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种田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和玉种田记-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掌柜子也不傻,看看站在一边的另一个年幼的小公子,貌似这小公子不怎么乐意,便再次问道:“这位公子,全要?”

    看着三钱小人得志的表情,刘天佑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全要。”恨不得把三钱的后背看出两个洞来,三钱知道三皇子的脸色不好,就是不转身,反正三皇子不会因为这点心,处罚自己。三钱从清水县回来之后,不自觉地有点小孩子气,难道被何喜过到了。

    经再次确认之后,掌柜子赶紧吩咐小二包点心,把点心放到马车上。原本很宽敞的马车上,放了九十九盒点心,里面剩下不了多少空间。

    刘天佑阴着脸,侧坐在马车里,赶车的李坤看到三皇子心情不是很好,很是同情看着三钱,给三钱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三钱也是蜷缩着侧坐在马车里,看到三皇子的脸色灰暗,便想着找个话题,分散一下三皇子的注意力。

    “公子,我是听喜儿说了,这和玉姑娘最喜欢吃零食;只是平时家里买的不少,就是不怎么对胃口;再说了还吃的,都省着给喜儿吃。奴才买这多是有理由的,喜儿吃不完,但这点心就算是在冬天的话,也只能放个半个月,这和玉姑娘不是就可以多吃几块了嘛。”

    刘天佑听了和玉的话,想着和玉经常鼓捣一些新事物,说不定真的喜欢吃零食;再加上平时和玉比较节俭,舍不得买,也是正常。越想越感觉三钱的话有理,脸色变得好起来。刚才还在生三钱气的刘天佑,脸色变好。这么多点心,玉儿一定可以吃到。以前玉儿受的苦,自己要加倍的对她好,弥补之前受到的苦难。

    三钱感觉自己话起作用了,便继续说道:“和玉姑娘现在怕自己变胖,刻意地压抑自己,不让自己吃太多,所以才这么瘦。其实吧,女人还是胖一点好;太瘦的话,一把骨头,摸着也不舒服。”

    刘天佑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玉儿真的是太瘦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着了三钱的道,刚平静的心绪又开始气愤:你个死三钱,你都这样了,还能摸女人。但毕竟年幼,不好启齿男女之事,只拿眼睛瞪着三钱。

    三钱真想抽自己一巴掌,自己干嘛化蛇添足呢。自己是个内侍,哪有兴致去摸女人啊,自己也就是偶尔想象一下,猜测有点肉的女人好一些。

    外面的李坤想笑不敢笑,憋得差点内伤,这三钱公公怎么越活越回去了,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功夫见长。那天赏梅的时候,喜儿小姐对三钱公公那么好,自己也经常带着喜儿小姐玩,怎么不见对自己这么亲热,只是给自己一个微笑,看得自己羡慕嫉妒啊。

    好在很快就到了李府,刘天佑拿出刚才写的信,下面又加了一句,要多吃东西,不会胖的,就算胖了,也没事的,我喜欢。

    三钱,侍卫李坤,一起帮忙把马车里买的东西全部写下来,李府的管家把这些东西收好,明天让泰华楼的伙计捎到清水县的泰华楼。

    看着堆成小山似的礼物,管家心里想着,这和玉姑娘怎么这么喜欢吃点心啊,你看这三皇子买了这么多点心。

    出来很长时间了,要回宫了,再晚的话,宫门就关掉了。刘天佑见这些东西收好,便离开。

    坐在马车里,静悄悄的,三钱不准备说话了,怕越说越错。其实三钱也知道三皇子不是真的生气。三皇子自从亲身学习农事,亲自种田,知道种田的辛苦,真的是“粒粒皆辛苦”,所以最讨厌别人浪费。以前皇子用膳的规格是早上八个菜,中午十六个菜,晚上八个菜,其实有很多菜,放在桌上根本就没吃;所以回宫之后,所有膳食改成原来的四分之一。此无意举动,受到皇帝刘擎宇的好评,也给皇帝一些启示,宫里的用度的确有点多,看来要适时缩减一点。

一百九十四章 圣旨到

    一百九十四章 圣旨到

    和玉收到刘天佑礼物,两样首饰,很好看,连韩姨见了都有点唏嘘不已。再看将近一车的点心,和玉满脸黑线,这三钱是不是把八珍斋全部搬过来了?

    倒是旁边的何喜很高兴,笑着说道:“三钱伯伯不是小狗狗了,现在给喜儿送了这么多点心,说话算话。”

    “我说这三钱怎么想起来送这么多点心,原来是你的鬼主意。”和玉点着何喜的鼻头,笑着说道。

    大家七手八脚的把这么多点心搬到房间里面,里面的香味引得众人流口水。吃晚饭的时候,和玉拿出两盒,放在桌上,给大家尝尝,真不愧是百年老店,口味不同凡响。

    夜深人静的时候,和玉拿出刘天佑的信,仔细研读。有一个这么无私关心自己人,也是一种幸福,当下就写了回信,等有空拿到泰华楼,让人给捎过去。信中特别加了几张棉衣的裁剪方法,最近和玉没事,在家里又画了几张棉袄的草图。韩姨根据和玉画的图,做棉袄,有点做上瘾了。不过真的是非常好看,而且非常暖和。既然李贵妃要,那就给吧,反正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开始过年了,何府上上下下干劲十足,不仅是年底有赏银,新衣服,而且还有几天假期,这足以让人兴奋的了。

    倒是王知州,前段时间写了有关荒田变良田的折子,以和玉的玉庄为实例,上奏朝廷。有理有据,再加上皇帝亲自也看过,所以嘉奖很快就下了。

    “王大人,恭喜恭喜,杂家这厢给你报喜来了。”专门宣读圣旨的徐公公,看到正前面走过来迎接自己的王知州,离老远就给王知州行礼。

    “有劳徐公公了。”王知州说完,众人下跪接旨。

    徐公公特有的声线不急不慢的宣读了圣旨,大体内容,就是王知州第一时间发现和玉姑娘有荒田变良田的法子,并且经验证,事实已经确认。此等功绩,利在千秋,特赏赐黄金百两,绫罗绸缎百匹,良田百亩。

    这王知州虽然为官多年,所有家财加起来和这次赏赐差不多,对于皇帝赏赐,王知州,很乐于接受,合法家财翻一倍,终归让人高兴万分。

    王知州抹不开脸给徐公公茶水钱,所以旁边的杨师爷顺手掏出十两银子给徐公公。但是这徐公公也是个明白人,知道王知州为官清廉,自己从内心佩服这种好官,而且现在深得帝宠,自己还是手脚干净点。徐公公说什么也不要,杨师爷还以为人家嫌给的少,作势再掏银两。

    “王大人,这不是折煞小人嘛。您为百姓费尽心思,殚精竭虑,令人敬佩。杂家要是要了你的钱,那还是人吗?“徐公公根本不在乎这点小钱,再次推辞道。

    杨师爷见状,不再硬塞钱财,便说道:“那今儿我们做几个向阳州府几道小菜,一醉方休。”

    徐公公摆摆手,说道:“杂家的活计还没有完成呢。这王大人的人圣旨已经接了,但这和玉姑娘的圣旨还在车上呢。杂家不敢散漫,要立即赶往清水县何府。杂家就不打扰王大人,杨大人了。”

    本来刚才王知州心里还在嘀咕为什么只给自己赏赐,自己在奏折里写得明明白白,和玉姑娘是研究出荒田变良田的第一人,还准备今晚再写奏折为和玉讨要功劳了。原来是和自己的圣旨分开的,自己真是小人之心度皇帝之腹。

    “本官与和玉姑娘相熟,不如本官给公公带路?”王知州一听说去和玉家,便自告奋勇说道,表面上是为了给徐公公带路,实际上是怕和玉没接过圣旨,出乱子就不好了。杨师爷没什么事,自然也跟着一起过去。

    王知州,杨师爷坐在最前面的马车里。路况不是很好,所以速度有点慢。杨师爷问道:“老爷,你说这皇帝会给玉儿什么赏赐啊?”

    王知州原本闭上的眼睛,缓缓睁开,吁了一口气说道:“文博,我还真猜不透这皇帝怎么想的,但有一点我敢肯定,这皇帝是非常欣赏玉儿。还有一点令人寻味,这李老太太和李贵妃的态度,倒是很中意玉儿;这三皇子,就不说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对和玉有好感。”

    “之前感觉玉儿为百姓做了这么多事,应该收到嘉奖和百姓爱戴。但现在真这样了,我着心里有点不踏实,怕玉儿以后的生活,被打乱。以玉儿那种恬淡的性子,不知道是福还是祸?”杨师爷说出自己的担忧,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王知州怎么会没想到这些呢,轻声轻道:“但愿玉儿福大命大,一生平安。这玉儿就算低调,也躲不开众人瞩目。我们两个老家伙,没儿没女,一辈子克己奉公,就认下玉儿这个义女,要是谁想对玉儿有所不轨,老夫就算豁出性命,也会护和玉姐弟四人周全。”

    “老爷,这么多年了,夫人小姐也去世多年,您就不想着再找一个?”杨师爷想着王知州自从夫人女儿遇害之后,一直孤身一人,便问道。

    王知州只是笑了笑,说道:“你也不是一样,也不是忘不了梅娘。”杨师爷略羞涩地“嘿嘿”两声。其实内心里,两人不自觉把和玉当成自己的女儿。

    将近一个半时辰才赶到和玉家里,徐公公,王知州站在门口。杨师爷亲自去敲门,没几下就看到门打开,露出老孙头红光满面的脸庞。

    “杨大人,好长时间没过来了,里面请。”杨师爷经常来和玉家,所以老孙头很熟悉,笑着说道。

    “老孙,去和你家小姐说,圣旨到,赶紧准备一下接旨。”杨师爷对这老孙头说道。

    “是,杨老爷,小的现在就去通知。”老孙头一听杨师爷找大小姐,便应道,刚走两步停下来说道:“圣旨?”原来老孙头根本没反应过来这圣旨是什么,还以为是个普通的物件。

    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样,再次问道:“是皇帝发得那个圣旨?”

    杨师爷被老孙头的举动逗笑了,但现在不是笑话的时候,赶紧答道:“是的,就是你所说的。”

    老孙头像被吓了降头一样,一路小跑,大声喊道:“圣旨到圣旨到大小姐,接圣旨了”

一百九十五章 赏赐

    一百九十五章 赏赐

    老孙头一边跑,一边喊着“圣旨到”看这速度,真不像是一个黄发垂髫的老人。小厮丫鬟们看到老孙头这样,还以为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也跟着慌慌张张的。

    也难怪老孙头这样,一辈子都是老实巴交平头百姓,圣旨这玩意都是在戏文子里面听过的,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没有见过。

    其实老孙头不知道和玉在何府具体哪个位置,整个人脑子里空空的,只有圣旨和大小姐,正好碰到去厨房换水的雪莲。

    老孙头的瞳孔处于无神状态,雪莲感觉不对劲,便停下来问道:“孙叔,你说什么呢?什么圣旨?”

    老孙头听到有人叫自己,才逐渐恢复神智,激动的对雪莲说道:“圣旨到,大小姐在哪呢?”

    雪莲心里一惊,圣旨唉,也不去灌开水了,说道:“孙叔,我带你去找大小姐。”两人一路小跑去找和玉,到底是两个人,老孙头不像刚才那样激动而畏惧。

    雪莲把老孙头带到韩姨的房间,这几天和玉一直在和韩姨研究怎么做衣服。一看到和玉,老孙头像是有了主心骨一样,说话也利索多了:“大小姐,杨师爷说,让大小姐去接圣旨。已经到了大门口。”

    和玉一听老孙头的话,脑袋一晕,我还有圣旨的?貌似没有作奸犯科,伤天害理。没办法,就像小老百姓见到警察过来,第一反应,是想想自己是不是做了坏事。

    倒是韩姨经历的事情比较多,推了一下,说道:“玉儿,赶紧收拾一下去接圣旨。你看你这衣服上还有棉球。雪莲还不过来,帮帮大小姐。”

    雪莲这才放下手里的茶壶,拿着小刷子,刷掉和玉身上的棉球。和玉在家里穿着很休闲,头发只是简单的挽了个髻,雪莲连忙把和玉按在椅子上,开始为和玉梳头。好在韩姨这边有不少首饰,找了几个贵重的,插在头上。

    首饰妥当,和玉,韩姨,还有雪莲便来到前院客厅。徐公公,已经被杨师爷带进客厅坐下。有眼色的小厮们已经上好了茶水,只见徐公公,王知州,杨师爷边喝茶水,边聊天。

    见从内厅走过了一拨人,最前面的就是和玉,杨师爷上前说道:“玉儿,这是徐公公,专门来宣读圣旨的,赶快接旨吧。”

    “想必这就是和玉姑娘,真是秀外慧中,美人一个。”徐公公知道这皇帝对其非常欣赏,临来的时候,不仅皇帝贴身内侍六福公公交代要对和玉姑娘礼遇有加;还有三皇子的内侍三钱公公也特地交代,到和玉姑娘家之后,一定要以礼相待。自己也是知道今天三皇子在清水县学习农事,可能认识和玉姑娘。所以一上来就开始夸奖和玉,倒是和玉有点不好意思了。

    “参见徐公公。”和玉红着脸给徐公公行了一礼。

    “和玉姑娘,无须多礼,现在开始接圣旨吧。”徐公公说道。

    屋子里面的所有人全部跪下,连同王知州,杨师爷,只听见徐公公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和玉姑娘专于农事,找出荒田变良田的方法,惠及百姓,劳苦功高,特赏赐千顷土地,位于寒岭以北。。。。。。望和玉姑娘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这王知州,杨师爷一听赏赐玉儿土地,会心地笑了,这可能是和玉最喜欢的东西了;但是下一句“位于寒岭以北”,两人笑不出来了,这皇帝既然要赏赐玉儿,就拿出点诚意来嘛,土地千顷,而不是良田千顷。这寒岭是什么地方,就是明硕国北面得一座山峰,再往北就是一望无际的荒地。这可不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而是茅草丛生的茫茫荒地,平缓丘陵,扩大的谷地,峰回路转;西部还好一点,大部分是平原;还有一条浩瀚的寒岭湖,浩瀚千里,都是山上的雪水留下来,聚集而成。之前也不是没有人去开发,但都是无功而返。前去的百姓,纷纷偷跑回来,因为实在开发不了那片神秘的土地。

    和玉是听到赏赐自己土地千顷,那个心里美得哦,甜津津的,快把牙齿甜倒了。颠颠地说道:“谢皇上隆恩。”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回答的,反正之前看电视剧就是这样的。

    看到和玉天真而高兴的面庞,徐公公脸憋红了,自己也没想到皇帝会赏赐和玉姑娘那地方的土地,这不等于没赏嘛,自己都不好意思多呆了。

    和玉接到圣旨,说道:“徐公公,和玉略备酒水,吃完再回去吧。”这徐公公哪有脸面在这边吃饭,看着和玉姑娘的表情,貌似还不知道这寒岭以北是什么地方,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多谢和玉姑娘好意,杂家需要回去复命,不打扰了,告辞。”说完,便急匆匆的的走了。

    和玉见徐公公这么匆忙的往回赶,认为人家真的很忙,也不放在心里,现在自己居然是良田千顷的地主婆子了。这皇帝真够意思,出手阔绰。感谢天,感谢地,自己的梦想这么快实现了,总感觉有点不相信的感觉。

    旁边的王知州,杨师爷看到和玉高兴的样子,纷纷露出不忍的表情,这和玉真是天真,不好意思告诉她实情。

    倒是韩姨没有被冲昏头脑,看着王知州,杨师爷的脸色不对,便说道:“玉儿,王知州,杨大还在这边呢。”

    和玉这才从自己的思绪里醒过来,一拍脑袋说道:“有了这么多田,居然忘了两位伯伯还在这边,失礼了。”

    王知州,杨师爷尴尬的笑着,和玉这才感觉不对劲,立即问道:“王伯伯,杨伯伯,你们干嘛苦着脸?难道是我刚才听错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