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刺刀1937-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委座到汉口没有?”郑永悄悄的问了一声身边的随从。
  “已经到了。”
  郑永点了点头,还没有来得及吩咐些什么。就听汪精卫又在那说道:
  “常苏大捷,是我中国之大幸,民族之大幸,若没有这样辉煌地胜利。也许我们的首都已经沦陷,现在,就让我们用最热切的掌声欢迎郑永将军讲话!”
  掌声愈发地激烈了起来。
  郑永硬着头皮站到了扩音器前:
  “感谢你们的欢迎。我代表第三战区全体官兵谢谢你们!”
  掌声第三次响了起来,他向边上看了一眼。汪精卫也许是鼓掌最厉害地了。
  “我们是取得了胜利,但这并不是我个人,也不是一个第三战区的功劳。”
  郑永清了清嗓子:
  “我们要感谢的,是全国民众的支持,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断然无法取得这样地胜利,而这样的胜利。也是在委员长和政府地领导下所取得的他稍稍停顿了下,又向边上看了看,发现汪精卫的脸色变了一变:
  “也可以这么说,没有委员长和政府的领导,这样的大捷只是一种幻想。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一个坚决抗战的领袖,这将是领导我们不断赢得胜利,最后把倭寇全部赶出中国的第一个先决条件!”
  汪精卫的脸色愈发阴沉了,郑永悄悄松了口气。
  这话很快就会传到委员长耳朵里的,起码从目前看来自己应该能和汪精卫暂时摆脱干系了。
  “日军骄狂。是以必败。但要想取得抗战地全面胜利,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苦地过程。
  做为一直在前线与倭寇战斗的军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无论在武器装备还是军事素养上,日军都要超过我们,有的时候,我们是在拿十几个士兵的性命换一个日本人的性命。
  前线打得很惨,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牺牲或者负伤,每一次的战斗,都是用鲜血染红的,就在不久之前,我们还失去了一名优秀的军官……“
  现场一片静悄悄的,空中只有郑永的声音在那飘动:
  “当常苏之战结束后,我们阵亡了多少兄弟,甚至我们都不忍心统计。有的人,甚至在牺牲的时候还没有满二十岁。有的人,是一场场血战后幸存下来,但最后终究还是没有逃脱为国殉难的命运。
  他们死的心甘情愿,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而死的;但他们也一样死得不甘心,因为他们还没有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我们拿人命在和倭寇血战,但倭寇同样也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他们的第十六师团和国崎支队被完歼,这是倭寇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他们的师团长被杀,他们的支队长成了俘虏,这是他们永远无法洗刷的耻辱。
  战争还会继续,我们还会继续流血,但我可以发誓,我们每流的一滴血,都会让倭寇付出同样的代价!
  抗战会持续很久很久,也许连我也无法看到胜利的那一天,但我坚信,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
  国民政府万岁!国民革命军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当郑永最后一个字落下的时候,全场掌声、欢呼声、口号声不绝于耳,到处都在洋溢着民众热情澎湃的口号,到处都在响着中华民族的怒吼……
  只有汪精卫和他的部下们的脸色愈发变得阴沉起来。
  这个在演讲台上调动起了民众热情的将军,绝不是自己人,永远都不会站到他们的立场上。
  他也许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刚才说的那些话,只是他心里的真实想法表现在了这里而已。
  但他始终都是蒋介石的人,汪精卫相信无论自己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把这个声名赫赫的将军拉到自己这一方的。
  郑永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对着汪精卫微笑了一下,这个时候他发现汪精卫的笑是如此的尴尬……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三百十三章 中日关系
  “我们能打胜仗是意外的,而打败仗是必然的事!”
  从机场欢迎回来的汪精卫脸色看起来很不好看,他有些悻悻然地说道:
  “中日之间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场两场胜利就能够弥补的,郑永自己在机场也亲口承认了这点,那为什么还要继续打下去?
  所谓的常苏大捷,有很大的偶然成分在里面。日本人不熟悉我们,日本人不熟悉我们的作战方式。
  一旦日本人对我们高度重视起来了,你看看,你们看看,还能不能取得这样的胜利?日本人只要稍稍一发力,我们的整条战线就会彻底完蛋!“
  “现在应当全面停止和日本的军事行动,和日本人互相抱头痛哭,彻底忏悔和觉悟,实现中日和平与合作!”
  汪精卫的得力干将周佛海迅速接过了话题:
  “日本年钢产量近一千万吨,中国只不过十几万吨,大家说说,这仗还怎么打下去?和平救国,只有和平救国才是中国当下的唯一出路!”
  汪精卫沉默了一会:
  “我已经给蒋介石连续写了十几封信,详细阐述了中日双方的差距,告诉他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中国就要亡了,但蒋介石却并没有什么改变,这次他也来到了汉口,或者这将是一个当面劝说他的最好机会……”“这次的临时代表大会是个关键啊。周佛海感慨良多地说道:
  “要争取把党内地权利抓到自己的手里,这样才能将中国引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年初,蒋介石提出国民党中设立国防最高会议为全国最高决策机关。取代以前的最高决策机关中政会。
  国防最高会议地《组织条例》规定:
  国防最高会议主席由军委会委员长担任,副主席由中政会主席担任,蒋介石是军委会委员长,汪精卫是中政会主席。所以蒋介石自然出任主席,汪精卫出任副主席。
  而这次在武汉召开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已经准备继续修改党章重新确立国民党的领导体制。规定国民党设总裁一人,副总裁一人。
  总裁地位置归属。将会决定到这场政治斗争的最终胜利者。
  “这个,终究还得慢慢来,现在日本人那地和谈条件怎么样了?”汪精卫不紧不慢地问道。
  在第三战区与敌激战之时,通过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向中国方面送抵了日本讲和的条件:
  其一:内蒙成立自治政府;其二:华北非武装区域扩大,主权归南京政府。治安由中国警察维持;其三:上海非武装区域扩大,治安由国际警察管理……条件总共七条。
  听到汪精卫这么问。周佛海皱了下眉头:
  “本来这七条倒还没有什么,不过后来日本人又加了三天,也是今天才刚刚送抵的,你还是先看一下吧。”
  说着他把日本人新提出的三条要求一一告知了汪精卫:
  在华北、内蒙、华中的非武装地带设立特殊机构;承认满洲国;中国向日本赔偿战费。
  “这个,恐怕有些过分了吧……”汪精卫地眉头紧紧锁在了一起:
  “前面七条我们还可以尽力争取一下,但这三条,恐怕政府是断然不肯答应的。其实日本人也是心急了一些,先做到了七条,再做这三条,岂不是更加有把握吗?”
  “是啊。尤其是在政府取得了所谓地常苏大捷之后。”
  在一旁的林汉杰因为身份的问题。一直没有做声,这时终于找到了机会。急忙说道:
  “现在,日本一个师团被歼,政府和民众心气正高,全国上下都在指望着郑永再创奇迹,在这样的基础上,恐怕……”
  “奇迹?”
  汪精卫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
  “奇迹之所以被称为奇迹,那就是没有可复制性,郑永打了几次胜仗,但并不代表他的好运会一直这么下去。荒唐,实在是荒唐。”正在这时,他的秘书走了进来,在他耳边低低说了几句,汪精卫面色变了变:
  “好吧,今天就暂时说到这,大家也都累了,都先回去休息吧。”
  周佛海和林汉杰似乎从这话里听出了什么,互相看了一眼,暧昧地笑了一下……
  等到周佛海和林汉杰一离开,汪精卫迫不及待的来到了自己的书房,几步上前握住了一个中年男人的手,亲热无比地说道:
  “自从在日本分别以后,咱们有多久没有见面了啊……”
  “六年,整整六年了啊。”日本人今次红则像是无限感慨地说道:“我到现在还想着当初你去欧洲疗伤,途经日本地时候,我们一起谈论未来,谈论理想……”
  “是啊,是啊,一晃都已经六年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好像勾起了汪精卫地心思,他叹息着说道:
  “那时候在日本受到了很多日本朋友的款待,当然你也是地,心里一直非常感激,总想着将来要好好报答一番,但一直都没有机会,今次君,这次既然来了我这里,就一定要在这多呆上一段日子!”
  今次红则笑了一下:
  “当然,我会的,而且以后还会麻烦您很多事情。不过,这次来实在有些小小的问题,需要得到您的协助。”
  汪精卫点了点头。
  其实在日本地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今次红则的身份。这个名义上的丝绸商人,其实一直在为日本情报机关工作。
  这一次忽然出现在这里,只怕未必是来看自己的,和这次汉口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必然有关。
  果然。今次红则没有隐瞒什么,开口说道:
  “想来这次日本帝国对中国提出地停战条件您已经看到了,这完全是为了两国和平而提出来的。这也是我们政府最后的底线了。帝国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条件无法得到接受。那么,我们将会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一直到中国接受全部条件为止……”
  他看了一眼汪精卫,见他眉毛紧紧锁在了一起,笑了下:
  “中日两国间地差距我想您也看在眼里了。尽管之前我们遭遇到了小小的挫折,但着却更加激发起了日本军人地爱国热情。他们会坚定的把战争进行到底。到了那个时候,恐怕连我们的政府也无法控制。所以,还是请您和您的政府一定要多加考虑。”
  “我是我,政府是政府,我们之间的立场有着很严重地分歧。”
  汪精卫恨不得把自己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推得一干二净:
  “我多次给蒋介石写信,让他认真考虑中日两国之间地关系,但是非常遗憾,我的建议并没有被他采纳。甚至在很多事情上,我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今次红则微微笑着听他说完:
  “我能够理解您的苦衷,也完全能够理解您对日本的友谊。这次你们的全国临时代表大会召开。对您。对你们的国家来说,也许有着特别的意义。起码站在日本的立场上来说。我们完全赞同由您来领导中国。只有这样,中日两国才有和平谈判的前景。”
  汪精卫的眼睛亮了一下。
  今次红则地态度已经非常明了了,日本是支持他汪精卫地。
  尽管现在中日两国正在交战,但谁胜谁负大家心里想来都会有数,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促使日本坐在谈判桌前,那么,这个人的功劳绝对不会逊色于那些军人。
  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来说,简直可以当成“民族英雄”来看待。
  汪精卫竭力让自己从美梦中醒来,有些为难地说道:
  “我当然也希望看到这样地局面,但是胜算并不是很大。您知道,有很多人都被我们的委员长给蒙骗了,也被那些所谓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完全看不到中国现在面临的恶劣状况,所以……”“所以您可以努力去争取,即便失败了我们也帮您准备好了另一条路。”
  今次红则的笑意一点没有减弱,看到汪精卫带着几分迷茫的表情,他站了起来,缓缓走了几步:
  “比如说,组建另外一个政府。”
  汪精卫的身子明显抖动了一下。
  组建另一个政府?由自己来领导这个政府?今次红则的意思想来就是这个吧。
  这个政府必然是日本人愿意看到的,也必然会得到日本人的承认,但这对于自己和中国引发的后果会是什么?
  “我想想,我再好好想想……”
  汪精卫喃喃地说道。
  “请您不用着急,我想我们有的时间。”今次红则胸有成竹地说道:“我想,现在我和您都可以耐心等待着大会的最后结果,您胜了,那么一切的一切都好说,但是如果您不幸……那么起码还有一条光明的道路等待着您。”
  接着面色忽然一变:
  “当然,不管最后是什么结果,有一个人是帝国绝不能容忍的,他悍然对抗帝国军队,杀害我帝国军官,只要他还在的一天,中日两国之间就绝没有和平的可能。”
  汪精卫点了点头,他知道今次红则说的这个人是谁。
  郑永!
  这个人把日本人打疼了,也许是打怕了,他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只要他还存在的一天,日本人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在这个时候汪精卫居然有些佩服起郑永来。
  不管是什么人,能让日本人恨到这个份上,也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三百十四章 领袖
  “委座!”
  响亮的报告声里,郑永笔直地站在了委座的面前。
  “郑永,郑恒渊!”
  见到郑永进来,蒋介石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脸带笑容的走到了郑永的面前:
  “你很好,很好!”
  只有这五个字。
  郑永的身子纹丝不动,他知道委座下面还有话说。
  果然,蒋介石脸上的笑意愈发浓郁:
  “你虽然不是黄埔毕业的,但你一样是我的好学生,你身上的黄埔精神,绝不比那些正规黄埔毕业的学生差。”
  “谢谢委座!”郑永大声说道。
  “坐下,坐下说话。”
  蒋介石摆了摆手,看到郑永坐了下来,他微笑着说道:
  “我原本把南京和第三战区交给了你,本只指望按照你事先的军令状,能够坚守一年的话便对政府对整个抗战大业立下了功绩。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万万没有想到啊,你不但守住了,还歼灭了倭寇精锐的十六师团和国崎支队,这样的大捷,是之前任何人都无法想到的。
  照这么看来你说的保卫南京一年的话,还是有所隐藏的。军队里能打仗的军官有很多,但像你这样连续创造出奇迹的军官还是非常罕见的……“
  “委座。”
  生怕委座听了一些人的挑唆,会命令自己趁着这个时候反击,郑永急忙说道: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日军的综合实力还是远远强于我们的,目前的状况依旧只宜坚守,寻找合适时机会再行出击,予以倭寇痛击!”
  “很好,在取得大捷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这样清醒的头脑。这就是成为名将的先决条件。”
  蒋介石满意地点了点头:
  “听说你地太太在美国为了生了一个儿子,你又和家里人分别了那么长时间,想来思念得紧,恒渊啊,在这一点上。我是对不起你的……”
  郑永赶紧站起了身:
  “委座,郑永只是个军人,先有国家而后才有小家的道理。郑永还是清楚的。我的家人在美国衣食无忧,郑永没有什么可以担心地!”
  蒋介石又让他坐了下来:
  “是的。正因为我们亲戚,所以我才要把你派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打那些最艰苦地仗,我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蒋某人为了抗日。把自己的外甥女婿都给豁上了,把自己地外甥女都给赶到了国外。一切,都是为了能安心抗日!”
  郑永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