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文集:四行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巍文集:四行日记-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六月二十三日
  腿已渐消肿,但内里仍疼,陈医生说是韧带撕裂。他并劝我,走路勿向侧方倒,否则大腿骨折不好办。
  将赵延章起草的《聂荣臻回忆录》简介看过,还得研究。
  继续读完肖锋同志的《长征日记》。
  秋华为我擦了澡。不能自理已十一日矣!
  盼能早日恢复,否则在此太麻烦人了。
  六月二十四日
  原来想写点诗,后来借来一套《三国演义》,不禁又看了几回,还是很吸引人。
  陈医生来按摩了不少时间。
  晚饭后,秋华鼓励我架双拐到平台上看看,在平台上坐了一小时,看见大岗山及双尖山,耳目为之一新,我小心翼翼地拄着双拐,唯恐出了问题。
  晚仍看《三国演义》。
  六月二十五日
  全日观《三国》。看吴蜀彝陵之战,故事有头有尾,情节曲折,而且侧重写人物,所以生动引人。该书也善于用曲笔奇笔。如诸葛亮于托孤之后,曹魏五路大军来攻,刘禅急得如热锅蚂蚁,而亮则托病不出,不知闹什么玄虚,刘禅去见他时,见他手拿竹竿观鱼。几个问题已经处理了。这种笔法就不平板。
  晚仍到平台坐观双尖山。
   。 想看书来

六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
此地鲜笋子甚便宜,秋华与赵延章买了不少,在平台上晾起来。天气老是雾朝朝的。大岗山上有几块白云停在那里。
  看到蜀国灭亡处,阿斗确实算得上典型人物了。昭设宴款待后主,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昭又令蜀人奏蜀乐,蜀官尽皆垂泪,惟后主嬉笑自若。昭谓贾充曰:“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乎”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后主起身更衣,   正跟到厢下责问他:如再问,可泣而答曰:先人坟墓在蜀,无日不思。昭再问时,后主即以此答之, 但无泪,只闭着眼睛。司马昭说:你这话怎么就像
  正说的后主曰:就是他叫我说的。众大笑。这真可以说是典型细节了。
  此处胡佐荣部长已去分区开会数日。供应如常,唯有个副部长自从开头来过,以后一直未见面,也未问过,不知何意。我在此处也不能久居。
  得猛子信。劝我们注意身体,特别是我不要连续受伤。他的事没有提,可见没有解决,使我心中怏怏。我真受骗受够了。
  秋华又买了些笋子晒,天气转阴。
  胡佐荣部长自分区回来,来这里看过。看来他是最热情的了。
  下午四川农学院王绍虞书记催他们宣传部长及学生工作部长自雅安来看我。看样子他们想请我作报告,但又见我躺于病床说不出口,只说学生分配工作困难。我想我能做一点工作是应该的。决定自宝兴归来后带拐上台。王绍虞的精神也感动了我,他说是昨天听天全县委书记赵林说我受伤才知道的。
  六月二十七日
  经考虑,腿已能下地拄双拐而行,不宜过分麻烦此处。故于下午提出三十日赴宝兴及硗碛夹金山脚下。然后赴雅安,作报告后转赴成都回京。我特向胡佐荣部长表示感谢。并告诉他:一、我与秋华的伙食费实报实销,由我个人负担;二、各处送我的罐头之类,除留四筒给陈医生外,皆留下分给武装部的小孩们;三、待我回京后向他们赠书留念。他说到硗碛路不好走,怕路上发生问题,表示挽留。我仍决计离开。晚在凉台上乘凉闲谈。他谈到省决定给知识分子提两级,已引起工人不满,有四五个大厂停工。这事没听说过。
  今日重新看了三国之群英会各回。确实写得有条不紊,很有层次。开始突出战与和的矛盾,突出了孙权的犹豫不定,并为周瑜出场作了很好准备。鲁肃的忠心耿耿亦得到充分表现。在战与和中实际又写了核心人物诸葛亮的推动作用。战局展开后,突出了周郎的智慧,和诸葛处处高彼一筹。又构成二者的矛盾。中心人物仍是诸葛。随着情节的发展,又写了蒋干、黄盖,当然都是为了写周瑜。这些人物可说是都很鲜明。当然今天看来,为了神化诸葛,祭风之类是不必要的。不如说懂点气象。将来有暇时,我可以逐段作些分析和学习。
   。。

六月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
准备行装,拟再次登程。
  看了“官渡之战”。袁绍这个人物也写得很成功。
  为表达对县委的谢意,赵延章起草了一信。
  晚赵林书记、宣传部长罗征尧、副部长魏全良、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魏谦禄及女副县长胡林英最后来看望并合影。他们为表示关心,说硗碛路不好走,不要去了。
  省军区丛副司令也来看过。他在阿坝、马尔康地区都走了。我如不是发生这事,计划当已完成得差不多了,即使如此,我仍要到夹金山下。
  六月二十九日
  今日启程赴宝兴。在此足不出户已十八天矣,启程后仍沿青衣江而上,处处青山绿水,风光引人。胡佐荣部长送我们到青衣江、荥经河两河交汇处之河口桥合影后而别。此桥为某知识分子所设计,两桥合一桥为弧形,颇美观。
  沿着青衣江从芦山城边穿过。在进入宝兴前经过一处极险要的隘口,名为大崖腔,两岸俱是悬崖峭壁,简直跟照片上的腊子口差不多了。路上碰见几个到集上卖鸡蛋的姑娘。我们在此稍歇,浏览了一番。
  青衣江同大渡河的性格差不多,水势如箭,翻腾着汹涌的波浪,不过比大渡河窄些就是了。
  中午十一时半,进入宝兴。到武装部有刘部长、曲政委,叶副部长来接。很热情。我一下车就说:“残废来访!”
  下午二时半座谈。文化馆长杨文成介绍一、四方面军经宝兴,过夹金山情况,叙述颇细。一位七十一岁的老红军沈元庭 当年是排长 介绍了四方面军的情况。年轻的女县长龙义芳介绍了宝兴情况。她说该县人均粮食已超过千斤,今后只是解决花钱问题。
  晚饭后坐车游览了这个“一家炒菜满街香”的小城。据说此城红军经过时不过万人,解放时不过两万人,现在也才四万八千人。沿河一道街,不过一二百米就走完了。然而都是新楼房,因国民党烧过,旧房很少,宛如一个精致的盆景。在房子里推开窗子,对面山就像泰山压顶,真是“青山排闼送青来”的境界。
  县里有个王书记名王有用,四川绵竹人。我们在街上看见他时,他正蹲在街头与人谈话。晚饭后来看我们。他很健谈,说起他们的汉白玉、大理石、熊猫,兴趣很浓。说起硗碛藏族公社,介绍尤详。只是对国家垄断过多,资金很少,县里财政还靠补贴有意见。谈到夜深十一时始散。
  

六月三十日
今日早饭后即启程赴硗碛公社。文化馆之杨文成和我们一车,曲政委带着科长摄影记者一车。沿途风景绝佳。青衣江如雪浪在山谷中奔腾,江虽不宽却无法徒涉。据说江水发源于青毛山,是雪山上下来的水,夏天亦无法游泳。江上只有极简陋的小木桥,只可走一个人。据杨文成介绍,红军走这条路时很艰难,因为白军及民团把路都破坏了。尤其这里绝壁上的栈道破坏后很难修。红军不得不爬过很高的大山,才能把栈道修起来。沿途我们看了两处绝壁上的栈道痕迹。在激流之上,绝壁之间,打了碗口粗的眼眼,那就是架栈道的地方。现在还有些破木头架在那里。据说红军遇见这种情形,就要用粗布拧成绳索攀过来,越过大山,再架上栈道。据说,伍云甫的长征日记记载颇详。
  路过锅巴崖时,就可见雪白如玉的汉白玉了。这里有采汉白玉的工地,工人在山顶上劳动,一台机器花了六十万元。据说纵横几十里都是这样的汉白玉,只可惜资金和技术力量无法解决,一些技术人员不愿来,很是困难。
  中午十一时始到硗碛。街道不长,据说红军经过时不过百户,是个很穷苦荒凉的村子。村里唯一像个样子的是座喇嘛庙,庙前当年是红军的联络站。据说,红军在此过雪山作准备,实际什么也找不到,不过找到一根棍子而已。而此时却是近代化的楼房,四外山上也是藏族人别有风味的小楼,显得很漂亮。街上新修了一条水泥路,不准走,我们等了不少时间。
  中午在森工局食堂吃了饭,即到公社社部开座谈会,有一个乡苏维埃主席的儿子梁和清参加,有一个七十七岁的老人杨清和参加。谈了些红军在此经过时的零碎情况。说了些过夹金山的歌谣,倒是很吸引人。如“走拢新寨子,立下灵牌子”,“走到夹金山,性命交给天”,“走了九坳十三坡,鬼儿子拖住脚”,“走拢王母寨,看我的伙计还在不在”可见过山的凶险情况。今天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夹金山的主峰。
  在座谈时即觉身上发冷,结束时咳嗽愈凶,就觉得感冒了,晚上医生来看,烧至38度。早早睡了。显然明天走不成了。此处雪山寒气逼人,气象萧森,与他处确有不同。
  

七月一日至三日
昨晚本县许院长来诊视,发烧38度,诊断为感冒。一个女孩子来打了针。当晚我吃了大量的药,想把病压下去,但仍烧了一夜。
  今日继续昏昏沉沉。晚上腿又肿了。只好打破原计划,在此休息一天。
  本县县委书记王有用同志送汉白玉盆景一只。
  武装部曲永昌政委及部长李成友、副部长叶兴祥等同志,均甚热情。
  七月二日
  早晨觉得病情减轻,司机小赵也感冒了,又在此休息了一天。天色阴沉,窗外那座压顶的青山,白云终日不散。
  此处丁元吉参谋甚热情,陪秋华去买了大理石三块,五元至九元不等。我想明天再买几个汉白玉或大理石花盆送给聂总及周、陈秘书。
  竟日如秋,有微雨,拥被阅唐诗宋词。
  曲政委又送我外琅石两块,据说是外国人发现,可做砚台。
  七月三日
  今日准备离开宝兴。上午文化馆及武装部要求题字两幅。遂将前两天想的四句诗写给他们:
  深山怀白玉,
  青衣藏电光,
  但有红军志,
  前景何辉煌!
  此处确是宝地,而人多不愿留此,外面的人更不愿来。给我打针的女孩子说:我是雅安的,分配到这里没法子哟在这里的参谋也感叹说在这里十四年了。山区是有前途的,但人的思想跟不上,需要强有力的思想工作和相应的政策。因以赋此。
  上午,李部长、叶副部长及政工科何科长均来坐甚久,表示惜别。中午又增加几个菜。下午二时离去。
  此次核对了一个事实,聂总的骡子被夹到铁索桥里是在灵关,和老乡的传说相符。我本意叫赵延章摄个影给老总看,他说不是灵关竟过去了。
  一路很顺利。过芦山时在城里停半小时看了文化馆所在的姜维庙,系北宋时所建,姜维本人并未到过这里。这里出土文物很古老,西汉时这里已是青衣国了。
  晚饭前抵雅安。老在小地方呆着,顿觉雅安大了许多。分区干部来看。
  过大岩腔时惜未留下一张好照片。
   。。

七月四日至六日
上午与农学院王绍虞书记通话,约他来谈作报告事。因他数次看望,我实在过意不去,决定跟他们谈一次。他说本期学生毕业者约八百人,主要是愿到大城市,特别是怕到三州 阿坝、甘孜与凉山自治州 。现在想望到大城市,找个好工作,弄个小家庭,这种状态似占优势。据说去年因分配不合心愿有砸玻璃、摔暖瓶和打教师者。
  上午看了看在江汉石油学院讲的稿子,作了些考虑。
  今日有小雨。
  秋华买了条天麻香烟送司机小赵做酬报。他拉我们跑了一千多公里也不容易。
  七月五日
  为了下午作报告,上午继续作了一些准备。
  下午三时前,到四川农学院,手扶双拐被人扶上台,受到该院师生欢迎。开头两个大灯照得我很难受,经我提出将灯熄掉我才开始讲了。我讲的仍然是世界观问题。讲到一个半小时觉得左侧后疼痛起来,才匆匆结束。
  讲完时又递上条子要我讲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及《东方》的情况,我未答应。台上拥满学生要我签字。我写了一部分,又带了几十本答应签后送还。
  学院在晚饭时送来一大砂锅雅鱼汤,算作酬报之意。
  当我向王书记征求意见时,王似乎流露出来谈文艺问题,说许多人想听。在我看来谈世界观远比文艺重要。
  晚饭后,乡区主任和几个干部 业余作者 来谈写作问题,说被别人看做正统派了,作品不好发表,我说,正统派怎么变成坏名词了
  七月六日
  晨八时离雅安。上午十时半经邛崃时,探听有无司马相如及卓文君遗迹,才得知此处尚有文村井。据传此为二人私奔后的卖酒处。院落虽不大,甚幽雅,有绿水一池,假山、板桥、小亭及翠台。我扶双拐游了半个小时,在文君井旁与秋华摄影留念。二人的故事是反封建的合于人性的佳话。事情虽过去了两千年,但今日不得自由的卓文君仍大有人在。
  关于歌颂这段佳话的诗篇虽不少,但佳作不多。看来还是文君那封信感动人。
  到成都时已十二时半,草草买了点饼干充饥。
  晚万海峰政委亲自来看。我向他一再表示谢意。
  雅安分区的王明英政委,我们本来想让秋华去看他,结果他倒来看我们,谈了甚久。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七月七日至十日
自成都出发到峨眉以来昨晚第一次在澡盆洗澡,全身灰泥不必说了。
  这次出来带了一本钱钟书的《围城》,整天在室内看书。
  上午四川省委常务书记聂荣贵同志携秘书来看我,因为他在北京见了聂老总,聂问他是否见我了我的脚还是要到成都来治。因此他来看我。他看上去很年轻,才四十来岁。他说最近开了中央工作会议,主要是财政要集中使用资金和年轻化。他也谈到现在的困难是年纪还不到退休的大批干部下来后无法安置。另外解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都要提两级,引起大家意见不小,连知识分子内部也起了纠纷。
  因系礼貌性拜访,未多谈。
  晚饭后秋华等出去买竹篮子,可谓价廉物美。
  《四川日报》昨天在天府快讯中载一消息:《魏巍在川农讲“老一套”》。内容倒是不错,不知标题为何这样标
  七月八日
  早晨八时出发,赴灌县。一路上是典型的成都坝子的景色,全是绿油油的稻田,只有一簇簇的竹林掩护的村庄点缀其间。经过郫县等县镇,于一小时半后抵目的地。首先在玉垒山上主席当年视察的地方,观望了全景。内江、外江、江中堤、夫妻桥等。碰见一个河南妇人在卖画。后又到夫妻桥边与秋华合了一个影。二王庙我是上不去了,只借了一个凳子坐着看说明书。总算把这个工程的意思看懂了。秋华他们从二王庙归来时已十一时了,我们就坐在小摊旁吃豆花,我一连吃了三碗。卖豆花的小伙子对我颇满意。
  晚万政委又来看我,因他明天要到西藏去视察工作。我来后他连看我三次,还请我吃了饭。今天特别又提出希望我能将唐山地震的事情写成剧本或小说。我很感谢他的热情。我们曾一起参加过唐山抗震。
  今天体工队的吴医生给我来煎了药。
  七月九日
  准备回京。秋华等上街买东西,我在家呆着。
  七月十日
  晨四时半起床,五时出发,天尚未明。六时半赶到新都机场,在候机室吃了两块面包。两个年轻的武装警察扶我上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