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种田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和玉种田记-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知州,杨师爷尴尬的笑着,和玉这才感觉不对劲,立即问道:“王伯伯,杨伯伯,你们干嘛苦着脸?难道是我刚才听错了?”

    王知州不好意思说,杨师爷只好硬着头皮说道:“玉儿,这土地。。。。。。。”

    “土地怎么了?难道还会被收回?”和玉急眼了,弄了半天还指不定给自己?

    杨师爷很是无奈地翻了白眼,这玉儿真的是爱惨了土地,说道:“不会被收回,就是这土地全是荒地。”

一百九十六章 原来是“北大荒”

    一百九十六章 原来是“北大荒”

    和玉张大嘴巴,这皇帝刘擎宇太能扯了吧,哪有赏赐荒田的。虽然自己会改良荒田,但您老也不能太抠,全是荒田,和玉在心里对皇刘擎宇比划了一个下流的手势。

    刚才还兴奋无比的笑脸暗淡下来,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到底有多荒,是不是寸草不生?”

    王知州沉不住了,回答说道::“恰恰相反,是茅草丛生;土地黝黑,应该是肥沃的土地,但就是杂草除不尽,之前朝廷也迁了很多百姓过去垦荒,但是都没有成功,到现在还是杳无人烟的荒地。”

    和玉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这得花多少时间和金钱才能开发的了,瞎高兴一场。就算是荒地开发不了,自己最起码搞清楚在什么地方。难得皇帝赏赐一回,尽管只是荒地,但也要搞明白,省得弄了半天,什么都不知道,像个空中楼阁似的。

    想想以前在书肆里买了一本明硕国的地图,现在找出来看看,寒岭到底是什么地方。

    “雪莲,到书房,去把书架最边上的一本书,里面有很多地图,拿来给我。”和玉对着雪莲说道,现在何府上上下下都有习字,所以都认识一些字。

    雪莲领命,很快就把书拿过来,和玉翻开书,找寒岭以北的目录,几乎失去耐性了,居然在最后一个找到了,翻开仔细查看。杨师爷,王知州两人知道寒岭在什么地方,坐在位子上没动。

    哪有地图是画在一张张纸上的,和玉左看右看,还是看不懂,便把整本书拆了。可能是和玉的动作很生猛,王知州,杨师爷两人,还有韩姨被和玉吓到了。

    “玉儿,不要动怒,就当没这个赏赐,没什么大不了的。”韩姨劝着和玉。

    “是啊,这皇帝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赏那些土地有什么用啊。”王知州直言皇帝的不是,很是不屑皇帝的举动。

    杨师爷也是一脸担忧的样子。

    和玉看着三人,“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说道:“我哪是在生气,就算是没用的土地,玉儿也想知道在我们明硕国什么地方。只是这地图实居然是分页的,玉儿看不懂,所以想撕开来,再拼起来来看看。”

    三人松了一口气,杨师爷自告奋勇地说道:“玉儿,还是我来拼吧,老夫年轻时几乎走遍明硕国,就连这寒岭,老夫也去看过。”说完,便走过来,根据和玉撕开的图,拼起来。

    好在桌子够大,铺了满满一桌,和玉怎么看,怎么感觉眼熟。这是头,这是肚子,这是尾巴。和玉激动的一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纸都震到地上,刚拼好地图的杨师爷,又被和玉吓了一跳。

    难怪和玉高兴,这显然就是一副中国地图,虽然曲线有点粗糙,但大体形状还在。要知道和玉小学班级的墙上挂的是中国地图,上了初中时候,学了英语,班级里又多挂了世界地图,怎么可能忘记前世看了十几年的地图。看看这鸡胸上面有条长河,这就是黄河,下面的是长江。

    对了这寒岭在什么地方呢,看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在“鸡头”,和玉一拍脑袋,这不是前世的东北嘛难道皇帝赏赐给自己就是传说中的“北大荒”。黑土地?

    经过杨师爷的讲解,和玉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这寒岭不是什么大的山,只是一个普通的山岭,不是很高,但却是荒田和良田天的分界线,所以被世人所记住。

    刚才还很沮丧的和玉,心情便地豁然开朗,我得意而笑,我得意而笑,这里的土壤可是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杂草的原因之一。其中有机物含量超高,前世当地有句俗语说得好“捏把黑土地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由此可见,土地是何等肥沃。可以种植水稻,东北大米,驰名中外;玉米,土豆,山芋,大豆,都可以大量种植,产量惊人。这不是泥土,简直是黑金子。

    看着和玉变得神采飞扬,这下把王知州,杨师爷感到迷惑了,不知道这和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玉儿,怎么了?你这转变也太大了吧,是不是这寒岭有什么由头?”韩姨小心翼翼得问道,怕刺激到和玉。

    和玉喜滋滋喝了一口茶水,说道:“我决定,一定要把这些土地开垦出来。”和玉很是气壮山河,指点江山的架势,看着地图上的寒岭以北说道。

    “这可是荒地啊”王知州说道。

    “玉庄之前不也是荒地,现在不是变成良田”和玉很是自信的说道,脸上坚毅得神色,令人移不开眼。

    “可是这寒岭离清水县很远,来回一趟最快也要一个月半月的时间,不方便。”杨师爷想到路程,也不大赞成开发寒岭以北的荒地。

    和玉知道两位伯伯是关心自己,说道:“又不是现在就开发,这要从长计议,不能鲁莽,一时半会还去不了,两位伯伯就不要担心了。”

    王知州,杨师爷点点头,当下心来。倒是王知州接了一句说道:“玉儿,你要是去寒岭开发荒田,老夫就向皇帝请命去做燕平的知州,倒是正好管辖寒岭那个地方。”

    听了王知州的话,和玉眼眶发热,和玉从地图上也了解到,这燕平位于明硕国的最北部,因为天气寒冷,所以农作物收成不是很多,很是贫穷,朝廷要经常接济;最令人头疼的事,有一些少数民族,像牛皮癣一样,偶尔还要侵犯边境,侵扰当地的百姓。做为燕平的知州,可是个苦差事,一般人都不愿意去,王知州居然为了自己,自愿过去,要说不感动,那是骗人的。

    “谢谢,王伯伯,玉儿知道了。玉儿和您的理想一致,都是希望百姓可以过上好日子,一起加油,为了我们的人生理想,奋斗”和玉发自内心地喊着口号,因为和玉亲眼看到挨饿的人,吃了饱饭,那种满足的表情,是多么的动人。

    客厅里的几个人,都红了眼睛。因为和玉这么瘦弱的肩膀,居然想挑起这么重的胆子,也为和玉的慈悲心肠而感动。

一百九十七章人才,物资储备

    一百九十七章人才,物资储备

    看到和玉没有计较太多,天色已晚王知州,杨师爷便纷纷离开。和玉把圣旨收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放在书房里。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对一些仗势欺人的昏官,还可以糊弄一下的。

    夜深人静的晚上,和玉躺在船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便披着衣服,回想当年北大荒的开发的具体情况,还有自己上学那会,还专门成立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北大荒如何变成北大仓,最后又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那里杳无人烟,如果只是迁徙人员过去,显然不妥,自己要好好的规划。那么荒凉的地方,一些郎中大夫,打铁修理工具的人还有一些卖货郎等人,都是不愿过去的。一些粮食,衣服等日用品都要从离寒岭最近的城池燕平采购,这里最近也是将近两百里路,来回也要五六天的时间,而且这还是路况比较好的情况下。

    看来自己还是太毛糙了,不能这么意气用事,自己的能力有限,要是没有外人的帮助,自己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宏伟工程。现在是前期阶段,要好好的准备准备。

    第二天一早,给孤儿们上完课之后,和玉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和韩姨一起做衣服,而是在想着如何安排人员,这打铁,学医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速成的。

    旁边的何志英看到大姐愁眉苦脸的,便问道:“大姐,你在想什么呢?同志英讲讲,说不定可以给你出出主意?”

    和玉想想也是,与其自己在这边钻牛角尖,不如说出来,大家集思广益,说不定要可以找到好的方法。和玉也知道自己脑子经常发抽,所以已经养成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昨天接圣旨的时候,你不在家,后来韩姨不是和你说了嘛,皇帝赏赐给我们家的土地都是荒地。大姐一直在考虑如何开发这些荒地。要知道这寒岭以北和清水县玉庄不一样,不仅仅是土质不同,最重要的那里荒无人烟,什么补给都没有,全部要从燕平州府采购;这还不算什么,东西我们可以运过去,但是一些人员去哪儿找,因为郎中大夫,像打铁的人,做木匠的师傅,根本就不愿意去那荒凉的地方。别的都可以解决,就是各方面的人才不好凑齐。我不能把人送到那边开荒,却不问不顾他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需要啊。”和玉不紧不慢说出自己的顾虑,表情很是凝重。

    何志英一听大姐和玉这么说,心里感觉这大姐平时蛮聪明伶俐,怎么会在这种小事上犯糊涂,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倒是多花点钱不就行了;再说了,倒是这孤儿院有很多的孤儿,等过了十五岁,都要出来自谋出路,给他们好的待遇,绝对有很多人乐意过去的。

    “大姐,你犯糊涂了吧,倒是我们可以花钱雇人啊,难道忘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有,大姐你有没有想过孤儿院的那些孩子,有很大一部分人再过个一两年,就要从孤儿院里面出来,这些人里面有很多人学习手艺,比如打铁,木匠之类的活计都有人会做。。。。。。”何志英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和玉拍拍自己的脑袋,这里面是不是生锈了,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方法自己却没有想起来;只想到银两可以买东西,却没想到钱两也是可以买服务,买人力的呀。

    “这些孤儿里面有很多很可能找不到活计,我们就可以重金吸引他们过去。虽然那边很荒凉,但是一旦开发好了,一定又是一个粮仓。大姐保证,决不亏待那些小孩子。”和玉一想到把这些孤儿弄到寒岭以北的荒地,条件很艰苦,心里很不是滋味,有点狼外婆的感觉。

    自己上辈子虽然参加了研究北大荒的小组,但没有亲身经历,还是有点遗憾。此生有幸可以成为这北大荒的地主婆子,那自己当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亲身投入到开发的过程,领略荒田变良田的喜悦。这个挑战很大,但和玉愿意尝试。

    在之后几天,和玉在给孤儿们上课的时候,总会留意一些年龄大的孤儿。这些孤儿对于能有个安稳吃饭睡觉的地方,很是心满意足。特别珍惜这个学习各种技能的机会,非常用功。

    其中之前有几个孤儿,以前是在清水县街上算是个地皮****,不服管教。但被里面的老师教导之后,逐渐走上正途。和玉想着把他们招进豆腐作坊里面工作,大量的储备人才,为以后开发北大荒做准备。只要肯付出劳动,和玉心里默默的保证一定协助他们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园。

    玉庄那边,地广人稀,平时也要招一些周边的百姓做长工。现在有长期固定的,可以优先招募这些孤儿干活,最大限度的吸收这些各方面的人才和劳力。

    和玉晚上没事的时候,都会在盘算家里的所有资产,对于开发北大荒简直是杯水车薪,看来家里面的开支要收缩一点。短时间内不买衣服,首饰,照着刘天佑已经开窍的脑袋,自己以后可能不需要自己买首饰衣服了。吼吼。

    明年春天要尽最大可能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最高收入。不能对于一些作物,浅尝辄止,大批量的生产土豆,水稻,和山芋及对这些作物在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皇帝刘擎宇真是个狡猾的老狐狸,不用一两银子,只是抛出荒地,就引出和玉血液里的疯狂因子。仅同和玉见过一面,居然就知道和玉内心想要的是什么。要是和玉能够再一次把寒岭以北的荒田变成良田,明硕国就这样平白多了千顷良田。此等功绩,也算是和玉通过考核。要是不行的话,自己这边可要好好斟酌要不要同意这门亲事。李贵妃对和玉示好,想起同平民联姻,自己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这绝不是爱妃想出来的,绝对是聪明绝顶的岳母,李老太太所想。

一百九十八章立储之心

    一百九十八章立储之心

    这招棋下得妙啊,既能保住李家的昌盛,又能防止自己对天佑有戒心。要是天佑聪慧,为人正直,一直这么优秀,皇儿天佑自然是皇储的最佳人选;要是皇儿愚钝,资质平庸,做个闲散王爷,也可以安度一声。看来这岳母真的是高瞻远瞩,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取决于天佑同和玉是不是真的有这个能力,担当重任。

    随着自己年龄见长,身体确实不如以前,所以对于皇位继承人的人员也开始提上日程。明硕国经过二十几年的励精图治,能有今天,自己算是为心无愧了。但是自己终归有老的一天,一定要好好的选一位明君,在自己的基础上,励精图治,继续明硕国的繁荣。

    李贵妃现在也想开了,想着法子讨好张太后。这不正在看用和玉送来的图纸做成的棉衣。

    “贵妃娘娘,这棉衣真是漂亮,也没有皮子的那种味道。您穿上真是好看,太后收到这样的棉衣,一定会很高兴。”兰心看着李贵妃的棉衣,陈赞说道。

    那天赏梅的时候,和玉姑娘穿的那件衣服,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兰心不是奉承李贵妃,而是实话实说。穿上新式棉衣的李贵妃,美丽动人。再看看桌上的另一件绛红色的衣服,较之李贵妃的衣服更为华美。这李贵妃心里是明白的,自己送衣服给张太后,总不好自己的衣服比张太后的还好。

    “就你嘴甜,兰心,兰卉,把衣服拿着,我们去给太后请安。”李贵妃穿着新棉袄,直接没脱下来,对着两个贴身丫鬟说道。

    两人领命,端着一件棉袄和一件纯白的狐皮披肩,跟在李贵妃后面,李贵妃身上的衣服是淡紫色的,也是披着狐皮披肩;只是没有给张太后的那件好。

    离老远就看到张太后在御花园里散步,虽然是冬天,但是御花园里仍有一些冬天的开的花卉,尤其是以梅为最多。张贵妃在旁边不停的说着,逗得张太后笑声不已。

    “臣妾给太后请安。”李贵妃给太后行礼,微笑着说道。

    这李贵妃本就貌美,在加上前段时间皮肤护理的特别好,所以这不经意的笑靥,连张贵妃看了也不得不承认,真得很美。一想到自己比李贵妃大上好几岁,再加上为了二皇子费心费力,看上去比李贵妃老很多。羡慕的同时,也在嫉妒李贵妃,凭什么这李贵妃把什么都占了,娘家势力雄厚,儿子聪明能干,女儿伶俐可人,最让自己可望不可即的是皇帝的宠爱。自己就算使出浑身解数,仍换不回皇帝只言片语的温情。

    “李贵妃来了,咦,你这身衣服可是好看的紧,什么时候做的呀?”张太后看着笑靥如花的李贵妃,身上的衣服也很吸引人,便不由自主问道。

    “回太后,臣妾是最近这两天做的,这是第一次穿。臣妾感觉这款是不错,就张罗着为太后您做一件,不知道合不合身?”李贵妃很是自信别人看到这式样的衣服,一定会被吸引,便笑着回答说道。

    张太后越过李贵妃看向兰心,兰卉手里面的托盘,来了兴致,便说道:“李贵妃真有心,前几天才为哀家做了一身棉衣,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