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太子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太子妃-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弦也笑了起来,“父亲要知道我如此无礼,一定会大大训斥我的。”
  “你不说我不说,他怎么会知道?”萧卷虽然在笑,却带了几分认真,“朱弦,你可不要告诉你父亲,那个女子就是蓝熙之。他就是猜到,你也不要告诉他。”
  “哦?”
  “因为,蓝熙之已经是我萧卷的妻子,而不是皇帝的皇后。我不希望朝臣来干预此事。”
  蓝熙之已经是我萧卷的妻子,不是皇帝的皇后!
  朱弦仔细想着这句话,好一会儿才道:“我父亲有一番话要我说给皇上,我今天不说,估计改天他还是会亲自进言的。”
  “什么事情?你说吧。”
  “我父亲希望您多纳妃嫔,多为皇家育养子嗣。他一直关心皇家子孙的兴旺与否,他认为这是国之大事和根本。”
  萧卷大笑道:“朱弦,如果连我喜不喜欢某个女子这种事情,都得完全听从臣下的劝谏,人生就实在太无趣了。” 
                  
第二十章凤印和皇后绶册(4)
  “臣也是这样认为的。”朱弦真心地颌首认同,转而道:“我父亲还准备向您推荐一名道士。”
  “哦?”
  “就是曾给李妃娘娘看过相的那名道士。”
  本朝渡江立国,先帝再无旁枝亲族,因此很想多育子嗣。不曾想,皇后生下萧卷后就别无所出,其他妃嫔生的又全是女儿。谢妃受宠多年也只得一子,因此先帝不免有些着急。
  一次,一个近臣向先帝推荐了一名道士。这名道士善于相术,在先帝的后宫看遍一众妃嫔却大摇其头,说并无一人有宜男相。就在先帝大失所望之时,道士忽然指着远处的一个女子喜道:“有了,有了。”
  众妃嫔窃笑,“昆仑婢也要发达了?”
  原来,这个被指的女子姓李,是浣衣局的粗使宫女,因为身高体壮,面色黝黑,被宫人称为“昆仑婢”。先帝见她容貌粗陋,心里怏怏不喜,但是念及她的“宜男相”,还是不得不让她侍寝。没想到,这昆仑婢只侍寝三日,就怀上了龙胎,十月后生下一子。先帝大喜过往,将她封为妃,又召她侍寝。次年,她又产下一子。这二子,便是萧卷现存的两个弟弟,其中的大弟弟已经被封为了“皇太弟”。
  朱涛见萧卷以守孝为由,不立后不选秀,便动了心思,希望他可以在宫里现成的宫女中挑选一些能育养的。如此一来,也能不违背“守孝”之举。
  萧卷自然是知道“昆仑婢”这个典故的,见朱涛居然想到为自己推荐道士,有些哭笑不得。此时,朱弦低声道:“只怕我父亲还会向您进谏的。”
  朱涛是两朝元老,忠心耿耿,他的劝谏不可不理。萧卷道:“我倒要想个理由应付一下了。”
  冬日的天气黑得早,才到傍晚,书房里已经点上了两盏明灯。
  蓝熙之从书桌后直起身子,揉揉眼睛。背后一双温柔的手搭在了她的肩上,“熙之,辛苦了。”
  蓝熙之看看面前自己批阅好的大批奏折,笑道:“萧卷,简单的我都处理完了,只有三项非常重要的大事要你定夺。”
  萧卷看向那早已挑选出来的3本奏折,奏折旁边有一张小纸条。他正要细看,蓝熙之伸手拿过纸条,“呵呵,这是我的意见,不能影响了你的独立判断。等你做了决定,再看看我这个有没有参考价值。”
  “好啊,熙之真是越来越细心了。”
  这三件事情都很重要,萧卷仔细看了奏折,思虑好一会儿才批示下去。蓝熙之接过一看,嚷嚷起来,“萧卷,我都没有想到应该这样处理呢。唉,我为什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唉,难道我真的没有你聪明么?”
  萧卷听她唧唧呱呱地唉声叹气,拉住她的手,“我只是做这种事情做久了比你有经验而已,你要再磨练一段时间,肯定会比我做得更好的,因为你更了解民间疾苦。”
  “嗯,我要再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比你更好。”她忽然笑了起来,“萧卷,我这样算不算后宫干政?你要小心哦,有一天我会篡你的位的。”
  “呵呵,熙之想当女皇帝么?”
  “你要是能活一百岁,我就可以考虑当来玩玩。否则,我才不喜欢做这种劳心劳力的事情呢。”
  “那我就活一百岁好了。”
  他话音未落,却咳嗽起来。嘴角,又渗出细细的血丝。
  蓝熙之伸手为他轻轻擦掉那丝血痕,轻轻抱住他的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起身关了门窗,去火炉边倒了杯热茶给他,又找了一些薰香点燃。在读书台的时候,她就知道萧卷喜欢那种淡淡的薰香。趁萧卷饮茶的时候,她拉了两张大大的虎皮铺在厚厚的地毯上,伸手摸摸,感觉特别柔软舒适,转身扶了萧卷,“萧卷,好疲倦,我们先躺下吧。”
  “好的,熙之。”
  旁边的火炉燃烧得正旺,虎皮又是如此柔软,弥漫开来的淡淡的薰香让人昏昏欲睡。
  萧卷看她的眼睛微闭,低声道:“熙之,我再看一些奏折,你先睡吧。” 
                  
第二十章凤印和皇后绶册(5)
  “唔,是好困哦。”
  萧卷长期在书房批阅奏折,书房里便安置了宽大舒适的睡榻,他伸手轻轻抱她,“熙之,到床上去睡吧。”
  萧卷的手刚抱住她的肩,她反手抱住萧卷,整个人贴在他的怀里,闭着眼睛嘟囔道:“我不想动了,就在这里躺一会儿吧,你也躺一会儿。”
  萧卷摸摸她有些淡淡暗影的眼圈,“最近积压的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你明天休息一天吧。”
  “好啊,你早点回来陪我吧,我等着你……”她口里嘟囔着,眼睛已经完全闭上了,不一会儿,就已沉沉睡去。
  萧卷将她的头往自己身边移移,让她在自己怀里躺得更加舒适,许久,才轻叹一声,“一旦做了孤家寡人,身边就再无可信之人。熙之,如今已全靠你替我分担了。如果连我在这世界上最信任最亲近的人都不能‘专宠’,这皇帝做来又还有什么意义?!” 
                  
第二十一章诛灭天子取大位(1)
  积压的政事处理完毕,今天,萧卷很早就退朝回来了。
  蓝熙之正在花园里闲逛,见萧卷走来,蹑手蹑脚地绕到他身后,还没开口,只听得萧卷道:“熙之,你想吓我么?呵呵。”
  蓝熙之还没回答,忽然听得一声童稚的声音,“皇兄。”
  只见两个粉妆玉琢般的小孩儿正向小亭走来,在他们身后,跟着一名盛装的妃子和几个宫人。那盛装的女人正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李妃。
  只见这个女人虽然盛装,却五大三粗,面皮黑麻麻的,虽不算十分丑陋,但是要论姿色,那是一分也没有。蓝熙之立刻猜出此人正是母凭子贵却从未得宠的“昆仑婢”李妃。李妃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是她的两个孩儿倒都玉雪可爱。
  两个小孩儿并不惧怕这个自来和蔼的大哥,不慌不忙地向他行大礼,萧卷一手拉住一人的手,温和道:“你们私下里就叫我大哥,不用叫皇兄。”
  两人齐声道:“为什么?”
  “因为叫大哥比较亲切。”
  “哦。”
  两人眼珠骨碌碌地转向蓝熙之,皇太弟道:“大哥,她是谁?”
  萧卷微笑起来,“不能叫‘她’,要叫大嫂,快向大嫂行礼。”
  两个小孩儿狐疑地看着蓝熙之,还是乖乖地行礼。
  两人行礼完毕,萧卷拉着两个弟弟的手,郑重其事地道:“你们都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情况下,你们都要听大嫂的话。见大嫂如见我。”
  二人从未见过大哥如此神情,皇太弟猛力点点头,小弟弟却怯生生地看看蓝熙之,然后也猛力点头。
  蓝熙之笑起来,她从来不曾有过兄弟姐妹,也没和小孩儿相处过,她好奇地看着这两个小孩儿,也不知道该如何招呼,呵呵笑几声,道:“哎,改天我给你们画幅画儿。”
  二人又齐声道:“谢谢大嫂!”
  两人的声音如此之大,听得蓝熙之脸红了一下。
  李妃出身寒微,容貌粗陋,也不善言辞,先帝在世时从不得宠,自来谨小慎微。先帝驾崩前,宠妃谢妃已经因为幼子早夭悲伤过度,也不幸病逝。饶是如此,李妃仍未得宠。先帝驾崩后,李妃更是每天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新帝继位后自己母子的命运又会如何变迁。她万万没想到大儿子很快被立为皇太弟,又得朱太尉教授辅助,母子地位可算确保,因此对萧卷自是感恩戴德。
  她看看萧卷,又看看蓝熙之,虽然是第一次见到蓝熙之,不过见她和萧卷如此亲密,估计她正是宫人传闻被新帝专宠的女子。可是,这个女子却没有任何名分。她心里狐疑,又不敢过问,怕触怒新帝。如今,听得新帝竟然吩咐弟弟们叫她“大嫂”,不禁更是吃惊,又连看蓝熙之几眼。
  她出自寒门,知道“大嫂”这个名词代表着什么,再加上那句“见大嫂如见我”的叮嘱,如此郑重其事地说来,显然比“皇后”二字更亲密更有份量得多。
  皇太弟眼珠骨碌转动,“大哥,大嫂是不是就是皇后啊?”
  这话也是李妃自己想知道的,因此见儿子好奇地问,也不阻止,暗地里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萧卷微笑着拍拍弟弟的头,“大嫂就是大嫂,不是皇后。她跟皇宫没有关系,你要记住,可千万别忘记了。”
  皇太弟认真地点点头,“大哥,我记住了。”
  “乖,你们去玩耍吧。”
  “是。”
  李妃听了这话,更是惊讶,不过暗暗地松了口气。蓝熙之也早已看出这个胆小慎微的妇人并非什么狠角色,微笑着向她点点头。
  李妃见状,也赶紧点头回礼,却不敢多说什么,只招呼两个儿子,“走吧,不要再打搅皇兄了。”
  “是。”
  两个小孩儿立刻齐声应答,跟着母亲走了。
  直到三人走远,萧卷才收回视线,看着蓝熙之,轻叹一声,“以前,我很少和弟弟们亲近。”
  “是你们年龄相差太大了吧。” 
                  
第二十一章诛灭天子取大位(2)
  “不是年龄的原因。在皇宫里,人与人之间总是防备着彼此的算计,兄弟之间更是如此。即便你没存这个心思,但是因为不同母亲,也总是隔阂着。”
  “谁叫皇帝娶那么多妃子,生那么多儿子?妃子人人要争宠,儿子人人要争着当太子当皇帝。正所谓:老婆多是害,儿子多是祸。其实,当皇帝有多少好?我可是见识了,每天那么早就要早朝,晚上要加紧批阅奏章,纵使权倾天下、财富如山又能享受多少?山珍海味摆在面前又能吃下多少?整天劳心劳力,结果还不是要改朝换代。做皇帝嘛,惟一的好处就是天下美女尽归我占有……”她转动眼珠,“可是,萧卷,你的这点惟一的好处也被我剥夺了,呵呵。”
  “美女成群,又能占有多少?一个男人的体力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萧卷顺着她的口吻补充下去,“熙之此举是救我于水火之中,免得我被一众美女轮番蹂躏,哈哈哈。”
  “嘿嘿,难道不是这样么?你想想,后宫佳丽三千,这些人又没什么事情可作,生活的惟一乐趣就是等待皇帝的临幸。这不只是皇帝的权利,更是皇帝的义务,皇帝若要一一临幸,多少年才能轮流一遍?这样,就不是皇帝临幸谁谁谁的问题了,而是皇帝在被轮番蹂躏,对吧?”
  “对对对,正是如此!哈哈哈……”
  两人正说笑间,一名老宦官走来,低声道:“皇上,朱敦派人送来奏折。”
  “立刻呈上。”
  “是。”
  朱敦的奏折写得不长,语气也很客气,蓝熙之又细看了一遍,才道:“朱敦这是怕你对他不利,要你召他入朝呢。”
  “好,那我就召他入朝。”
  萧卷说完,不假思索提笔就写。这些日子以来,他和蓝熙之多次分析过朱敦可能要采取的措施,也想了不少应对的方法,如今见他果然来信,两人便按照预先的想法做出回应。
  不一会儿,萧卷就写好了诏书。蓝熙之通读后,笑道:“萧卷,我来给你誊一遍。”
  “好,熙之,你来。”
  蓝熙之提笔,暗暗运劲,不一会儿,诏书重新抄好。萧卷细看,完全是自己的“手迹”,不过字迹更劲道十足,如龙蛇运威。
  “呵呵,萧卷,你看我模仿的功力高不高?”
  “何止是高,简直是神了,连我自己都辨别不出来真假了。只是我身体不好,写字难免势弱了一些。”萧卷笑道:“熙之,还是你细心。如今,朱敦见了这诏书,多少会有些忌惮的。”
  朱敦帐下招募有不少文人术士,其中一些人善于通过字迹判断皇帝的身体情况。蓝熙之此举,正是要告诉朱敦,皇帝身体好着呢。
  “既然朱敦野心不死,我们这次务必要彻底断绝他的野心,否则后患无穷。”
  “萧卷,无论你怎么做,我总是支持你就是了。”
  青州大将军府邸。
  加急送来的诏书刚刚抵达。
  朱敦接了诏书,细看几遍,认得正是新帝的亲笔。自己提出回朝,新帝竟然如此痛快地答应,朱敦心里倒有些惊疑。他知道新帝素有远略,还是太子时就在读书台广揽贤才,登基后更是大肆启用一批近臣和寒门士人,种种举措大胜先帝在世之时。
  这份诏书写得如此有恃无恐,莫非新帝已经早有准备?
  他急招一众幕僚,“各位,你们有什么看法?”
  师爷钱凤道:“新帝身子一直不好,估计也撑不了多久。他无子嗣,两个弟弟也年幼,大将军要早做决断。”
  另一谋士道:“新帝可不比先帝,素来决断,手下能人辈出,大将军万万不可大意。”
  “不是传闻新帝久病不治么?他再能干又能如何?”
  “从他登基到现在,可没看出久病不治的迹象。”
  很快,争论的焦点就集中到了新帝是否“病弱不治”的问题上了。朱敦本人也最是关心这个问题,但是,他在宫中安插的眼线早已被新帝不动声色地拔除,而且新帝的起居饮食基本上出自读书台时就跟随他的一众侍卫仆从,御医则是对他忠心不二的葛洪,实在探听不出什么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