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文集:四行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巍文集:四行日记-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郎山确实高,爬了一个多小时才上到山顶。在半山上,就看见这座险峰被长长的一匹白云盖住面容,比较薄的白云则如轻纱。因为与天上的云相接,很像是天上的世界。神女峰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此。远处的山峰也沉入云带中,只露出了几个小尖尖,很像是海中的岛子。等我们爬到峰顶时,顿时被奇丽的云阵所吸引,放眼四望,几被纷绕的乱云所包围。场面很大,真的壮观极了。它与飞机上观云海的不同处,在于那是由上而下,这里却是平视,正是在乱云之中。我与秋华在这里留了一个影,只可惜镜头太窄,想来是无法表现的。
  下山时,景象截然不同,一直作云中行。只能看出几米路,而且道路、森林尽是湿漉漉的。车窗玻璃上也尽是水珠,实则并没有下雨。这里山路多是急转弯,不得不告小赵注意鸣笛,还有的路标上写着“注意,飞石路段”、“常出事故处”。在出发不久的路边,还有一个小小的烈士碑,估计也是汽车兵牺牲的地方。我以为离开山头,就出云海了,谁知到半山才脱离了浓雾。但路面仍然很湿滑,车走得很慢。实际路已经比较平了,小赵仍小心翼翼,不断看崖边深谷。今天他确是捏着一把汗执行这个任务,在下山时休息了一次,秋华摘了些野莓子。
  一上一下,费去三个多小时,才到了滥池子兵站。由一个叫茆邦生的副站长和一个医生出面接待。他们很热情,弄了很多菜,还搞了不少啤酒,一再抱歉说没有买到鸡.这个兵站有许多锦旗,都是汽车兵留下的。
  饭后继续走,因两点以后修路就不准走了。这一路颇难走,把人颠得够呛。但毕竟不像二郎山上,放心多了。路上往西藏去的车特别多,都是汽车17、18团的。因错车难,不能不等等他们。这一路一直沿青衣江前进,似是青衣江发源处。路上还经过一道瀑布,车从瀑布下穿过去,瀑布从头上飞过落入谷地,据后来得知,这是鸳鸯崖,以后还有个鬼招手,也都算过了。
  沿着碧绿的青衣江,经过大岗山与落七山夹峙的石门进入天全。这里有座拱形桥很美观。到了天全武装部,由部长胡佐荣、副部长何占祥接待,甚热情。还拿出了曲酒和猕猴酒,我们只喝了猕猴酒。
  晚上召开了座谈会,来了县委副书记以及文化馆和两个退休的研究党史的局长,介绍红军 一方面军北上和四方面军南下 的情况。其中提到离此十多华里的十八道水程家窝是张国焘的伪中央所在地,此处还有一个白土坎,曾驻过红军医院,有二百多烈士埋在木鱼岗上。后来被地主扒出焚尸,烟火达数日之久。我决定要看这两个地方,然后于明日午饭后赴宝兴夹金山下。今日参加的还有原四方面军的两个老红军,已退休。
  

六月十二日
晨出天全城,行十四华里到十八道水公社的程家窝。我们在公路上眺望,程家窝在一个小丘陵上,有一小部分在丘陵的窝窝里。风景倒很好,据陪同我前来的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的周大镒说,这村原来四合院很多,树木浓密,村子被遮掩看不见。所以伪中央选中了这个地方。周是本地人,情况很熟悉。据他搜集到的材料,说这里都是挎手枪的,马有百十匹,电线有成把粗。他说,张国焘住在那个小竹林里,一些大官都不能随便见他。
  我们沿着狭窄的田塍往村里走。进了一个宽大的四合院,我们本来要找一个当过少先队的陈绍富,说是赶场去了。和本院的一个老人在院子里谈了几句话。他说当时有个地位很高的女同志  五十余岁 还得隔着窗子与张说话。伙房做了饭,都是端着送到小竹林里。小竹林里有两个四合院,后来已经烧了。
  在汽车上,我问陪我们的盛仁学,你说张国焘南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说他仗着枪多人多,想搞独立。我说,他搞独立会搞什么即使他吞并了中央,他会怎样行动。我说实际上他还是右倾逃跑主义。盛说,那时在哪里建立根据地还未定,你说他是逃跑主义,他说你是逃跑主义。我说一九二四年他第一次被捕就当叛徒了。他说,有篇文章说,他只供出了李大钊、陈独秀,这是报上公布了的。我说想为叛徒辩护的人都有理由。
  这一带都是丘陵地,每个山窝窝里都是稻田。我们又往白土坎走。因不通公路,我们下车后要走三公里路,赵延章问路好走不好走。稻田埂太窄,因昨天下了雨,格外泥泞,我拄着一个小竹竿慢慢地走。确实很难走。爬了一个小坡,走了三四里,周大镒同志就指给我们看红崖坝红军大学所住的村子。我们居高临下看去,见一道清流三面环绕着一个村子,很美。我们继续在坡上走了不远,就看见在一个丘陵旁侧的白土坎了。村边隔着一道沟,有一个小丘冈,周就指给我们说,那就是埋葬二百名红军烈士,后来又被地主强迫扒出来焚尸的地方。据说,这些烈士多是攻占天全的大岗战斗中负伤的伤员死在医院里的。这个小丘陵据说是数家地主的坟地,红军走后,地主回来就强迫贫农挖出来。地主杨名轩要苏维埃干部彭海云把尸体搬走,彭闻讯远逃他乡,他又抓到乡苏维埃主席杨名仲,说,你们埋得就搬得。杨只好找了五个农民把尸体挖出来,挖了两个大坑,在坑内铺了很厚的柴火,然后把尸体放上去烧了好几天。因难得烧净,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骨头。更奇怪的是还在这岗上盖了一座庙,来镇压这些鬼魂。
  我们看了半晌,照了一张相,他们都不同意再到跟前去,于是就向回走。行至一处田埂上,我右脚陷在一个泥窝里,前脚一滑,就向后坐下来。右脚已经在泥窝里反了过来,别人帮我把脚扶正,我已无法行动,只好坐在泥径上,两只脚垂到崖下。他们要背我,我冷静一考虑,他们的身体未必行。就提出从对岸白土坎找一个老乡。朝对岸一喊,对岸一个妇女说,我们没有人。后来告诉给他钱,那女人说,我们不要钱你们自己背吧。隔了一会儿,来了—个青年人,驮着背架,上面铺了一个枕头,还有一块新毛巾。我叫他把毛巾拿去他不肯,只好由他驮上,背出那个三华里的泥泞小径。我向他致以深深的感谢,给了他五元钱。胡部长伸出指头说,只两元就够了,我说,五元不多。那个青年人再三推让,只好把钱装到他的口袋里去了,他的名字叫杨宗庆,二十五岁。就凭今天这个事,还是离不开群众的帮助。
  胡部长很热情,立刻把我弄到中医院,找到祖传三代的陈怀炯大夫,他从吉普车上摸了摸我的腿,马上说,腓骨断了,主骨的尖尖也受了伤。说着立刻把我背下去整形,马上糊上药,打了硬纸绷带。一个妇女在旁边说,他会给你整好。
  回去后,秋华百般埋怨,说我不注意,走路不看路。因为过了二郎山她的心脏病犯了,脉搏也不匀,因此今天没让她去。她说,她如果去了,就不会出这事。我对她说,这么大一个计划,不可能不出一点事。付出这点代价还是很小的。遗憾的是,离完成这一段计划只差一天。六月十三日正是红军从硗碛爬夹金山的日子,按原计划十三日我们至少可以到硗碛了。
  出了这事,赵、盛和小赵都要我立刻去成都,胡部长则提出就地治疗,因为陈医生的威信很高。我经考虑,决定采纳胡的建议,这个建议包含着同志的热情。胡还称赞说,你在今天正骨时很有毅力,没有吱声。
  今晚县委副书记李船深来看,晚上宣传部长罗征尧也来了。
  晚上睡得不大好,体温略增高,腿也不知放在何处。整夜是青衣江奔腾的水声。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六月十三日至十四日
今天本可到硗碛了,但却被此意外小事滞留在这里。
  也因此陷于同志友情的包围中。据闻,武装部专门为这事开了会。昨日下午他们即从县医院借来了一张能升降的铁床,费了很大劲才抬进来。副部长何万祥借来一个大便器刷洗得干干净净端进来。还拿了几筒水果罐头。今天一早,部长胡佐荣又亲自打水,打饭也是干部们亲自下手,因他们的通信员检查身体去了。胡部长想来是怕我寂寞,不时来探望闲谈。他聪明能干,当过作训科长,搞过测绘,地形民情都熟悉,村子也都跑遍了。群众关系也搞得好。武装部的院子,以前不准老百姓进来,现在老百姓在院里晒麦子,一下雨办公室里也是麦子。他们还很注意搞生产,养了千多只良种鸡,每年能收入四五千元,自己吃鸡吃蛋都不犯愁。所以这个小单位充满了生机。另外,他们党内经常进行交心,批评和自我批评,所以也很团结。他们这次要我住在这里治疗,就是很热情的表示,如果是怕负责任的,是不会提出这种建议的。
  秋华本不喜游山玩水,这次也是“舍命陪君子”。一路来对我无微不至,衣服能经常得到换洗。出了这事她更加繁忙了。因为我一切都不能自理了。
  今日腿依然木痛,得经常变换姿势。
  昨晚天全中学来了一位教师,今天又来了三个,其中还有一个女的。他们都表示从小就读过我的作品。
  六月十四日
  昨晚睡得尚好。痛楚有所减轻。
  考虑到小盛家在成都,告诉他可以回去。赵延章也要回成都拿材料,今晨他们一起走了。小赵昨晚在此谈了许多河南因计划生育拆房子的事。
  上午女副县长胡林英同志来看我。下午她同宣传部长罗征尧、办公室郑主任一起又来了,拿来了两包岷山茶叶、两瓶天麻酒和一瓶广柑汁,作为他们县里对我的慰问。我自感无功受禄,无以报答。他们都说,小时读过我的作品,我年纪这么大还能到他们县里来。我再三感谢他们的热情关心。确实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有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下午因精神较好,补写了十一、十二日的日记。
  陈医生每天来给我换药一次。
  

六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上午,胡佐荣同志来山南海北地谈了一个上午。他会点中医,入伍后多次受过训练,搞过测绘,知识颇丰。他说,他的妻子十二指肠开刀,他一天看她三次,一时说笑话使她捧腹大笑,一时气得她哭,医院汇报说两人关系不好。别人五天愈合,她七天愈合,结果是伤口长得平平的,如早愈合,伤口长得不平,从而成为气象台了。他有知识而且有些鬼点子。
  秋华上街买了几根嫩黄瓜,解决我的通便问题。下午来了五个医生来检查,我只是血压有点高,颇为不安,嘱他们千万不要这样做了。
  陈医生晚饭后才来,说今日是端午节,农民进城很多,很忙。
  今天又把《随军西行见闻录》看了一遍。
  六月十六日
  今后不管写华北解放战争或长征都充满困难,关键还是人物问题。在军事题材上还要别出心裁有所突破。今年下半年只能完成《东方》之补充部分,另外写几首此行的短诗或散文,对今后计划必须认真考虑,否则将落空。
  秋华又到街上买了黄瓜和西红柿,不断给我按摩,欣喜地说:“肿处有皱纹了”陈怀炯医生来,换药前也用酒按摩。
  今日从西安的二炮学院也来了一位“魏顾问”。原是四方面军的,到此处访问。他们访问了白土坎红军医院旧址。他十二岁参加红军,今年才六十岁,因常做气功双目炯炯有光。他名叫魏昭晖,带了他的儿子亚平和另一个青年任建斌,来我屋中闲谈甚久。我回答了他提出的创作问题。看来他们想写些东西。
  晚饭后,本县县委书记和县人大魏主任来看我。县委书记为南下干部,山西隰县人。有五十一岁,想来不会干很久了。
  晚蚊虫甚多,秋华被咬得不轻。
  六月十七日
  魏氏父子等与我照了几张合影,然后奔宝兴而去。魏昭晖说:让他们做你的学生吧
  省军区由副主任率领几个干部由宝兴抵此。他们来看我,临走并送来广柑汁、狮子头罐头,真是扭脚有功了。
  为了不浪费时间,开始考虑今后创作问题。
  抗日战争本是我年轻时的亲身体验,但未认真想如何处理。可以考虑结合亲身体会写几个知识分子。
  解放战争,华北这方面我算熟悉的,但是主人公并未确定下来。如果要写,我方人物与敌人均须再作深入了解。
  王凤岗、王三祝、乔日成以及永年被消灭的几个敌人都很典型。初步考虑,应深刻刻画这些人物,并与主要人物构成关系,经过曲折斗争最后以永年式的战斗消灭之。
  同时,考虑到中篇小说的作用。如真对人物揭示得深刻,把矛盾斗争集中在一两件事情上,以中篇小说的篇幅也足够了。同时,根据今后的年龄和精力也来得及。长篇如不精心设计或准备不足,也往往会徒劳无功。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六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
今日以整日时间构思了一个中篇的骨架,但须充实。
  赵延章及小赵自成都来。
  晚上睡得不很好,血压也高了。起来好几次,吃了点安定才睡了。今天秋华为我擦了澡。
  六月十九日
  今天看了四方面军在四川活动的一些材料。红军长征至此,不仅是对大自然的斗争,更险恶的是对张国焘的斗争。我不理解为什么今天还有人为他辩护。在与张国焘的斗争中,毛、周、朱都表现了革命者的伟大品质。毛机智而灵活,周让出总政委,朱表现了坚定。
  张国焘离开通、南、巴后,留下一支川东游击队,历尽艰险,由几百人变到五十人,以后又发展到数百人,最后被两个叛徒出卖而全体牺牲也悲壮至极。是个中篇的好材料。
  今日分区王政委明英来看望,还买了罐头。
  晚与秋华谈少年事。
  六月二十日
  上午阅读雅安地区党史材料和四方面军所进行的百丈关战斗。
  下午天全中学教师潘英忠,送给我三张他所拍摄的我在病床上的照片。这人很热情,从少年时起就爱好摄影,照相技术不错。
  六月二十一日
  腿已渐消肿,惟夜晚醒来仍感疼痛。
  上午读旅游杂志,看到对阿斗的记述,颇有趣。说他既不同其父,亦不同其子,还不同于各亡国之君。其他亡国之君,多思爱国,而他则只图安逸。奇怪的是这样一个人竟三进宗庙,三次被打掉,也可说是三起三落。据历史记载,唐朝时就被信奉者塞进祠庙。杜甫《登楼》句就有“可怜后主还祠庙”。直到北宋庆历年间,才被益州知州蒋堂才打掉。到南宋绍兴年间,庙内又第二次塑出了刘禅像,到明朝初年又被打掉。明末又第三次塑出,到清初又第三次被打掉。据作者龚培黄、李定与说:作为历史人物,刘禅是否昏庸无能还要作些具体分析。刘禅即位之时,正是夷陵之战失利,元气大伤之后。他在位的四十年,前十年是诸葛亮辅佐,集权力于一身,后二十年是诸葛亮推荐蒋琬、费   相继执政,从信任重用贤臣这一点看,刘禅还不是一无可取的。这使人想到现在有人替张国焘、陈独秀说话,大概也是属于这一类吧看来秦桧不久也会有人翻案了。
  

六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
上午陈医生来了,帮我试验从成都借来的双拐是否合适。他走后,我下床坐了两小时。
  竟日读肖锋同志写的《长征日记》。一面看一面构思可能用的细节。长征时沿途参军的战士甚多,这就说明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和革命的力量所在。将来写长征的作品必须思想深刻。只写表面是不行的。
  六月二十三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