的事她却是从小听娘讲的。当年房子来不及卖,东西来不及收拾,只求全家人能平安,结果太爷爷熬死了,爷爷累死了,小时候说起这个,爹和家里的叔叔都会掉泪,娘也会抱着她哭。
  可见那是多可怕的事。
  等她记事起家里仍是那副时时害怕哪天半夜就有人找上门的样子。爹和几个叔叔天天发愁的就是家里的钱不够送,东西人家不稀罕,或者哪怕送了也没用。只要有点什么大动静,哪怕是千里之外有人升了官,或者哪里换了个官,家里都会紧张好几天。会不会有人翻出来?会不会再提起来?
  做官除了风光,更多的是危险。可是她心里确实也有争一争的想法,她总是会想着,万一呢?要是万一敬宗有官运呢?他能行呢?冯家已经准备好了,有冯家帮忙,敬宗这条路会走得顺利得多。
  这个念头折磨着她,也同样折磨着吴老爷。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总是想着要给子孙挣下一大份家业,这一点上他比他爹做得更好,吴家在他手里变得更好了,更大了。虽然他有三个儿子,可是吴冯氏教得好,三兄弟一直非常和睦,他想,就算他和吴冯氏都不在了,有敬泰在,吴家还是会越来越好的。
  小时候他爹教给他一句话:人的命,天注定。有多少福寿都是老太爷定好的,人要是贪心,多享了不该享的福就要遭报应的。
  他只相信凭自己双手挣来的东西,天上掉金元宝这种好事他是不信的。他不是那种为了一点好处就能卖祖坟的人,他什么时候都记着自己后头还有一个家。这么些年,他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他从来没想过能靠着谁一口气飞上天。
  所以吴冯氏跟他说这个事的时候,他头一个想的就是:怎么找他吴家的儿子?冯家没儿子了?
  这是不可能的。吴冯氏出门前她大哥就有两个儿子了,一嫡一庶。这些年单她爹这一房,三个儿子都有孩子了,就连这次来送顾氏的冯四家里也有四个孩子,一个嫡子,三个庶女。再说敬宗的学问再好,那也是冯家送来的先生教的,送来的先生都这样,总不见得冯家现在的先生不如送过来的这个吧?至于天资,敬宗是他的儿子,他看着当然觉得好,可是凭良心上说,也不是什么七岁能文的天才。就是个一般孩子,懂事,知道上进,别的没了。
  冯家绝不缺孩子,更不会缺能往上送的去争那个好前程的孩子。
  那么为什么冯家大爷让冯四从吴家带一个走就难说了。
  吴老爷倒不是觉得冯家会害吴家,很可能是冯家大老爷觉得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带上吴家一个孩子不算什么,是客气的。
  另一头,他觉得吴家在冯家眼里,大概还是有点价值的。
  这些年他也明白了,虽然不知道冯家当年到底出了什么事,不过自从他们搬来后的这几十年里,是相当低调的。据吴老爷所知,冯家并没有在搬到这里后大肆添加什么家财,冯家人还是把目光更多的放在外头,而不是自己住的这个小地方。
  跟这样的冯家比,吴家自在得多。他吴大山买地卖地,从来不须小心在意或者避人耳目什么的。或者冯家就是看中这个了,吴家可以往外跑,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外头走动,比起冯家来不会有太多人看着,不会一看到就能想到冯家,然后想到冯家以前的事。
  想了几天,吴老爷觉得这个事,不妨等几年再看。冯家要用吴家,一是借着吴冯氏嫁进来这个由头,二就是要带走的敬宗了。娶个冯家的女儿回来跟送个自己的儿子过去,这对吴老爷来说完全是两回事。
  要是冯家真有这个心想拉敬宗一把,那就看过几年后冯家在这上头到底怎么样再说吧,那七老八十要考秀才当官的人还多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