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上心中的巅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攀上心中的巅峰-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里有个老小孩
  我的母亲今年已经九十岁了。
  她的房间就在我卧室的隔壁,虽然我常为写作熬夜,但是往往一大早就被她的响声惊醒。
  她绑着一双小脚,用脚跟走路本来就重,加上一支铝制的拐杖,走在浴室的大理石地上,更是叮叮咚咚作响。
  今天一早,我又被她在浴室里忙碌的声音吵醒,我跳下床,走出卧室,很想跟她不高兴,但见到她在洗裤子的背影,我又退了回来。
  我知道她昨夜因为咳嗽,又尿失禁,弄湿了裤子;她要面子,不愿我们知道,也就都自己偷偷把*洗掉。
  院子里的凉椅上常挂着她的*,一有朋友来访,我就得急着为她收。
  谁拔了我的花?
  近午,我走进后花园,去探视我刚发芽的“粉蝶花苗”,吓一跳,花苗全不见了,却看到不远的草坪边上,堆着许多小东西——我的花苗。
  我的老母走了过来,得意地说:“我把杂草都拔了。”
  我气坏了,对她喊:“那不是杂草,是我新种的花。”但接着想想,她也是好心,就拍拍她,放缓语气:“还好,你是连根拔的,我还能种回去。”
  看我一棵一棵地种,老人家提了半壶水来,还喃喃自语:“管闲事,管错了。”又笑笑说,“快跑,快跑,闯祸了。”
  看她匆匆走开的背影,像又缩小了几寸,加上微胖的身材、一颠一颠的脚步,真像个孩子。
  谁摘了我的果?
  午餐桌上,我对妻说:“老娘不简单,把我种的花苗拔得一棵也不剩。九十岁了,还能蹲,真不容易。”
  “她把你的黄瓜也摘了。”妻指指料理台。果然,一排三根,长长短短地躺在那儿。
  “天哪!你怎么摘了我的黄瓜?”我问老人家。
  “不摘,就老了。你摘了,就算今儿不吃,也不会老。”她倒有她的道理。
  “可是这根才那么小。”我拿起一根不过四寸长的问她。
  “长得不直,不好看,摘了算了。”
  我看了看瓜柄,不是用剪刀剪的,但是挺整齐。显然她是用指甲掐的,有些佩服她,这么老,手指还那么有力。
  她要觉得自己有用
  每天不到中午十二点,她就会喊饿,急着先吃。吃完又等在桌边,看我才放下筷子,就把碗抢去洗。
  好几次,我还没吃完,才一转头,碗已经不见了。
  她端盘碗的动作有些惊险,但是我们总会一边帮她拿“大件”,一边多多少少,还留两只碗,由她端。
  家里有洗碗机,而且天天用。虽然常叮嘱老人,不要手洗了。她还是坚持洗一遍。
  “又费水、又费洗碗精、又费体力。”我和妻常私下说,可是我们不去阻止,知道这样能使她觉得自己有用。
  有一天,听她跟朋友抱怨:“九十了,还得站着洗碗。”
  我想过去说她。却想想,那正是她表示自己有能力的一种方法,也便装作没听见。
  她很孤独
  三点半,孙女放学了。老人跟前跟后地问“学校好不好?同学好不好?”
  孙女答,她却听不见。连小丫头做功课,还紧跟着问那几个问题。
  “奶奶打扰我,”孙女说,“我要锁门了。”
  “不,”妻说,“奶奶关心你,疼你。”
  “她一天不见你,想你。”我说。
  她听不清楚
  作完功课,小丫头要去溜冰。
  看她往外走,奶奶追着问:“你去哪儿?”
  “溜冰!”
  “有病?”奶奶吓一跳,伸手去摸,“没发烧啊!”
  “溜冰!”小丫头又说一次。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谈敬老(2)
“救命?”奶奶更紧张了,跑来问我。
  我笑弯了腰,大声对着她的助听器喊:“溜冰!”
  老人开心了,笑嘻嘻地说:“噢!溜冰啊!我也去。”
  我们知道她走得慢,溜冰场又冷,可是看她兴致勃勃,只好等着。
  “奶奶好慢,已经迟了。”小丫头有些抱怨。
  “她看你会溜冰,得意,所以要去看。”我说。
  她总说死
  从溜冰场回来,老人一边在我的扶持下,从车房上楼梯,一边说:“人老了,就该死。”
  我很不爱听这种话,想说她两句“人能活到九十岁,真该谢谢天。”又想,这已经是她的口头禅,便罢了。
  可不是吗?只见她一边脱鞋,一边对孙女说:“你真棒,奶奶要活一百,看你参加世界比赛,拿第一。”
  她会偷吃
  因为溜冰,没时间做饭,便去附近的餐馆。
  老人有胆结石,不能吃蛋黄、不能吃油炸。偏偏她的筷子又准又快,才坐下,就夹起一块餐馆送的油炸小点心,往嘴里送。
  我更快,把她拦下了。
  “你们看!你们看!”老人对着四周喊,“我儿子不让我吃。”
  “她有胆结石,不能吃炸的。”我赶紧向邻桌的人解释。
  大家都笑笑,说:“好可爱的老太太。”
  她是不是还有明天?
  回家,点亮花窗前的灯,发现今天晚上要开昙花,有几朵已经微微绽开。
  “今儿开昙花。”我对母亲喊。
  “我讨厌昙花,专等我睡觉了才开。”老人家举起拐杖,指了指昙花说:“没情调!”
  昙花开时,我去敲她的门。没应,推开门,老人家已睡了。我站在床前细细地看了看,看她胸部有没有起伏。
  常有这样的惊恐,老人一睡,就不起了。也总有一种欣喜,夜里听见她的脚步。
  偷偷为她掩上门,却听里面问:“什么事?”
  她虽然耳朵不好,却能感觉地板的震动,我有些高兴,觉得她还不老,反应还不错。对她说:“昙花开了,看不看?”
  “看!”老人想了两秒钟,坐起身,“不看白不看,只怕明天看不到了。”
  年老是条不归路
  各位年轻朋友,你知道我为什么说这段真实故事给你听吗?
  我不是要告诉你,我对老人怎么好。而是要跟你说,我可能和你一样,会觉得老人吵、老人慢、老人臊、老人麻烦、老人闯祸、老人“鸡同鸭讲”,常听拧我们的话,老人爱讲反话,会令我们不高兴。
  但是,只要他们还能走、能说、能伸着耳朵听到、猜到,甚至能被叫醒,不就表示他们还能多陪我们一天吗?
  年老是一条不归路!
  每个人都会走上去,一去不回头。
  如果你想想有一天自己也会老,老得不太能动,天天躲在自己的小屋里,没人理;出去找儿孙,儿孙又嫌烦,你会不会伤心?
  你有没有想过,那老人也曾年轻,抱你、抚你、育你,牵你上学、为你背书包,或是彻夜守在你的病床前。
  他老了,你大了;他慢了,你快了。他没想离开你,你却愈来愈离开他;他想拉住你,你却给他白眼。
  只是,当有一天,你真再也叫不醒他。袭上你心头的,会不会是往日的甜蜜、他对你的好,以及你的愧疚与遗憾?
  有老人,是我们的福
  各位年轻朋友!
  在大陆,我总看见老人骑着的单车前面,有个木头箱子,里面坐个胖胖的娃娃。
  在台湾,我总看见老人坐在街边,神情紧张地盯着不远处的孩子看,孩子才走开一点,老人便追过去。
  在每个地方为读者签名时,都见到老人家背着一大袋书,气喘吁吁地一本本请我签,说因为孙子孙女考试,由他老远赶来。
  但是,我也处处看到有孩子对那呵护他们的老人不礼貌。他们吼、叫、喊、骂,好像老人欠他们的。
  所以我写了这篇东西,希望你在我的老母身上,也能见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公公、婆婆。
  希望你也能参考我,在怨他们的坏之前,先想想他们的好。
  希望你能认为家里有个老人,是一种光荣,是一家的福气。
   txt小说上传分享

谈时间
当你要别人尊重你的时间之前,
  你先得尊重别人的时间,
  而当你不守时,不仅是你自己的问题,
  也将连带地造成别人不守时。
  坐在时光上
  让我说几个真实的故事——
  梁实秋的幽默
  二十多年前,当旅居海外十几年的名作家梁实秋刚回到台北的时候,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请他吃饭。
  梁实秋是有名的“早起早睡的人”,晚上八点睡觉,天不亮,四点就起来写作。偏偏那些朋友都是夜猫子,每天请他深夜十二点吃消夜了。
  梁实秋连吃几顿,受不了了,想出个好法子,对大家宣布:“谁请我吃消夜,我就回请他吃早点。”
  一班老朋友全怔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起来,从此再也没人敢请梁实秋吃消夜。
  “随时恭候”与“准时候驾”
  有位美国朋友,想找台湾的印刷厂帮他印一批东西,又听说印刷厂的生意多,有季节性,常会拖工,不按时交件,于是请我介绍几家可靠的。
  “我也没把握。”我写了三个厂家的名字给他,说,“你还是自己观察吧!”
  不久,他回美国,已经找到合作的伙伴。我好奇地问他:“你才去这么几天,怎么就决定了呢?”
  “这简单!”他笑笑,“其中两家都在电话里对我说‘随时恭候’,只有一家,先要我等他查本子,再对我说‘下午三点十五分’。附带加一句‘不知道谈到四点钟,时间够不够?不够可以另外约’。我就决定了那一家。”
  不准时下课的老师
  我在美国大学教书的第一学期结束,为了解学生们的想法,特别跟学生讨论,请大家对我提出批评。
  “教授,你教得很好,也很酷。”有个学生说。他停了一下,又笑笑:“唯一不酷的是,你常在每堂课一开始时等那些迟到的同学,又常在下课时延长时间。”
  我一惊,不解地问他:“你不是也曾经迟几分钟进来吗?我是好心地等;至于延长时间,是我卖力,希望多教你们一点,有什么不对呢?”
  居然全体学生都叫了起来:“不对!”
  然后有个学生补充说:“谁迟到,是他不尊重别人的时间,你当然不必尊重他;至于下课,我们知道你是好心,要多教一点,可是我们下面还有其他的事,你这样一延,就造成我们迟到。”
  尊重别人的时间
  以上三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它告诉我们——
  当你要别人尊重你的时间之前,你先得尊重别人的时间,而当你不守时,不仅是你自己的问题,也将连带造成别人的不守时。
  只有尊重别人时间,也掌握自己时间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旅美近二十年,我也渐渐学会对时间的尊重。
  我知道跟别人约,如果是晚上七点,最好准七点到达,即使抓不准,宁可晚一点点,也不能因为提早半小时到,就擅自敲门进去。
  道理很简单,说不定他还在铺桌布、扫地或洗澡,你早到,会使他手足无措,比迟到还失礼。
  所以当我开派对的时候,常见门前停满车子,每辆车里都坐着朋友,大家全不下来,直到时间到,才一起下车,按铃进来。
  尊重自己的时间
  我也学会怎样用尊重对方时间的方法,来要求对方尊重我。
  譬如有个裱画店,以“拖”闻名。我去裱画之前,一定先打电话约,说我几点几分到。届时,一分不差地到达,再约好某日几点几分去取件。
  事先还拨个电话,重复一遍取件的时间。
  他居然对我从来都准时交件。
  “进一步”掌握时间
  我更学会了以主动的方式,进一步掌握时间。
  譬如有一次,我应某大学的邀请晚上七点去演讲。
  “你们演讲厅距校门口,走路要多少时间?”我问邀请的学生。
  “三四分钟。”学生有点不解地回答。
  “那好!我六点五十二分到你们校门口。”我说。
  学生露出诧异的表情:“刘老师,我们那边很会塞车哟!尤其是六点多下班的时候,您最好能早点到。”
  “你们放心。”我笑笑。
  到了那一天,我下午四点多就坐车去学校的附近,找了一家幽雅的西餐厅,喝咖啡、看书,还把办公室的资料带去处理,然后吃完晚餐,一边看着表、一边喝茶。
  六点四十八分,我起身结账,五十分走出餐厅,看见对街校门口的学生代表,正抱着花,伸着脖子,好像心急如焚地等待。
  看到我,他叫了起来:“老师,你怎么飞来的?那么准!”
  他的眼神,又紧张、又疑惑、又兴奋,我永远不会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