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说了一声:“会长!”。于是他立刻点了点头,心领神会。
用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既保住了CEO的面子,也使得CEO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
要想当个金牌秘书,就要做到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直言不讳。此外,要能够随时掌握上司的心情,找准进谏的恰当时机,这才是真正的金牌秘书。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Leadership是靠“给与”赢得的(1)
在大成公司工作了这么多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领导力(leadership)与职位、地位是没有关系的。所谓领导力,乃是指能够让大家齐心合力,同舟共济,从而创造出无限能量的能力。这样的人,无论是什么职位、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都能够领导。不光是高层才有领导力,底层的员工们也可能具备领导力。领导力,乃是人品、能力、处世能力的集合。所以,领导力一定要有人格魅力做后盾。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人格魅力的人,才能够发挥自己的领导力。
秘书的工作,其实概括起来就是把CEO的指示传达给下属,再把下属完成工作的情况汇报给CEO——这似乎是一种一对一的关系。但事实上,为了使公司的大小事务进行得井然有序,你会需要各个部门同事的帮助。
在同事和前辈、晚辈的鼎力相助下,事情也能够处理得更好。在公司里,能够获取大家帮助的人,总是比单打独斗的人要容易成功。
能够获取大家的帮助,这也是一种领导力。能力再出众,如果不具备这样的领导力,那也是匹夫之勇,难成大业。
要想成为金牌秘书,领导力必不可少。要想真正成为CEO的“贤内助”,光是整理资料、打打杂是远远不够的。要能够做到上至高层、下至基层,大小事务尽在掌握、成竹于胸。就算做不到这一点,至少也要随时掌握高层们的心思。如果只把自己当作一个小小的打杂的,那是无法真正满足CEO的“副官”的需求的。
领导力的基础,便是学会尊重所有相关人员的意见,将它们收集起来,再进行整合。不听取别人的意见而独断专行是不可行的。
人们对于没有体现自己的意见的事物,总是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为了消除大家的这种抵触情绪,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无论是采取正式的途径还是非正式的途径,要做出一种听取有关人员意见的姿态。
此外,无论是什么事情,总认为自己的意见最为正确是不可取的。对同一件事,大家经常会持有不同意见和见解。从计划阶段到最终的执行阶段,这期间需要不断地听取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
领导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所有的决定,都是要在合理的讨论、判断的基础下做出的。“合理”的判断不仅仅是领导力的重要内容,也是职场人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任何事情,只要做出的判断是合理的,那么就可以得到大家的支持,事情办起来也会更加顺利。
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如果不能客观合理地进行判断,而是采取主观主义的态度,很可能遭到其他人的反对。这也是CEO在处理问题时最常犯的错误之一。判断失误不仅仅可能使自己众叛亲离,还有可能导致事情无法圆满解决。
领导力还有一项重要内容 ,便是对于自己将要做下的决定,应该事先说服相关人员进行配合。就算是很合理的决定,但有时候下属们也不一定能够欣然接受。虽然自己作为上司,可以强迫、命令大家这么去做,但是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强迫的效果和大家心甘情愿进行配合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只有大家心甘情愿,事情才能办好。
比起公开的交流,一对一的私下交流往往能使领导力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人都是喜欢接近对自己有益的事物,相反,会远离对自己不利的事物。要想磨炼自己的领导力,就要熟知这个道理。要学会避开对对方不利的事物,寻找对对方有利的部分,从而诱使对方站到你这边来。
Leadership是靠“给与”赢得的(2)
给与给与再给与
在公司里,想要获得大家的帮助,首先要树立“信用”。信用主要是通过各种约定体现出来的。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自己的约定,一定要遵守。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大家的信任。
职场,是充满复杂利害关系的人聚集的地方。无论是与CEO之间的约定,还是与同事之间的约定,都要好好遵守。对于难以遵守的约定,一开始就不要答应对方;如果是因为中途出现了某些意外情况导致无法守约,那一定要老老实实地跟对方解释清楚,真诚地寻求对方的理解。首先是要守时,另外,与金钱有关的约定、业务上的约定也都要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一一遵守。
只有连小约定都能够遵守的人,才能够获得大家的信任,大家才愿意把大事托付给你。反过来,如果不守约,那么不管你人有多好,有多少优点,也无法得到大家的信任。
还有一点,那就是自己要做先向别人伸出援手的那个人,这样今后大家才会愿意帮助你。对于别人的事漠不关心,只顾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人,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人会来帮助你的。
当别人向你请教时,吝于赐教也是不对的。就算一些经验或是道理是自己花了很长时间才研究出来的,也要学会慷慨地与大家分享。并且在指导对方的时候决不可做出一副趾高气扬的傲慢样子,不然即使帮了对方的忙,对方也不会对你心存感激的。
奇怪的是,很多人对于一些举手之劳也很吝啬。去别的部门找一些资料的时候,明明有的资料他们也故意说没有;请教一些问题的时候也不正面回答,而是给出一些模棱两可的答案。每当看到这种人的时候,我心里就浮现出一个单词:小人。
领导力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得到的。只有无私、大方地将自己拥有的东西分享给大家,大家才愿意跟随你、听从你。人都是相对的,你对他好,他也会对你好。没必要对别人太吝啬,这样别人也会对你吝啬的。
老人们有句老生常谈:“握紧拳头的时候,幸福进不去;摊开手掌,你才得到新的东西。”现代人越来越人情淡薄,与大家越来越不喜欢“分享”大有关系。大家总是搞不清“舍”与“得”的关系,其实,没有“舍”,又哪里来的“得”呢?
有一个关于佛祖的故事,讲的是有个人找到释迦牟尼,与他进行了如下的谈话。
“我无论做什么,总是一事无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你不肯对别人施与。”
“我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啊,还有什么拿来给别人呢?”
“非也。即使你身无分文,也有七样东西可以施与别人。一者乃和颜施,即用和善热情的表情面对他人。二者乃言施,即用语言来爱他人、安慰他人、称赞他人、鼓励他人、温暖他人。三者乃心施,即敞开心扉,诚恳待人。四者乃眼施,即对他人施以善意的眼神。五者乃身施,即身体力行地帮助他人,比如帮别人提行李。六者乃座施,即向他人让座。
七者乃察施,即善于观察对方的内心,从而给予对方需要的帮助。你若是能行此七施,养成习惯,那么幸福自会来寻你的。”
这便是释迦牟尼“无财七施”的教诲。即使身无分文,可以施与对方的东西也是如此之多。其实要拥有领导力一点也不难,施与施与再施与,不知不觉间,你就会越来越有领导力,大家就越来越信任你,听你的话。大家也试试看吧!
把上司的家人当作自己的家人
1979年,我刚进公司的时候,金英大常务的夫人因为连着三年每年生一个孩子,又要照顾公公婆婆,有些力不从心,精神头也变差了。有一次,夫人有事要用公司的车,于是小心翼翼地向常务请示,得到许可后才用的。
作为大企业常务的长儿媳妇,还为常务家生了三个儿子,用一下公司的车,本来不算什么还需要看别人眼色的事情,但夫人还是如此谨慎。也许就是因为这些细节,已经故去的金寿根名誉会长生前才会对他这个长儿媳妇如此喜爱有加吧。
时光飞逝,转眼间,当日的儿媳,现在也已成了婆婆,当了奶奶了。有一天,会长开完会后对我说道:“对了,今天该让司机把车开到我家去的,一下子忘了。沈夫人,赶紧让司机把车开过去,不会太晚了吧?”
我笑道:“已经让司机开过去了。夫人说中午要订餐厅,让我把车叫过去了。”会长也笑了:“咱媳妇变了不少呢,呵呵。”
夫人和我,既是上司的夫人,又是丈夫的朋友,关系可谓真不一般,而我们的友情,也是格外深厚。夫人一般还是叫我“沈夫人”,当她偶尔来公司的时候,我们便会在一起谈论起谁的孙子又长高啦之类的主妇话题。夫人比我小七岁,但也许是因为她当了这么多年的大家庭的长儿媳妇,在待人接物、照顾人方面都看不出与我有什么差距,言谈举止非常得体。
我干秘书干久了之后,与会长的家人们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密起来。丈夫还在世的时候,我们经常和他们夫妻二人一起吃晚饭。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因为会长是丈夫的好朋友,所以我对会长的家人也是格外关心。对于会长家的三个儿子,我也是看着他们长大、上学、结婚的。
虽然职场是工作的地方,但在职场内只埋头工作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秘书,经常需要参与一些业务之外的活动。这些业务之外的活动,有时候比起业务本身还要重要。业务之外的活动一般都是一些私事。有可能是陪上司去玩,也可能是上司家里的一些事情。对于这些事情,秘书应该欣然接受。虽然秘书应该遵守公私分明的原则,但有的时候也是需要变通的,不然就不算一个称职的秘书。
私事的忙,一定要帮
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从前一个在市政府担任要职的课长的。据说虽然市长已经换了好几任,但那个课长的位子却一直不曾受到影响。其他人对此就很不解,因为这个课长无论是从能力还是资历上来看都相当一般,但不知为什么却总能保住自己的位子。
秘诀其实很简单。课长的夫人,不仅性格很好,还做得一手好菜。每次新市长一上任,课长夫人就能很快与市长夫人成为好姐妹。于是乎,但凡市长在家中设宴,总少不了要请课长夫人前去帮忙。
在这个公私分明的时代,这个故事可能会与现在的世俗观念格格不入。然而在旧时,这样的事情是司空见惯的。比如,过节的时候,大家都会到CEO的家里去祝贺、拜年,以此来增进两家人的关系。虽然到了现代社会,这种风俗已经渐渐消失了,但在韩国社会,这些礼尚往来的活动的作用,却不可小觑。
如果上司让你帮他做一些私事,当秘书的应该欣然接受。特别是,当这件事是上司家人的事情的时候,不应推托。上司能让秘书参与到自己家里的事情,说明他非常信任你。你应该将这件事当作进一步获取信任的好机会,好好把握。
要把上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处理——这里的“上司的事情”,包括上司家人的事情。要努力和上司的家人搞好关系,协助忙碌的上司照顾好家人,这样的话,上司对你的信赖也会越来越深的。
……
安排整理乃是为上司挤出更多时间的重要技能
这些资料的整理、归纳、传达、回复,需要做得又快又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具备将那些没什么用处或者没什么价值的资料筛选排除的能力,我和会长估计早就累趴下了。
“安排整理”也是一种能力——即统筹能力。整理能力,不是手艺活,而是脑力活。要想把“安排整理”做好,就需要具备判断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不重要的能力。
要想解决问题,就需要能够抛开不重要的分支,直面问题的核心,这样的能力便是“整理能力”。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办事的时候总是不能把握重点,而在不必要的细节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整理能力的关键是判断力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时间,统筹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要想达到既有资源的最合理利用,就需要把所有的设备、资料都准备好,随时待命。比如文件,如果事先没有整理好,东扔西扔,那么到需要用的时候往往会找来找去找不着——这乃是时间浪费的元凶。
要养成一个习惯,处理重要的事情时,要经常清除不必要的相关文件、资料,这样等你想找需要的资料时,才能够立刻找到。不用的资料,赶紧拿出来,扔掉或是放进碎纸机。
打开有的人的抽屉,会发现里面乱得一团糟,重要的东西和杂物揉在一堆,根本分不清楚。而有的人,抽屉总是整理得井然有序,需要用什么东西的时候,一打开抽屉就能找着。平时多花点时间来整理,关键时刻便可以少费点时间手忙脚乱。
从一个人的抽屉就可以看出他的其他东西的状态。抽屉里脏兮兮的人,他的口袋里、提包里、桌子、西服也一定是脏兮兮的。
相反,抽屉整理得井井有条的人,他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一定是井然有序的。无论是书桌还是抽屉,一定都整理得干干净净、像模像样——从这些,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魄力、有判断力的人,任何时候,他都能够立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虽然不少人都认为,所谓“整理”这样的事情,应该交给秘书去办,当社长或是干部的,不需要具备什么“整理能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整理能力”乃是对CEO等管理层来说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如果不能将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事物进行很好的“整理”,那么还怎么能够做出理智而清晰的判断,还如何静下心来思考,还怎样想出新的idea?
金会长会什么时候下班,看看他的桌子就知道了。如果桌上只剩下那台电话机,那他就是要下班了。如果桌上堆满了文件,今天看不完了,那他也一定会把这些文件收好了才走。
又比如,假如他下午2点要出去开会,而在出去之前他已经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了的话,那就表示他下午不会回来了。
每当他要出差时,总是把自己的办公室搞得“家徒四壁”一般。桌子上干干净净,一页文件、一张便条都找不到。
有一次,我看着空空如也,只有一台电话机的桌子,忍不住对会长说道:“您这也收拾得太彻底了吧!”,他答:“事儿都处理完了,桌子不清干净干嘛?”的确,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每次要出远门时,他总是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这才安安心心地走,免得心里老惦记着什么事,出差也不踏实。
速度乃是审批的生命线
还有一点,会长在审批文件时,从不拖拖拉拉。审批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速决”。凡是已经审批好的文件,决不会在秘书室有丝毫的停留,而是会立刻交到相关负责人的手中,或是立刻电话通知对方审批的结果。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果遇到报告内容不够翔实,或是层次不明、内容混乱,无法做出决策的情况,会长就会批示“重新整理”“点明重点”“加以补充”,然后把报告交回给负责人。而我,则会将会长的这些批示一一记录下来,然后随时与相关负责人确认进展情况。
如果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导致会长对某件事悬而未决,那我便会记录下未决的原因和会长的进一步指示。如果遇到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